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东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0587604 上传时间:2022-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年东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9年东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9年东南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东南大学西经真题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总需求: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1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将总需求分为四大部分:消费需求:是居民的日常消费;投资需求: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商品和劳务需求;政府支出:是政府部门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净出口:代表了国外对本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2、伯特兰竞争:是一种价格竞争的寡头模型,模型假设厂商经营同质产品,有着相同的成本。厂商运用价格手段,通过价格的提高、降低和不变以及对竞争者定价、变价的灵活反应等,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方式,在此情况下,厂商行为就和完全竞争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3、理性预期:指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而得名。理性预期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也即是说,消费者把获得消费的最大效应作为行动准则,生产者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行动准则,任何经济行为主体进行当前决策时所预料的未来会有的情况,总是完全准确地符合未来实际发生的情况。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会通过供求变动,最终使各自的供求达于均衡。根据理性预期理论,政府应放弃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金融政策,应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目标放在防止和减少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上,把最理想的物价水平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4、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指由于垄断者凭借其拥有的某种垄断力量,对自己所出售同类产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价格歧视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每多出售一单位产品都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一定数量的商品收取一种价格,对于另外一定数量的该种商品收取另一种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5、市场出清:指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及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根据供求情况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的情况。因为一旦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超额供给,价格会下降,直降到使买者把超额供给用光为止;如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会下跌,直跌到使企业愿为所有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因而市场总能出清。6、柠檬产品:定义、成因、对策“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柠檬产品”是次品的意思,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提出。柠檬产品会导致柠檬市场效应。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解决对策主要是加强信息的对称性,使交易双方获得客观的、准确的产品信息。二、 计算题1、(1)边际成本曲线函数方程为:此函数方程表明,在短期内的总成本中,由于有一部分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边际成本(MC)随着产量的变动,只取决于可变成本(TVC)的变动量。而可变要素的报酬随其数量的增加会有先递增而后递减的变化。因此,MC曲线会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化,平均成本(AC)曲线由于是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叠加的结果,其函数方程为: 因此,AC曲线必然是一条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曲线,但是它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折点要晚于MC曲线。于是MC曲线必然会与AC曲线相交。根据两条曲线的不同性质可知,当MCAC时,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比以前要大些,所以AC是上升的。这样,MC曲线只能在AC曲线最低点与之相交。(2)两者关系的证明过程AC曲线和MC曲线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证明如下:由于,所以时,AC的斜率为负,AC曲线是下降的;当时,AC曲线地斜率为正,AC曲线是上升的;时,AC的斜率为0,AC曲线达到极值点。2、设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U(X、Y),收入限制为I = PXX + PYY。欲求消费者效用U最大,构建拉格朗日函数L(X、Y、)= U(X、Y)(I PXX PYY)分别对X、Y、求导: 由得:3、具体题目不清楚4、由题可得奶牛市场需求曲线为:P = 1000010Q TR = 10000Q10Q2 MR = 1000020Q MC = 5000(1) 当此牧地为公共物品时,最大利润原则:P = MC = 5000 = 1000010Q Q=500 利润 =0 (2) 当此牧地为私人物品时,最大利润原则: MR= MC=5000=1000020Q Q=250 P=1000010Q=7500元 利润 =PQ5000Q=625000元。5、(1)年份收入消费储蓄储蓄率14000220018009/202300022008004/153250022003003/254150022007007/155022002200(2)年份收入消费储蓄储蓄率14000200018009/202300020008004/153250020003003/254150020007007/155020002200由此可见:税收对国民储蓄没用影响,只减少了国民消费。三、 简答题1、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作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机制下,生产什么样的商品,采用什么方法生产以及生产出来以后谁将得到它们等问题,都依靠供求力量来解决。市场机制还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论证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优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手原理,可以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如何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入手。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能满足帕累托最优三个条件,因为: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时,每个人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 故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实现。要素市场完全竞争时,要素的买卖方都是要素价格的接受者 所以 故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实现。两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一单位x的机会成本即放弃y的数量yMLxxMLy 所以 ,完全竞争下故,生产交换的帕累托条件同时实现。3、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国际收支平衡表最终必须实现平衡,而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并不意味着该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在一国经济活动中,只有涉到外汇收支的活动或交易才会影响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只有自主性易和调节性交易才会涉及到实际的外汇收支,由于调节性交易实际取决于自主性交易的结果,因此衡量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了平衡。如果一国自主交易项目中贷方数字之和等于借方数字之和,则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否则,就是不衡的。影响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因素有: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最终会使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这种由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生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性不平衡。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进出口结构的变化实现的,一国的进出口结构直接影响着贸易外汇的收支,从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不理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国民收入的化。国民收入变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对于对外需求的增减来实现的,一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导致一国贸另支出和非贸易支出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减少,则贸易出和非贸易支出都会减少。一国币值的高低。