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实验指导书印刷版完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3120857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104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实验指导书印刷版完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中医护理学实验指导书印刷版完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中医护理学实验指导书印刷版完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实验指导书中医护理学实 验 指 导 书(供护理学本、专科专业使用)基础护理学教研室2012.02目 录 实验一 人体十二经脉循行定位 3 实验二 常用腧穴定位(头面部、躯干部) 7 实验三 常用腧穴定位(四肢部) 27 实验四 灸法与拔罐法 32 实验五 针法与刮痧法(皮肤针、皮内针、耳针法) 36 实验六 常用推拿手法 3 实验七 足底按摩法(附:足浴法) 7 实验八 中药用药护理(熏洗法、湿敷法、敷药法) 27 实验九 中药用药护理(中药煎法、药熨法、贴药法) 32 实验十 中医护理病案分析(病情观察与辨证施护) 7 实验十一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 36 实验一 实验项目:人体十二经脉循行定位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评价方式:操作考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 3.掌握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体表循行。 二、实验内容 1.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纵行的主干,分布在人体较深的部位;络脉是经脉别出的横行的分支,分布在人体较浅的部位。经络纵横交错,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项目经 脉络 脉含义经:路径络:网络地位粗大,主干细小,分支走行方向纵行(个别特殊)横、斜,纵横交错分布形式线状网状布散,遍布全身深浅分布多行于深部多行于浅部 (2)经络系统的组成:略(参考教材) 2. 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任脉、督脉的经脉循行特点。 (1)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略(参考教材) (2)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阴经阳经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缘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缘 (3)十二经脉及任脉、督脉的体表循行: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循行在上肢内侧的前缘,经鱼际部止于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少商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第一肋间隙,肱二头肌肌腱,肘横纹,桡骨茎突,腕横纹,桡动脉,第一掌骨,赤白肉际,指甲角等。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的商阳穴,经食指桡侧,循行在上肢外侧前缘,上肩、颈,至面颊,左右两脉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指甲角,第一、二掌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腕背横纹,肘横纹,三角肌,肩峰,肱骨大结节,鼻翼,鼻唇沟等。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眼眶下缘的承泣穴,经嘴角旁,至下颌角前,一支向上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另一支从下颌角前向下过颈部,经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循下肢外侧前缘下行,走足背,止于足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瞳孔,眼球,眶下缘,眶下孔,口角,咬肌,颧弓,下颌骨(下颌切迹),额角发际,胸剑联合,肚脐,耻骨联合上缘,髂前上棘,髌底,胫骨前嵴,足背踝关节横纹,拇长与趾长伸肌腱,足二、三趾间的纹头。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足大趾内侧端, 足内踝前,小腿内侧中间,在内踝上寸处交于肝经前,行膝股内侧前缘,上腹部前正中线旁开寸,胸前正中线旁开寸,止于腋中线第六肋间大包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趾甲角,足内侧赤白肉际,第一跖骨基底部,内踝尖,胫骨内侧面后缘,胫骨内侧髁,髌骨内上缘,肋间隙,腋中线等。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腋窝中的极泉穴,走上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腋窝正中,腋动脉,肘横纹内侧端,肱骨内上髁,尺侧腕屈肌腱,腕横纹,指甲角等。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手小指尺侧少泽穴,经手掌尺侧,走上肢外侧后缘,绕肩胛,经颈,上面颊,止于耳前的听宫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指甲角,第五掌指关节,尺骨茎突,尺骨鹰嘴、肱骨内上髁、腋后皱襞,肩胛冈、冈下窝、冈上窝、第一胸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喉结,胸锁乳突肌、下颌角、颧骨、耳屏、下颌骨髁状突等。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上头,下项,在项部分开两支,一支沿背腰骶中线旁1.5寸下行,经股外侧后部,至膕窝中;另一支沿背腰骶中线旁3寸下行,经股外侧后部,至膕窝与前一支会合,行小腿外侧后缘,经外踝后,止于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目内眦,眶内缘,眉头,后发际,斜方肌,第七颈椎棘突,肩胛冈内端,肩胛骨下角,胸椎棘突、髂嵴高点,腰椎棘突,髂后上棘,骶后孔,膕横纹,腓肠肌,跟腱,外踝,趾甲角。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腹胸,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足底涌泉穴,绕内踝后,走下肢内侧后缘,上腹正中线旁开0.5寸,胸正中线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缘的俞府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足底二、三趾缝纹端、跟键、内踝尖、胫骨内后缘等。