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206631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铜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铜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0日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共铜陵县委关于制定铜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铜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县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县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保证“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第一章发展基础及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这一主题,奋力实施“东向发展、市县联动、工业强县、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顺利实现,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我县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第一节“十一五”取得的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我县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十亿元和百亿元大关,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动态十佳县”前列,2008年、2009年连续获得全省 “综合十强县”称号。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6倍,年均递增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58元,较“十五”末增加18675元;财政收入12.5亿元,是“十五”末的6.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9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0倍。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时期,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21.238.240.6调整为“十一五”末的9.269.721.1,工业主导地位业已形成。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39.3亿元,较“十五”末增长7.7倍,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10户,较“十五”末净增63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84.1%,较“十五”末增长166.3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达到10.8亿元,较“十五”末增长55.4%;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9亿元,较“十五”末增长86%。基础设施得到新改善。沿江高速、合铜黄高速建成通车,宁安城际、京福高铁暨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快速推进,我县作为皖江联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日益显现。铜南路、顺凤路、钟顺路相继建成通车,县域内基本形成了以沿江快速通道为主轴,以坝白路、钟顺路、顺牌路等道路为主干,以村村通等道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顺利实施了内河主干渠清淤、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技改工程,农业水利设施进一步改善。金桥工业园已累计投资20多亿元,基本完成了首期3.5平方公里的开发,园区“二横四纵”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农业循环园累计投资10亿元,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滨江工业区为有色“双闪”等区内企业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环境整治效果成效显著。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县城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与市区融为一体,彰显了山水城市特色,景湖湾等一批现代化小区全面建成,江南文化园一期投入运营,亮化工程成效明显,县容县貌焕然一新,赢得了首届全省文明县城称号,并成功荣膺全国文明县城。东部新城区建设快速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城镇功能逐步配套。新农村建设再上台阶,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集镇整治成效显著,结合重点工程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农民住宅小区相继建成。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以皖江机械总厂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改制全面完成,金蟾矿业成功与有色公司实现战略重组。顺利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国土管理体制等事业单位改革,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间共引进资金160多亿元,国电、上峰水泥、泰山石膏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我县,有色双闪、旋力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五年间实施了140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85亿元,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计划生育成果进一步巩固,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逐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教育强县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达14285元和7114元。专栏一:“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序号主要指标计划目标实际完成2010年年均增幅%2010年年均增幅%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6518751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22000257583三次产业结构比7:75:189.2:69.7:21.14财政收入(亿元)103512.545.75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003996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10535139.354.2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5001571141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4000121428514.19农村恩格尔系数(%)404010城镇化率(%)353511人口自然增长率()62.712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4.54.513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858514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656515城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00天以上320 16城镇绿化覆盖率(%)4040“十一五”时期,全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民主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果,全县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第二节“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将面临深度调整,可能进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多重特征并存的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省实施的工业强省、中心城市带动等战略深入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科技创新工程试点省等政策,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优势。同时,全省各县市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沿江各县、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竞争将更加激烈。从县域自身看。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行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所积累的能量将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以及支持示范区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为我县在“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园区扩区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宁安城际、京福高铁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将在“十二五”时期建成投入使用,我县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必将为我县在更加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创造更多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全县已经形成了更具活力、更加有利于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加之我县又处在国家和省功能区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区域,发展机遇不言而喻。纵观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基础、动力以及环境都将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更有30万勤劳智慧人民群众和团结有为的广大干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县必将全面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整体竞争实力不强。“十一五”以来,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处于较前位次,但经济总量依然不大,服务业比重不高,园区建设相对滞后,整体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工业经济的总量扩张与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不相适应。“十一五”时期,我县工业总量迅速扩张,规模工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16亿元增长到139.3亿元,但工业结构中以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为主,资源消耗量大,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三是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不相适应。“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入年均增速分别低于GDP增速4.9个百分点和 2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如何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实现群众收入同步增长将成我县重要的努力方向。四是公共服务的投入增长与城乡居民的需求不相适应。