本币币值高估,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r结果将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币值低估,则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而进出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外贸收支的变化,最终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在上述四个基本因素,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所引起的不平衡一般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因而这两种不平衡又称为持久性不平衡。4、(1)此题如果从外部经济角度解答,应该从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出发。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并不能独享却要独自承担环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却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补偿。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就会产生广泛的“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即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不愿为环保行动付费而会乐意坐享其成。这必然导致环境保护行为供给的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 (2)此题如果从外部不经济角度解答,应该从污染行为本身的负外部性出发。污染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即污染问题的出现。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外部性影响,市场机制并不能使环境质量在经济扩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从而出现“市场失灵”,这是污染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5、有关制度方面经常考简答和论述题,针对本题给出一篇“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分析”论文以供参考。改革开放使我国企业走上了一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从1999 年到2005年,我国引进国外技术装备总额达到1000 多亿美元,有力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但我们也清醒看到:虽然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存在严重缺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在全球49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位居第24 位左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是很不相称的。制度是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关配套制度上的短缺,使我国在技术创新上的许多举措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和贯彻。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和制度安排会对资源配置、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效的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不仅有影响,在某一阶段这种影响甚至发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积极推进我国在涉及企业方面的相关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是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有所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尤其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对国家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国内资源配置的有效优化和产业升级也都要依靠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去实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一针见血指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作为中国企业,必须要有责任意识、长远意识, 加大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加大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为各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等竞争的条件。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要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方式扶持他们参与竞争。对关系国家安全和难以引进的核心技术,要采取国家大力支持和企业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式, 加快研究开发和工程化、产业化步伐。二是必须注重和坚持把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提高自我创新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引进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技术不足带来的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核心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使企业的生产只能局限于产品的组装、加工,大部分利润被国外企业所控制,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命。据专家分析, 我国目前每花1 元钱引进技术,只用0.07 元进行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是花1元钱技术,花5 到8 元钱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对此,我们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最近几年发生的“DVD 事件”我们决不能忘记,必须改变“MADE IN CHINA”为“CREATED IN CHINA”。企业要做到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以往重引进、轻消化、轻吸收的现象,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必须做到妥善处理好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商投资与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调控政策,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创新和提高。要加强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纵横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三是政府必须树立国家经济安全意识,把扶持、引导和鼓励国内企业使用新产品、新设备列为优先发展项目。事实证明:任何一个企业在坚持自我创新和发展过程中都要承担一定的成本,有时这种成本甚至十分高昂。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把扶持、引导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摆在优先地位,兼顾引进外资发展,以此来推动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企业自主开发生产的新产品新设备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政府要帮助其在使用中逐步完善设计,提高质量。在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政府必须在采购中把本国企业的同类产品放在首位。这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已被普遍采用。在美国有一个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凡是用纳税人的钱采购的商品,必须优先采购纳税人所办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当国内企业不能满足要求时才允许进口。我们应学习借鉴美国的这一经验。四是政府和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人才安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政府要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上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企业要在自身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工作,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设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类人才队伍。政府要加强专业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重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特别是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吸纳留学人员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创业。要继续深化干部人才制度改革,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作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企业要把人力资源工作摆到企业重要位置,以完善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一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推进科技人才分配机制改革,为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营造更好的环境,努力开创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四、 论文(本题可以从多角度来回答,下面给出部分观点以供参考,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答题。