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乳头外侧的天池穴,走上肢内侧正中,经掌中,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肱二头肌肌腱,肘横纹,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腕横纹,掌侧第二、三掌骨间,中指尖端等。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无名指尺侧端的关冲穴,经手背,走上肢外侧正中,上肩,经颈,绕耳后,至耳前,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定位标志有:指甲角、第四、五掌指关节,指总伸肌腱,腕背横纹,尺、桡骨,尺骨鹰嘴,肩峰,下颌角,乳突,耳垂,下颌骨髁状突,耳屏上切迹,眉梢等。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目外眦旁的瞳子髎穴,绕耳前后,经头侧部,下颈、胸、腹侧面,走下肢外侧正中,经外踝前,止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目外眦,眶外缘,耳屏间切迹,下颌骨髁状突,耳尖,后发际,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第七颈椎棘突,肩峰,第七肋间隙,乳头,第11肋游离端,脐中,股外侧,腓骨小头,腓骨,外踝,趾长伸肌腱等。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到胸,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足大趾外侧端的大敦穴,经内踝前,走小腿内侧脾经前,内踝上寸处交于脾经之后,行股膝内侧正中,绕外阴,上行腹部至胁肋部,止于乳下第六肋间的期门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趾甲角,第一、二趾间缝纹端,第一、二跖骨结合部,第十一肋游离端,第六肋间隙等。督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后正中线和头正中线上。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循行于腰背项部正中,上巅顶,前额正中,下鼻柱,经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的龈交穴。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尾骨,髂嵴高点,脊椎棘突、第七颈椎棘突、后发际、前发际、人中沟等。任脉主要循行在人体的前正中线上,有腧穴分布的体表路线是起于前后阴之间的会阴穴,循行于腹、胸、颈前正中,止于颏唇沟中点的承浆穴。 取穴时主要应掌握的解剖标志有:耻骨联合上缘,脐中,胸剑联合,两乳头中点,胸骨上窝,舌骨体,颏唇沟等。 三、实验用具 8个护理单元配套设备、50厘米针灸人体模型(8个)、等比例人体腧穴模型、多媒体人体针灸模型。 四、实验步骤 1.由实验指导教师先示教,在人体上演示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在体表的循行;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及答疑。 3.学生操作练习完毕,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抽签操作考核。 五、实验要求 1.掌握模型操作要领,正确使用模型进行练习。 2.人体操作练习,应做好隐私保护及防寒保暖。 实验二 实验项目:常用腧穴定位(头面部、躯干部)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评价方式:操作考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腧穴的概念、分类及常用定位方法。 2.掌握头面部、躯干部常用穴位的定位。 二、实验内容 1.腧穴的概念: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是针灸施术之处。 2.腧穴的分类: 经穴: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二脉循行线上的腧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部位,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具有特殊疗效。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3.腧穴的定位方法:包括骨度分寸法、解剖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便取穴法等四种方法。 骨度分寸法 手指同身寸法 解剖标志法 一是固定标志,包括五官、毛发、指(趾)甲、乳头、脐、部分骨节凸起或凹陷、肌肉纹理。二是活动标志,包括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活动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 4.头面部、躯干部常用穴位的定位 头面部常用穴位(18个):迎香、承泣、地仓、颊车、头维、听宫、睛明、攒竹、翳风、丝竹空、瞳子髎、风池、承浆、百会、人中、印堂、鱼腰、太阳。 躯干部常用穴位(15个):天枢、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大肠俞、肩井、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命门、大椎。 三、实验用具 50厘米针灸人体模型(8个)、骨度分寸尺,彩笔。 四、实验步骤 1.由实验指导教师先示教,在人体上演示常用骨度分寸以及头面、躯干部重点穴位;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进行点穴,教师随时进行疑难解答。 3.学生操作练习完毕后,教师对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现场点穴操作考核。 五、实验要求1.应掌握腧穴的常用取位方法,正确地确定头面部、躯干部腧穴的定位和常用体表标志,准确而熟练地口述和定取穴位。要求做到在随机抽取的腧穴中,定位准确率达到80%,每穴操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2.人体操作练习,应做好隐私保护及防寒保暖。 实验三 实验项目:常用腧穴定位(四肢部)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评价方式:操作考核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四肢部常用穴位的定位。 二、实验内容 四肢部常用穴位(35个):尺泽、列缺、少商、商阳、合谷、曲池、肩髃、足三里、丰隆、隐白、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少海、神门、后溪、委中、承山、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中冲、外关、肩髎、环跳、阳陵泉、太冲、腰痛点、落枕穴、八邪、十宣、胆囊、八风。 三、实验用具 50厘米针灸人体模型(8个)、骨度分寸尺,彩笔。 