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3259772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经论坛CONTEM PORARYECONOM ICS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辻.差异与协调分析O卢向东湖南省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湖南 长沙410004)财经论坛财经论坛【摘要】 税务会计以税法为导向,税务会计的原则和核算等内容大多隐含在税法中,因此税务会计实质上就是税法在会计中的体现。而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为导向,其原则和核算的规定远比税务会计明确且公认。但税法的刚性及硬度又要强于财务会计,纳税人一旦违反了税法的规定,就会受到处罚。本文从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原则及核算的差异出发,旨在探讨如何协调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键词】 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差异协调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税收法规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经历了从统一到差异再到协作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二者的关系岀现了暂时的统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开始按照各自不同 的方向发展,以至于这些年独立税务会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宏观层面的差异1、目标不同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管理部门 、股东、贷款人和其他有关 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税法的目的是保证公平征税 。对 于这点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而税法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税务部门的目标与财务会计和报告团体的 目标相差甚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彼此不完全相同也就不足 为奇了。2、原则差异税务会计的原则就是税收核算的原则,税务会计虽然要遵循 财务会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它必须以税法为导向。因此,税 务会计原则实际上是隐含在税法中的。在财务会计中,反映会 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原则, 其基本精神 大多也适用税务会计,但因税务会计与税法的特定联系,税收原则理论和税收立法原则也会非常明显的影响税务会计原则。一是历史成本原则的差异,税法对历史成本原则最为肯定, 甚至当会计界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求权责备,而新会计准则在某些方面放弃历史成本原则而采用公允价值时,税法仍然坚决恪守这一原则,而税法之所以如此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原因在 于税款的征纳是法律行为,其合法性必须有可靠的证据做支持 。 与公允价值相比,历史成本原则确实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真实地 反映资产等要素的价值, 但是它的可靠性强,在涉税诉讼中能 够提供有力的证据。而财务会计则不然,会计准则要保证财务 会计信息的可靠和真实,这就必然带来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 。二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上,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税 法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的结合或者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为基础。而税法之所以有条件地接受权责发生制,是将税收保全、收入均衡、便利征管、乃至反避税置于其上的。三是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财务会计 比较侧重收入的实质性实现。近年来从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可 以看岀会计处理越来越注重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并且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而税法在收入确 认上会尽量减少不确定性 、选择性和主观判断的运用,因为税法对任何涉税事项的确认、计量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必须 有据可依,不能估计,因此税法一般是不承认实质重于形式原 则的,同时国家税收不会去承担纳税人的经营风险。如果税法上认可谨慎性原则,必将减少或滞后企业应缴税款,这无异于让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风险。二、微观上的联系与差异关于税收与会计在微观层面上的密切联系,学界已有深入的研究(冯淑萍,1999;曲晓辉,2003;魏长升等,2003。税收主要 包括流转税和所得税两大块,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最大的差 异就在于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及其确认时间的问题。1、流转税的处理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差异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很多相关方面 的研究都只是研究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所得税方面的差 异,却甚少研究在流转税方面的差异 。但在我国的增值税、消费 税、营业税等暂行条例中,都有“无论会计制度规定如何核 算”均应按税法计算应纳税额的规定,在增值税的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也有会计 (指财务会计)进、销项税额与计税进、销 项税额的差异及调整问题。下面将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甲企业以自己生产的 A产品100件(账面价值100元/ 件、公允价150元/件)换入乙企业的B产品。甲企业换入乙企 业的B产品用于对外销售。甲乙双方增值税率为17%,假设交 易不具备商业实质,则会计上应采用成本计量的模式 。当业务发生时,甲企业账务处理:借:产成品一一B10000应缴税费一一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贷:产成品一一 A10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114 当代经济2010年1月上)c: 1994-2010 China Acad1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务会计新准则中对以存货进行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事 项,当交易不具备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CONTEMPORARYECONOMICS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此例中,换出存货不作为营业收入出来。而 税法规定,以存货换入资产,换出的存货须按全额确认收入, 并 计算缴纳的增值税,所以财务会计与税法在收入确认方面存在 差异。由于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缴纳, 所以在确认时间方面两者 也不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税法中有很多将自产或委托 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要视同销售等 。