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54739679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老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任务突破练12 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务突破练12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选文关键词 乡村的味道 传统戏剧 难忘乡情在乡间看一场戏李雪梅四月,桃花在温润的空气里开了花,释放成春天里最有风韵的模样。这个傍晚,我无比陶醉地在一座戏台前站着。戏.台搭在村庄的晒场上。土木结构,黯淡的木纹和色彩,烟熏火燎的古朴,看起来很有些岁月。蓦然,一声老腔亮着,在一个什么地方响起咿呀!余音袅袅,拖拽得很长很长。翠鸟在屋檐上鸣叫,如同老戏里唱腔宛转的正旦乡村的戏台是热闹的中心,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乡情。要说乡村的味道,戏台是最浓烈最为饱满的。天涯海角走远了,什么时候想念了,心吊在胸腔里都会哓哓响,回乡看戒去。在仙游,宫庙,戒台是标配。看看戒台的模样,就知道人们有多么盼看一台戒,有多么爱自己的生活。乡村里,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请台莆仙戏是最隆重的仪式。说是给神唱映,实际上是给人唱戏。真正懂戏的人微乎其微,可是看戏的人却很多。一台戒就是一个季节的驿站。有好成便不放过。空气里虫子擦着草尖飞翔,通知戒就要出场。村民们早早收好农具匆匆往家里赶,他们从大地的深处缓过身子,那样的不约而同,端着饭碗大口吃饭,门口迫切走过的脚步声代替了自己的心跳。戏.台下早已人声鼎沸。孩子们在台前乱跑大叫,不时掀起舔布看台子上有人搬布景。妇女们用尖厉的噪音呵斥自己的小孩,笑声、打趣声弥漫在台下的人群中。一个腰肢纤细,头戴花冠,袭一件镶边水红绣花长裙的女子站在侧幕布旁,翘着兰花指不时地搜搜自己头上的簪花铿锵,铿锵,锣鼓一响,十音八乐,一股活力,四处洒落,纷纷扬扬地落在人们身上,无比温暖。台子下顿时鸦雀无声。大幕徐徐拉开。幕一启,就是一派大家气象,不用开口,也不用抬手,已经样样都有了。生、旦、净、末、夕卜、贴、丑等角色行当,悉数登场。穿云裂帛一声长啸的武生,清水芙蒙千柔百媚的青衣,哆哆嗦嗦的花白胡子老生,还有挤眉弄眼翻跟斗的丑角。再外行,再看热闹,好戏总归是好戒,功夫永远是功夫。戒台上粉墨春秋,戒.台下千姿百态。白发的老人坐在板凳上,眯着眼听得泪汪汪;光屁股的孩子望着上头艳丽的绣花袍,直看得晕了眼;五大三粗的男人,站在人群外,稍远地看,节奏急欢的乐声中他们喘着粗气担心台上剧情的发展,虽然已经看过好几遍了,但是,他们还是要担心;轻声细语的姑娘想着戏里的小生,撩拨起内心的涟漪有的人张着嘴欢喜,有的人坐得腰板挺直,有的蹲伏着,像黑暗里的猫,亦像过路的大鸟。台上和台下的距离一点也不遥远。台上的唱念做打.算不得炉火纯青,却也声情并茂,淋漓尽致。缠绵俳恻的浪漫爱情,还来不及留恋追怀,陡生变故。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都能让台下的观众唏嘘不已。有道是,行家听戏听的是味道,外行人看戏看的是热闹。无论听戏还是看戏,都能入戒几分。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与乡村的生活也就一步之遥,所有的辛劳,就在这个瞬间心平气和,羽化成一种恬淡的幸福。这一时刻,戏台上下,就是乡村生活的娱乐中心了。天上一轮亮亮的月,地上几盏明明的灯,四月的风轻轻地吹过去,台上的唱低低地传过来。恍惚之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与我们迎面相逢了。(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开始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但后文慢慢将“我”隐去,显得似有似无,让行文在真实与朦胧之间跳跃,体现了文章别样的艺术美。B. 台上众人,演的是不一样的角色,台下众生,看的是不一样的“戏”,真正憧戏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但并不影响村民们对戏的热情与喜爱。C. 本文多采用排偶的句式进行渲染,将台上的热闹、台下的千姿百态、台上台下的交融等富有乡村特色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D. 本文围绕戏台上下这个乡村生活娱乐中心展开描写,写活了戏台上下的众生,富有浓郁的乡间特色,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2. (对点题)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3. (对点题)为什么本文最后说“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与我们迎面相逢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选文关键词西南联大战争记忆民族精神跑警报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须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彖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年,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大都有,甚至一大有两次。昆明那时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来。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飞机来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来准来!一有警报,别无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作“跑警报。跑和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这不像“跑马跑生意那样通顺。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也有叫“逃警报”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又太狼狈。唯有这个“跑”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几种,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这条铁道不知起讫地点,从来也没见有火车通过),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所以雷先生才会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课的。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暗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而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买到各种零吃。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钮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捋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1984年12月6日(有删改)4.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A. 文章开头写西南联大一位教授的上课习惯,自然地引出“跑警报”这一话题,既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与“跑警报的主题相关。B. 作者将“跑”警报之“跑”与“躲”“逃”进行比较,得出“跑”字更丰富生动、更从容有风度的结论的同时,略带反讽的意味。C. 文章从视觉、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来写马尾松林带给人们的“极舒适”的感觉,与跑警报本应有的紧张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D. “不在乎”精神作为“儒道互补”的真髓,既有儒家于困境中积极上进自信的“不在乎”,乂有道家于困境中安之若素的“不在乎。5. 西南联大学生跑警报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6. (对点题)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风格冲淡平易,请结合本文,谈谈这种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6分)任务突破练12散文阅读(语言分析题)1.D解析:“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错误。本文内容围绕“在乡间看一场戏来写,表达了作者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乡情,主题解读错误。2. 戏台上的表演与台下的观众距离很近,戏台上下,是乡村生活的娱乐中心;戏中的传说和故事与乡村生活也就一步之遥,戏中人的故事与戏外人的生活有共通之处,无论听戏还是看戏,都能入戏几分;戏台上的戏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长,都让台下的观众唏嘘不己,台上的戏可以引起台下人的共鸣,台上戏出自台下人的故事,台下人对台上戏又有不同的人生感悟。3. 作者在乡间看戏,感叹传统戏剧的美好与珍贵,表达对戏剧的喜爱与赞美;与城市生活的忙碌奔波不同,乡村生活朴实、纯粹、幸福,令人向往;乡村的味道,戏台是最浓烈最为饱满的,于平淡平常之中系着撕心裂肺、牵肠挂肚的乡情。4. B解析:“略带反讽的意味”表述错误。文中未有反讽的意味。5. 对付警报经验丰富后的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时才开始行动。 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的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结论且真的捡到。 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6. 语言质朴又幽默,作者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幽默生动,如话家常。文章描述的是当时人们平常又艰难的生活,但作者不渲染苦难,而是在平凡艰难的生活中发现趣味和诗意。情感上是节制的,文章中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始终平和稳定。在世俗平凡中咀嚼哲理,呈现自己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