四、实验步骤 1.由实验指导教师先示教,在人体上演示常用骨度分寸及四肢部重点穴位; 2.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进行点穴,教师随时进行疑难解答。 3.学生操作练习完毕后,教师对学生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现场点穴操作考核。 五、实验要求1.正确地确定四肢部腧穴的定位和常用体表标志,准确而熟练地口述和定取穴位的定位。要求做到在随机抽取的腧穴中,定位准确率达到80%,每穴操作时间不超过1分钟。2.人体操作练习,应做好隐私保护及防寒保暖。 实验四 实验项目:灸法与拔罐法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评价方式:操作考核 一、实验目的 1、艾炷灸法。 掌握艾炷制作器的使用方法,制作符合标准的艾炷。 掌握间接灸药品(姜片、蒜片)的制作及施灸的方法。 2、艾条灸法。 熟悉艾条的种类,区分药艾条及纯艾条。 掌握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悬起灸法。 了解实按灸及现代灸法的操作。 3、温针灸法 掌握温针灸的基本操作(分段艾卷的架置方法)。 掌握针柄上捏加艾团的方法(每分钟完成二个以上) 二、实验内容 概念:灸法,又称“艾灸”,古称“灸焫”,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制成的艾炷或艾条在体表一定部位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 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降逆下气、防病保健。 适用范围:灸法是一种温热刺激疗法,慢性病及阳气不足的疾病都属于灸法的适用范围。慢如伤寒之少阴病寒化证,一切阳气虚陷证,久泄,痰饮,水肿,腹痛,胃皖痛,阳痿,遗尿,疝气、脱肛及妇人气虚崩漏,男子虚羸少气,小儿疳积,老人阳虚多尿等证,皆可用灸。此外,在外科方面,如阴疽久不愈,瘦瘤、等病证,也可用灸法治疗。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2.颜面部、浅在血管部、不宜瘢痕灸;3.妇女妊娠期、下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艾条灸】艾条灸,又称艾卷灸。即用长26厘米、宽20厘米的桑皮纸包裹24克艾绒卷成直径1.5厘米的圆筒形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皮肤施灸的一种方法。按内容物的不同,艾条分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种。清艾条是单纯使用艾绒卷成,而药艾条是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按操作方法不同,艾条灸可分为悬灸、实按灸两种。1.悬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此法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邪,适用于病位较浅、病灶局限的风寒湿痹及神经性麻痹、小儿疾患等。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1)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约2-3厘米左右距离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5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图4-5)。此法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疝气、胎位不正及其他多种慢性病证,还常用于保健灸。可用灸架灸代替。(2)雀啄灸:是将艾条一端点燃,与施灸部位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象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移动的一种艾条悬灸法(图4-6)。一般可灸5-10分钟。适用于感冒、急性疼痛、高血压病、慢性泄泻、网球肘、疖肿、脱肛、前列腺炎、晕厥以及某些小儿急慢性病证等。此法热感较强,注意防止烧伤。(3)回旋灸:又称熨热灸法,是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2-3厘米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图4-7)。一般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炎、带状疱疹、褥疮、慢性鼻炎、白内障、近视眼等病证。 图4-5 温和灸 图4-6 雀啄灸 图4-7 回旋灸2. 实按灸:是用药艾条一端点燃后,垫上布或纸数层,趁热按到穴位或患处,使热力透达到深部的一种施灸方法。即在施灸部位铺上10层棉纸或5-7层棉布,再将点燃的药艾条隔着纸或布,紧按其上,稍留1-2秒即可。若艾火熄灭,可再燃再灸,如此反复施灸10次左右。本法适用于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及虚寒证。实按灸最常用的是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 (1)太乙神针:通用方为艾绒10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1克。其功效具有通经活络、散瘀活血、温中散寒、祛风除湿、避秽解毒、宣痹镇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腹痛及泄泻等。 (2)雷火神针:药物处方为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麝香少许,艾绒100克。其功效具有温中化湿、理气镇痛、祛风通络、舒筋活血的作用,适应症同太乙神针。 三、实验用具 治疗盘、艾条、打火机、弯盘、小口瓶、必要时备浴巾、屏风等。 四、实验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4.遵医嘱在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附:艾条灸法操作流程图 五、护理要点 1.施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 2.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熏灸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和施灸部位而定。艾炷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般为10-15分钟。 3.施灸体位应以舒适自然能持久为宜。 4.施灸顺序,一般先上后下、先背腰部后胸腹部、先头身后四肢。 5.无瘢痕灸,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瘢痕灸后,局部轻度烫伤,无需处理。灸疮化脓期间,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瘢痕灸后,要注意营养,以助灸疮的发起。 6.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缓解症状。 