“十一五”以来,我县逐年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特别是加大了民生工程的投入,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也日益健全,但与群众新时期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此外,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愿望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相适应,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能较好地适应发展的要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第三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县人民新期待,以“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富民强县”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承接、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和绿色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在更高层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幸福铜陵,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关键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妥善处理发展与转变、做大总量与提升质量的关系,在确保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切实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下功夫,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求提升。坚持改革开放。以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经济发展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坚持统筹协调。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促进经济更加繁荣,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昌盛,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坚持民生优先。坚持更高水平惠及民生,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千方百计增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事业的投入,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第四节发展战略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工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培育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产业集聚,壮大产业集群,持续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开放承接战略。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的广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加快承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站在更高层面上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在开放中促承接,在承接中促开放,加快自身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逐步向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并重转变,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城乡一体战略。坚持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为基本要求,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机制。以东部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心镇,全面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联动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发展,更广范围内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开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局面,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战略。始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着力点,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依法规范安全生产,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第五节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全县上下努力,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显著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全省一流、全面小康、全民幸福、全面和谐”的发展目标,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前列。经济发展全省一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规划期末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规划期末突破30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3%以上,规划期末达到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700亿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经济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规划期末突破4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全面小康。到规划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分别突破32000元和14000元,年均递增17%以上和15%以上,力争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显著增强,规划期末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左右,五年累计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万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化率达60%。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基本公共服务全民均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以上;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以上,到规划期末,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发展全面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左右;城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20天以上;水环境质量达标率90%以上。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和更加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生产生活安全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专栏二:“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主要指标2010年2015年年均递增%指标属性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520018以上导向性2财政收入(亿元)12.53020以上预期性3规模工业产值(亿元)139.360033预期性4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399700导向性5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5.84020预期性6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2.40.12预期性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3216预期性8五年累计利用内资(亿元)175320预期性9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5预期性10城镇化率(%)3560预期性社会保障11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9195以上约束性12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296以上约束性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42853200017以上预期性1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1141400015以上预期性15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人)42154630预期性16城镇登记失业率(%)4 4 预期性17亿元生产总值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0.30.18约束性人口环境18人口自然增长率()2.76 约束性19万元GDP能耗下降(%)4完成上级目标任务约束性2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9.5722.5约束性21城镇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20320天以上约束性22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7805.6约束性注:1、上述经济发展指标不包括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江南片。市示范园江南片到201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0亿元,工业总产值100亿元,财政收入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2、指标属性:导向性指标是指政府希望发展的方向,主要依靠市场的自主形式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预期性指标是指在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指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再经过5年的奋斗,展望2020年,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实力更加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市县经济社会更加融合,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章做强做优县域工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产业承接步伐,推进承接平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把铜加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电子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以光电子、铜基新材料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工业体系。第六节加强承接载体建设提升金桥工业园发展层次。牢牢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新一轮支持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政策机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沿江高速以北、京福高铁以西、新桥河以东、宁安城际以南,面积约40平方公里范围内,推进金桥工业园扩区发展。支持金桥工业园整合滨江工业区,实施错位发展。到2015年,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基本拉开40平方公里开发框架,集聚铜加工、装备制造、电子材料、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着力将其打造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合作共建示范区。抓住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江南片区选址我县契机,积极与市示范园管委会合作,按照早建成、早见效的总体目标,全力以赴,主动对接,密切配合,扎实做好起步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引进、用地征迁等方面加大协作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加强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作,主动参与其扩区升级,共建特色产业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规划建设铜南路工业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铜南路工业带,引导其发展与金桥工业园互为关联、互为补充的产业,着重发展电子材料、机械加工等产业。