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教学随笔

上传人:门**** 文档编号:60338075 上传时间:2022-03-07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4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月教学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9月教学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9月教学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月教学随笔纪敏今年接手一年级音乐课程教学,试行了五年的艺术课教学,又回归到音乐专业学科。看到新的凤凰国标教材,音乐专业性内容更为突出,听、唱、演、创在每一个单元都有针对性练习,渐渐喜欢新的教材,钻研教材中发现许多歌曲是陌生的,该怎样教会他们,教他们哪些音乐基础内容,还得分析大纲要求,以求心中有数。一下子从高段转向低段教学,有许多不适应,孩子们会经常陶醉在自我世界里感觉良好,把老师晾在一边,尴尬的感觉好象自己是多余的。如果缺乏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或教学准备不充分,一堂课就得忍受噪音的折磨。所以,课堂常规训练成了本月的重点内容。一、 带孩子去音乐教室:目的:让学生在排队、行走时做到快、静、齐,养成良好的习惯。师:告诉小朋友一个小秘密-老师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猫咪,因为小猫咪走起路来没有声音,你们想不想学学小猫咪的走?做一回老师喜欢的小猫咪,好吗?我要带上最乖的小猫咪去参观一个好玩的地方。准备好了吗?生:安排排队按早操队行,排成2队,轻轻走到音乐教室。效果:只能坚持一会,前面的、走在老师身边的学生表现稍好。二、上课指令:(一)表扬用语:1、 棒棒,你(我)真棒;棒棒,我更(最)棒;棒棒,我们真棒;棒棒,一级棒等等。2、 一、二、三,坐坐好(坐神气)。3、 看看比比,哪组最安静。4、 Xxx听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他一颗“红苹果”。5、 生:“这首歌让我看到了小鸭子们快乐地生活”师:“快乐的生活,说得真好,老师为你点上“聪明指”。爱动脑筋的孩子会更聪明。(二)手势指令:停的手势是老师双手握拳,学生知道马上安静,手放腿上坐坐好。这一指令适合在节奏练习和表演中运用,指导学生看指令。以前用过赛场上的暂停手势,但是同学们反应不灵敏。现在配合“嘘”的手指示意效果不错。三、音乐游戏要贯穿于课堂。一年级新生是无意识注意,想说什么都急于表达。进教室后不能马上进入上课状态。我即兴发挥,打开电子琴音乐库,听着音乐,孩子们情不自禁拍拍手,于是渗透了几种打节拍的方法,帮助他们加强2拍子或3拍子节拍感。一节课上学习唱歌时间不宜过长,学生注意集中时只有20分钟,所以不断变换演唱形式,然后音乐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穿插在其中,运用于课堂纪律的调控效果也很好。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随笔何秋玲北大荒的秋天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通过充分的诵读,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文中所描绘的景色用了很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这些词语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我没有让学生紧盯这些色彩,而是结合画面来理解的。文中出现了“血红”、“绛紫”、“黑红黑红”等这些词语,我借助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我还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如在认识“橘黄”这种颜色后,问学生:“在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也是橘黄的呢?”学生说平时喝的果汁是橘黄的,也有的说橘子皮是橘黄的。文中好几处都是写丰收的喜悦之情的: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燃烧起来了;人们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着遍地金黄的九月在教学时我没有做太多的解释,而是通过观看图来感悟,结合我们身边秋天收获的情景,再通过反复诵读,把自己认识到的,理解到的,看到的表达出来。在民主开放的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读出他们的个性,读出他们对北大荒的热爱。课文中好几处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在学生理解拟人这种写作手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用这种手法来说一句话:生1:每天放学回家,我家的向日葵总会点头欢迎我;生2:在清澈的小河里,小鱼在捉迷藏,在说悄悄话经过练习,学生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为三年级的写作打写了扎实的基础。良好的作业习惯点滴谈 顾舒现象:开学至今将近一个月了,每天面对着那么多本作业本要批,要订正,要一本不缺,天天如此,好难!也好累!每天空余时间清点,再把那部分同学找出来,再催、再批即便这么辛苦,缺交现象还是不能杜绝。哪天自己一忙,把这事给忘了,就担心会影响第二天的作业,第二天这些懒家伙上交作业的难度会更大,真的是一天也不敢懈怠啊!有时和家长谈起孩子做作业的情况,他们也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努力地培养着孩子做作业的好习惯。举措:为了培养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在实践中做着这样的尝试:在每位小组长的封面上,贴上一张纸,设计了几个栏目:布置时间、上交时间、错几题、订正次数。要求组长把每次的作业情况按上面的栏目进行统计。这个统计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地督促自己,同时也督促小组的同学。比如说前面两个栏目,就是督促自己要当天的作业当天通过;后面的栏目是督促自己要保证作业的质量。一学期下来,还可以进行汇总。作业最能真实的反映学生一学期总体的学习情况,某种程度来说,应该更甚于期末的大考。自从多了这份表格,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一目了然,几乎没有拖拉作业的坏习惯了。同时,通过表格,老师也能更迅速地了解多方面的情况。思考:习惯的培养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习惯养成的过程不仅使教师督促的过程。尽管我一直在教育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但绝大多数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原因,我也在不断思考:除了他们的惰性或者是忘记,那还有其他原因吗?我觉得要培养孩子的做作业的好习惯,应该先从老师布置作业说起:作业应该是孩子的一种需要,根据需要和兴趣来布置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其次,作业应体现一种学习习惯,有些作业应该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如每天必须的预习和复习,以及阅读。作业布置也应因“材”而定,不同的学生对复习、复习、阅读的要求是不同的。作业要激发学生这样的意识:学习是我的任务,我要学习,我在学习,我会学习,我能学好。