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54608085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 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 30.0 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 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C. 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一定不是噪声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3.在 2018 年 歌手 2 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4. 如图所示, 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 .7 .?”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有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C.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 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5. 张一山在 朗读者 中为大家演绎了 追风筝的人 。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 10 8 ?/ ?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6. 如图所示, 改变试管中的水量, 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振幅B. 音色C. 响度D. 音调7. 如图所示, 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 ( )A.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音色与声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第1页,共 11页8.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宇航员的声带振动产生B. 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C. 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D. 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手不能传播声B. 手吸收了声波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10.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 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340?/?C. 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 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 小题,共 30.0 分)11. 宋词 解语花 ?上元 中写道“箫鼓喧, 人影参差, 满路飘香麝”, 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 _产生的,12. 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于水中,如图所示。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_可在水中传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还能说明_可在水中传播;我们听出手机铃声是汪峰唱的飞得更高 ,这是根据声音的_来辨别的。13. 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 _ (选填“音调”“音色”“响度” ) 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 选填“乐音”“噪音” ) 。14. 风吹树叶“沙沙”响, 是由于风吹动树叶 _而发出的声音, 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是因为它们的_不同。15. 接听电话时, 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_是噪声的波形,图 _是乐音的波形。16. “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 调小音量, 属于在 _ 处减弱噪声;(2) 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中减弱噪声。第2页,共 11页17.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 产生声音的 _ 越大。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 到 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 _。18. 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 觅食,它在飞行时会发出 _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 ,然后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在夜间进行捕食。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19. _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 _声波具有容易绕过障碍物、可以传得很远、无孔不入等特点。20.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_(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 ),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8.0 分)21. 如图均是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指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现象?(1) 图(?)说明了 _(2) 图(?)说明了 _(3) 图(?)说明了 _(4) 图(?)说明了 _(5) 图(?)说明了 _。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22.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为了开辟新航道, 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有一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被探测仪器接收。(1) 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 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 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 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12.0 分)23.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 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第3页,共 11页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4 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2A铜600.76B铜600.89C铜800.76D钢80(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_ 、_的琴弦进行实验;(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 _、 _的琴弦进行实验;(3)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 为了验证猜想三, 必须知道该空格处应填 _。24.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1) 敲击乙音叉会看到泡沫小球 _,这说明 _。(2) 如果想让泡沫小球弹起的高度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_或_ 。(3) 若把此装置带到月球上做实验,敲击乙音叉会看到泡沫小球_,这说明_。第4页,共 11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B【解析】 【分析】(1)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3)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4)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减弱噪声的途径可做出正确选择。【解答】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的。故A 错误;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B 正确;C、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 错误;D 、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介质逐渐减少,故听到声音变小;故D 错误;故选 B。2.【答案】 B【解析】 解: A、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A 错误;B、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说明液体 ( 水 ) 也能传播声音,故 B 正确;C、逢年过节,当社区举行一些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如果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就属于噪声,故C 错误;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 错误。故选: B。(1) 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接收处减弱噪声;(2)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3) 从物理角度来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也属于噪声;(4)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以及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3.【答案】 C【解析】 解:ABC 、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相同,但由于不同人的声带结构特点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 错误、 C 正确;D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 错误。故选: 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第5页,共 11页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4.【答案】 C【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敲击瓶子和吹瓶子的时候, 发声体是不同的。【解答】?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B 错误;?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C 正确, D 错误。故选 C。5.【答案】 A【解析】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同时还考查了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3) 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主要是靠音色;(4)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 正确;B.声音在 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故 B 错误;C.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 错误;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D 错误。故选 A。6.【答案】 D【解析】 解: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 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 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在此题中把握:物体的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相应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7.【答案】 A【解析】 解:A、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的振幅是相同的,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能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 正确;B、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同一尺子,音色和振幅均相同,不能说明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故 B 错误;C、响度跟振幅、人与声源的距离都有关,故C 错误;D 、实验中,没有改变传播声音的介质,故不能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D 错误。故选: A。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第6页,共 11页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掌握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8.