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小故事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5780377 上传时间:2022-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民间小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西民间小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西民间小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民间小故事导读:本文是关于山西民间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山西民间小故事篇 1:1:画师比艺山西省河津市僧楼镇南午芹忠信村村东有座龙王庙,原址在天涧下涧口的地方,创建时间无可考究,旧时明朝有碑文记载:当年古庙有正殿三间,后因山洪瀑发,庙被淹没。龙王庙第二次重建地址在东崖地半坡间,时间不详,嘉庆十年(1820 xx1820 xx年)岁次辛卯仲秋重修过一次。后又因地理位置不佳,下暴雨时村中洪水爆发,灌进龙王庙,将龙王庙毁为一旦。明万历三 H H一年(1620 xx1620 xx 年),村人目睹破烂的龙王庙宇伤心,经乡老多方聚众商议,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号召全村老小捐资、捐物、捐地方,村民齐心用 5050 多条骡子一夜之间把村东口低凹处垫起,作为龙王庙新的庙址。龙王庙建东口,当时只有正殿三间。后在民国 H H一年(1920 xx1920 xx 年)岁次壬戌润五月初三日,重修献殿三间,增建两边耳房和东走廊,舞台和两边山门。龙王庙建成后,由我社画师薛佐唐和本邑绘士赵元福共同彩绘雕画,使庙宇焕然一新,村民喜悦之情,难以表达,特约蒲剧名家杨虎山戏班登台演出,予以庆贺落成。龙王庙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些壁画,庙里的壁画很珍贵。尤其是在龙王庙正殿左右的东西墙壁上,早年有两副珍贵的壁画:西墙上的一幅是五彩工笔下山虎,名曰:虎啸龙泉。山风吹动,松涛怒吼,斑斓猛虎,浓墨重彩,栩栩如生;东墙上的一幅是写意龙,名为:龙吟云起。祥云缭绕,龙头高昂,口吐火球,神龙见首不见尾,水墨国画,兼工带写,黑白对比鲜明,浓淡运用适宜。两幅画左右对称,画面大约各高 5 5 米,宽 4 4 米。据老人们传说,当年在绘画时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正殿西山墙和东山墙彩画是龙王庙壁画的显眼地方, 请了本村画师和本邑绘师赵元福各画一面。为了比试画工的技艺,在大殿走廊中间围上帐蓬,两个画师互不观看对方的设计和绘画技艺,只要求各显身手,限定时间完工,看谁能画出特色,画艺更高一筹。正殿西山墙由本邑绘师赵元福丹青,绘了一幅猛虎下山,那猛虎威风凛凛,下山之势给人的感觉,它就是百兽之王,虎啸风生,给人们一种威猛无比的感觉。赵元福画得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画揭幕后,人们纷纷喝彩。正殿东山墙,由本社画师薛佐唐丹青,时在壬戌菊月。眼看西山墙的虎就要画成了,而东边画龙的薛佐唐却迟迟不动手,时间过去了好几天,他才开始画画。不过他胸有成龙,挥洒自如,点缀间云飞龙生,浑然天成。他绘了一幅龙哈雷起大型巨龙,看那生龙活虎,活龙活现,大气蓬勃的气势,真好像龙行云走,腾云驾雾大雨即将来临。尤其是点睛之笔,直把一条飞龙画活了,揭幕之初,人们不禁惊呼妙笔神龙!两幅壁画,龙腾虎跃,栩栩如生,都得到了村民的赞不绝口。这两幅画在六十年代末保存完好。可惜后来龙王庙成了村里的机磨房,机声隆隆,面粉飞扬,年久壁画剥蚀蒙尘,庙墙也几经改造重建,壁画大部分损失。前几年村里的企业家重修了龙王庙,这两幅画由人民村张安太临摹修复,不过比原貌差了许多。山西民间小故事篇 2:2:白牛溪王通设教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卜子夏的“西河设教”、隋末王通的“河汾设教”、明朝薛埴在河津老城“南书院”的设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名气的河津文人,在龙门开坛设教,教书育人,传播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正是因为他们播洒火种,薪火相传才是龙门的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繁衍,龙门的文化通过三次设教显得熠熠生辉,闻名天下,因此龙门历来就有“西河桃李满天下”之说。“王通西河设教”,最初在龙门县城。由于隋炀帝无道,战火四起,他又离开县城迁移到现在的万荣县集贤村。后来又隐居在稷山佛峪东山的文中子洞,专心著述,潜心授徒,对六经进行重新修订。后来王通来到距南午芹东社村 (现忠信村) 北约 5 5 华里的傍通峪永兴禅寺“白牛溪”讲学。王通设教数十年,由于倾注心血,加之他的教育思想符合现实,培养思路志在兴国运、倡兴邦。因此,声名远扬,引得四方学子前来求学,其门下弟子多时达数千人,比较有名是杜淹、李靖、房玄龄、魏征、陈叔达、董常、姚义、薛收、贾琼、窦威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名臣和社会名流。所以“白牛溪”讲学影响最大。南午芹忠信村傍通峪的永兴禅寺,即校注本清光绪五年河津县志记载的永兴禅寺,位于傍通峪内 2 2 里许的石瓮下的西山谷。因其天降雨时,云笼山峰,寺藏云中,故又名“法云寺”。该寺修建于唐天宝(玄宗 742742755755)年间,毁于明嘉靖大地震。规模建筑物不详,没有留下历史记载。寺内的“白牛溪”遗迹可考。现在傍通峪的东边悬崖下,那股汩汩直流的细细的泉水,就是白牛溪的源泉。当年,永兴禅寺香火旺盛,不仅拥有南米沟、北米沟、寺沟峪几百亩山坡地,而且在傍通峪口还有 3030 亩官地。可见,当年永兴禅寺水丰粮足,地理位置幽静,可谓文中子王通讲学的最佳场所。他在永兴禅寺广招贤良,白牛溪边聚众讲学,传授文化以及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永兴禅寺白牛溪由此而著名河东。