和学生一起去背书 杨骏萍一下课,组长小顾又气呼呼地跑来告诉我:“老师,小陆总是不会背但愿人长久这一课。我让他背,可他总是不愿意花时间去背,总是想着玩。”听了小组长的诉说,我知道小陆的老毛病又重犯了,于是我找来了小陆问他:“你为什么总是那么贪玩,不肯花时间去背书。”“老师,我花时间去背了,可总是背不住。”小陆委屈地说。看着小陆颓丧的样子,我也不忍心总是那么责怪。于是对他说:“小陆,不如我们来个比赛吧。你看,老师比你大,记忆力肯定不如你,现在老师和你一起来背诵课文,明天咱们来比一比,看看谁能把课文先背下来好吗?”“好呀!”小陆立刻高兴起来。 第二天,小陆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我会背了。”于是他开始认真地背给我听。背完后,他又问我:“老师,你会背了吗?”我笑着对小陆说:小陆“老师也会背了,现在老师背给你听。”说完我也认认真真的背起来。背完后,我又说:“,老师背这篇课文花了三个小时,你用了多少时间。?”“我只用了一个小时。”小陆美滋滋的说。“你看,你只花了一小时,就会背了,这比我强多了,下次老师想超过你还敢和老师比一比吗?”“能” 小陆信心十足的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总是和小陆一起进行着背书比赛,我们一起在背书中交换克服背诵难点的方法,一起享受着背书的乐趣。通过学习和学生一起背书,我深深感到:与其苦口婆心的劝学生去“背”,不如以身作则和学生一同去背。当你真正放下严师的面孔,俯下身来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学生才能真正从心中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教育的艺术曹雪珍今天又提到了教育与体罚、变相体罚和惩罚,不由地想起了五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上四块糖果的故事。故事叙述的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次,一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土砸另一位男生。陶校长发现后立即制止了他,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一会儿工夫,陶校长也来了。一见面,他掏出一块糖果送给王友,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疑惑地接过糖果。随即,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上,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尊重我,我不让你砸同学时,你立即就住手了。”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接着,陶校长拿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中,说:“我调查过了,那位男生欺负了女生。你砸他,说明你很正直,很善良,我应该奖励你。”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校长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塞到王友手中,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再奖你一块。”说完,陶校长拍拍王友的肩膀,把他送出了校长室。故事读完了,再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老师与家长吧。早晨,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面对的是老师一张张严肃变形的脸庞;课堂上,学生不守纪律,面对的是老师一句句严厉善意的责问;放学时,学生稍有状况,面对的是家长无数无止境的唠叨我想,我们老师和家长真应该好好的反省,静下心来,想想现在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该怎样艺术地教育孩子,使得孩子、老师、家长都能身心愉悦。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吧!九月教学随笔施文琴一次周记,让学生写这堂课真 ,可以是热闹、精彩、有趣学生自己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写下来。 不知学生会写得咋样,以前老是有抄袭和参考的现象。星期一交上来,一本本仔细批改,没想到有两件事让人出乎意外,让人一喜一悲。首先非常高兴大多数学生写的作文出乎意料得好,连平时学习马虎的一些男生都写得头头是道,读来连贯通顺,写得生动具体。人物的心理,动作,神态都进行了形象地描写,整堂课过程的叙述能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看得出没有抄袭,因为有的学生写的是相同内容。我在课上好好表扬了他们一番,他们也都很高兴。但让人感觉有点悲的是什么呢?学生笔下有趣的,好玩的,他们想写的、喜欢的课都是体育课,科学课、音乐课之类的副课,写语文课、数学课、英语课这些主课的是少而甚少。难道这些需要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作业的课让他们少了些许热情,少了份主动。他们难道不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我们花的精力最多的,却没让他们好好喜欢上。问女儿,她直爽地回答:“上主课太传统,太正规,就是听老师讲,读书,思考,回答问题,让人感觉呆呆板板,而副课可以完全放松,不会让人感觉很紧。”想想也是,上主课的时候,有些学生就是那样呆呆板板,不动脑,也不举手,读书也没劲,而一下课则是生龙活虎,判若两人。我又仔细推敲这个“紧”字,我们的课堂使学生绷紧了身体,40分钟坐在那里听课;使学生绷紧了思维,40分钟坐在那里思考,所以让人感觉“紧”。这是女儿的观点,我想肯定也是学生大家的观点。女儿说画画多开心,唱歌多开心,做有趣的实验多开心,体育课上做好玩游戏多开心但她也知道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我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和感觉。但我们的主课老师正因为课的性质和自己的责任,才使学生感觉有压力,感觉不轻松。看到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暑假作文,她写到:又开学了,我真讨厌上课,暑假多开心呀!没想到她竟然会说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自在些,轻松些,开心些,何况是我们天真无邪的孩子,更何况爱玩,爱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不管他们爱上什么课,作为老师,我想都可以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尽自己所能教给他们知识。开放多元,思辩求“异” 教船长有感钱蕴芳在语言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有人说,语文和生活的内涵和外延相等。这话有一定道理。任何形式的文章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当然有的高于生活,比如文学作品)。现在的语文教材选用均采用新课标,文章选材大都和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的。这样一来,如果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学生就不会没话可说了。为此,在语言教学中,对语像的构建、语义的理解、语情的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思辩、各抒己见。