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学》示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949833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与文学》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与文学》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与文学》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与文学 示例(设计A)教学过程1 .测览课文,完成练习一通过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后,即布置学生阅读 分论”部分。在示范填写练习一 词汇”部分空格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继续完成练习一的其余空格,以达到梳理课文、把握作者主要观点的目的。(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2 .研读课文,分析论证艺术有选择地朗读 分论”部分,并作以下分析(仅列要点):词汇与文学”一节,从诗经的比兴说到杜甫的秋兴,再到朱熹的观书有感。接着引用文心雕龙中有关形象思维的论述,从正面说明词汇与文学的关系。这一部分最 后所举明世宗送毛伯温诗一例,属于反面论证。语音与文学”一节,抓住了古韵和声调这两个特点,以旧体诗、古代骈体文和新诗为例,重点说明了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之中,作者还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古韵和古代声调的一些基本常识,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扩大知识面。语法与文学”一节,依次谈了 对仗”和一些 特殊语法形式”能够造成语言的整齐美,做 到言简意赅。3 .默读课文,点击总论”部分在这一个教学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分辨总论”与 分论”的结构关系,明确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的立论依据。4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三,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分析天净沙 秋思时,要抓住三个名词句连用、句句押韵、平仄相对相间等特点; 讨论荷塘月色时,可在叠字的使用、句式的铺排、修辞的选择、节奏的安排、平仄的变 化等方面做文章。(设计B)教法展示1 .明确重点 上课伊始,教师就向学生讲清楚本课文的训练重点: 一是运用已有的知识 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二是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说的道理, 懂得学好语言 的重要性;三是积累 抑扬、回环、绝缘、味同嚼蜡、息息相关、言简意赅 ”等词语。2 .课文扫描 引导学生分节朗读课文, 概括大意,完成练习一。具体步骤可作如下安排:第一步:在朗读的时候,弄清 抑扬、回环”等词语的含义。第二步:与朗读同步进行,概括各节大意。大意要点:总论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论述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关系;论述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论述语言的整齐美和言简意赅。第三步:在概括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一,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尽量找 原文”为答案,力求简洁明了。3 .实践演练 对照练习一的答案,仿照课文中的举例,布置学生分组活动,分别为 词 汇”语音“语法”所谈的 语言手段”(如 多用具体名词“平仄”对仗”等)补充一至二个已学 过的文学例子,并作简要分析。为加强针对性,收到好效果,教师可用练习三第一则材料(天净沙 秋思)作示范。(参考答案:从词汇方面讲,词的前三句各用了三个名词,表现三种事物,让读者体会到一幅游子远在天涯的凄凉惨淡景象如在眼前。从语音方面讲,这首词句句押韵,创造出一种回环流转的美;平仄相对相间,前三句各有三个音步,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从语法方面讲, 词的前三句只有名词性词组,不用谓词,地道的言简意赅。)4 .各抒己见 任选练习二或练习三为课外作业,要求有观点,有例证,以理服人。也可 就 实战演练”过程中准备的发言作一番梳理,形成一二百字的发言稿。教案点评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学的特点是,借助众多例子,运用浅显语言,诠释两者的复杂关系。依据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换例法”,即让学生根据王力先生的例子,举出类似的已学过的文学作品去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进而达到理解文章、把握观点的目的。(设计C)教法展示1 .七嘴八舌 在接触课文前,教师向学生交代课堂讨论的题目语言与文学”存在怎样的关系。要求学生用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发言提纲。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发表不同的意见,不求答案统一,不期 效果很好。教师可适当点评,对于有创意的发言,应充分给以肯定。2 .九九归一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完成练习一、二;后由教师作讲授小结。小结要点为:本文由 总论”和分论”构成。课文抓住语言的三个要素(词汇、语音和语 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分论”部分,围绕 语言手段”和 褰达效果”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论述。3 .举一反三 通过完成练习三, 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文学作品印证作者所说的道理,懂得学好语言的重要性。(王国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2)教案点评数学老师讲授新课时, 往往采用讲解例题后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仔细领会新课精神的法子。这样做,我们认为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教学王力先生的语言 与文学,我们不妨借鉴数学老师的这种方法尝试尝试。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二、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三、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领会课文思想的深刻性。教学重点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梳理思路和结构来体会鲁迅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历史现象、社会现实和国民灵魂的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曾拜读过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 认识了故乡里木偶人般的中年闰土, 结识了藤 野先生里挟着一叠大大小小书来上课的藤野严九郎,也曾为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的倒掉而拍手称快。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鲁迅,再一次捧读他的文章教师板书:灯下漫笔二、解题投影: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萧红)投影: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 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 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夜中观察,夜中思考,夜中漫笔)投影:漫笔”一一漫”,既是内容的 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 漫延开来” 的思维方式。 漫笔”,是散 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 “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鲁迅用 他那双看夜”的眼睛,看到了生活(历史)深处的什么?(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介绍写作背景。(三)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 .