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全套精编版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3206626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全套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20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全套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20年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全套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考第一轮复习教案之文言文部分共16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内容:论语十则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理解、归纳文中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品行修养的名句;结合自身学习及现实生活理解儒家思想;深入理解文意,理解陶渊明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复习过程:论语十则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孔子,名 ,字 , 时期 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 一部书,共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字词解释:时习、愠、罔、殆、弘毅、凋一词多义:知、为词类活用:传、故新古今异义:可以通假字:说、女、知成语积累: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口头填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文言知识:学生逐行或逐列作答字词解释:时习:时常地温习 愠:生气、发怒罔:迷惑 殆:有害弘毅:刚强、勇毅 凋:凋谢一词多义:人不知而不愠 动词,知道,了解知 是知也 通“智”,聪明温故而知新 动词,懂得,领悟为人谋而不忠乎 介词,替为 可以为师矣 动词,做,当仁以为己任 动词,当做词类活用:传,不习乎? 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作名词。故:旧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或许可等通假字: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诲女知之乎 通“汝”,你是知也 通“智”,聪明成语积累: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 择善而从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施于人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1) 全班在教师提示下逐条目背诵。(2) 指名黑板前默写。(3) 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短处(如果自己有)就要改正。三、目标三:理解、归纳文中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品行修养的名句。结合自身学习及现实生活理解儒家思想。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1)自己归纳文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品德修养的句子。(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复习方法:练习本上归纳整理,小组讨论。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1)先指名归纳,后师生共同归纳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乐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可乎?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指名回答: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如何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提示:本句意思+肯定或否定+现实意义+举例论述。参考答案: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其中包含着相互体谅的意思:自己不想要的,往往也是别人不大乐意接受的,就不应该强迫别人接受。这句话提醒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对立,更容易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比如,你不愿意别人侮辱你,那么就要尊重别人。四、当堂训练:(2010年北京)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之:_(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而:_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 3分)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次谈对你的启示。(3分) 参考答案:1、(2分)答案:(1)信:诚实。 (2)图:料想。 (3)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4)而:然后,表顺接。2、(4分)(1)译文: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2)译文: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3、(3分)见贤思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答题要点:写出一个给1分,增字减字不得分)4、(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答题示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不要强人所难。第二课时桃花源记复习内容:桃花源记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深入理解文意,理解陶渊明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复习过程: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文学常识:陶渊明,又名 ,字 , 著名诗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 ,我国第一位 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字词解释:缘溪行、便扶向路: 缤纷: 才: 俨然: 皆: 具答之: 叹惋: 延: 不足为外人道也: 向路: 诣: 欣然规往: 未果: 问津: 一词多义:复 舍 乃 遂 志 寻 为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仿佛若有光 阡陌交通 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无论魏晋 诣太守,说如此通假字:便要还家成语积累: 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口头填空:陶渊明,又名 ,字 , 著名诗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 ,我国第一位 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2)文言知识:学生逐行或逐列作答字词解释: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才:仅 俨然:整齐的样子 皆:全、都 具答之:详细 叹惋:感叹、惋惜 延: 邀请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 向路:从前的、旧的 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欣然规往: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一词多义:复 复前行:继续 不复出焉:再舍 便舍船:动词,舍弃、丢下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乃 乃大惊: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遂 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遂迷:终于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寻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为 捕鱼为业:当作,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诧异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完古今异义:芳草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好像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事业的统称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子的配偶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诣太守,说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通假字: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成语积累: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豁然开朗 怡然自得 落英缤纷 黄发垂髫 鸡犬相闻 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4) 全班齐背,指名背诵各一次。(5) 指名黑板前默写有特殊句式、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句子。(6) 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处处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老人和孩子,都是一副安闲快乐的样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三、目标三:深入理解文意,理解陶渊明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今天应当看待这样的理想?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课文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何作用?描绘了桃花林美丽、奇异的景色,渲染了神秘色彩;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2)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花源不得埋下伏笔。(3)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今天应当看待这样的理想?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人们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的要求,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有正面意义。也表现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心理,有复古倾向。四、当堂训练(2013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参考答案16C(2分)17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共2分)1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2分) 19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1分,共4分)第三课时复习内容:陋室铭、爱莲说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理解托物言志、类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过程:陋室铭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刘禹锡,字 , 代诗人。铭,古代刻在 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字词解释: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鸿儒 调素琴一词多义:名 素 之 往来词类活用:名 灵 乱 劳古今异义:可以成语积累: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1)文学常识:指名回答,口头填空:刘禹锡,字 , 代诗人。