2、所得税处理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中的差异在税务会计中应纳所得额的计算是在财务会计利润的基础 上进行调整所得,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主要是收入的确认和费用的扣除的差异。本文在此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差 异予以说明。一是利息收入,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投资国债 的利息收入为免税收入, 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而财务会计 新准则中对于所有的利息收入都一视同仁,计入利润总额中。二 是捐赠支岀,捐赠支岀在财务会计核算时, 不分公益、救济性捐 赠和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岀”科目核算。而新 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岀,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 除。三是借款费用,财务会计准则中将借款费用分为可资本化 和费用化两部分,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 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或在固定资产改建过 程中发生的,可使原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的资本 性支岀。而所得税法中规定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和经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到达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 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岀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其他的都予以费用 化。四是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会计准则将其全部确认为费 用作为利润的扣除项,而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岀,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企业发生的 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岀,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 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五是研发 费用,会计准则将研发项目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全部支岀费用化;开发阶段只有在满足非常严格的条件时才 能资本化。而税法规定对当年发生的研发费用除可以税前全额 扣除外,还可加扣当年研发费用的 50%。六是资产减值,会计准 则中在期末所有资产都必须进行减值测试,一旦发现有减值的迹象,都要提取减值准备。而所得税法中只有在减值实际发生 时才予以承认。另外,对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税法中也 不予承认。三、两者的协调与妥协从世界各国的税会关系的处理实践看,按照其所依据的宏 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的不同,税收法规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主要表 现为分离和统一两种模式(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 1988。目前,我国税法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距呈增大之势,财务会计不再融财务、税法于一身,而是遵循会计准则,努力实现财 务会计目标,而税法的“独立性”也越来越强,很多研究都要将 税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的三个独立的分支。 究竟是统一抑或是分离,都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博弈的 结果。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是非对称信息的博弈, 在博弈中,财务 会计代表的公司管理层拥有税务会计所没有的信息。同时他们又是合作与非合作的博弈,会计和税收作为经济体系中不同的 分支,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会计立足于微观层次而又影响到 宏观领域,而税收立足于宏观层次而作用于微观领域,会计直接面向企业但也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相连,而税收首先基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而对具体的企业实施征收管理。会计为税收提供信息支持,税收征纳要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 而处理结果又反馈给会计进而影响会计利润等数据信息,这时双方的关系是合作博弈。但从总体上看,二者又在按照各自的 方向独立发展,会计与税收不同的职能和学科属性决定了会计 与税收在其制度设计过程中遵循不同目标 、处理原则以及业务规 范,这时他们的关系属于非合作的博弈。他们这种既合作又非 合作的关系为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的协作提供了平台。在协作中税收法规可针对个别业务 、个别企业,在保持自身原则的基 础上与会计制度作适当的协作。如针对高科技企业的资产减值 问题、小企业纳税业务的调整问题作适当的妥协使其与经济实 质更相符合。对于很多学者认为的要将税务会计独立岀来,本文认为至少在现阶段还不需要, 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如果将税务会计 独立出来,必会与财务会计产生很多交叉与重合的部分,从而会浪费很多资源,而现阶段所使用的在财务会计利润的基础上 对纳税项目予以调整是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需求的。在今后的改革中对于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的问题,本文认为 应该尽可能减少两者间不必要的差异。只有在两者差异不大的 情况下,目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混合模式(相互依存模式)才能体现其优点。如果目前的差异增大之势不能尽快得 到遏制,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给会计工作带来不便,势必会降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正如国家税务总局总经济师董树奎所言 “差异造成的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 由此增加财务核算成本和纳 税成本也将是巨大的。一旦其成本超过独立税务会计所需要的 成本,那税务会计的独立也许就是必要的了 。”【参考文献】1 盖地: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6 2).2 戴德明、周华: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作J经济研究,20023).3 雷蒙德J克拉尼斯基: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J.会计研究,1995 2).4 邓力平、曲晓辉: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J.会计研究,2003 9).5 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胡冬梅)财经论坛财经论坛当代经济2010年1月上)115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quscl AU rights reserved. httpWWWW.MkLfi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