7.施灸时,要防止艾火灼伤皮肤或衣物,灸治结束,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 8.凡实热证、阴虚发热、邪热内炽者不宜用灸法;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均不宜施灸。 附:艾条灸的应用1.褥疮护理王,女,65岁,94年3月28日收入病房,入院时患者表现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有语言不利,入院诊断为中风(脑梗塞),临床护理中发现患者臀部有45cm呈不规则红晕,红晕中间有数个水泡,考虑为家属护理不当引起的褥疮,我们采用艾条局部薰灸的方法进行了临床护理,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周围垫起,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五天后水泡消失,七天后褥疮痊愈。2.肩痛证护理赵,男,58岁,96年3月18日入院,入院诊断为中风(脑梗塞),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患者左侧上肢肌力虽然已达到4级,但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前后被动活动时疼痛尤为显著,当时确诊为中风肩痛症,在随后护理中,我们施以灸法,用艾条灸肩部,以肩、肩前和肩贞三个穴为主,每日二次,每次20分钟,每次以穴位局部皮肤微红为度,同时施以推拿手法的推法和拿法放松肩部肌肉,经过一周的护理,患者痛痛消失,肩关节各方向活动自如。3.输液后静脉炎护理吕,男,62岁,96年5月28日入院,入院诊断为中风(脑梗塞),患者入院五天静点后出现静脉炎,左前臂出现4cm长的红线,伴有疼痛,我们立即采取减慢滴速及热敷等措施,症状无好转,次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用艾条局部熏灼的方法进行护理,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三天后红线消失,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艾炷灸】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示、中三指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者如黄豆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图4-1)。将艾炷直接或间接放置于穴位上施灸的方法,成为艾炷灸。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图4-1 艾炷1.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古称“着肉灸”、“着肤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燃烧,温度约达70(图4-2)。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是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皮肤,灸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而不烧伤化脓,愈后不留瘢痕的一种灸法。临床上多用中、小炷。施灸时,先在灸穴皮肤涂上少许蒜汁或油脂,上置艾炷点燃,待病人稍觉烫时,即用镊子夹去,更换艾炷再灸。一般灸3一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出现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此法多用于虚证。(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打脓灸,是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皮肤,灸至局部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疤痕的一种灸法。临床上多用小炷。施灸时,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灸穴皮肤后,再涂上少许蒜汁或油脂,上置艾炷点燃,待艾炷燃尽,除去灰烬,复加艾炷再灸。一般灸5-10壮。以局部皮肤灼伤,起泡化脓为度。灸后3-4周灸疮自愈,留下疤痕。灸时患者感觉疼痛,医者可用手轻轻拍打灸穴周围,以缓解疼痛。因此法愈后留有疤痕,故灸前需征得患者同意。此法多用于急性或顽固性疾病。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间接灸具有艾炷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又因火力温和,易被患者接受,故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病证。间接灸中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方法临床最为常用。 (1)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厘米,厚为0.2-0.5厘米的薄片,中间穿数孔,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一般灸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为度(图4-3)。此法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和虚寒病症。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为0.1-0.3厘米的薄片,中间穿数孔或取新鲜大蒜适量,捣成泥状,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一般灸5-7壮,以施灸处出现湿润红热现象,患者有舒适感为度。大蒜汁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疱。此法多用于肺结核、癥积及未溃疮疡等。另有一种隔蒜泥灸称为长蛇灸,即用大蒜泥适量,平铺于脊柱上(自大椎至腰俞穴),宽约6厘米、厚约2.5厘米,点火施灸,不计壮数,灸至自觉口中有蒜味为度。多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也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神阙穴),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图4-4)。也可在盐上放置姜片后施灸,以防盐受火暴起而烫伤。一般灸3-5壮,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但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临床一般灸5-9壮。此法多用于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四肢厥冷等。 (4)隔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后,切片厚0.3-0.5厘米,中间刺数孔或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厚约0.4厘米,直径约2厘米,中间刺数孔,放于穴位,上置艾炷施灸的方法。隔附子片灸,换炷不换附子片,灸5-7壮,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隔附子饼灸,一饼灸干,再换一饼,以内部温热,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各种阳虚病证,对阴疽、疮毒、疮疡久溃不敛、阳痿、早泄、遗精、痛经等症疗效佳。 图4-2 直接灸 图4-3 隔姜灸 图4-4 隔盐灸三、实验用具 治疗盘、艾炷、火柴、凡士林、棉签、镊子、弯盘,酌情备浴巾、屏风等。间接灸时,备姜片或蒜片等。四、实验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3.艾炷燃烧时,应认真观察,防止艾灰脱落,以免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等。4.施灸完毕,立即将艾炷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5.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体位,酌情通风。6.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附:艾炷灸法操作流程图五、护理要点 参照艾条灸法 【温针灸】(自学)又称温针、传热灸、烧针尾、针柄灸及烧针柄。是针刺和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图4-8)。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紧捏在针柄上(如枣大);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2厘米的艾条,然后点燃,若艾火灼热皮肤,可在穴位上隔一纸片,稍减火力,直到艾绒燃尽为止,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图4-8 温针灸【拔罐法】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种拔罐器具(玻璃罐、电子火罐、抽气罐、挤压罐)。 2.掌握拔罐方法,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体位以及罐具大小。正确把握火力大小及吸拔力度。3.掌握闪罐法和走罐法的操作。拔罐体位选择4.掌握起罐法,手法轻巧。二、实验内容概念: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作用:具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范围:适应范围较广,能治疗内、外、妇、儿的多种病症。一般适用于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胃脘痛、腹痛、腰背痛、头痛、牙痛、痛经等,还可用于感冒、咳喘、痰饮、消化不良、高血压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另外对外科的疮疡、疖肿、红丝疔、丹毒、毒蛇咬伤效果亦佳。禁忌证: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者,各种皮肤病及溃疡,出血性疾病,凝血机能障碍,肌肉瘦削皮肤失去弹性,体质十分虚弱,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均不宜拔罐。操作方法(一)拔罐方法1.火罐法:专指利用燃烧时火焰的热力,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吸拔的拔罐法。为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适用的罐具以玻璃罐、陶罐、竹罐为宜。具体操作方法有投火法、闪火法、贴棉法、滴酒法和架火法五种。(1) 闪火法:用镊子或血管钳夹住酒精棉球,点燃后,伸进罐内,在底部或中部旋转一圈迅速退出,在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上(图4-10)。本法适用于任何体位。(2) 投火法:用小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投入罐底,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图4-11)。此法多用于侧面横拔部位。(3) 贴棉法:将蘸有适量酒精的小块棉片,贴于罐内上中段,点燃后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此法适用于侧面横拔部位。(4) 滴酒法:先在罐内中部与底部滴上数滴酒精,将罐横转1-3周,速将酒精点燃,速扣在穴位上。适用于任何体位。(5) 架火法:用一块不易燃烧而且传热慢的块状物(如姜片、蒜片、木片、新鲜橘皮等)放在应拔部位上,上置小酒精棉球,点燃后速将火罐扣上。此法吸力较强,适用于俯卧、仰卧时大面积部位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平坦部位。2.水罐法:此法一般适用竹罐。先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分钟。然后用镊子挟住罐底,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3.抽气罐法:先将青、链霉素药瓶磨制成抽气罐,将罐紧扣在穴位上,用注射器从橡皮塞刺入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图4-12)。4.挤压罐法:挤压罐由橡胶和塑料制成。使用时用力将罐具胶皮球挤压到一定程度,再将罐口扣在应拔部位上并压紧,放松挤压后,罐具靠自身弹力恢复原形,罐内形成负压而吸拔住。此法适用于任何体位,使用方便。 图4-10 闪火法 图4-11 投火法 图4-12 抽气罐法(二)拔罐法的应用 1.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留置1020分钟,待局部皮肤充血,瘀血呈紫红色时即可起罐。罐大、吸拔力强的应减少留罐时间。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2.走罐:又称推罐或行罐,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须选口径较大、罐口壁较厚且光滑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些润滑剂如液体石蜡、凡士林(也可根据患者病情和部位的大小选用风油精、红花油、止痛消炎软膏、药酒等外搽),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平推或稍倾斜推,上下左右反复推移,至所拔皮肤潮红、深红或起痧点为止。此法多用于胸背、腰骶、腹部、大腿等部位(图4-13)。 3.闪罐:此法是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取下,取下拔上,直至皮肤潮红为度。多采用闪火法吸拔。 图4-13 走罐4.针罐:此法是将针刺与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先针刺待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点将火罐拔上,留置1015分钟,然后起罐起针(图4-14)。 