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9448411 上传时间:2022-03-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XX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XX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 验 报 告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课 程: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 验 项 目 序 号: 实 验 项 目 名 称: 实 验 组 号: 学 生 姓 名: 同组其他成员姓名: 完 成 时 间: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教 师 评 阅 意 见:前 言 土木工程材料A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土木工程材料理论的验证及实践操作,一般安排16学时。主要的试验项目有水泥试验(4学时)、砂石试验(2学时)、钢筋力学性能试验(2学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学时)、自密实混凝土试验(4学时)、混凝土冻融试验(4学时)、混凝土碳化试验(4学时)、高强混凝土试验(4学时)。水泥试验、砂子试验、石子试验、钢筋试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为必选实验项目,每四人一组。自密实混凝土(4学时)、混凝土冻融试验(4学时)、混凝土碳化试验(4学时)、高强混凝土试验(4学时)为选修实验项目,四个项目中任选一个。四人一组,提交试验方案,并预约试验时间。目 录前言1试验要求2实验一 水泥试验2实验二 砂子试验8实验三 石子试验12实验四 钢筋力学性能16实验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8实验六 自密实混凝土试验22实验七 混凝土冻融试验24实验八 混凝土碳化试验26实验九 高强混凝土试验2731试 验 要 求一、 认真学习试验指导书,了解试验目的、所需仪器,熟悉实验要领、实验步骤。二、 试验前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合格者方可进行试验。三、 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试验方法。四、 认真、如实填写试验数据,独立完成试验报告。五、 试验结束后将仪器设备洗刷干净,摆放如初。实验一 水泥试验一、 水泥细度检测(负压筛法)(1) 试验步骤:A、 开动负压筛析仪,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后停机。B、 称取水泥试样25克,置于筛子中,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分钟。C、 筛毕,将筛余物移至天平称其质量,精确至0.1g。(2) 结果及计算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水泥细度记录表试样质量(g)2525备注筛余物质量(g)筛余百分数(%)结果评定二、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1) 试验步骤A、 试验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1)试验前,检查仪器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维卡仪的金属棒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正常等。(2)拌和前,搅拌锅和搅拌叶片需用湿布擦过,将拌合水倒入搅拌锅内,称取500g水泥试样,用510s时间小心倒入搅拌锅内水中。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B、 调整试杆至与玻璃板接触,调整指针对准0点。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的水泥净浆一次性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要超过试摸上端,用宽约25mm直边小刀轻轻拍打高出试摸的水泥净浆5次以排出浆体中的空隙,然后在试模表面约1/3处,略倾斜试摸向外轻轻锯掉去多余的净浆,再试摸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浆体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的净浆和抹平的过程,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杆垂直自由的沉入水泥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指针读数6mm时为标准稠度,如果指针读数超出57mm范围,可调整用水量直至指针读数57mm为止。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整个测试过程应在1分30秒钟内完成。(2) 试验结果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玻璃底板(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精确至小数一位。标准稠度用水量记录表试验室温度()试验室湿度(%)水泥质量(g)500500500用水量(ml)指针读数()标准稠度用水量(%)三、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A、 试验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1)测定前准备工作。检查维卡仪滑动部分表面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晃动现象;调整初凝时间试针下端接触玻璃板时,将指针对准零点;搅拌机运行正常。(2)制备试件。称取水泥试样500g,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拌制水泥净浆,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以制作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的方法装模和刮平,然后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内。(3)测定初凝时间。 试件在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临近初凝时每隔5 min(或更短时间)测定一次;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终凝时间,用“min”表示。(4)测定终凝时间。 为了测定终凝时间,在终凝针上要安装一个环形附件, 完成初凝时间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终凝时间,用“min”表示。凝结时间记录表试验室温度()备 注试验室湿度(%)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加水时刻时 分初凝时刻时 分终凝时刻时 分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min结果评定四、 水泥体积安定性(1) 试验步聚A、 试验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B、 试件制作:雷氏夹法:是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装入预先准备好的弹性合格的雷氏夹中,用小刀插捣数次后抹平,盖上75g80g重的玻璃片。