答论文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理,条理清晰即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目前世界经济活动最重要特征之一, 它将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积极参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虽然大大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但也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和风险。贸易自由化, 生产跨国化, 金融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90 年代以来发展步伐尤为迅速, 并表现为以下特点:贸易自由化带动世界经济快速增长。当今, 自由贸易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遵循的规则。从实践上说, 由于几乎所有国家都加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 都从对外开放中得到实惠, 或得到经济互补, 或得到先进技术, 或刺激生产增长, 大多数国家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进入现代化的途程。所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获得了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 都不愿再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中去。近期国际经济形式表明,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已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 而且进一步转向对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的间接投资和地产、信息和金融业的直接投资。从90 年代开始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至此完成了从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进入到无形信息和金融全球化的阶段性转变。近年来, 我国积极参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给我国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机遇, 也构成了一定风险。一、机遇,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贸组织, 可以使我国获得120多个成员国家( 地区) 无条件提供的最惠国待遇, 可以使我国得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仲裁场所, 并利用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因为世界贸易组织是建立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之上的, 以其法人地位对其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约束力。(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有可能为我国提供参入亚太经合组织以外的一体化合作的可能, 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做到资本自由流动, 欧盟则已做到全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同这两者相比,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其他大部分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现今主要是贸易自由化。亚太经合组织规定其发达成员在2010年, 发展中成员在2020 年达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 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 可使我国在有关合作组织的范围内得到比世贸组织框架内更多的优惠。(3)可利用经济全球化过程, 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经历了几次产业的大转移, 有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使自己发展起来了, 比如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拉美的一些国家。现在产业转移的过程还在继续。跨国公司为了延长技术生命周期, 扩大技术效应以及给自己的技术寻找出路, 大大加快了技术转让活动。跨国公司加快技术转让和研究开发机构全球化的活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发展, 使它们有更多的机会来选择现今的、适用的技术; 有利于它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的进程, 加快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的转变。中国参入经济全球化, 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阶梯式转移的机会, 加速自身的发展, 改善自己的产业结构不断提高自己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加速现代化进程。(4)有利于增加我国对外投资的机会。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使我国有机会更好的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在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 也可以增加我国的对外投资, 利用海外资源, 不断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另一方面,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多, 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发展, 还可以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这有助于弥补我国市场发育的不足, 有助于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5)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更深层次的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的投资与技术转让活动又把各国的生产经营、销售和研究开发活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使各国经济互相依赖, 相互渗透日益加深, 这是防止国际冲突和加强交往与合作的物质保障。(6)参加经济全球化合作, 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形成。战后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 凡是实行对外开放和经济自由化政策的国家, 经济增长就快,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国领导人进行决策时的主要参考因素。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决策者, 在制定方略时都千方百计使自己的决策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争取和维护本国的最大利益。相反, 如果不考虑全球化的要求甚至违反它的发展趋势, 就有可能给本国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二、风险,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中国的经济活动受到现行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与制约, 并由此要付一些代价。不可否认, 现在的国际经济规则绝大多数是由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虽然其中有些规则如世界贸易的规则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但大部分规则却不如此。有的是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时候制定的, 有些产业的发展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就制定出来了, 如信息技术产品协议以及劳工标准等。随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加强, 在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中将拥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2)国民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日益增大, 使我国经济面临其他国家经济波动冲击的风险日益增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界的经济作用日趋弱化, 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也必然会影响到本国。亚洲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足以说明各国间的经济利益已经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关系。按照常例, 俄罗斯同东亚国家在投资和贸易方面的份额并不大, 但依然受到极大冲击;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很小, 免遭冲击。但出口减弱, 国内市场疲软,新的经济增长难以启动, 与亚洲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国际资本流动已经使得全世界资本市场连成一片。(3)迅速开放我国市场, 外国货大量流入,会使我国民族工业受到强大冲击。我国科学技术、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绝大部分生产部门的产品国别价值高于国际价值。实行贸易自由化, 外国货将会大量流入我国市场, 许多生产部门, 特别是信息技术产品将受到很大冲击。 (4)容易受到金融风险的伤害。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金融和贸易、投资一样要逐步实行自由化。我国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在金融领域实行开放是不行的。由于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 经济信息在国际间的传递非常快, 因而近些年来投机性短期国际游资剧增, 滥用利率、汇率, 汇市和证券市场疯狂投机, 金融业就象脱缰的野马在世界上横冲直撞。而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成熟有效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金融业的发展, 因而在经济全球化, 金融自由化面前, 我国也面临着东亚式金融危机的风险。(5)经济全球化, 也要有相应的人才流动自由化。发达国家可以利用高工资和良好的科研条件从我国网罗人才, 使我国面临人才流失的风险。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和熟练人才的流失, 即损失教育费用, 又不能充分使用业已培养的人才, 遭受双重损失。我们面对机遇和挑战的策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