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上传人:shanz****g555 文档编号:54358604 上传时间:2022-02-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买文具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70-7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 角、分。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学会兑换人民币, 知道人民币的功用。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搜集资料、整理 资料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零用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教学难点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 教学准备1、剪下附页二中的人民币小样;2、搜集并整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吗?好久没见 它,原来,它开了一个文具店,今天开业,它邀请我们全班 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看去看看。 (课件出示文 具店)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1、参观文具店 师:机灵狗的文具店有哪些文具?多少钱呢? 师:你喜欢哪样文具?想拥有它吗?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用人民币来买。2、认识人民币(1)小组内交流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2)组长整理同学们介绍的内容,进行汇报。(3)刚才我们介绍的都是纸币, 生活中还有一种钱币是金 属的, 叫硬币。(4)共同辨认硬币。观察相同点和不同点。3、巩固新知游戏:我问你答(1) 教师说面值,学生举起相应的人民币学具。(2) 教师说特征,学生拿出人民币。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机灵狗想让我们陪它一起去银行换一些钱,让我们跟它 一起到银行去,看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什么。(课件演示机灵狗用一元钱换十个一角钱;用一角钱换了十 个一分钱)1)课件中止,学生汇报:在银行知道了什么(2)继续看课件,机灵狗提问: “小朋友们,五元能换多少 张一元?两角能换多少张一角?五角能换多少张两角和多 少张一角?” (钱由图来表示)三、巩固练习(1)师:小朋友们,机灵狗的文具店来顾客了,快看看,她想买什么?“我只带了一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 (出示各种文 具及价格)师:小朋友们,她带了一元钱,能买什么呢? 同桌在一起讨论,再集体说。(2)忙碌的一天结束了,一起看看机灵狗今天的收入是多 少?出示各种面值的钱,学生计算。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四、学生互评、自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需要在哪方面努力?你的同桌 呢?五、教学反思买文具说课稿、说教材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一年 级第二册第六单元“购物”的第一课。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 标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 的关系。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 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 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 民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二、说教法一年级学生一般对人民币都有了一点认识,能大致分辨 出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元、角、分之间的 关系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付钱、找钱等。我根 据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在教学时突出了以下 几点: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 和交流的机会。导入中谈话内容的设计,不仅很自然的将学 生引入新课中,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 生活,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的设计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路径的引导者、学 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试图让学生发挥他们 的主体作用,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任何时候都 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渗透应用性和开 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是本课 的教学设想之一。 本课中的“购物”和“小小银行”活动的 设计正是源于这种构想。三、说学法这节课是一年级的教材,学生的年龄小,但对人民币的 有关知识并不是一片空白。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已丰 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故在教学时,我对学生放的 放开,尽量让学生多说,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 师是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 时,我设计让学生每4人一组,小组活动讨论将人民币进行 分类和共同参与到购物、兑换活动游戏中,使学生在情感、 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四、说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你们陪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买东西需要什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自由发言)看来 钱的用处非常大,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同学 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人民币)今天,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二)人民币的认识。1、认识人民币。(1) 出示几张大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2) 利用CAI出示常用的小面值的人民币,提问:你们认识哪些?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和同桌之间交流一下。(3) 向学生介绍盲点,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先独立认识,再同桌交流,在交流中丰 富学生的识别方法,构建学生对人民币多种特征的了解。教 学中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的培养。2、分一分。师: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分类吗?假如要把全班同学进 行分类,该怎么分?现在你们能把盒子里的人民币按照一定 的标准分一分吗?在组内分一分。分好后小组汇报交流。教 师小结各种分法后,教育学生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 良好卫生习惯。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结合学生的分法,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并 板书。说明:在人民币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 位。这两个环节,我是放在一起处理的。一年级的学生对 知识内容容易遗忘,所以我先复习了一下如何分类,以至学 生很快的就能将人民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了分类。在分类中 又很自然的引出人民币的单位,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认识人民 币。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和合 作交流的机会。(三)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1、创设商店购物的情境,问:一本数学本2角钱、一把尺子1元钱,你们可以怎样付钱呢?小组讨论后付钱。在 活动中明确1元=10角。问:我这儿有张卡片5分钱,但是 我要两张一起卖,你该付给我多少钱呢?小组讨论后付钱。 在活动中明确1角=10分。(板书:1元=10角,1角=10分)2、结合歌曲一分钱教育学生拾金不昧,养成不乱 花钱、节约的好习惯。通过购物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并 在购物过程中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人民币的功能。在活动中 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人民币及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体会 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教学变成数学活动的教学。歌曲一分钱的设计不仅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休息、活跃了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合理用钱的意识。(四)巩固练习。1填空: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设计成“小小银行”的游戏。 )把问题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乐于接受。通过 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币之间可以兑换,让他们体会到在日 常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如何解决,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 系,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和应用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经 验生活化、数学化、系统化。2、抢答。这一题的设计,旨在进一步巩固深化,拓展思维,确 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五)全课总结。小兔请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兔请客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流程:、情境创设。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二、新知学习。