养护242小时。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75g左右,搓成小球放到表面涂油的玻璃板上轻轻颠动,使之成为直径70mm80mm、中心厚度为10mm、边缘渐薄的试饼,并用小刀将其表面抹光,养护242小时。C、 测试雷氏夹法:量取雷氏夹指针之间的距离L0,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再量取雷氏夹指针之间的距离L1。试饼法:将试饼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小时后观察表面。(2) 结果评定雷氏夹法:两试件的(L1- L0)平均值不大于5mm时,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L1- L0)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试饼法: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无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试饼法记录表试验室温度()备 注试验室湿度(%)无裂缝、无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检查记录第一块试饼第二块试饼结果评定雷氏夹法记录表试验室温度()备 注试验室湿度(%)两试件的(L1- L0)平均值不大于5mm时,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L1- L0)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试针编号12煮前指针距离L0()煮后指针距离L1()增加距离()两个结果的差值()平均值()结果评定五、 水泥胶砂强度:(1) 试验步聚A.试件成型及养护试验条件:试件在型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件带模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件养护水槽温度201。试件制作:配合比:水泥:标准砂:水=1:3:0.5。一锅胶砂成型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2251g。搅拌:先将搅拌锅、搅拌叶片用湿抹布润湿,把水加入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秒后,在第二个30秒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第三个30秒开始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秒。停90秒,在第一个15秒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秒,或采用自动搅拌。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套模,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养护:脱模应在成型后2024小时之间脱模。脱模后,试件立即作好标记放入201的水中(水平或竖直)养护。水平养护时,刮平面应朝上,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B、强度试验试件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时间龄期24h48h3d7d28d试验时间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到龄期的试件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去除试件表面沉积物,用湿布覆盖,用规定的设备以中心加荷法测定强度。抗折强度: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件长轴方向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抗压强度:半截棱柱体放入夹具中间,在整个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破坏。抗折强度:以三个抗折强度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以6个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超出六个平均值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试验结果精确至0.1MPa。水泥胶砂强度试验记录表龄期试件尺寸()抗折破坏荷载(kN)抗折强度(MPa)抗折强度代表值(MPa)受压面积mm2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抗压强度代表值(MPa)宽高跨距34040100284040100实验二 建筑用砂试验一、表观密度(视密度)试验(标准方法)依据(GB/T14684-2011) 1、试验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0.lg; (2)容量瓶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烧杯500mL。 2、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精确至1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第(2)步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精确至1g。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小时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3、砂子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式中 G0试样的烘干重量(g)G1试样、水及瓶总重(g)G2水及瓶总重(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二、堆积密度 1、堆积密度试验应采用的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kg,感量1g; (2)容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08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砂子表观密度记录表试 验 次 数12备注干砂质量(g)300300水温: 瓶、砂、水的质量G1(g)瓶、水的质量G2(g)表观密度0(kg/m3)表观密度平均值(kg/m3) (3)漏斗或铝制料勺;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直尺、浅盘等。2、堆积密度试验步骤 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它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精确至1g。 3、试验结果计算: 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G1容量筒的重量(kg); G2容量筒和砂重量(kg); V 容量筒容积(L)。