5.刺血拔罐法:先在一定部位用三棱针、陶瓷片、小眉刀、皮肤针等点刺出血,再以闪火法将罐拔上。如果与药罐结合成为药罐刺血法。6.药罐法:本法分为煮药罐和贮药罐两种。煮药罐法是先将选用的药物装入袋内放入水中煮至适当浓度,再将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0-15分钟,再按水罐法操作。贮药罐法是在抽气罐内贮入约半瓶药液,再按抽气贮水罐法操作,也可在罐内贮入1/3左右的药液,再按火罐法操作。 (三)起罐法起罐时,一手扶住罐身,一手手指紧压罐口一侧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大罐即可自行脱落。不可硬拉或旋动,造成皮肤损伤。 三、实验用具 治疗盘、罐具(玻璃罐、电子火罐、抽气罐、挤压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打火机、小口瓶等。 四、实验步骤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3.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4.点燃的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离开,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并练习电子火罐、抽气罐、挤压罐的操作方法。5.拔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罐具吸附情况、皮肤颜色以及患者的反应。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附: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图 五、护理要点 1.病室温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2.拔罐时应采取合理、舒适的体位,选择肌肉丰厚、富有弹性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3.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4.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5.拔罐中应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局部情况。在拔罐区出现冒凉气、温热感、紫斑、郁血或丹痧、微痛等现象,属于拔罐的正常反应;若出现局部发紧、发酸、疼痛较明显或灼痛,应取下重拔。6.注意有无晕罐先兆 ,如出现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细数等现象,应立即起罐,让患者平卧(或头底足高位),轻者喝温开水,休息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可点按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百会、气海、关元等穴,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处理。7.防止烫伤。用火罐时检查罐口温度,以防烫伤皮肤和衣物。8.防止感染。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勿需处理,可自行吸收,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覆盖消毒敷料。9.严格消毒,注意无菌操作。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实验五 实验项目:针法与刮痧法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型 评价方式:操作考核 一、实验目的1.熟悉皮肤针、皮内针、耳穴压豆、刮痧法的基本知识。2.掌握常用耳穴的定位方法、刺激方式以及耳穴压豆法的操作方法。3.掌握刮痧法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要点。4.熟悉皮肤针、皮内针的操作方法。 【皮肤针】 二、实验内容 概念: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以57枚钢针集成1束,固定在针柄的一端,形如小锤,用之叩刺某些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 作用:通过叩刺皮部,激发经气,调整脏腑经络功能,防治疾病。 适用范围:临床各科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禁忌证:局部皮肤有创伤、破溃、瘢痕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部位禁用。急性传染病和急腹症患者禁用。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1.软柄皮肤针: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2.硬柄皮肤针: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段的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之间。(二)叩刺方法 基本操作技术: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即将针尖垂直扣击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复进行。 操作要领:运用腕力,垂直叩刺,落针要稳、准,叩刺开始速度由慢到快,达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均匀,起落迅速。临床根据刺激强度,分为轻、中、重三种叩刺法。 1.轻叩刺法(弱刺激) 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冲力小,针尖接触皮肤时间较短,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者无疼痛感觉。本法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虚证患者。如偏头痛可沿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至风池。失眠,可叩刺百会、四神聪、安眠、神庭。 2.中叩刺法(中等刺激) 叩刺的腕力介于强、弱刺激之间,冲力中等,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本法适用于多属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以及骨骼突出部位,其他部位均可选用。如高血压可选取内关、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崩漏可选取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八髎穴、华佗夹脊穴、关元、血海、三阴交等。 3.重叩刺法(弱刺激) 用较重的腕力叩刺,冲力大,针尖接触皮肤时间较长,局部皮肤可见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且能耐受为宜。