铭,古代刻在 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2)文言知识:学生逐行或逐列作答字词解释:有仙则名:出名 有龙则灵:显出灵异 斯是陋室:这 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儒:博学的人 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一词多义:名 有仙则名:出名 并自为其名:名字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素 调素琴:不加装饰 留蚊于素帐中:白色 之 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往来 往来无白丁: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词类活用:有仙则名:名字做动词,出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作,显出灵异无丝竹之乱耳:使扰乱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古今异义:可以调素琴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能够成语积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案牍劳形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7) 全班在教师提示下全文背诵,指名背诵。(8) 指名黑板前默写重点句子。(9) 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嘈杂的乐音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三、目标三:理解托物言志、类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问题探究(1)全文从几个方面写陋室不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4)刘禹锡想借陋室表达自己怎样的志趣?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全文从几个方面写陋室不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从环境之幽雅、交往人之高雅和室主人活动之清雅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类比手法,将自己的陋室与古代先贤的居室类比,表明作者追随古代先贤的抱负。(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再次强调只要室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与上文“德馨”二字遥相呼应。收束全文,突出中心。(4)刘禹锡想借陋室表达自己怎样的志趣?表达自己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和追随古代先贤的抱负。四、当堂训练:(2007)河南省(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_ (2)惟吾德馨 德馨:_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参考答案 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第四课时爱莲说复习内容:陋室铭、爱莲说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理解托物言志、类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过程: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字词解释:甚蕃 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亵玩 鲜有闻一词多义:鲜有闻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成语积累: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3分钟2、复习检测一:文言知识:学生逐行或逐列作答字词解释:甚蕃:多 不染:(被)沾染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清水;美丽而不端庄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鲜有闻:少一词多义:鲜 陶后鲜有闻:xin 少 芳草鲜美: xin 鲜艳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成语积累:出淤泥而不染 香远益清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10) 全班齐背,指名背诵各一次。(11) 指名黑板前默写有特殊句式、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句子。(12) 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它,却不能到近处去玩弄它。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菊花的喜爱,自从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三、目标三:理解托物言志、类比、引用等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1)作者将莲比作花之君子,文中写莲的语句分别暗示了君子哪些美德?(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本文采用什么写作手法?对莲的描述很赞美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作者将莲比作花之君子,文中写莲的语句分别暗示了君子哪些美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质朴,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豁达大度,胸怀宽广,品行方正,不张扬;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声名远播,资质美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受人尊重而不可轻侮。(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卓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夷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本文采用什么写作手法?对莲的描述很赞美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寄予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高尚追求。四、当堂训练(201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B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贤:贤者。本:根。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体:体悟。虚受:虚心接受。贞:坚贞。之:代词,指竹子。实:充实。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亵: (2)固: 10翻译下列语句。(4分)(1)濯清涟而不妖。译文: (2)竹似贤,何哉?译文: 11【乙】段中AB两句,哪一句中的“树”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用法相同?请把字母A或B填入后面的横线上。 (1分)12【甲】文从莲的 、 、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 、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13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2分)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9(1)亲近而不庄重(2)牢固(或坚固)10(1)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2)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呢?)11B12【甲】生长环境、外形、香气 【乙】心空13托物言志(象征) 议论第五课时三峡复习内容:三峡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理清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特点;赏析重点语句。复习过程: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1)文学常识郦道元, 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 。(2)文言知识:字词解释:略无阙处 曦月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不以疾也 飞漱 属引凄异 良多趣味 一词多义:绝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每至晴初霜旦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学生抢答(1)文学常识郦道元, 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 。(2)文言知识:字词解释:略无阙处:毫无;阙,通“缺”,中断 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上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不以疾也:快 飞漱:急流冲荡 属引凄异:接连不断 良多趣味:确实 一词多义:绝 沿溯阻绝:断 绝巘:极 哀转久绝:消失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素湍绿潭:形容词作名词,急流 回清倒影: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每至晴初霜旦:名词作动词,下霜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关系的连词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中断成语积累: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朝发夕至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全班在教师提示下全文背诵,指名背诵。指名黑板前默写重点句子。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三、目标三:理清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特点;赏析重点语句。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问题探究(1)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2)结尾引用歌谣,有何作用?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3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为什么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明确:本文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夏水最具代表性,最能突出三峡水大而急的特点,所以先写夏。(2)结尾引用歌谣,有何作用?明确:用猿鸣的悲哀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氛围;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给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四、当堂训练:(2012辽宁沈阳)(一)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选自三峡)【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独高垂,如匹练界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之下流也。从其后西二里,蹑峻凌崖。其崖高穹溪上,与对崖骈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派:量词。界:隔断。清碧:溪水名。下流:河流的下游。蹑:踩、踏。穹:隆起。骈:并列。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隐天蔽日:_(2)或王命急宣:_ (3)有峰东环而下:_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译文: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答: 答案:(一)(17分)9.(1)遮藏(2)宣布,传达(3)环绕10.B11.(1)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的两岸都是山连着山,一点没有断缺的地方。(2)(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12.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峰当其后13.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乙溪破其中出。第六课时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内容:记承天寺夜游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赏析重点语句;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苏轼复杂的内心感受。