【答案】 A【解析】 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宇航员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 正确;B、宇航员讲课发出的声音对听课的人来说不是噪声,故B 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无法在太空中传播。宇航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 C 错误;D 、讲课的宇航员和另一名宇航员可以利用电磁波和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 A。(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根据噪声的定义分析;(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 电磁波也能传递信息。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等基本知识,是一道综合题。9.【答案】 C【解析】 解: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选: C。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发声停止的原因是振动停止。10.【答案】 C【解析】 解: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不敢高声语”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所以“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 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0?/?,故 B 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发出声音,这是由树叶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 C正确;D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 C。(1)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2)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本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础知识, 同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 中国的古诗词也含有很丰富的物理知识,所以学习物理是一个很综合性的知识。11.【答案】 振动【解析】 解:“箫鼓喧”是由于箫鼓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第7页,共 11页此题主要考查声音产生和分子的运动等知识,都属于基础知识。12.【答案】 电磁波声音音色【解析】 解: (1) 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受电磁波,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袋中的手机,手机能接通说明电磁波可在水中传播;(2) 能听到手机发出的铃声,是由水和空气传过来的,故能说明声音可在水中传播;(3) 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汪峰唱唱歌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答案为:电磁波;声音;音色。(1) 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3) 声音的三个要素是指: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幅度决定;音色由发生体本身决定。本题考查电磁波的传播,声音的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13.【答案】 音色噪声【解析】 解:(1)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发声体; 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 这是指他们的声音的音色相同;(2) 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对同学们的学习具有干扰作用,因此属于噪声。故答案为:音色;噪声。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也就不同,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2) 物理学上,噪声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解决此类问题可根据声音的特色-音色,以及噪声和乐音的区分进行分析解答。14.【答案】 振动音色【解析】 解: (1) 刮风时,风吹树叶的哗哗声,是因为树叶的振动产生声音的;(2) 人们能够分辨出树上小鸟与知了的叫声,即使其所发出的音调、响度相同,其音色也是不同的,故人们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的声音的大小,即强弱,生活中常称作音量,由振幅、距离两个因素决定;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说的声音粗细,由振动频率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物体。注意区分声音三个特征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点理解和光的反射,但难度不大。15.【答案】 音色;乙;甲【解析】 解:人们在说话时,由于声带的差异,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从图形上可以看出,甲声音中的振动都是规则的振动,故是乐音;乙是无规则振动,故是噪声。故答案为:音色;乙;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在音调和响度第8页,共 11页相同时,不同的发声体发声时的音色是不同的。乐音是由物体做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同时还考查学生对乐音和噪声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16.【答案】 声源传播过程【解析】 解:跳舞时: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本题考查了利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理解防止噪声的途径是解决本题关键。17.【答案】 响度超声波【解析】 解: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故答案为:响度;超声波。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通常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波,低于20Hz 的声音称为次声波。本题考查了响度与超声波,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要注意区分、识记,难度不大。18.【答案】 超声波声呐【解析】 解: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 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 这叫回声定位,声呐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超声波;声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 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 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此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是一道基础题。19.【答案】 超次【解析】 解:超声的特点是定向性强、穿透能力强等等,例如B 超机。次声由于频率较低,所以波长很长,非常容易绕过障碍物,可以传得很远。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故答案为:超,次。超声和次声的频率不同,决定了两者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也不同。本题考查两种声音的各自特点,需要从频率不同的角度加以强调。20.【答案】 次声波振动【解析】 解: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被困人员敲击物体可使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故答案为:次声波;振动。(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 20000?,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次声波的频率低于 20Hz,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科学家可第9页,共 11页以用仪器监听到海啸、台风和地震时产生次声波。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发出次声波,如:海啸、台风和地震以及核弹爆炸,都会发出次声波。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答案】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解析】 解:(1) 敲响的音叉靠近水面会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玻璃罩抽去空气后,声音不能传播,所以铃音变小;(3) 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所以隔着水槽能听到水中石头的敲击声;(4) 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鼓面振幅更大,发出声音的响度更大;(5) 物体振动速度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硬纸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答案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3)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4) 响度与振幅有关; (5) 音调与频率有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2)(3)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4)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音产生、 传播条件及声音特性影响因素的掌握, 是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2.【答案】 解: (1) 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测海底深度等;(2) 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 0.6?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 12 0.6?= 0.3?,暗礁到船的距离:?= ?= 1530?/?0.3?= 459?;答:暗礁到船的距离是459m。(3) 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解析】 (1) 超声波是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超声波具有单向传播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2) 利用回声计算与障碍物 ( 暗礁 ) 的距离:先求出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暗礁到船的距离;(3) 次声是指低于 20Hz 的声音,它的波长很长,人耳无法听到次声;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超声波及其应用、 次声波及其危害的了解与掌握, 平时学习时多了解、多积累,提高分析这方面问题的能力。23.【答案】 ABAC0.76【解析】 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 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 A、B;(2) 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A、C;第10 页,共 11页(3) 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C 相同的数据,即0.76 。故答案为: (1)?、 B; (2)?、 C; (3)0.76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 琴弦的材料有关。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和物理量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24.【答案】 (1) 被弹起;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将乙音叉靠近甲音叉一些;(3) 不被弹起;真空不能传声【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本题是把左边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 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声音经过空气传递到耳朵里的。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不会达到相同的结果。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解答】(1) 由题干知道: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左边的音叉甲也振动发声,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因音叉的振动而被弹起,这表明声音由空气传播到音叉甲;(2) 如果想让泡沫小球弹起的高度增加,需增大乙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可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或将乙音叉靠近甲音叉一些;(3) 月球上没有空气,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发声,小球就不会弹起,处于静止不动,所以这表明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 (1) 被弹起;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将乙音叉靠近甲音叉一些; (3) 不被弹起;真空不能传声。第11 页,共 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