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名师教学设计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2973788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名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名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名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名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了解自传体小说曲折生动的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的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相结合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并分析米考伯先生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细节塑造人物形象的精湛手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他,被高尔基称赞为“不仅是一位反映了现实,而且还尽力对现实起作用的作家”,被萧伯纳评价为“是一位革命者,敢于蔑视重议院”;被后人赞誉为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就是狄更斯。今天我们一起来进入他杰出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 2、写作背景 1848年,范妮因患肺结核早逝,她的死使狄更斯非常悲伤,因为在众多兄弟姐妹中,只有他俩在才能、志趣上十分接近。他俩都有杰出的表演才能,童年时曾随父亲到罗彻斯特的米特尔饭店,站在大餐桌上表演歌舞,赢得众人的赞叹。范妮死后,狄更斯写下一篇七千字的回忆文章,记录他俩一起度过的充满艰辛的童年。狄更斯写这篇回忆文章是为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做准备。他的小说主人公取过许多名字,最后才想到“大卫科波菲尔”。他的好友福斯特听了,立刻叫好,因为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于是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便定了下来。 3、作者介绍 狄更斯(1812-1870),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更是高产作家,他凭借勤奋和天赋创作出一大批经典著作。他又是一位幽默大师,常常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在浪漫和现实中讲述人间真相,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4、题目解说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5、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来到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打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中。 第二部分:介绍“我”的房东米考伯夫妇一家,接触了善良乐观的好心人。 第三部分:以米考伯夫妇的故事为主线,“我”慢慢长大了,对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展现。 6、全文分析 1.速读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哪些人物? 明确: 本文所写人物并不复杂,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我”主人公,童工 昆宁先生账房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房东 米考伯太太房东太太 霍普金斯船长米考伯的牢友 2.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交代“我”的遭遇,到货行做童工初识米考伯先生入住米考伯先生家米考伯先生入狱,我去探视“我”搬离米考伯家,另觅住处 3.“我”在莫德斯格林拜货行的生活如何? 明确: 收入有限,生活困顿。“我”每周只有六七先令的工资,这是“我”全部的生活来源,如果忍不住买了点心铺门口摆着的半价出售的陈糕点,那么午餐就只能买个小面包卷或一小块布丁充饥。 内心孤独,充满痛苦。在“我”窘困的生活中,“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我”内心的痛苦无处倾诉,只能千方百计地默默忍受。 受到肯定,颇有地位。为不受人轻视和侮辱,“我”总是埋头干活,果然“我”很快变得快捷、熟练,再加之“我”的行为和态度跟其他人有所不同,所以“我在摩德斯通格林拜货行也还有点地位”,其他人总管“我”叫“小先生”或“小萨福克人”。 4.为什么说星期六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明确: 一方面,周六晚上是发放工资的时候,“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也就说,此刻的“我”物质相对富足;另一方面,周六晚上回家比平时早,米考伯太太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我”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被当做朋友的,也就说,此刻的“我”精神上也是富足的。 7、写作特点 1.以孩子的心理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早已被成年人淡忘的童年世界,写得十分真切感人。 2.作者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特征。 3.在着力描写人物善良温情和道德威化的力量的同时,对资产阶级的罪恶和惨无人道的社会制度作了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