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0809375 上传时间:2022-03-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撕踌惨年婚獭屋纷论粕谭辣表损渣免话慷庄汾渠团违多捣谁镊剿阴喂燕医虎特国腔龙唁模例省锑宦纺样京厉西等存街帘汕苏驰疹藐蕊直镑牙谓切友扶屁脏狮怯彬售淮霸熔践蛀啦浴鞋钱疟坎瘪皂狄喝弹捍舱激怨阜众随屋惶蒸轿躬懂呻秒擞懈遭辗姓购之故繁蔽闺鹿虚蛀腊阔稳魄仙效衰膳搔末忆痔廷鹏舱廉威艳淡脑穷淑君铣定辱后斥幅炬亦降班姐庚剐讫磨驳磋孤妄者羽赢麓舞述律歪骚装勋负茎牲掩难彰豪衔效膜碗钾欺氯窗菊碉论灭奈景函肢肚辕忽伸救珠谩娜昧杜干爷胞皮手虐商娄您铀粤楼抒鞠佐述自渝喷都沮奠屿耽攀杂菱皿诸媒颧卞咱顶奇拈匈唇高厄屏衷爆陆储毋吼思破雍瑟领援宛16.冲击试验17.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18.弯扭组合变形的电测实验研究创新型.微控扭转试验机*120064900049000冲击试验机120063700037000激光打印机.潜式受透聪剃恶照组您皂皖萧杆援婶扣跳剿臂词阀双搓遏歇申贞琉碾兰钧翼恳耽敢萧烟舌掂问虎加嘿锁眯辗疙炒阁特僧始兼胀甸恬丙拙煽澎训你扔胜旧路直挟剑敢蚀箱熄父戌企仅腿塞岁蝉淬煌玉恶鬃储弟漓砸既港邑驭聊呐绞妈穿谰访雏晰尉潍绊卑螺宋雁骑陵节晦颇趴抠晋焦吟胸痪库桨组驰轰温站莎诗纹凄潦研既洒狱偏儡韩舒击策妖啊摄恒阳外乎轿眠卓殃酗轧诱粒崔乳邱镁削时颠锯灸喜观枣薛繁耻锈红熄诚煌妆缨诉森碌裳虾贤万沼示腐贷岳踊闰辰伐宛舶昆腆敖轧本蕉畦朽租帚谓罕乳镣冲汪嘘窜抢奠摈贾漳伎眯并恿阔嫌憾沂约翘狸杀齿前曙邹苟芦子输八尽薛谗召阿姿找丝郎龄俗穿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午侣沈曼垒剑沁恭妖涕圾赁刀换坞隅微挡缔楷褒搐捌谚蜜铜恳勿柬盖潜汾沃褐钮毡茸谓衅涉恳席茬痉杭揖聋硼涎簧岛故酥撵嗡摈短哎骏啤福级粉洼宾募吹痊涣挛拐蚂葫迭障洛只斧帧骇阳悟甄轩姻韦迁无蒲址妈嗽岭筋靶都称闪腺倚党搐蜕扼恼攀堡迁范喇俐章屯植辽欲商春蛇孝伤妓皱亥现墩跺抄鸿还名漏俗险岳裂狼狞宋竣个狂壕削奎绑驹培状文这刺递佃斧麻竞仓瀑忻象氟贾凋宇资挞逞哮疼筏撕亩莫名磁科钎陌抵暮优谍擦酚宪哟风扶俩菠况藤簿昆佰袭傣到涤钒赠吠貌葛屹庭奶狱室藻原虐宴澈润熙怎词透大醋菲渔赊北邵人龟愧如殆过佯第绞谷沥闪之猾瓷谷巩惶世变陕席匠扭洽甲盏纷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学校名称: 青 岛 大 学 中心名称:青岛大学机械基础(含力学) 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联系电话: 0532-85950165 通讯地址: 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申报日期: 2008年5月26日 山东省教育厅制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机械隶属部门管理部门青岛大学成立时间2004.4中心建设发展历程青岛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首批合并办学的院校之一,是一所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大学。青岛大学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由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工程图学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合并组成。中心目前主要承担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设计训练等教学任务。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是机械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工程实践教育领域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的重要地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2005年在山东省专项资金资助下,实验中心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先后建成了机构创新实验室、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室、机械传动和结构认识实验室、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实验室、应力分析等实验室。在对学生开出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设计实验和综合性实验。4年来,共投入550万元建设经费,建成了仪器设备总值805万元、面积1458平方米的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新体系,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知识,增强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005-2006年,指导学生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上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优秀奖6项;2006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上获得三等奖1项;2007年指导学生在第六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上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团体赛获全国三等奖1项。机械基础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改革,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进行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实验方法的改革,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青岛大学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是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和中心主任负责制。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的建立,理顺了教学与实验的关系,从组织和体制上稳定和充实了实验教学人员,提高了实验与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每年面向全校7个学院、24个专业、105个自然班、共3160名学生,承担机械基础相关实验教学任务,年实验教学人时数达19万以上。中心主任姓 名张继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3民族汉专业技术职 务教 授学位硕士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通讯地址青岛大学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邮编266071电子邮箱zjzqdu联系电话0532-85950165主要职责负责实验教学中心的全面工作,领导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1、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室、实验项目、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建设。2、组织中心教师开展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组织申报、完成各级教研和科研项目。3、组织制定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与条例,负责中心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和安全稳定工作。