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建筑用砂堆积密度记录表试 验 次 数12备注容量筒的质量(kg)容量筒的容积(L)容量筒与砂子的质量G1(kg)砂子的堆积密度1(kg/m3)堆积密度平均值(kg/m3)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P0空隙率%; 1砂的堆积密度(kg/m3); 0砂的表观密度(kg/m3); 三、砂筛分析试验1、 筛分析试验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验筛孔径为9.5、4.75、2.36、1.18mm、600、300、150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2)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3)摇筛机;(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浅盘和硬、软毛刷等。2、筛分析试验步骤: (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精确至1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10min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按这样顺序进行,直至每个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筛余量。 (2)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重量(精确至1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3、筛分析试验结果计算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3)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计算细度模数和评定该试样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细度模数计算精确至0.01。 式中: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4)筛分试验应采用两个试样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0.1),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5)累计筛余百分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用于评定砂子的级配。筛分次数筛 孔尺 寸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筛底细度模数1筛余(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筛余(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累计筛余平均值(%)颗粒级配试验结论按累计筛余平均值,来样颗粒级配 要求。颗粒级配 。细度模数试验结论细度模数平均值为 ,评为 砂。实验三 粗集料(石子)试验一、 表观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2000g,感量1g; (3)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4)试验筛孔径为5mm; (5)毛巾、刷子等。 2、测定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量(G1); 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G0)。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重(G2)。 注:试验时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 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式中:G0烘干后试样重量(g); G2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重(g); G1水、瓶和玻璃片总重量(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应小于20kgm3,否则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20kgm3,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石子表观密度记录表试 验 次 数12备注石子干质量(g)10001000水温: 瓶、石子、水的质量G1(g)瓶、水的质量G2(g)表观密度0(kg/m3)表观密度平均值(kg/m3)二、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空隙率。1、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50kg,感量50g,及称量100kg,感量100g各一台;(2)容量筒金属制,其规格见下表;最大粒径,容量筒容积,L尺寸,9.5、16.0、19.0、26.51020829431.5、37.52029429453.0、63.0、75.030360294(3)平头铁锹;(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试验步骤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到试样和容量筒共重(G2)。 式中:G1容量筒的重量(kg); G2容量筒和砂重量(kg); V容量筒容积(L)。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P0空隙率%; 1石子的堆积密度(kg/m3); 0石子的表观密度(kg/m3);三、石子筛分试验1、筛分析试验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验筛孔径为90、75.0、63.0、53.0、37.5、31.5、26.5、19.0、16.0、9.50、4.75、2.36的圆孔筛。(2)天平或案秤10,感量1g;(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4)浅盘。2、筛分析试验步骤(1)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充分用手指拨动颗粒。(2)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l。3、筛分析试验结果: 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筛分析试验记录表筛孔尺寸(mm)筛底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筛余(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颗粒级配试验结论水泥混凝土用石子颗粒级配要求表级配类型公称粒径方孔筛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3.063.075.090连续粒级5109510080100015011695100851003060010052095100901004080010052590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5409510070903065050单粒粒级1020951008510001501631.59510085100010020409510080100010031.5639510075100457501004080951007010030600100 实验四 钢材试验一、取样型材及钢筋的取样如下图所示。