(一)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回答生1: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再出示挂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三、巩固新知1、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自己列式计算。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 第二组是小狗, 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四、作业五、课堂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六、教学反思:小兔请客说课稿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 面谈谈我的设想。我将本次说课分为设计理念、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三部分。第一部分: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将从以下三方 面谈谈我的设想。1、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 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习数学、探索 知识成为学生的需要。2、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学 习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3、鼓励算法多样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应有的尊重。 因此,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 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第二部分:设计思路1、教材特点小兔请客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法,是 本册教材计算教学的起始,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 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熟练口算20以 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小兔请客的童 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有 多少个果子?草地上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 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最后鼓 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 各部分名称。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标准的理 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学生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抽象思维能力差, 有意注意时间短, 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他们更乐于在 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那么,生动有 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丰富多彩的游戏容易 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3、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 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 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 动探索的意识。4、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 数加减整十数。第三部分:教学程序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 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 如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通过课件显示情境图: 春天 来了, 小草绿了, 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 你们看 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 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来了解图意,然后 揭示并板书课题:小兔请客。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 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 情感体验。(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学生 感兴趣的连环画,创设了小兔请客情境。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1)出示第一幅图并提问: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 学问题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 题,自己去提出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说:一共有几盘果子?一共有多少个 果子?其中解决较难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视为重 点。(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教 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 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3) 那么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教师鼓 励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先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再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依据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个理念设计的。作为教 师要深入每一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 同伴交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相互倾听、相互质疑。在这一 过程中,学生可以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知 道如何吸取和采纳别人的建议。反馈计算方法。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可能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这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 先摆2捆小棒, 再摆3捆小棒, 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2因为2+3=5,所以20+30=50;3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4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5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 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 听一听。新课标倡导鼓励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选择算法, 教师要特别尊重每个学生的思考,注意保护每个学生探索的 积极性。学生在实践与交流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主探索 出新方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自己 喜欢的方法。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让学生 在实践与交流中,自己去体会、理解、选择。这样既尊重每 一个学生的差异,又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使不同层次的 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指导学生说出图意,重点在于 同第一幅图相区别。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 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有了上面的学习和引导,学生对于这 些问题应该会很容易的解答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 题,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 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 由此 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 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这时如果有的学生知 道,就 让学生 介绍。 并边 说边板 书如下 :20+30=50 50-10=40加 加 和 被 减 差数 数 减 数数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再次举例说明。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 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做完后组织学生口答, 并说出计算过程。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学生从多个不同的 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道题也加 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2、过课件演示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在快乐的做游 戏,这时又来了几只小动物, 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 你 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通过找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培 养学生的口算能力。3、几个小动物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 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 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 件显示情境图)指导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这时可能出现 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 都是正确的。