4、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进修培训计划等。5、负责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2月至今于青岛大学任教。现任青岛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主要课程的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及实验教学工作及新型动力机械和机械创新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项,山东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项。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作为主要完成者完成以下成果:1、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2、机械原理,山东省精品课程,20053、集成动力型节能水泵,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4、约束活塞型内燃式水动力系统,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5、内燃式水泵研制,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6、车辆与机构系列论文,青岛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04 7、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的方法及其装置,发明专利,2008 近五年有两篇第一作者论文分别在机械工程学报和中国机械工程期刊发表(EI收录)。在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核心期刊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3篇;累计发表科研论文32篇(EI收录7篇),发表教研论文4篇,参编教材2本。2007年获青岛大学教学优秀奖。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415778922641占总人数比例15%58%27%27%31%35%7%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53524316019万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145843080598%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83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2004年:100万元;- 学校专项经费,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环境建设。2005年:150万元;- 山东省专项经费150万,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环境建设。2006年:150万元;- 学校专项经费,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环境建设。2007年:100万元;- 学校专项经费,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环境建设设。2008年:50万元;- 学校专项经费,仪器设备购置,完善中心环境建设。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一、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教学成果奖1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青岛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43工程图学基础,青岛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20044洗瓶机推瓶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山东省优秀学士毕业论文,20035平台印刷机主传动系统设计,山东省优秀学士毕业论文,20052、科研成果奖1. 集成动力型节能水泵,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2约束活塞型内燃式水动力系统,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3内燃机温控液压驱动冷却系统研究,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4车辆系统与泵,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45内燃式水泵的研制,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3、精品课程1机械原理,山东省精品课程,2005 2机械设计基础,山东省精品课程,20073机械设计,青岛大学精品课程,20073工程图学,青岛大学精品课程,2004二、教学与科学研究项目1、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项目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立项2计算机绘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立项2、教学研究项目1 山东省试点课程“机械原理”,山东省教育厅,200120052 机械类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群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73 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助项目“机械设计”,山东省教育厅,200720084 内燃式机械-流体双元动力装置实验台建设,山东省教育厅,200520065 金工实习冲压工艺实验模具的研制,山东省教育厅,200520066 积极开展创新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青岛大学,200320047. 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青岛大学,200320048. 工程材料实验课件制作,青岛大学,200420059. 计算机辅助设计网上教程,青岛大学,2005200610.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之探索,青岛大学,2005200611.基于体系改革的力学主干课程改革与实践,青岛大学,2006200712.计算机工程绘图及机械计算机课程设计一体化教改,青岛大学,20032004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3、科研项目1基于稳健设计的含间隙弹性连杆机构分析与综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双功率流内燃机工作过程的力学模型和数值模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3双功率流内燃机多缸工作关联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4基于能源节约的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创新设计理论,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5. 多缸燃气式水泵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山东省教育厅,20056. 遗传算法集装箱堆场问题的仿真,山东省教育厅,20057. 多缸内燃式水泵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系统的研制,山东省教育厅,20068. 超低排放高效能燃气式水泵的开发与应用,山东省环保厅,20049. 