到规划期末,铜南路工业带开发面积超过3平方公里,销售收入2000万及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1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以上。第七节 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做强优势主导产业。立足皖江、放眼世界,发挥优势,以铜加工、装备制造、电力能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电子材料等六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不断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努力在铜加工、装备制造、电子、能源、新型建材和纺织服装等行业中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到2015年,六大主导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扩大生产、掌握核心技术,切实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到2015年,全县产值过百亿的企业2家以上,过十亿的企业20家以上,过亿元的企业50家以上,上市企业超过2家。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培育光电子、铜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视野,准确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瞄准国家发展重点,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县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基本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附加值高、拉动力大的新兴产业体系,成为我县新的优势产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质量兴县工作。进一步加大企业创建名牌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品牌培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对名牌产品、知名产品的生产企业和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在信贷、技改、科技、财政贴息、利用国债资金和外资等方面给予扶持,优先纳入计划予以保证。到2015年全县新增国家级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分别达到3-5个和20个以上。第八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突出人才优先战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大对引进、培育人才的投入力度,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实用人才为重点,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积极落实技术人才柔性引进政策,采取多形式广泛吸引高层人才来我县兼职或开展短期技术创新工作。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为人才发展创造优良环境。推动科技创新。组织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组织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能力,争取更多企业进入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企业行列。围绕铜材深加工、电子材料等优势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引再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到2015年,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县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第九节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县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突出产业承接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专项招商。准确把握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和转移趋势,探索建立“跨地区组团、整体化招商、错位式引进、互补式发展”的招商新模式,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业及战略投资者,引导外来投资投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外来投资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开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五年内,力争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以上,引进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超过120个,其中10亿元的项目20个以上。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为依托,完善增速快、结构优、效益高的投资增长机制。按照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提升城镇功能的要求,着力引导各类投资向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城乡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薄弱环节倾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拓展民间投资来源渠道,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加大对民间投资财税政策、融资担保、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十二五”时期,确保全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00亿元。强化区域合作。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地区的合作领域,充分发挥群团、行业协会、商会、铜陵籍在外人士的作用,积极构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区之间友好关系。创新合作平台,构建双赢的合作机制,建立政府、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的合作论坛,共谋发展。开展继续加强与昆山、诸暨等友好县市的沟通与联系,扩大重点合作领域,加强市场准入、要素市场、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信息平台、社保体系等方面对接,深化合作内容。第四章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第三产业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力争把我县初步建成辐射皖中南地区的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商贸中心和皖江新兴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第十节 重点发展物流、科技生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岸线资源优势和京福高铁等铁路干线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本土物流企业,推动全县物流业快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在坝埂头规划建设万吨级港口,沿顺安河配套建设通港公路,建设临港物流产业园,带动辐射东城物流园和顺安码头;依托庐铜铁路货运站建设,以服务于金桥工业园、市示范园江南片和东部城区为重点,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物流产业园,推动货物运输等现代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在金桥工业园扩区范围内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科技创新产业园,重点引进以光伏电子、微电子、信息服务等为主体的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加快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吸引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向产业园转移,注重引导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入园区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其它服务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加快发展科技信息及咨询、技术交易等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策划、调查、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第十一节 加快发展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推进旅游业大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以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为引导,更加注重引进外来资金,参与“三山一湖一岛(即顺安凤凰山、城山、钟鸣金山、天门天目湖、老洲太阳岛)”旅游资源开发。重点支持凤凰山景区扩区开发,宣传推介 “中国南方牡丹观赏基地”之美誉,积极争创国家4A级风景区。加快城山、金山、天目湖、太阳岛开发。加速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汉宫五星级酒店,在东部城区和天目湖景区规划建设五星级酒店;鼓励农民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旅游服务业,推动农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提升文化产业层次。以江南文化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其品牌建设,鼓励其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设计等行业,促进“环湖(天井湖)”休闲、观光、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到2015年把江南文化园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进一步加快以宣扬铜文化、凤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设施建设,充分展示县域独特的文化风貌。深入挖掘铜文化深厚底蕴,积极打造铜艺术品创意开发、制造销售中心。“十二五”期间培育12个以铜工艺、凤丹文化、动漫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发展一批有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促进金融服务业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发展典当、金融租赁、汽车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范围,助推企业融资。扩大保险规模,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共存的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具有农业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深入乡镇设立分支机构。第十二节 推动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健康发展。以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以增加居民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为重点,以强化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载体建设为支撑,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合理确定各类房地产用地的布局和比例,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保障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完成万鸡山、叶山林场、南湖、滨江大道、牛山矿业等棚户区改造。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技术,积极采用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提升行业整体素质,促进建筑业快速发展壮大。