山西民间小故事篇 3:3:太原柳巷的由来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是个购物的街区,是太原的王府井”、“铜锣湾”式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太原市一条历史悠久最繁华的商业老街,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拥有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夜市,日人流量多达二十余万。大凡外乡人到太原市出差旅游时,都要在柳巷里走一走,用心体味一番晋商的遗风。说起柳巷来, 那在太原是家喻户晓、 无人不知的街道之一。 它繁华, 繁华到百货俱全、店铺栉比、一家接着一家;它热闹,热闹到人流熙攘、接踵摩肩、络绎不绝;它古老,古老到没有一个人能说清它究竟问世于哪一朝、哪一代。至于这条街为什么要叫柳巷?似乎也成为一个谜,难觅真谛。不过,在老柳巷人的口中,却代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朝皇基的开创者朱洪武一一明太祖,在北伐灭元的战争中,挥戈直指元军的军事要塞一一太原。驻扎太原的元军,凭借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优势,以逸待劳,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为了解守敌详情,遂亲自化装成樵夫,混进太原城卧底。不料,事不机密,常遇春的行迹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刚穿过太原城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急迫之中,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 只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 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夫,一去不归。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统治者。她见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追兵闯入院中搜寻,柳氏装聋作哑,将他们哄走。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他顺手摘下院中树上的一根柳枝,交给柳氏说:“老妈妈,这里不久要打仗了。为不使您老再遭战火,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后,便会尽心保护。不过几日,明军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见战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邻难逃战劫,遂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首。由于常遇春深清了城中敌情,安排了内应坐探,明军里应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军士兵,按常大将军的命令,看到门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护,秋毫无犯。战后,众街坊为了感谢柳氏,也为了纪念太原的光复,便把门首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发芬、吐翠。插入街头巷尾的柳枝,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从春到夏,从夏到秋,这条不起眼的小巷,绿柳成荫,枝条烟娜,凉爽惬意。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来到了太原的大地上。传说,往往揭示着历史。据地方志书的记载,柳巷起初弁不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是一条院落破旧的市井小巷, 居住着饱经风霜的穷苦市民。 是清光绪帝中叶的那一场大水患,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才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使这条僻静、萧条的小巷,变成店铺毗连、行商坐贾云集的闹市。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柳巷的商品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太原当时的商业中心。“大隆祥”、“庆记”等五大绸缎庄,在这里竞争;“大兴茂”、“志成”、“福利生”、“庆华源”、“履华新”等鞋庄, 在这里角逐; “中华”、 “中德”、 “顺天立”等药行, 在这里争衡; “恒隆源”、“东方德永”、“近亿号”、“三和兴”、“三义永”、“稻香村”等菜店、茶庄、点心铺、水果铺,在这里发迹。享有盛誉的“正大饭店”、“晋隆饭店”,在这里新建洋式楼堂,烹炒中西大菜,经营豪华旅馆,达官贵人多下榻消遣于此。柳巷商市的畸型发展,急速膨胀,使不少京津豫冀的商贾们也慕名接踵而至。津商黄厚甫在河南经营的“华泰厚”服装业,在柳巷开办了太原的“华泰厚”;天津著名的“乐仁堂”大药店,在柳巷建立了“乐仁堂”分店;冀贾两兄弟集资,也在柳巷一隅,经营起“双合成”食品店;一时间短短的一条柳巷,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商业大闹市,云集了四五十家商铺。2020 世纪 3030 年代末到 4040 年代中叶,日本侵略军践踏了太原,柳巷的店铺纷纷倒闭,商贾大都破产,一派调蔽萧条的景象,直到太原解放前夕,都难以恢复往日的元气。是新中国的诞生,挽救了濒临灭顶的太原商业和商市柳巷,使古老的柳巷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 8080 年代以来,老商号迅速恢复,新商店急速增加,商品之丰盛,种类之齐全,成交数额之巨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问卷北之唐槐,你经历了千余载沧桑,问巷畔之明柳,你经历了数百载磨难,可曾见过如今之盛世?你倾诉吧,向涉足于柳巷的每一个中外游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