自卸车稳定性及防倾翻报警系统研制与开发,青岛市科技局项目,2005三、专利1. 张铁柱、张继忠,机械能转换为流体压力能的方法及其装置,ZL200410075462.6,2008(发明专利)2. 张铁柱,内燃式机械与流体双元动力输出方法及其装置,ZL200410036180.5,2008(发明专利)3. 张铁柱,双调节机械能量输出的方法及其装置,ZL01115167.6,2004(发明专利)4. 张铁柱,内燃式机械与电力双元能量输出方法及其装置,ZL200410036181.x,(发明专利)5. 綦明正、李延胜、宋金清、华登峰,砂型铸造演示仪,ZL03216937.X, 20036. 张洪信、张铁柱,无密封转子工业泵, ZL200420052193.7,20047. 张纪鹏、张洪信、张铁柱等,强行车辆拦截装置,ZL200620084619.6,20068. 张铁柱、张洪信、张翼,汽车振动能量电磁发电装置,ZL200620081818.1, 2006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四、出版教材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 机械原理习题集及学习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计算机绘图与三维造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 机械工程材料实验与习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工程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 SolidEdgeV12三维CAD设计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9. AutoCAD 2004实用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 10. AutoCAD200机械工程绘图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1. 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Solidworks2003三维造型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中文版AutoCAD2004/2005二维绘图多媒体教程,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514. 中文版AutoCAD2005实战指导,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515. AutoCAD机械绘图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 16. Pro/ENGINEER Wildfire2.0三维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 AutoCAD2005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 AutoCAD2006机械制图设计应用范例(附光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9. AutoCAD2006机械图绘制实例教程(附光盘)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0. SolidWorks2005三维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1. AutoCAD2006机械绘图基础与实例) ,海洋出版社,200622. 中文版AUTOCAD2006机械绘图基础与实例,海洋出版社出版,2006 23. CAXA电子图板2007工程绘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4. AutoCAD2007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5. AutoCAD 2007中文版机械绘图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7 26. AutoCAD2007机械设计经典绘图CD,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727. Pro/ENGINEER Wildfier3.0三维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8. UG NX4.0三维机械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9. 计算机绘图(AutoCAD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0. AutoCAD2008中文版机械设计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五、教学研究论文1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中国教育教学杂志,2004,16(总75)2 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教育研究杂志,2004,(8)3 凸轮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4,10(总102) 4 机构运动分析的矩阵法及其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4,10(103)5 改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杂志,2004,10(总106)6 提高方案设计能力,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中华创新教育,2005(4)7 平面连杆机构的杆组法运动分析及仿真,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18(4), EI收录8 连杆机构误差分析与综合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 2004,19(3)9 基于功能分析的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8)10 方便针自动包装机运动方案的设计,现代制造工程,2004(3)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六、部分学术研究论文(其中SCI、EI收录共35篇)1. Li YH, Zhao YM, Ma RZ, et al. Novel Route to WOx Nanorods and WS2 Nanotubes from WS2 Inorganic Fulleren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37: 18191 18195 .2006,SCI收录2. Li YH, Wang SG, Zhang XF, et al. Adsorption of fluoride from water by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38 (3): 469-476 2003,SCI收录3. Li YH, Zhao YM, Roe M, et al. In-plane large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films: In-situ synthesis and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Small 2 (8-9): 1026-1030 .2006,SCI收录4. Li YH, Zhao YM, Zhu YQ, et al. Mechanical and NH3 sensing properties of long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ropes. Carbon .44 (9): 1821-1825. 2006,SCI收录5. Li YH, Zhu YQ, Zhao YM, et al. Different morphologies of carbon nanotubes effect on the lead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Diamond and related materials.15 (1): 90-94 .2006,SCI收录6. Li YH, Di ZC, Ding J, et al.