在思辩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如船长一文中,有些学生认为船长的品德高尚,令人敬仰,但也有一些学生觉得船长哈尔威的做法简直太傻了。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于是,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思考,而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思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课文,懂得了船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他爱他的职业,他爱他的船,他把自己的职业和船看成了是他生命里不可获缺的一部份,船在人在,船亡我亡。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我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经过“课文学生课文”的循环,加深了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且让同学们体会到语文并非远离我们,也并不是那么难学。在自信、尽情的表达中,同学们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亲近感,兴趣也就会随之而来。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 盛媛媛当老师被誉为园丁的时候,孩子便是花圃中那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沐浴着园丁阳光般的关怀,这每一朵鲜花都在积极地努力着,为它们的含苞待放不断地汲取营养花圃之所以美,美在它包罗万象它可以孕育娇艳欲滴的玫瑰,可以培育香远益清的牡丹,可以养植娇巧可人的蔷薇.,同时也可以以它丰厚的土壤滋养毫不出众的野花这正如我们的孩子,他们中有天资聪颖的,有才艺出色的,当然也有资质中庸甚至于愚讷的出众的孩子他似玫瑰似牡丹似蔷薇.,他与身俱来就有让园丁偏爱于他的资本,只需细心地呵护,它们就会绽放出灿烂娇艳的花朵而另一方面,资质平庸的孩子就容易被忽略,他们似圃中的野花,乏人问津,可是它们并没有就此枯萎虽然没有被赋予极好的天赋,但大自然却后天给予了它们更强的韧性,它们依然在最后为花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笑容花无优劣之分,一名优秀的园丁会关护每一朵鲜花,他会细心呵护玫瑰牡丹蔷薇.,让温室中的它们可以酣畅地汲取大自然中的养分;他会更精心护理圃中的野花,只需适当地修剪就会让这些不起眼的小花大放异彩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不管他们是玫瑰是蔷薇或是野花,鲜是他们共同的特性,永远充盈着蓬勃的活力,不断雕塑着独立的个性只要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感恩关护每一朵鲜花的园丁浅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浮桥小学 黄静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得来的。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刚进入真正的课堂学习,自控能力、认知能力、语文表达能力都还比较低,一切必须从头做起。在教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我要注意以下几点:一、 抓好启蒙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对他们的读写姿势给予科学的、规范的要求,并严格训练,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讲训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知与行缺一不可,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行为的训练,在反复的训练中形成习惯,这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被他们牢固掌握。所以,教学我一边通过观察图画形成认知,一边结合自己进行实际训练。比如,读写的姿势讲起来比较抽象,对于距离的概念学生还不明晰,就必须把看图与老师、学生的示范以及自己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三、 正反对比如果只从正面讲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也许还不能切身体会到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有什么益处,所以必须让他们换个角度,想一想不这样做会有哪些后果。知道这些后果的严重性,会使他们进一步理解正确的方法是必要的,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由于年龄关系,学生手部肌肉的控制力较差,写字时容易手腕僵硬;并且由于是初次正式写字,动作不熟练,完全正确的写字姿势一时难以掌握。也有学生由于学前教育较好,字写得不错,但家长并没注意纠正其不正确的写字姿势,造成一些不良习惯难以纠正。所有这些,都是有待于日后长期的训练纠正。我们都知道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事,这一点也必须让学生知道。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习惯。让心,静三十秒太仓市浮桥中心小学 姜 群今天早上我真的很生气。我的学生子文,真的让我很伤心。前天下午批完作文本后发现缺了一本,是子文没有上交。“老师,我抄的时候没有墨水了,所以我带回家了。”听了他的解释,我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只是四年级的孩子,中午还有其他的作业要完成,可以原谅。“那你明天要记得带来啊。老师明天要检查的。”子文乖巧地点着头,很肯定的。昨天上午把批改好的作文发给学生进行讲评和订正,却发现子文没有带来作文本,我有点不悦:昨天还信誓旦旦说要带来的,这不是在开我玩笑吗?这小子,真是的。“子文,你的作文本呢?”我带点责问的语气换来他一句急急的回答:“老师,我今天早上换了一个书包,把作文本忘在了旧书包里。我明天一定带来,我保证!”看他一脸诚恳,我心中的一点怨气慢慢消散了。给他一次机会吧。今天早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走进教室的我已是头昏脑胀,脚底飘忽忽,软绵绵。“子文,作文本呢?”看他迅速从书包里拿本子,我觉得身上恢复了点力气了,放心地开始批作业了。一本写了几行铅笔字的练习本映入我的眼帘,“老师,我的作文本丢了,我只好写在这本上了”为什么?我反复给他机会让他完成,我的善心等来的却是这个坏家伙这样几次三翻欺骗老师!难道老师说的话就这么难实现吗?每天为他们操心劳累都是白搭?一股强烈气愤与伤感直冲心头,我狠狠地把本子往桌子上摔去,大声地喊道:“没有作文本给我去买好再誊!”本子掉落在我的脚下,我恨恨地掸开了。教室里留下一片寂静。孩子默默地捡起本子走回了坐位上。他什么话都没讲。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毕竟这大半个多月来,我还从来没这么大声地对他吼过。或者他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犯了错?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好可怜。也觉得孩子好不争气。低下头继续批作业,却发现两手颤抖,两眼发花,一个字也批不下去。我用余光瞥了子文一眼,不禁问自己:“我刚刚那么发火应该吗?有用吗?除了发泄我的不满和怨气,能解决事情吗?”但我实在好生气,他会用这样一拖再拖的方法来对待我的作业。