更高水平发展商贸服务业。以东部城区商贸业集群化发展和老城区传统商贸业升级改造为抓手,全面提升东部城区传统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规模。充分利用东部城区的潜在优势和对外交通等便利条件,以发展铜陵市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专业化大市场,努力形成辐射周边的商业批发体系和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商业零售体系,把东部城区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加大引资力度,繁荣县城商贸服务业,力争在主城区再发展1-2个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依托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在重点城镇规划建设一批大型产品交易市场,建成展圣商贸城和天门生姜大市场,推动中心集镇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更加注重社区商业发展。搞好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规划,加强社区连锁商业网点、便利店建设,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商业群落。拓宽社区服务业范围,提升社会服务业水平,鼓励社区服务业向养老、托幼、清洁卫生、医疗保健、维修、保安等服务行业发展,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第五章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型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农业总产值1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第十三节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示范园区为龙头,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着力构建 “三园两片六基地”农业生产格局,实施现代林业培育工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全力推进“三园”建设。以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新桥高科技示范园、中华白姜产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建设。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继续按照“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档次,产业成特色,服务高效率”的要求,以建设现代生态园区为方向,以都市休闲为基点,以精品工程为支撑,进一步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构建循环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努力建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农业生产加工的示范引领区。到2015年,实现产值25亿元,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全省一流、全国领先。以省级新桥高科技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天门中华白姜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政策扶持和政府推动,不断完善园区内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将其打造成集“生产、经营、示范、推广、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区。总体形成“两片”产业布局。发挥胥坝、西联、老洲、东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网密布的先天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特种水产品养殖,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利用天门、顺安、钟鸣等山地资源,以凤丹、生姜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通过五年建设和发展,全县基本形成洲圩片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和山区片的休闲观光农业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建成 “六大”农产品基地。以顺安、钟鸣为主产区,加强凤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依托科技,改善品质,建设1万亩牡丹种植基地。以天门镇为主产区,开发利用顺安、西联等部分区域,加强铜陵白姜科技示范园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投入,建设2万亩生姜种植基地。以老洲、西联、胥坝为主体,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建设3万亩蔬菜种植基地,打造铜陵市“菜蓝子”基地。以天门、顺安、钟鸣为主体,加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养殖,打适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畜禽养殖小区20万平方米。以农业循环园、新桥示范园为重点,以沿江高速、沿新路为两带,建设3万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以东湖、天门、胥坝、西联为重点,推行健康生态养殖和江套网箱养殖,建成4.5万亩高效集约化健康养殖水面。实施现代林业培育工程。统筹城乡林业发展,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巩固退耕还林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通过对南部山区森林资源的休养生息、综合治理,建立较为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依托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合和优化林产品加工,进一步做强林产品加工业,到“十二五”末,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实现林业产值1.5亿元以上。第十四节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农业设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泵站技改、堤防加固、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做好农村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按照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推进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为重点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承载能力。到2015年,全县机耕、机收面积占可机耕、机收面积85%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组织。进一步扩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量,鼓励各类龙头企业、产销大户、农技人员、农民经纪人创办或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层次,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伙组织转化为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财政扶持力度,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家以上,培育市级龙头企业7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8-10家。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期末,70%以上村和所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建成网络服务终端,基本实现农业信息化。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土地流转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80%,规模化经营程度达60%。第十五节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土地征用制度和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改镇、镇改街、村改居”试点工作;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继续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有效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认真执行强农惠农政策,完善“一事一议”等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着力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鼓励社会力量与农村结对帮扶,开展共建活动。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坚持因地、因村制宜,科学规划,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区环境,创新社区服务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健全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引导城镇社区管理方式和理念向农村延伸,逐步推动由传统村落管理模式向新型社区管理模式转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强化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提高农民增收的保障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进一步消除农民进城就业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加强农民培训,通过劳务市场、中介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动力,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第六章 提高基础承载能力第十六节 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按照国家铁路网规划,建成宁安城际铁路、京福高铁暨长江公铁大桥和庐铜铁路,京福高铁铜陵北站建成投入使用。充分利用岸线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推动深水岸线开发,在坝埂头规划建设万吨级港口码头,实施顺安河一级航道整治工程。进一步完善公路路网,建成铜宣高速、铜无巢高速;做好县内主要干道与高速公路的连接,重点实施县域范围内主干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争取胥坝跨江大桥和顺安河跨河大桥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0公里,三级以上公里比重达到70%。推进全县8个乡镇及金栏、凤凰山景区客运站建设,配套建设候车亭和招呼站,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通公交。扎实推进社会停车场建设,在县城和东部城区规划建设1-2个社会停车场,县城建成建陵社会停车场。第十七节 强化水利保障体系建设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持续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为工作重点,统筹安排水利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着力构筑防洪保安、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水利发展、涉水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五大体系。大力推进胥坝南夹江综合治理工程和东西联圩内河堤防加固工程。完成圣冲、长冲、南山冲等13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快水库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水库水资源利用率。按照三级堤防标准完成顺安联圩加固工程和顺安河东一支汊、东二支汊整治工程,对老洲圩、胥坝圩等重点圩口堤防进一步加固。继续做好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完成梨桥站、坝埂头站等11座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总装机9570kW),同时完善沟渠配套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多方筹措资金,选择一批工程效益好的万亩以上重点灌区实施节水配套改造,使灌区达到设计效益。