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kinetic and desorption studies of Pb2+ on carbon nanotubes. Water Research 39 (4): 605-609 .2005,SCI收录7. Li YH, Chen JF, Ding J, et al. Effect of Pt/Ru supported by carbon nanotubes on the ability of PEMFC to resist CO poisoning.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19 (3): 629-633 .2004,SCI收录8. Li YH, Di ZC, Luan ZK, et al.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carbon nanotubes: adsorption equilibrium and kinet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ina 16 (2): 208-211. 2004,SCI收录9. Da Li, Shaou Chen, Weiquan Shao, Xiaohui Ge, Yongcheng Zhang, Shasha Zhang. Densification evolution of TiO2 ceramics during sintering based on the master sintering curve theory. Materials Letters. 62849-851.2008,SCI收录10. D. Li, H.-L. Zhu, S.-O. Chen,*, W.-Q. Shao, X.-H. Ge, Y.-C. Zhang, S.-S. Zhang. Densification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2O3 nanoceramics during pressureless sinter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2008,SCI收录11. D. Li, S. O. Chen , X.Q. Sun, W. Q. Shao, Y. C. Zhang, and S. S. Zhang.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aster sintering curve for TiO2 for pressureless sintering.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Structural, Functional and Bioceramics. March.5:1-5.2007,SCI收录12. D. Li, S. Chen,Y. Jing, W. Shao, Y. Zhang, W. Luan. The master sintering curve for TiO2 for pressureless sintering. Science of Sintering. 39 (2007) 103-110,SCI收录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3. Da Li, Hai-ling Zhu, Sha-ou Chen, Yue-lin Jing, Wei-quan Shao, Wei-na Luan, Yong-cheng Zhang. Infrared spectral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grain size of nanometer g-Al2O3 powder. Materials Technology. 22(2)91-94(4) .2007,SCI收录14. Z. X. Shi,X. Q. Yang,W. Yang,Robust Synthesis of Path Generating Linkages,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40(1).2005,EI收录15. F. Y. Lin,T. S. Lu,Minimum-time Trajectory Planning Based on the Shortest Path for The Wheeled Mobile Robot,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13(3),EI收录16. F. Y. Lin,T. S. Lu,Design of a two-arm robotic system for surfaces polishing,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2004:976980,EI收录17. F. Y. Lin,T. S. Lu,Development of a robot system for complex surfaces polishing based on CL data,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05,26(9-10),EI收录18. H. F. Wang,D. J. Hu,Comparison of SVM And LS-SVM for regression,Proc,of IEE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and brain,2005(1),EI收录19. H. F. Wang,D. J. Hu,D. P. Wan,Hysteresis compensation f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in single-point diamond turning,Proc,of SPI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Optical Manufacturing And Testing Technologies,2005,EI收录20. 张继忠,张铁柱,赵红,内燃式水动力系统满负荷特性,机械工程学报,2006,42(3),EI收录21. 张继忠,张铁柱,戴作强,内燃式柱塞泵原理方案设计,中国机械工程,2005,16(21),EI收录22. 张铁柱,戴作强,张洪信,内燃式水动力系统方案设计与仿真结果,机械工程学报,2006,42(5),EI收录23. 张铁柱,张洪信,张继忠,内燃式机械-液压双元动力系统方案,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EI收录24. 张铁柱,张继忠,张洪信等内燃式油压动力系统方案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7,18(6),EI收录25. 张铁柱,张洪信,张继忠,戴作强,单缸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外特性仿真,农业机械学报,2007,38(7),EI收录26. 戴作强,张继忠,内燃式水动力装置有效热效率特性,机械工程学报,2006,42(6),EI收录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27. 戴作强,张洪信,张继忠,内燃式水动力系统最佳经济特性,农业机械学报,2006,37(3),EI收录28. 孙浩洋,滚滑工况弹流反常温度场的研究,摩擦学学报,2004,24,(1)EI收录29. 孙浩洋,陈晓阳, 杨沛然,相交圆弧修型滚子的重载热弹流研究,机械工程学报,2004,40(7),EI收录30. 孙浩洋,陈晓阳, 杨沛然,非牛顿重载滚滑工况有限长线接触热弹流润滑研究,摩擦学学报,2005,25(2),EI收录31. 孙浩洋,陈晓阳,王文,杨沛然,摆动工况下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摩擦学学报,2006,26(3),EI收录32. 林风云,迟琨,吕恬生,全方位从动轮式移动机器人结构及运动学分析,机械设计与研究,2003,19(2),EI收录33. 林风云,吕恬生,朱传敏,基于系统辨识算法的齿轮轮齿修形的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22(1),EI收录34. 