对于这样的孩子,在要求他做些什么的同时,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我这一方呢?这样想着,我的心不禁慢慢缓解着,方法也闪现着:给他买一本本子,抽中午看他做完;或者给他家长发个短信,让家长今晚督促他完成。我不禁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又开始批改作业了。发现我的心境竟也平静如初,如果遇事能很好控制自己,或者先做好不理想的打算,预计好应对的方式方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境状态,充分预测学生身上发生的种种,从容面对学生的各种“意外情况”,让自己提前进入处变不惊的境地,那么遇到学生纷繁复杂的情况,就能很好的以不变应万变,把持主动权,那么一切事情一定就能得到有效又快速的解决。中午,我把一本新的作文本给了子文,“给你新的本子,把作文抄上去啊。”我轻轻地告诉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等待着他的表现。果然,下午放学前,他把已经写好的作文交给了我,字迹比平时端正整洁。“我钢笔没墨水了,问别人借的。”感觉他有点讨好,但我还是很受用。“水来土掩,兵来将挡。”遇事,不慌乱,让自己的心静三十秒,一定会有最有效的手段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将进行到底。面对学生的“小报告”施洁琼和这些孩子已经相处了两年了,从一年级的小不点,到现在是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了。然而,有一现象却是一点也没有因他们的年龄增长而减少,那就是喜欢打小报告。从早上我跨进校门那刻起到晚上我走出校门,从教室到办公室,无论上课还是下课,随时随地都有小朋友向我反映班里刚刚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如“老师,*没写家庭作业,现在在补!”“老师,*和*在打架!”面对这接二连三的“小报告”,开始我会感到纳闷:这些芝麻小事用得着来报告吗?在网上我也看到相关的报道,其实,学生的这种行为主要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来决定的。他们不知道哪些事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报告老师;哪些事比较轻,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低中年级学生只要班里发生了什么事,哪怕是芝麻粒的小事,也要亲自跑到老师面前一一反映。那么,作为班主任应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好这些“小报告”呢?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对于一些所谓的“芝麻小事”,只要稍作处理就可以了。如上个星期二的中午,就有一位小朋友跑进来,并认真地对我说:“老师,*在教室里哭了。”我就让他把她叫来,了解了情况,她哭着说:“钱掉了”我问什么时候,她说就刚才,我答应帮她找,在她转身离开办公室时,我问是多少钱,她哭着说:“五毛。”当时有些老师微微地笑了。是啊!这五毛钱对位老师来说算不了什么,可对于学生可能是非同意义,可以买一本本子,可以买块橡皮,可以买个糖,可以.后来我去班级询问一下,原来是*捡到了没有来报告老师。之后,我郑重地告诉其他同学:“以后最好不要带零钱到学校来,掉了很难找到,要买什么可以让父母买,刚才捡到钱的小朋友很诚实把钱交了出来,但如果钱是丢在外面,可能就不一样了。”其次,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小报告”,应加以重视,并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及时加以处理。比如,星期四放了晚学,我刚把学生送出校门走到办公室,突然有位同学跑过来向我报告,班里的*和*在打架。我马上赶到教室,只见两个人都在哭,旁边的小朋友都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向我诉说是*打了*,*哭着理直气壮的说:“我知道她成绩好,你们都帮着她!”。我让他说说事情的经过,但他一言不发往那一坐。我又让*说说,她刚一说,*就顶嘴。我这时气也不打一处来,说:“刚才给你机会你不说,现在谁让你说了?”了解情况后,我批评了他俩:“再怎么样也不可以出手打人,特别是身为班干部的*,不为老师分忧还给老师制造麻烦。”而*,他是出了名的“捣蛋王”,做了坏事就爱骗。接着,我让“捣蛋王” 认认真真、详详细细地汇报了刚才的情况,他说他这次真的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碰到她的手,就说是打她。好吧,再相信你一次吧!最后,我要求他们态度诚恳地互相赔礼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违反纪律,和同学要和睦相处。当然,学生的“小报告”还有很多很多,作为班主任不能应其感到麻烦而忽视了学生的这一行为。只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就会轻松解决。诗歌教学初探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有感 太仓市浮桥中心小学 顾君津对于诗歌教学,我向来十分没有把握。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除了让学生熟记诗歌外,如何引领他们从短短的几十个字里面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妙,领悟到诗歌的意蕴。这是我一直在不断摸索的,常对照着名家的课堂,不断的反思,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实践,下面就结合最近上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一诗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反复诵读,层层深入读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更何况是诗歌。诗歌往往语言精炼,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很好的朗读题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地诵读才能使学生更好的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例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的时候,我让同学反复诵读,层层深入。一读,请同学们读准诗歌中的生字,读通诗句。再读时感受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物吸引了你。此时同学的头脑中事物形象是模糊的。三读,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来读一读。此刻学生的目标是明确的,脑海中的意象是清晰的。四读,当学生逐步了解了诗歌的意蕴的时候,再回归整体。四次朗读,层层深入,学生也陶醉其中,充分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二、创设情景,帮助理解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能在理解诗意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诵读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便于召唤学生的诗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诗歌。