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重点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十二五”期末,安全饮水工程覆盖全县所有农村人口。第十八节 突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和园区供电网络建设,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在顺安、钟鸣等中心镇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完善城镇给排水系统,增强城镇排涝能力。进一步完善东部城区与各乡镇的电信通讯网络、宽带网、电视网建设。落实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各项政策,建成覆盖全县高速信息网络。加大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在部分重点镇规划建设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广场、公园,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第十九节 加快现代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突出政务信息、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信息化,不断提高县域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化,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建成全县统一的政务门户网站和政务信息处理平台。构建多功能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政府部门的窗口服务流程与部门业务系统的政务信息处理平台,快速提高政务管理水平,迅速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加速社会事业管理信息化。建立以预算编制、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信息预报系统。初步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互联互动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形成学校教育向家庭延伸、社区教育支持学校教育的教育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网络化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社会保障信息化。建立城镇社区劳动保障信息网和劳动保障数据中心以及专业数据库,优化劳动保障业务流程,实施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工程。逐步建立以信息化手段提供就业与失业救助服务、社会保险金的发放与偿付服务体系。第七章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十节 强化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建设。每年城镇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保持在320天以上;农村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一级水平。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利用。编制节能规划,鼓励社会、企业开展节能,倡导低碳化的绿色生活、生产方式。积极争创全国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县,加强用地调控,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土地投资产出强度,加大土地资源清理整合力度,优先开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加大对矿山资源的管理、保护,推进矿山资源依法有序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补充和保护耕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等综合防治体系和工业污染防治体系,严格控制新污染,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做到增产不增污。建立县域环境保护体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确保工业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进一步强化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防止农作物污染,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农产品安全,开展畜禽渔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抓好城镇、道路、水系和农村四旁绿化。增强环境治理能力。建成东部城区污水处理厂;完成五松镇生活污水截流处理厂工程建设,改善城镇区域水环境质量;在工业集中区实施污水截污纳管工程,逐步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城镇工业固体垃圾与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探索新的垃圾处理途径,推行“收集-分类-转运-集中处置”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保护城镇环境。到2015年,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第二十一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物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支持热电联产项目建设。以粉煤灰、尾矿、硫酸渣、冶炼炉渣等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和静脉产业。积极发展铜资源再利用拆解业,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加快可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促进再生资源的再利用,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用率达80%左右。扎实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基本退出“五小”企业。重点抓好有色、冶金、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建筑节能。加强环境监管,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现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提高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市场准入门槛,强化生产许可证管理。到2015年,全面淘汰落后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顺利完成节能减耗目标任务。第二十二节 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全面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变处罚多生为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并举。建立健全对计生家庭的医疗救助、就业优先、致富扶持、教育优惠等政策,试行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加强优生优育技术服务和基层管理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快新型养老体系和家庭养老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老龄事业,促进计划生育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第八章 合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第二十三节 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突破均衡推进的传统发展模式,建立合理有序的县域城镇体系框架,以中心镇为依托,带动一批中心村发展,通过绿色空间隔断,实现开放式组团布局,优化个体和群体空间形态。建设更加靓丽的主城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县城主城区建设。完成人民大道北段拓宽改造,向北延伸建设山城大道,全面完成城区杆线下地等基础设施改造。实施滨江世纪广场及生活岸线项目建设,加快滨江沿线、湖东路两侧、天工集团北侧地块开发建设。完成江南文化园二期建设和万鸡山片改造。进一步强化市容监管和违法建设整治,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县城整体形象。全面建成东部城区核心区。以沿江快速通道为轴线,连接顺安、金桥工业园、钟鸣三个片,推进东部城区核心区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社会事业先行的原则,以城市路网框架建设为先导,以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线,充分发挥东部城区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协同推进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面完成东部城区核心区6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引进大型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商贸零售企业3-5家,新增成套住宅2.7万套,新增城市道路50公里,城区防洪排涝设施更加完善,绿化覆盖率38%,居住人口超过10万,把东部城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活力新城、山水相宜的人居新城、配套完善的现代新城。发展各具特色中心集镇。钟鸣镇、天门镇继续以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总体目标,以集镇新区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居民生活区、商贸区、生态旅游区和产业聚集区建设,促进人口向新镇区集中,进一步做强镇域经济,把两个镇建设成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东联乡、西联乡结合市示范园江南片区和市开发区建设契机,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加快发展;继续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蔬菜推动、水运促动、旅游带动”思路,充分发挥江心岛的特色生态资源优势,以旅游休闲为重点,以生态田园种植和现代田园宜居为目标,把老洲、胥坝打造成“生态岛、休闲岛、宜居岛”。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目标,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相融共生的设计思想和三个集中(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人口相对集中,村落组团集中)的布局原则,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现代化农民小区,发挥中心村的功能集聚优势,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聚。第二十四节 推进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转变职能,提高效能,降低成本,建立职责统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建立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社区组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保障进城落户的农民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以及住房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鼓励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偿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开发效益,保障和提高农民合法土地收益。在东部城区率先建立健全农村房屋产权流转和宅基地置换机制。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按照承包土地与宅基地分开,征地与拆迁分开的原则,鼓励农民进城镇购买房屋,促进农民向市民转换。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财政。认真做好县、镇事权、财权下划的对接工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强县、乡镇财政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推进财税体制创新,加快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建立覆盖城乡、重心下移的投融资机制。第二十五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城镇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事业,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