叩刺后迅速拔火罐于叩刺部,使局部出血适量。此法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四肢等肌肉丰厚处和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如中风偏瘫,可在偏瘫部位沿经脉循行路线进行重叩刺。消化不良可沿足太阳膀胱经肺俞至肾俞叩刺。(三)叩刺部位1.循经叩刺:即循着经脉循行路线进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还有四肢肘膝以下的经络。本法治疗范围广泛。2.腧穴叩刺:即选取与疾病相关的腧穴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叩刺,常用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3.局部叩刺:即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关节病变及顽癣等,可配合局部围刺或散刺。 三、实验用具 治疗盘、皮肤针、安尔碘消毒液、消毒棉签、弯盘等。 四、实验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医嘱,做好解释。2.取合理体位,协助松解衣着,暴露叩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3.遵医嘱在选择的穴位上进行叩刺。4.叩刺过程中,应观察患者面色、神情,询问有无不适反应,了解患者心理及躯体感受。5.叩刺完毕,消毒局部皮肤,以防感染。6.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排舒适的体位。7.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附:皮肤针法操作流程图五、护理要点1.叩刺躯干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叩刺时用力须均匀,针尖要垂直而下、垂直而起,避免出现斜刺、压刺、托刺等。3.针具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使用过的针具,执行消毒后再清洗修理,灭菌处理后备用。4.重叩刺法,若出血量不足,可配合拔罐以增加刺激和出血量。出血较多时,患者宜适当休息后离开。重扣法宜5-7天1次。其余方法每天或隔日1次。 【皮内针】二、实验内容概念:皮内针法又称“埋针”,它是将特制的图钉型或麦粒型针具刺入皮内固定留置一定时间,给皮肤一定的刺激,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适用范围:适用于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一些发作性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哮喘、痛经、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等。还常用于戒毒、减肥等。禁忌证:局部皮肤有炎症、外伤、水肿或有出血倾向和不明原因肿块的患者。关节部位和胸腹部禁用。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右手持镊子或止血钳夹住针柄。(二)埋针部位:根据病情选取适当的部位,一般选择易于固定且不影响正常活动的腧穴为主。如胸背部常取背俞穴和募穴;头面部除经穴外,常使用经外奇穴;耳穴均可应用;四肢部以不影响关节活动为原则。(三)皮内针法1.麦粒型皮内针埋藏 常规皮肤消毒后,用镊子夹住针柄,使针身与镊子成90角,对准穴位,使针身与经脉循行径路成十字交叉状,将针沿皮横刺(15)入皮内,针身可沿皮下平行埋入0.51.0cm,然后用胶布将留在皮肤外的针柄固定。适用于多数腧穴。如偏头痛可在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风池等处埋针;痛经可在中极、地机、次髎等埋针;糖尿病可在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埋针。2.图钉型皮内针埋藏 常规皮肤消毒后,用镊子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轻轻刺入,使环状针柄平整地留在皮肤上,然后用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埋针后,如该处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应将针及时取出,另选穴位重新操作。多用于耳穴和面部穴位。如,高血压可在心、皮质下、肾等耳穴埋针。失眠可在神门、心、枕、皮质下等耳穴埋针;单纯性肥胖症可在胃、口、内分泌、神门等耳穴埋针。 三、实验用具 治疗盘、皮内针、安尔碘消毒液、消毒棉签、镊子、胶布、弯盘等。 四、实验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选定穴位,注意保暖。3.遵照医嘱,选择腧穴,消毒皮肤后实施埋针。4.施术后,宜用胶布固定。并嘱患者在留针期间,每隔4小时左右用手指按压埋针部位,加强刺激,增进疗效。5.起针后,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局部应作常规消毒,以防出血。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附:皮内针法操作流程图五、护理要点1.参照皮肤针的护理要点。2.留针时间视病情及季节不同而定,出汗较多时,留置时间不宜太长,感觉疼痛或肢体活动受限,立即起针。埋针处不可着水,以防感染。3.关节附近不宜埋针,避免活动时引起疼痛。胸腹部不宜埋针。4.凡使用过的针具等物,需先消毒,然后再清洗、检查、修理,灭菌处理后备用,有条件者使用一次性针具。5.埋针后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行抗感染处理。【耳针法】(耳穴压豆法) 二、实验内容 概念: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1.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3.功能紊乱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如眩晕综合征、高血压、心律不齐、神经衰弱、荨麻疹、哮喘、鼻炎、紫癜等。4.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低、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征等。5.其他,如缺乳、催产、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预防保健等。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一)耳穴的分布(二)常用耳穴1.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2.风溪: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3.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4.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5.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6.