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文的时候,我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创设情境的。一是通过我的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大脑的想象大自然中的美景。二是通过我的导语来实现的。“同学们,你瞧,一只小黄雀正站在杏树枝头,边哼着歌曲,边悠闲的荡着秋千呢?”顿时把学生带入了一幅美景之中。以此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三、展开想象,丰富文本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任何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都离部开想象和联想,特别是现代诗歌。它往往短小精悍,但是表达的意蕴却十分深远,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情感体验,进行合理想象,将诗歌形象读“丰满”,体会诗歌的内涵。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准确的词汇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大自然画卷。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一系列词语,如:(挺拔的翠竹、苍劲的松柏、丰收的果园、浩瀚的大海)通过想象再现这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课上,学生妙语连珠。如:生1:果园里,成熟的果实挂满了枝头,有的把枝头都压弯了,又的躲在树叶里,果农们忙着采摘,虽然他们的额头上满是汗水,可是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生2:来到大海边,一阵阵凉爽的风迎面吹来,远处海天一色,只有几只海鸥在飞翔,沙滩上,有的人在金色的沙滩上散步,有的在捡贝壳,有的在谈天说地以上谈得是我在诗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当然诗歌教学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去思考,去探究。希望每一次的诗歌教学,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慢慢的,从诗歌中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倾听习惯的养成杨叶在课堂上我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周围已经有好几个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有的甚至喊道:“我来,我来”,根本不在听别人在讲什么,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当我正投入地上课时,经常能看到几个学生在做他们自己的事,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当我们开火车读拼音,在我帮那些读错的小朋友纠正时,其他人又在讲话了,声音有时候比我还响面对这些情况,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小学生是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更是如此。在幼儿园孩子是以玩为主的,在玩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养成了好动的习惯。可是进入小学后,学生的主要任务由玩变成了学,每节课时间达四十分钟。如果上课一直不守纪律,思想不够集中,不能专心听讲,那么一节课40分钟就没有一点质量可言了。所以,在一年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变得非常重要。首先,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出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来,使学生想倾听老师讲课,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的拼音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我们的学生年龄小,他们大都对生动有趣的故事感兴趣。所以,可以根据每一课的情境图创设一定的情境,再穿插一点游戏、比赛,这样学生就比较愿意去听。除此之外,我们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恰当地评价,鼓励孩子倾听。当我在上课的时候一直要求孩子们看着我的眼睛,认真倾听。当发现有孩子做得很好时,我也会毫不吝啬地马上表扬他。说一句赞扬的话,对教师来说毫不费力,但却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同时也让其他学生知道了那个小朋友是因为认真听,老师才表扬他的,他们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要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培养他们倾听。我们经常跟学生说这么一句话:“上课要认真听讲。”那怎样才算认真听讲呢?一年级的小朋友恐怕并不能很清楚地了解。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认真听讲就是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同学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表扬、鼓励学生倾听的同时,也要适时给学生一些倾听的压力。在课堂上安静的学生不一定是在认真倾听。这时,就可以请他 “你能把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再大声地说一遍吗?”“你能把老师的问题重复一遍吗?”等等一些问题,让学生把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正确地引领,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学会倾听!叹息后的思索浮桥小学 沈美峰又回到四年级了,有一种久违的味道,但少了一份顺手的感觉。早晨作业收不齐,上课总有几双眼睛游离别处,中午作业仍然收不齐,放学了还有几本作业不肯交,不是一个两个,多的时候十来个呢。一开始原想这是“暑假综合症”,可现在都快三个星期了,唉,内心一阵叹息!本着师生相互适应要主动的念想,我主动出击。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知己知彼),和学生课后个别谈话(攻心为上),开学两个星期时语数英任课教师联合行动找家长商量(迂回战术),甚至声色俱厉示以威严(当头棒喝)只可惜收效甚微,好像他们没有适应我的方法,我倒有点适应他们的习惯了。不过行动了就会有发现,冷眼旁观总能找到些症候。这些不交作业的孩子有的可能智商的确有点问题;有的上课思想不集中,听课效率极差,导致作业不会做,有的极受外界影响,看了别处就忘了手中的作业;有的做好了不催他就不交;还有的中午不提醒他就不想到做作业;更有甚者一边做作业一边与人聊天打闹综上所述,细细思考,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少了一份专注,少了一份责任心!多日来与一些家长接触,直接了解了这些不交作业学生的情况,内心有些想法。思考一:家长,你给孩子的空间何其少?专注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理行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习惯,它决定着做事的效率与成败。也许我们的孩子他并不明白,但我们的家长明白。