4、课件显示小动物们参加完联欢会,都要回家,可是 该怎样安排坐车呢?先让学生先思考过程,然后说出自己的 想法,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把加减运算的学 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 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 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 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 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全课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 学会了什么?发新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 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 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体会计 算方法的多样化。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 会加法的意义。三、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 法。四、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 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五、教学关键: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计算问题。六、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 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 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并列式。学生可能提出: (1)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2)男生比女生少多少本?(3)女生比男生多多少本?(4)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针对“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 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汇报时,应鼓励学生估算结果,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 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1、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列出的19 + 18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 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2、探索算理。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学生可能有 方法一:10+10=20 8+9=17 20+17=37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19,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7,十位上 的1加上1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3,合起来就是37。 方法三:19 + 10 =29,29+8 = 37。方法四:20 + 18 = 38,38-1 =37。方法五:20+20=40,40-3=37方法六 :1 93 7竖式计算:(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所认识,可以让他们 说说,自己所认识的竖式算法) 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 说。请学生汇报: (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始计算,先算9加8等于17,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7。再算十位上1加1再加1等于3。(三)、实际应用。1、完成教科书第52页的“试一试”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 应给予及时指导。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2、完成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26+7= 3+39= 18+27=26+27= 23+29= 18+47=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苹果中间问题之间的联 系,在独立做题。3、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1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 书写的方法。(四)、解决问题。(我们去春游) 教科书第53页的“练一练”第3题。一(1) 二(2) 一(2) 二(1) 二(3) 一(3)27人34人30人30人33人25人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做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 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 教学时, 可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 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可能会 有多种方法,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然后进行搭配等。(五)、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用什么方法学到的?(六)、教学反思发新书说课稿、教学简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册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前面 所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 基础,又适当为学生学习这节课进行有效的学法渗透和迁 移。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 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切实学好本节课内容会为后面的计算 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 运算结果的范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技能是发展数感的 重要方面,教材为此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 估算的必要性。本节课通过一个班的同学发新书的场景,创 设了加法情境,所以在教学初,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 懂图意,根据“40本书够不够?”这一问题列出“19+18” 这一加法算式,但不要求学生们算出结果, 而是让他们先估 计一下书的数量够不够, 学生们可能会说出“19+18等于30多,所以够了。 ”还可能会说“不够。 ”这正为下面学生去验 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正确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知 识的兴趣,同时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遇事先估一估的习 惯。(二)、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中研究、 总结并解决实际问题。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 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 成良好非认知品质方面实效显著,很快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 论和策略之一。在我的课堂中也毫不例外地应用了合作学 习。估算结束后,我会把19+18等于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 四人小组合作,把计算过程记录在纸上,4号同学组织,并 记录,老师适当参与、指导。学生会出现多种算法如:摆小 棒、凑十法、利用上节学过的知识先把它转化成两位数加一 位数的进位加法再算、竖式计算等。汇报时,我不准备采取 老师写,学生说的方法,而是由学生自己到黑板说说小组讨 论的结果,因为学生自己研究出的东西本应自己讲给同学们 听,本组的同学可以直接站起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针对他 的发言可以发表自己见解。既吸引同学注意,又锻炼了他自 己,发展了数学语言,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举三得。当黑板上写满学生研究出的方法后,我会给予总 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研究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够熟练计算,也就是 说,在让学生体会到原来这道题有多种算法的同时,还应把 最普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扎实,所以我会先告诉学生们, 黑板上列出你们这么多想法,你们真棒!在今后的计算中你 们喜欢哪一种,用哪一种算得快,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今 后的计算中, 我们会经常用到竖式, 所以我们再来重点看一 下竖式好吗?这样即夯实了双基,又没有使学生产生只要会 竖式就行了的错觉。最后我要求学生把“发新书”这一题目 换一换,用数学语言说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上节课 换题目作为基础,学生会很容易说出:把“发新书”换成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三)、在练习题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解决问题。 练习是验证一堂课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如何的必要补充,学 生会在练习中再次体验算法并加深记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 还应该抓住练习这一重要环节,对孩子进行最好的训练,本 节课52页的练习中为我们准备了4道题,在课堂上我会要 求学生前两道题用竖式解答,后两道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做,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竖式是应该掌握的方法,但其他方法 也可以同时应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学目标的落实也水到渠成。教师对数学教学育人价值的觉悟,就在于改变以往大量的、 机械的强化灌输,强化训练的教学模式,时时注重培养学生 句、具有敏锐的审视问题的数学眼光,从而提高整体把握问 题的能力,希望我的学生能在本节课,乃至今后的学习生活 中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