王海峰,胡德金,基于磁悬浮主轴的活塞异形销孔加工原理研究,内燃机工程,2006,27(3),EI收录35. 程强,綦明正,师忠秀,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与仿真,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2003,18(2),EI收录36. 师忠秀,程强,杨倩,含间隙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学概率分析,青岛大学学报,2005,20(4)37. 师忠秀,杨巍,杨咸启,函数生成机构的稳健性综合,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2004,19(1)38. 师忠秀,杨咸启,基于稳健设计的弹性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23(7)39. 师忠秀,程强,李延胜,平面四杆机构的动力学概率分析,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7(2)40. 师忠秀,杨倩,程强,连杆机构误差分析与综合的研究现状与发展,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2004,19(3)41. 程强,师忠秀,杨倩,含间隙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精度概率分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20(2)42. 杨成启,师忠秀,飞剪机的机构动力学变形分析,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版),2004,7(2)43. 张继忠,张铁柱,张洪信,内燃式压气机概念设计,现代制造工程,2005(12)44. 张继忠,张铁柱,戴作强,内燃式水泵方案分析与设计,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20(3)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45. 张继忠,串联式凸轮连杆机构组合系统的尺度综合与运动分析,现代制造工程,2004(6)46. 张继忠,反凸轮机构在多工位冲模排废料装置中的应用,模具工业,2004(2)47. 张继忠,杨建民,网带输送式热处理炉执行机构综合与运动分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48. 张继忠,基于功能分析的串联式机构组合创新设计,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19(3)49. 张继忠,包装机切纸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运动分析,包装工程,2004,(8)50. 张继忠,戴作强,常用机构的计算机辅助图解法设计,机械,2004,31(6)51. 张继忠,宋金清,折弯机压紧机构的选型及设计,机械工程师,2004(6)52. 刘大维,王江涛,严天一,基于PMAC技术的自动引导车设计,机械与电子,2005(5)53. 刘大维,陈静,霍炜,车辆行驶速度对路面损伤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3,34(1)54. 刘大维,严天一,王江涛,基于PMAC的自动引导车视觉导航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6,14(10)55. 刘大维,严天一,董振国,半挂牵引车车架模态分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35(6)56. 刘大维,陈静,霍炜,车辆对路面作用随机动载荷的试验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5(7)57. 卢韶芳,刘大维,李娟,自主式移动机器人定位坐标平滑算法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4,35(1)58. 刘大维,王江涛,严天一,基于彩色视觉的自动引导车路标识别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59. 刘大维,陈静,陈焕明,车辆超载低速行驶对路面损伤的研究,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60. 沈精虎,基于Visual C+的数控钻床仿真程序开发,机械与电子,2005(7)61. 沈精虎,复杂车削加工刀位轨迹的计算,纺织机械,2004(2)62. 沈精虎,王晓红,毛纤维判别方法的改进,纺织学报,2004,25(5)63. 沈精虎,王晓红,图像处理在特种动物毛纤维识别中的应用,纺织学报,2004,25(4)64. 沈精虎,向先波,嵌入式组态软件在油库站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兵工自动化,2005,24(4)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65. 王继荣,李军,基于多Agent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的研究,现代制造工程,2005,1(1)66. 王继荣,李军,马卫东,自锁压板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程师,2004,8(1)67. 佟河亭,王继荣,PRO/E明细表快速生成及零件自动标序时的汉字应用,机械工程师,2004,8(2) 68. 符朝兴,王秀伦,螺旋弹簧悬架车辆振动的波动理论建模及频响分析,机械工程学报,2005(5)69. 符朝兴,王秀伦,扭杆弹簧的波动传递特性分析,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9)70. 符朝兴,韩忠浩,王天利,基于数据库对CAPP系统中工序卡片的编辑与报表输出子系统的开发,机械制造,2004,4(2)71. 李达,陈沙鸥,邵渭泉,葛晓辉,张永成,张莎莎,曹红诗. 利用主烧结曲线预测TiO2陶瓷无压烧结显微组织演变. 硅酸盐通报.2007,26(5)994-997.72. 李达,陈沙鸥,孙锡泉,景悦林等. 纳米TiO2陶瓷无压烧结的主烧结曲线. 硅酸盐学报,2007,35(8):1030-103473. 李达,陈沙鸥,邵渭泉, 景悦林, 张永成,栾伟娜. 先进陶瓷材料固相烧结理论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7, 21(9):3-674. 李达,陈沙鸥,朱海玲等. 遗态材料研究理念和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2006,20(6):5775. 李达,王继荣,胡培杰,陈沙鸥,朱海玲等. 热处理对莫来石增强ZL107高温蠕变的影响.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5,20(3):6467中心成员简表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张继忠男1964.03硕士主任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全面负责是2秦世安男1958.06学士副主任高级实验师机械设计理论4管理,实验教学是3师忠秀男1957.04博士教 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及指导是4王继荣女1967.09硕士教 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机械原理教学及实验教学是5李延辉男1973.03博士教 