在校门口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上课认真听好,勿要开小差。(浮桥话)但我们的有些家长并不明白专注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是从生活习惯中得来的,并不是口头警示一下孩子就行了。可能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里的电视震天响,可能孩子在玩自己喜爱的玩具时时家长不断地打扰着,可能孩子在读书时家长不时地热心地给予“指导”;可能孩子在吃饭时还要忍受着家长的喋喋不休,可能在这样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当然没有静心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两个我(内心的我和表面的我),游离自然成了惯。对于这样明知其意而不知该所为的家长,我们要与其沟通,让他明白给孩子空间是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开始,否则孩子没有了自我,养成好学习习惯就是一句空话。思考二:家长,你为孩子承担的何其多?古语说:事非经历不知难。可如今的孩子太幸福了,好像并不知道什么是难。上学有人接送,书包有人整理,衣食有人打点,作业依赖短信消息,出了问题自有父母处理。严重的依赖性导致了学生没有责任心。当有的家长得知孩子不做作业被“留学”了,就来帮孩子一起抄作业,在边上为他指着准确的答案读着让其听写。教师阻止,说其方法不对。家长说:没办法,老师,谁叫咱只有一个孩子,不这样依着他他不做啊!可我想说:家长同志,习惯成自然,你这是在“助纣为虐”,帮孩子养成坏习惯。医了他一时,能医得了他一世吗?如果现在觉得孩子依赖自己是一种幸福,那么将来必定是一枚苦果。放手吧,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承担,学会独立!思考三:教师,你为孩子静心反思了吗?当班中学生出现作业不做的情况我也一直在问自己:作业多了吗?作业乏味吗?作业合理吗?时间恰当吗?辅导有度吗?是不是自己教室里呆的时间太多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依赖?自己给孩子们静静地做作业的时间了吗?自己有没有在学生做作业时不时罗唆几句而打扰了学生呢?同时也在问自己怎么办?暂时只有两个方向:坚决地改!也就是说尽一切可能帮孩子改掉现在的坏习惯,不让其发展成更顽固的状态。不是说坏势态停止就是进步嘛!努力培养!也就是说尽一切可能帮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好习惯茁壮起来,让坏习惯无处立足。这是运用苏格拉底的“除草剂”!具体方法较为普通化但也理想化:家校联系,常教方法。(让家长成为助手)多点提醒,注意分寸。(过了也是坏习惯)制定规矩,赏罚分明。(甜头苦头促感悟)增加魅力,激发兴趣。(让内因转为外显)习惯有好有坏,力量无穷无尽。不做习惯的奴隶,要得习惯的恩惠。尝试着,培养着,定能收获着!为学生而读王优梅每每上课之前,我总喜欢把所上的课文通读一遍。因为我深知,教师自己不读书,怎能指导学生读好书。所以读课文已成为一种习惯。在上船长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段话刻画了哈尔威船长随客轮沉入大海时高大的形象,朗读时,语速要平缓,语调应庄重,突出哈尔威船长视死如归、犹如铁铸一般的高大形象。在朗读时学生很难体会庄重该怎样读,沉重的心情又该如何去表达。课上我请了很多同学读,但效果不大。正在这时,我突然想到前天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师不朗读课文,如何指导学生朗读?,里面这样一段文字深深的吸引了我:我知道了老师为什么不敢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了。老师都不朗读课文、老师都朗读不好课文,课堂上怎么指导学生朗读呢?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从自己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语文教师朗读的重要性,他说:“朗读好了,备课就完成了一半工作,不,不是一半,而是一大半!”他还说“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情趣的,一定是充满灵性的,也一定是有效的。”想到这儿,我不禁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读了这段文字,当我读完时教师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我听到了学生对我读书水平的评价;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掌声中,我领悟到了学生需要老师的范读。让我们走进课堂前,为自己,为学生,读好每一篇课文。细节成就精彩太仓市浮桥中心小学 张燕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教学上也是如此,忽视细节的教学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关注细节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课前预设细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前预设细节很重要。要充分考虑到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低年级的小朋友认知水平不高,知识积累也很少,有些在我们成人看来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事情可能对孩子来说也存在一定困难。比如有些孩子在做课堂作业时答案填在哪里都搞不清楚,这时教师应给予清晰的提示。如果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也可以让课件发挥一下作用。比如我在上8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时,学生要在课本上自编口诀,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编的口诀应写在哪里,我在课件中插了一页电子课本,并把要求学生填口诀的那个框用醒目的红线加粗,这样学生一看就能知道要填在哪里。这样课前充分预设好了,不仅可以节省上课时间,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此外,我们也应考虑到一些教具、学具在课上的实际使用效果。比如低年级计算教学经常通过摆小棒来探索算法,而有些学生往往一摆就停不下来,使学具变成了玩具,影响了正常听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学具的习惯,用完了就请学生把学具往前一推,这样等习惯成自然了,学生也就不会放不下了。有些学具我们没经过实验可能看不见它的负面影响,也就不知道它适不适合。比如我在上8、9的分与合这节课时,课本上是通过翻海螺来探索9的分合式,因为没有海螺,就要用别的学具来代替,我想到学生学具盒里正好有1-9的数字卡片,一面有数一面没数,于是就请学生用他们来代替。但到临上课时当我把卡片放到实物投影上试效果时才发现由于卡片是塑料的,实物投影上印得出卡片反面的数字,这样翻过来的和没翻过来的就区分得不清楚了,且卡片上的数都不一样,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如果采用同样图案的纸片来做学具的话效果应该会比较好。但由于没时间更换学具,这节课在那个环节上的效果就不太好。这次的意外告诉我:以后用学具一定要提前试一试,防止课上出现出乎意料的状况,影响学生上课效率。二、课堂上教师语言的细节。低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比较小,有些成人词汇他们是听不懂的,这就需要老师用浅显易懂的儿童化的语言来上课。