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案反思马辉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62944158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乞巧教案反思马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乞巧教案反思马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乞巧教案反思马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乞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乞、霄”2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难点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搜集诗人林杰的资料。 3、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刚才老师讲的故事与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乞巧 3、板书乞巧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再读课题。 2、理解“乞巧”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3、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4、 理解诗人 有谁知道诗人林杰是怎样一位诗人呢,介绍一些大家想知道的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介绍,相机补充。 5、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朗读要求,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并把古诗读通顺。 6、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正音宵霄“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宵晚上霄天空 7、书写“霄”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看后练习。 8、再读古诗 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读不懂的地方请作好标记。读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一学习第一、二行诗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碧霄板书看碧霄 师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学生说 出示课件夜空图。学生欣赏并朗读诗句。 师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牛郎织女在这天晚上渡河桥相聚。板书渡河桥 2、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师多么幸福的场面啊!板书幸福 3、师我觉得他们一年才相聚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你会怎样做呢。指名回答。 当时的人们也想让他们幸福地过日子,所以,在七夕的晚上,人们看着天空就会想起,读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织女心灵手巧,人们是怎样向她学习的呢。读读第三、四行诗。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来理解。 1、生自由读三、四行诗。 2、汇报 师人们是怎样向织女学习的呢?在第三行诗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乞巧 师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后资料袋回答,原来这就是乞取智巧的意思.那少女们是怎样乞巧的呀?穿红丝,来,读读诗句吧。生读第四行诗 A、读了诗句,你有什么想问的呢?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尽”以及人们对“巧手”的追求。 B、同学们,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巧,她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地方 C、有这么多地方呀,那当时的场面就热闹了这两句诗该用什么语气读好呢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就因为这样,逐步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来表达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大家能读好古诗吗?指名读、齐读、合作读 2、有的同学在这么多次的读书中,已经能把古诗背诵了,能一起背吗?学生齐背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相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很多诗篇,老师也搜集了和七夕相关的古诗,请你自由读读吧。古诗秋夕 2、能够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读后区分两首诗的异同,老师对诗作介绍 3、积累 学习古诗,光会读会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学习的古诗积累下来,希望同学们课后把古诗抄在积累本上。 六、总结 通过古诗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其实,不光在课内,在课外我们也能够去朗读更多的古诗,了解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看碧霄 渡河桥 追求幸福 乞巧 穿红丝 乞巧 学习巧手乞巧教学反思 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寻找一些诗作的赏析资料和相关文章,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一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我也发了一些资料: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乞巧节的习俗、古诗和相关资源的网站和书籍名称,为学生理解诗意作了较多的铺垫。课中,在初读诗歌的基础上理解“今宵”和“碧霄”,借助课后资料袋和注释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理解诗意,这样学生对古诗意思就有了个大体的理解。品读鉴赏过程由浅入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看看学生自己能读懂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逐句理解,相机引导,知道彻底读懂。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教参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 “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在这首诗的教学我还采取读中想、读中画、读中品的办法来理解诗意。如 “假如渡过河桥的织女的两个孩子想请你把人间姑娘们乞巧的情景画一幅画送给他们,你会画上一些什么呢?”画什么实际就是读诗意理解的再现,回头再与读结合起来,从而降低诗意理解的难度。总的看,这节课学生对古老的民间传说与民间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得饶有兴致。 2016.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