型材取样宽度应大于20mm并且大于其厚度,长度为10d+200mm或5d+200mm。二、常规检测项目型材及钢筋的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有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等。三、检测方法及步骤1、 拉伸试验 (GB/T228.1-2010)A、尺寸测量:用卡尺测量试件尺寸,并计算其面积S。B、按标准刻画标距L0。C、将试件夹在上、下夹头之间,调整试验机指针至零点,开动试验机,以应力增速10MPa/s拉伸,直至试件拉断。在拉伸过程中,按规定读出屈服荷载PS、最大荷载Pb和断裂后的标距长度L1。2、 冷弯试验 (GB/T232-2010)调节两支辊间的距离,使其距离为:弯心直径+2.1试件厚度(或直径)。装好试件,平稳地施加压力,按规范规定使钢材绕着弯心弯曲到要求的角度。试件经弯曲后,检查弯曲处的侧面及外面,如无裂缝或断裂或起层,即为冷弯合格。四、计算1、 屈服强度 2、 抗拉强度 3、 伸长率 钢材试验记录表力学性能试件编号尺寸(mm)面积(mm2)标距 (mm)屈服荷载(kN)屈服强度(MPa)抗拉荷载(kN)抗拉强度(MPa)断后标距(mm)伸长率(%)12工艺性能编号试件尺寸 (mm)弯心直径 (mm)弯曲角度( 0 )单个值结果评定12依据标准: 热轧光圆钢筋 (GB1499.1-2008)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实验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配合比要求、原材料的选择及原材料的性能参数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抗冻等级坍落度要求(mm)抗渗等级原材料性能水泥品种出厂日期强度等级密度(g/cm3)砂子细度模数石子最大粒径级配级配视密度(kg/m3)视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空隙率(%)含水量(%)含水量(%)粉煤灰矿渣减水剂品种推荐掺量(%)2、 配制强度(fh)的确定小于C60 fcu,o fcu,k1.645 s 大于或等于C60 fcu,o 1.15fcu,k3、 初步确定水胶比(B/C) 掺量粉煤灰影响系数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01.001.00100.900.951.00200.800.850.951.00300.700.750.901.00400.600.650.800.9050/0.700.854、 用水量确定5、 初步计算胶凝材料用量6、 外加剂用量7、 矿物掺合料用量8、 水泥用量9、 砂率的确定10、 砂、石用量的计算体积法:质量法:二、混凝土试拌、和易性测定及配合比调整项 目水泥砂子石子水坍落度理 论配合比每立方米用量(kg)第一次第二次平均值试拌 升用量(kg)调 整加入量第一次(kg)第二次(kg)调整后材料用量(kg)混凝土实测表观密度= (kg/m3)三、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试件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垂直,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2、试压前应测量承压面尺寸,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时可按公称尺寸计算受压面积。3、 加荷时,应连续、匀均,加荷速度应按下表规定执行:混凝土强度等级加荷速度(MPa/S)荷载增加速度(kN/S)C300.30.5MPa/S加荷速度受压面积(2)1000C300.50.8MPa/S加荷速度受压面积(2)10004、抗压强度计算试件编号123受压面积(mm)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抗压强度代表值(MPa)折算标准试件强度(MPa)28天抗压强度(MPa)注(1)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代表值。(2)当一组试件中,最大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代表值。(3)当一组试件中,最大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该组试件试验结果无效。(4)当试件尺寸不为标准试件时,应进行折算。当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时,折算系数为0.95。当采用边长为200mm的立方体试件时,折算系数为1.05。四、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1、水胶比的确定: 混凝土强度试验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得出胶水比与强度的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混凝土配制强度与胶水比的关系,进而得到水灰比。2、用水量: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根据坍落度的情况进行调整。3、胶凝材料用量: 4、砂子、石子用量: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按选定的水灰比进行调整后确定。 5、表观密度的校正:当混凝土的实测表观密度与计算表观密度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时,应乘以校正系数。试验室配合比材 料水泥砂子石子粉煤灰矿渣水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kg) 实验六 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简介: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硬化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似,而新拌混凝土性能则与普通混凝土相差很大。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抗离析性和填充性。一、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测试采用坍落扩展度的方法检测。二、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和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和精心的配合比设计,将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减小到足以被因自重产生的剪应力克服,使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出现离析和泌水问题,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实心实意且均匀的胶凝结构。三、配置措施1)借助高效减水剂为主要组分的外加剂,可对水泥粒子产生强烈的分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粒子凝聚,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应25%,并应具有一定的保塑功能。