有时老师的语言如果稍加童趣化一点,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来。低年级的习题中经常会有花卉、水果、小动物等漂亮可爱的图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图案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都做对了,这些美丽的鲜花就送给你啦”“别把小动物送错家哦,不然他妈妈要担心的”“要当个会开车的司机哦,做错一步,火车就到不了终点啦”恰当地运用这些稍富童趣话的语言,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此外,课堂上教学环节之间串联过渡的语言也要注意细节,好的过渡语言会使人觉得整节课紧凑、自然,有浑然一体的感觉。一些数学名师上课就是这样,上次张齐华老师来校上认识分数这节课我就有这样的感觉。教学环节之间没有一点点割裂的感觉,课堂紧凑了,学生完全被课堂所吸引,注意力也就不会分散了。三、抓住课堂生成的细节。教学细节的处理,有时无法预设,需要教学机智。如上次听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时,老师出示完图例之后,让学生看图说一个加法算式时,有学生说是1+3=4,还有学生说是2+2=4。学生出现了错误的答案,这时老师不慌不忙,先让说第一个算式的学生讲了讲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再处理第二个算式。她先让学生观察了这个算式,然后问:你同意不同意,同意的说说理由,不同意的也来说说原因。有很多学生都不同意,我以为老师会把这个算式擦了,只留下正确的算式,可老师没有这么做,而是追问了一句,2+2这个算式该怎么摆,谁上来摆摆试试,然后一个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摆。这个环节的处理很成功,既没有伤害到学生,又充分利用了错误,让每一个生成的问题都成为有助于我们教学的动力。可以看出,老师很关注学生,很重视生成,并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而不是单单完成教案上的一个个环节。教学细节需要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其实,学生在听到一种不同的做法时,他的智力在接受挑战,他的思维在接受碰撞,特别是这种挑战来自学生时,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并引发探究的欲望。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需要严谨认真、扎扎实实的科学态度。无论是治学还是授课,小处都不可小视,细节都不可忽视。一心渴望精彩、追求成功,成功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成功与精彩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的魅力!音乐教学随笔沈阳作为新教师,这一个月中,我收获了很多,收获最多的就是音乐课堂上通过自己和学生的相处,领悟出的一些道理。以前没有为人师时,音乐课给我的概念就是:老师教歌,学生学歌(而这恰恰就是我自己从小学到中学所经历的音乐课程序,单调而乏味),而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早已淘汰这样的程序。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这才能使音乐课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例如,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的更加生动活跃。他们在我的音乐课上,可以尽情地发挥、歌唱,尽情地表演、游戏。我给了他们充分的自由活动和展现自我的空间和机会。另外,教师应以鼓励、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每个小小的进步,课堂上,“你真棒”是我用得最多的词汇,因为我深知这三个字所蕴含的力量;同时应以宽容、欣赏的态度,抓住时机,在课堂上因势引导,努力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采用讨论,辩论、交流、比较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提出不同见解。从而让学生在音乐课中敢于说“不”,因为一个个不同的见解或许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每一次他们走进我的课堂,我都满怀喜悦地迎接他们;每一次给他们上课,都能带给我更多的活力和新的感受。也使我更多地保持着一颗与学生相连的童心。我愿给我的学生们一片放飞自己的天空,让他们的心儿舞动起来,飞向音乐课外更广阔的天地教学六年级滑轮组一课有感俞芳芳一、“老师!他霸占了弹簧秤,能否再给我一个!”按照要求,学生开始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并探究滑轮组的作用。每个小组分得两个滑轮,一根细绳,四个钩码,还有一个弹簧秤。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匆匆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他霸占了弹簧秤,能否再给我一个!”听到这么一句话,着实让我一惊。一个小组只有一个弹簧秤,也只需要这么一个弹簧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走到小组跟前才知道,原来有一位女生“抢”到了弹簧秤就不愿意给大家做实验了,而其他同学都认为她是比较“不行”的,不应该把实验器材给她。出现这样的情形,不得不让我再一次感叹我们的孩子真的非常缺乏“合作精神”,在有限的条件下,不可能分出更多的小组,六人合作就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在小组合作中却常常出现争抢实验器材,“工作量”差距大等问题,内部分工不协调,导致小组成员之间无法很好地进行有效地合作,这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势必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探究效率低,无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环境,学生的科学素养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如何做到科学有效的分组,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二、依葫芦画瓢,真难!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就要按照要求,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事实上,只要按照课本上的图片,依葫芦画瓢即可。教学预设这一环节5分钟应该足矣,而事实上,学生花了10分钟都没有完成,作为教师,真的有点无奈,难道非要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的孩子动手能力真有这么差吗?我无语!不得不让我想起上本单元使用工具一课时,很多同学连螺丝刀都不会用。从这几件小事中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学生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差。而我们老师,该做点什么呢?我们中国的教育能做点什么呢?