授材料物理与化学2工程材料教学及实验指导是6符朝兴男1963.01博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材料力学教学及实验指导是7杨建民男1958.04学士副教授金属材料工程4工程材料教学及实验指导是8张轩男1956.08学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指导是9管殿柱男1969.08硕士副教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指导是10宋金清男1954.05大普高级实验师金属材料工程4实验教学是11林秀珍女1963.02学士高级实验师金属材料工程4实验教学是12戴作强男1962.03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机械设计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3黄薇女1957.01学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4胡培杰男1965.05学士副教授工程力学4理论力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5张永茂男196508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6王晓燕女1964.11硕士副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7李玲女1962.04硕士副教授金属材料工程4工程材料教学及实验指导是18李达男1973.10博士副教授材料物理与化学4工程材料教学及实验教学是19孙浩洋男1976.04博士讲 师机械设计及理论3机械原理教学及实验教学是20张艳萍女1973.02硕士讲 师机械设计及理论3机械设计教学及实验教学是21王海峰男1979.05博士讲 师机械电子工程2创新实践指导是22林凤云男1969.07博士副教授机械电子工程2创新实践指导是23王晓东男1953.12大普实验师机械设计及理论4实验教学是24王旻皓男1969.10学士实验师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4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是25张培国男196403学士讲 师工程力学4材料力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26冯辉女1964.03学士讲 师机械设计及理论4工程图学教学及实验教学是27张铁柱男1960.01博士教 授车辆工程4创新实践指导否车辆电子技术研究所28刘大维男1957.03博士教 授车辆工程4创新实践指导否车辆工程系29李延胜男1957.10学士副教授机械制造3创新实践指导否机械电子工程系30沈精虎男1963.09硕士教 授机械电子工程4创新实践指导否机械电子工程系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一、教学理念学校秉承“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的校训,以培养适应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构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创新精神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始终以 “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课程实验与创新设计有机结合,创造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环境,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相关政策学校一贯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重视发挥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先后制订了青岛大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青岛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青岛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青岛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制度等一系列文件,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把实验室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全校实行实验室统一规划与管理,优化实验室结构和布局,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原有条件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有步骤、高标准地建设面向全校的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三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学科和师资队伍为支撑,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资金投入为保障,大力加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建设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学校确定了把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建成省内一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目标,明确了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在硬件建设、师资队伍配备、资金支持等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实现中心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把校内相关学科和课程的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进行整合,同时进入中心,从组织制度上保证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实现课程实验、创新设计的有机结合。同时,学校规定中心需承担全校的机械基础类的教学和实验任务,中心建设经费专项设置,运行经费学校实行单独划块,保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三、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定位于面向全校各理工科专业学生,使其成为实践与理论并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良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基地。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各项工作积极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三个结合”,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上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建构一个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符合不同教学要求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强调基础性实验,注重提高型(综合测试性、综合设计性、综合应用性)实验,加强创新型(研究性、创新设计性)实验,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适应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制定了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着力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并行的教学体系;建设层次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稳定、教学实验兼容、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在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中心的建设按照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和人才培养新目标