复习过程:一、目标一: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字词解释: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 中庭 空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词多义:何夜无月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古今异义:月色入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文言知识:学生抢答字词解释:念无与为乐者:想到,考虑 相与:一起,共同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清闲的人一词多义:何 何夜无月:疑问代词,哪里 何陋之有:疑问代词,什么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作动词,散步古今异义:月色入户 古义:门 今义:窗户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有贬义,常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全班在教师提示下全文背诵,指名背诵。指名黑板前默写重点句子。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文: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造型,盖竹柏影也。译文:庭院里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三、目标三:赏析重点语句;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苏轼复杂的内心感受。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问题探究(1)赏析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如何理解文章末句的“闲人”?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赏析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明确:运用比喻修辞,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倒影比作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澄澈透明、竹柏倒影之清丽淡雅,描绘出一个空灵摇曳似真亦幻的境界。想象奇特,笔墨简练。(2)如何理解文章末句的“闲人”?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情感?明确:“闲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能欣赏到月光之美;二是指屡遭贬谪之人,表现苏轼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全文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贬谪的悲凉,人生失意的感慨。总之,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的情怀。四、当堂训练:(2011年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月色入户。 户:盖竹柏影也。 盖:止午、未、申三时。 止: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安可为俗士道哉?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答案:1.窗户原来仅仅,只是美妙2.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3.【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影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4. 【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第七课时马说复习内容:马说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及现实意义。复习过程:一、目标一: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1)文学常识韩愈,字 ,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2)文言知识:字词解释:祗 骈死 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一词多义:食 策 其 能 以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学生抢答(1)文学常识韩愈,字 ,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2)文言知识:字词解释:祗:只是 骈死:并列而死 外见:表现在外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同等,一样 一词多义: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动词,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饲”,喂策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其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 其真无马邪:反问语气,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肯定语气,其实 能 虽有千里之能:本领,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因为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词类活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古今异义: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表选择关系的连词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通“耶”,相当于“吗”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全班在教师提示下全文背诵,指名背诵。指名黑板前默写重点句子。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文: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想要和普通的马同等(待遇)尚且得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文:鞭策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喂马的人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啊。三、目标三: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及现实意义。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问题探究(1)句子理解,用文中原句填空: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句子是: 。造成千里马悲惨命运的表面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揭示食马者愚昧无知的一组排比句是: (2)马说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句子理解,用文中原句填空:马说中描写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造成千里马悲惨命运的表面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揭示食马者愚昧无知的一组排比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马说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托物寓意。讽刺和批判了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也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我要努力提高、完善自己,让自己的才能更出众。或:我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或心态要平和,要能忍受寂寞,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四、当堂训练:(2014孝感市)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2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穆公见之,使行求马。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12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参考答案:9、B11、D10、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12、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八课时送东阳马生序复习内容:送东阳马生序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2、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3、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及现实意义。复习过程:一、目标一:积累文学常识,识记、积累重点文言知识。1、复习指导一复习内容:(1)文学常识:宋濂, 时期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序,文体名,一般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又有赠序,本文即是一篇临别赠言。宋濂以 来激励年轻人要刻苦勤奋地读书。(2)字词解释:嗜学 致书以观 假借 弗之怠 逾约 以是 硕师 叩问 援疑质理 叱咄 俟 皲裂 日再食 烨然 一词多义:以 从 至 若 足词类活用:寓逆旅 腰白玉之环古今异义:走送之 媵人持汤沃灌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复习方法:朗读、识记课下注释,归纳整理。复习时间:5分钟2、复习检测一:检测方法:小组内互相提问(1)文学常识:宋濂,明初时期文学家,与刘基、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序,文体名,一般以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又有赠序,本文即是一篇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激励年轻人要刻苦勤奋地读书。(2)字词解释:嗜学:酷爱 致书以观: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不;懈怠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硕师:大 叩问:请教 援疑质理:提出;询问 叱咄:训斥、呵责 俟:等待 皲裂:开裂 日再食:二次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一词多义:以 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 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为,介词;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因为,连词 以衾拥覆:用,介词从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介词 当余之从师也:跟随,动词 至 礼愈至:周到 至舍:到若 烨然若神人: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脚 以中有足乐者:足以词类活用:寓逆旅 名词作动词,寄住 腰白玉之环 名词作动词,腰佩古今异义:走送之 古义:跑 今义:步行,行走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热水 今义:事物煮熟后的汁水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成语积累:负箧曳屣 德隆望尊 援疑质理二、目标二:准确翻译和默写重点句子。复习指导二:复习内容:全文背诵,重点句子翻译,默写复习方法:背诵、口头翻译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二:全班在教师提示下全文背诵,指名背诵。指名黑板前默写重点句子。指名口头翻译下列句子: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常驱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与我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三、目标三:分析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及现实意义。复习指导三:复习内容:问题探究(1)作者求学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2)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他为何没有放弃?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你的理解。(3)作者在写自己艰苦的求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4)列举古人刻苦求学的事例。复习方法:小组讨论,整理答案。复习时间:5分钟复习检测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点拨、提示,补充。(1)作者求学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明确:无书之难借书笔录;无师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