难道这一切就无法改变吗三、没有记录的习惯可能是我的关系,没有在学生实验之前说一句“认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全班同学没有一个做到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当实验结束后进入全班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时,早记不全实验时获得的数据了及时记录实验获得的数据,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与研究依据,而我们的学生仍然没有养成记录的习惯,科学探究流于肤浅的表层,华而不实。从不记录到记录,从记录到习惯的养成,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科学教师责无旁贷!语感在阅读中收获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太仓市浮桥中心小学 王海英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主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形式和它内蕴的思想情感的直觉感悟和品评。语感是一种带有整体性的语文素养,它应当是溶合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一种最重要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 初入课文要通读每进入一篇新的课文,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时可采取默读或自由读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读,同时提示学生思考: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让学生面对文字符号,快速感知课文内容。例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一课,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由、认真地读课文,读后很快知道,这首诗歌通过记叙“我”将新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这样就教好的把握住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最基本内容,为下一步精读课文打下基础。二、 分析课文要精读在语文教学中,分析课文最重要的环节,这时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读能透彻地理解文章,也就是在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其表达的内容。这时可采取朗读、重点读等方法,加深学生对重点段、重点句的把握,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句,指导学生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与其中,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要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明白这段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就象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语句,边读边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美,体味课文的语言美。三、 总结全文体会读一篇课文学完了,要指导学生带着体会去阅读全文,由于已经理解了课文内容,这一次的读就可以验证初读和精读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感知更完整,更深入。这时可采取分角色读、配乐读等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课文的意境。如英英学古诗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思念、热爱故乡的感情。低年级语文教学散想王正强开学到现在,在二年级的两个班里上了秋游一课。二年级语文在我刚毕业的时候上过几个月(一年级从未上过),再就是做教研员的时候听过不少。刚毕业时什么经验也没有,所以课不过是照葫芦画瓢而已,再者不到半年,效果如何也不记得了。做教研员当然对课要指导,理论成分或者理想成分可能自然要多一些。尽管这次对教材和学生都做了充分的预设,但亲自执教后的感觉还是颇多的。一、 习惯养成和传授知识哪个更重要?记得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说明习惯的重要性:小的时候习惯是人的奴隶,长大后人就成了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比如良好的坐姿与孩子今后的生长发育的关系,良好的听讲习惯与学会学习、与人友好交往的关系等等。应该说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在为孩子的人生打基础。知识同样重要。它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习惯的存在。低年级孩子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着很大的差别,没有了好的听课习惯,不敢想象,那些习惯于趴在课桌上听讲的,手里总是玩弄铅笔的,两条小腿一直一晃一晃小手托着腮的,眼神老是游离于教师和书本的孩子的听课效果能有多高?以写字姿势来讲,走在学校的每个班级你都可以看见执笔、坐姿不正确的孩子,而且人数不在少数。字写得差一些不要紧,我们不能期望每个孩子都是书法家,但他们的字我们应该最起码要求要入体;思维迟缓一些也不足为奇,我们不能整齐划一的要求孩子的能力,但最起码我们应该要求他们的思维是和老师和同学一起跳动的;朗读的水平不高也不要紧,因为语感的培养还刚起步,但最起码我们应该要求他们要站得直些,读得响亮些,注意基本的停顿等等。在小学阶段尤其是起步阶段,我们有理由认为习惯培养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二、 先读书还是先识字?识字写字是低年段的教学重点,之所以以词串或者诗歌短文的形式出现,无非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语境,让他们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更加有效的识字而已,当然不是排斥了阅读的作用或地位。一般而言课的结构就很简单了读书、写字。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留出15分钟道20分钟给学生写字。但实际上真正让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写字指导(课前预习过除外),时间上很不好控制,往往很难给写字留下足够的时间,就是一些公开教学也会出现写字指导匆匆走过场的现象。一般的情况下低年级的每篇课文都安排近10个生字的任务,而由此带来的10个生词或是10几句话或是更多的句子,让他们阅读起来就显得困难重重,所以过好初读关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识字的时间一直被挤占的最主要的原因。我的做法是第一课时先读书后识字,字可以识得少一些,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初读上。而第二课时则把识字放在教学的前半段来完成,一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的保证;再者此段时间学生注意力相对比较集中,识记的效果也好。三、要课前预习吗?这儿说的预习指隔天布置的回家读书和早读课上的读书。如果课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