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7.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8.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9.胃:在耳轮脚消失处。10.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11.膀胱: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12.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13.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14.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15.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16.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17.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18.三焦:在外耳门后下方,肺与内分泌区之间。19.内分泌:在耳屏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20.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 (三)耳针诊查法1.肉眼观察法(视):变色、变形、丘疹、充血、脱屑等阳性反应。在自然光线下,以拇指和食指捏住耳郭,从内至外,顺着耳郭的解剖位置,由耳甲腔、耳甲艇、三角窝、对耳轮等仔细观察辨认耳郭表皮,然后区别皮内或皮下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病理反应特征。发现可疑病理反应区(点)时,宜用食指顶起该反应部位,用拇指对其进行上推、下拉、外展,由紧到松,由松到紧,仔细辨认分析其病理反应的性质、范围,双耳对照观察,然后再综合病候进行判断。2.压痛点探查法(触):用探针、火柴棒、毫针柄等探寻压痛敏感点。由周围向中心,压力均匀。对皮下或皮内可疑结节、条索状隆起等病理反应,肉眼不能诊察时,用拇指和食指进行推、揉等,以触认其大小、硬度、压痛等。3.电测定法: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电特性的变化,以电阻值降低,导电量增加,形成良导点作为耳穴刺激点。(1)将探测仪的耳塞插入仪器探测孔内。(2)打开电源,患者握紧握极或固定在病人内关穴上,术者手握探极在耳郭上由内到外均匀地缓慢探测,当发出嗡嗡声时病人有灼痛感,即为“阳性点”。(3)将“阳性点”随时做好记录,待全部探测完毕后切断电源,拔出电极插头,综合病症作出诊断。(四)耳穴刺激方法1.毫针刺法:常规消毒后,术者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郭,然后用拇食指持针,采用速刺法将针刺入已选定的耳穴处(速刺为快速垂直刺入,力量适中)。在留针过程中可作小幅度捻转,也可将针刺入后不再行针,留针2030分钟后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痛证可留针1-2小时或更长。2.电针法:是在毫针刺法的基础上,先把电针仪的电流输出调节旋钮拨至“O”位,然后将一对输出导线之正负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的针柄上,选择好所需的波形和频率,打开电源开关,慢慢地由小到大调节电流输出旋钮,强度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度。一般通电时间为1015分钟为宜。治疗完毕后,先将调节旋钮回到“O”位,再关闭电源,然后撤去导线出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3.埋针法: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的皮肤,右手用镊子夹住消毒的皮内针柄,将针刺入所选耳穴皮内,用胶布固定。春天可留针2-3天,冬天留针7-10天。4.压丸法: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郭后,将王不留行籽贴敷在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将小方块胶布连同王不留行籽贴敷于所选耳穴处。5.温灸法:一般有3种灸法。一用艾条灸,主要是灸整个耳郭或较集中的部分耳穴,将艾条一端点燃后用温和灸35分钟即可;二用灯草灸,即将灯草一端浸蘸香油后,点燃并迅速点灸所选耳穴,每次12穴;三用卫生线香灸,即将卫生线香点燃后,距耳穴皮肤约1cm,施温和灸35分钟即可。留针期间每天用手指按压2-3次,每次1-3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6.按摩法:用按摩、提捏、点掐的方法进行全耳按摩、手摩耳轮和提拉耳垂法。全耳按摩法是先将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按摩耳郭正、背两面至耳郭充血发热为止;手摩耳轮法是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即可;提拉耳垂法,双手自行提捏耳垂,手法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三、实验用具治疗盘、王不留行籽、安尔碘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剪刀、弯盘等。耳针模型若干。四、实验步骤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压豆或埋针。埋针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留针。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附:耳穴压豆法操作流程图 五、护理要点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及时处理。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可能轻度感染时,应及时用2%碘酒涂擦或外敷中草药,或口服抗生素处理。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4.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耳针前后应适当休息。附:耳针在护理中的应用1.发热:耳尖(放血)、耳背静脉(放血)、肾上腺、神门。2.高血压:心、肝、肾、神门、交感、肾上腺、耳尖(放血)、降压点、降压沟。3.失眠:心、肝、肾、神门、皮质下、枕、神经衰弱点。4.头痛:肝、颞、额、皮质下。5.胃痛:胃、脾、交感、神门。6.便秘:肺、大肠、小肠、脾、胃、三焦、直肠下段、肛门、便秘点。7.痛经:子宫、内分泌、神门、腹、肝、交感、皮质下。8.近视眼(18岁以上):眼、目2、肝、肾、耳尖。9.牙痛:神门、屏尖、牙。10.痤疮:耳尖(放血)、肺、胃、大肠、心、面颊区、内分泌。11.解酒:小肠、输尿管、膀胱、肝、耳尖(放血)。12.减肥:口、贲门、三焦、皮质下、膀胱、大肠、直肠下段、脑点、神门。【刮痧法】二、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