2)掺加适量矿物掺合料能调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时提高拌合物中的浆固比,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使混凝土匀质性得到改善,并减少粗细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通阻能力。3)掺入适量混凝土膨胀剂,可提高混凝土的自密实性及防止混凝土硬化后产生收缩裂缝,提高抗裂能力,同时提高混凝土粘聚性,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4)适当增加砂率和控制粗骨料粒径20mm,以减少遇到阻力时浆骨分离的可能,增加拌合物的抗离析稳定性。5)在配制强度等级较低的自密实混凝土时可适当使用增粘剂以增加拌合物的粘度。6)按结构耐久性及施工工艺要求,选择掺合料品种,取代水泥量和引气剂品种及用量。四、配置前应确定的参数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应首先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水胶比、砂率、用水量、粉煤灰、膨胀剂等主要参数,再经过混凝土性能试验强度检验,反复调整各材料参数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五、配合比设计采用的方法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采用全计算法和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法。全计算法的基本观点为:1.混凝土各组成材料包括固、气、液三相体积之和;2.石子的空隙由干砂浆填充;3.干砂浆的空隙由填充;4.干砂浆由水泥、细掺料、砂和空隙组成。 固定砂石体积含量计算法是根据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及抗离析性和配合比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一种能较好适应高流动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和要求的配合比计算方法。 理论配合比材料品种水泥砂石子掺合料1掺合料2外加剂1外加剂2水1m3用量拌合用量坍落度试验现象描述 调整后配合比材料品种水泥砂石子掺合料1掺合料2外加剂1外加剂2水1m3用量实验七 混凝土冻融试验简介: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 混凝土冻融破坏,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受冻结冰后体积膨胀,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由于反复作用或内应力超过混凝土抵抗强度致使混凝土破坏。 混凝土中有游离水也有结晶水,结晶水结合在材料的内部,在温度较低的时候不会像自由水一样产生膨胀。自由水在温度低于0的时候会产生膨胀,其膨胀的比率是10%,这个程度的膨胀会对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很大的应力。当温度高于0的时候,结冰的游离水又会融化,将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降低,混凝土的膨胀作用也会消失。在频繁的冻融情况下,就会使混凝土疲劳导致破坏。 一、 本试验目的是通过选择不同含气量的混凝土配合比,考察含气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规律。试验设计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和易性及含气量(引气剂用量)等单因素多水平试验。二、实验方法1、 混凝土配合比:参照混凝土配合比及教材中的内容确定。2、 本试验采用快冻法进行试验,以质量损失及动弹模下降作为混凝土冻坏的判据。3、 试件尺寸:100100400mm,每组3块试件4、 养护龄期:28天5、 将养护至28天的试件取出,称重Woi。并测定其横向基频foi。6、 将试件放入试件盒内,然后将试件合放入冻融箱内,并向试件合内注入清水。7、 设置冻融循环参数:温度-20+20及循环次数8、 每隔25次冻融循环宜测量试件的横向基频fni和称重Wni。9、 当冻融循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停止试验A、 达到设计冻融循环次数B、 质量损失W达5%C、 试验相对动弹模P下降到60% 冻融试验数据冻融试验冻融次数相对动弹模量质量损失率(%)0255075100125150175200实验八 混凝土碳化试验 一、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考察二因素对混凝土碳化的的影响。试验设计主要包括湿度或二氧化碳浓度对混凝土碳化的单因素、多水平实验设计。二、试验方法1、 试件尺寸满足下表要求,3块为一组。试件最小边长mm骨料最大粒径mm1003015040200602、 养护龄期:26天(标养)+2天(60烘干)。3、 用石蜡密封试件的4个或5个面,留一个或两个相对的侧面进行碳化。并预设碳化深度测定点。4、 将试件放入碳化箱内,调整碳化箱的湿度、二氧化碳浓度。5、 应在碳化3、7、14、28天时,分别取出试件,破型测定碳化深度。6、 在混凝土断面上喷(滴)上1%的酚酞酒精溶液,用钢尺量出碳化深度。三、数据记录及结果评定测点1234567 8平均值该组代表值3d试件1试件2试件37d试件1试件2试件314d试件1试件2试件328d试件1试件2试件3得出碳化深度,绘制碳化时间与碳化深度的曲线关系。实验九 高强混凝土试验简介:一般把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它是用水泥、砂、石、外加剂,并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硅灰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原则1.要精选水泥、骨料等各项原材料;2.必须要掺用高效减水剂,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3.要掺用优质的矿物掺合料,以改善水泥石和界面区的微结构,以提高致密性和胶结强度;4.要仔细选择配合比,确定合理的砂率和水灰,以降低水泥用量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5.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早期养护。 只有综合采取以上技术措施,才有可能实现高强混凝土的有效配制。 为简化实验工作量,建议以某一外加剂或掺合料为单一变化因素,例如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分别取0.25%、0.35%、0.5%,其它材料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拌制三批混凝土,检测混凝土的和易性后成型试件,待28天后检测其强度。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1材料品种水泥砂石外加剂1外加剂2掺合料1掺合料2掺合料31m3砼材料用量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2材料品种水泥砂石外加剂1外加剂2掺合料1掺合料2掺合料31m3砼材料用量高强混凝土配合比3材料品种水泥砂石外加剂1外加剂2掺合料1掺合料2掺合料31m3砼材料用量 混凝土和易性检测组数坍落度(mm)粘聚性保水性备注123混凝土28天实测强度 破坏荷载(KN)抗压强度(MPa)抗压强度代表值(MPa)备注112321233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