作者从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小事联想到重大的社会历史问题?2 .钞票贬值”和极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3 .作者如何一步步推导出中国历史可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个结论的?4 .鲁迅为什么号召青年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四)明确1 .集体诵读课文,重点听个别字读音是否准确。2 .找三个学生读课文。集体再次诵读全文。3 .找三个学生分别阐述全文结构划分及每部分的思路和层次。(说明:此处见解与教参有异,仅供教师参考。如学生有自已的理解,应给予充分肯定)第一部分(14):由钞票贬值引出对 人”价格贬值的思考(极容易变成奴隶)。(提示: 抓住事件和事件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第5段:推而广之,上升到普遍的社会现象, 揭示了中国人易于满足的奴化状态(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以及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根源(一种暴力)。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 (历来所闹得就不过是这小玩艺一一将人不当人”)(当百姓连做牛马、做奴隶的资格都被剥夺了的时候,百姓有什么乞求?请用课文第79段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第7段: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 一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第8段:百姓就希望来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以走上奴隶的轨道。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 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 恭颂太平, 万姓胪欢”),尖锐指出 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 隶”。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 乙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和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 会的实质。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现在入了哪一时代, 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 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 乙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四、布置作业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板书设计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 .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关知识;2 .了解卡夫卡;3 .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4 .鉴赏小说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效果。教学过程一、简介卡夫卡及现代主义文学。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为阅读作品扫清障碍。二、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及故事情节。阅读时,教师可做如下提示:读第一部分要了解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后的心情,变成甲虫的原因。读第二部分要注意分析格里高尔对家庭的感情和他的责任感, 以及他的自责心理。读第三部分要注意:全家 人对格里高尔态度的变化,妹妹要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后归纳: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一成为累赘一绝望而死家里亲人:惊慌、同情一逐渐憎恨一把他弄走”三、阅读讨论A.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B.讨论这篇小说的主题(问题A的解决方法:1 .引导学生找出揭示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的句子,思考:格里高尔失去了人的本质, 异化为非人的原因。此为落实书后练习一的要求。2 .结合书后练习四所列三段人物心理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片断所表现的格里高尔的内 心状态及其变化。此过程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来感悟主人公的心理变化。3 .讨论: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1 .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拼命地 干活,却受老板的气。他不幸变成甲虫,失业了,然而他还为父债担忧,还眷恋亲人,甚至 为讨父亲欢心,乖乖地、艰难地爬回卧室。这样忠实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还是被亲人抛弃。2 .格里高尔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的。心理变化大致有三 个阶段: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他惊慌、忧郁,但还想为还清父债而苦干。父亲发现 他变成大甲虫,露出恶狠狠的样子,把他赶回卧室。他谦恭地恳求尽快回屋,免得父亲生气。他忍辱负重,顺从父亲。为家庭经济状况焦虑,自我责备。在绝望中,他觉得整个房间已经开始绕着他旋转起来,便掉下来摔在那张大桌子的中央”。受重伤后,遭亲人厌弃而绝望、空洞、平和。一只苹果落到背上,格里高尔身受重伤,终于被妹妹厌弃。他 异常冷静,面对变形,面对厌弃,面对死亡,他感到孤独、惊慌、痛苦、绝望,最终平静地 死去。从这一点看,他还是一个清醒、坚强的人。3 .格里高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 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一是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最终在无奈与 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 死亡。)(问题B明确:一家人本该相亲相爱、互相帮助。格里高尔始终关心家庭,怀念亲人,可一旦不能养家了,亲人们就把他看作累赘,最终抛弃了他。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 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 至走向反面,人接受小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 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 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践;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示了资 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对小说主题的探讨,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五、诵读小说,深入研究再次诵读小说重点段落,研究这篇小说是如何通过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明确:(1)小说借助荒诞的情节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 家大胆想象,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母亲无奈,父亲狂怒,妹妹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的脉脉温情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2)作者用了写实的手法,使荒诞、变形的情节真实可信。(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见解)六、课外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现代主义,可以结合资源库中西方现代派美术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