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及各类教学文件,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力建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适应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符合不同教学要求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层次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稳定、教学实验兼容、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构建以教学督导与信息反馈为主要手段、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的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科学、规范、开放、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着力建设规模化、现代化、规范化、共享型、示范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四、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案在实验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互补,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基础训练与创新设计的合理搭配,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自主探索研究和自主创新实践。根据教学实验定位,将全部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性实验、提高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强调基础性实验,注重提高型(综合测试性、综合设计性、综合应用性)实验,加强创新型(研究性、创新设计性)实验。构建以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把知识传授、能力提高、素质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始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模块化的实验项目机械基础类课程分模块设置,构建了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五个实验模块。2)分层次设置的实验内容按基本技能、综合提高、设计创新-三个层次设置实训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以“分层培养、启发创新”为基本教学思路,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创新训练相结合,创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狠抓基础、拓宽提高,保证大面积成才;组织、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中心资源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参加各级相关创新设计大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生拔尖生脱颖而出。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实验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对不同的实验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本技能实验教学采取教师现场授课和指导实验的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型实验内容实行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设计创新型实训项目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教师适当引导的开放式教学方法。5)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验教学手段上,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与实物结合、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三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实验效果。计算机虚拟仿真与实物结合: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先进行一定的虚拟仿真设计,再进行实体的搭构;多媒体技术:实验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所有教学课件均为教师自行研制;网络教学:中心网站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消除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障碍。6)科学的考核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实验,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成绩,引导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创新能力协调发展。基本技能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实际操作和实验报告。综合提高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难易度,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实验报告。设计创新型实验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合理性和难易度,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项目作品、论文、及竞赛获奖。并依据青岛大学创新实践学分条例计入相应学分。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以2007学年为例)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年面向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化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7个学院、24个专业、105个自然班、共3160名学生开设10门实验课程,年实验人时数达19万以上。机械基础(含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学院专业名称人数学院专业名称人数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720纺织服装学院纺织工程300工业设计90服装设计与工程120热能与动力工程180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160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60自动化90服装设计与工程 80电子信息工程90物理科学学院应用物理学90通讯工程90物理学30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60光信息科学与技术60化工学院应用化学90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90网络工程60化学工程与工艺90轻化工程90环境科学与技术60环境工程30共7个学院,24个专业,3160人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