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53533565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力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力知识归纳1. 什么是力: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 后者对它的力)。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o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 所用的力。5. 弹力弹簧测力计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原理:在 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 伸长的长度( L )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 弹力的计算: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 伸长(或缩短)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F=kAX,其中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一般是常数),单位式 N/m。F是拉力, X是弹簧的伸 长或缩短。(3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力的大小,以免被测力太大,损坏弹簧; 使用前,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如果不是,则要先调零; 挂物前,来回拉动弹簧的挂钩几次(防止指针卡在外壳上),并观察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线处; 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 轴线方向,勿使弹簧或弹簧指针与外壳接触摩擦; 测量时,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待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4)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提环、弹簧、指针、刻度盘、挂钩;注:假如弹簧测力计无法调零,则采用如下方法:测量前先读出指针示数,然后测量力后再读出示数,用第2次示数减去第1次示数即为被测力的大小。6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7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8.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的。(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 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好像作用在一个点,这个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9.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 ,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1)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 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2)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种类可分为静、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等。( 3)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于接触面已经发生相对滑动的运动时 ,在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力”。其计算公式是f=卩N,其中卩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 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 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或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5) 有弹力的地方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的地方一定有弹力,摩擦力是一种接触力 ,还是一种 被动力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用滚动代替滑动; 加润滑油; 利用气垫; 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二、力和运动知识归纳运动学知识点(部分)1. 运动的描述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叫参照物 .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2. 运动的快慢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单位是: m/s; km/h。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亚里士多德观点: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须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3. 物体平衡状态:物体 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 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就叫做二力平衡。3.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 二力平衡时 合力为零。(区分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易错分析作用与反作用力(牛三) 二力的作用点:二个物体; 二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二力的效果,可改变物体形状,也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一定同时存在;平衡力 二力的作用点:同一个物体; 二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二力的效果,只改变物体形状,不会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不一定同时存在;5. 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三、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压力、压强1. 压力:垂直作用 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 压强:物体 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3. 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 S单位是:米24.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f ;(2)F不变,SJ 同时把Ff,SJ。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5.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p gh (p是液体密度,单位是 千克/米3 ; 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注:各单位必须匹配)8.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0.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1.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2.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13. (了解)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 X 105帕=10.34米水柱。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浮力1. 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 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 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F浮G下沉;(2)F浮G,上浮(3)F浮=G悬浮。(不会漂浮)3.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 受到的重力)5. 阿基米德原理:(1 )原理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 公式:厂 ,式中p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 8N/kg。(3) 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 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 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6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 由”汗二&川=.-i 八|: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p液应该为p气。|6. 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G-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 中弹簧秤的读数)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F浮=p gh2*S- p gh1*S (浸没在水中)=p gS* h(3) 阿基米德原理:(4) 平衡法:F浮=6物(适合漂浮、悬浮)7 浮力利用(1) 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 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四、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 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2.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L1)。(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 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或写作:F1L仁F2L2或写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4 .三种杠杆:(1) 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2) 费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 等臂杠杆:L仁L2,平衡时F仁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5. 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 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 , 要费距离 .( 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7.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提起物体所用的 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功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乂距离)3. 功的公式:W=Fs单位:焦;1牛顿;st米。(1焦=1牛*米).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 功。5. 斜面:FL=Gh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P有/W=n7. 功率(P):单位时间 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计算公式:P=W/t=FS/t单位:Pt瓦特;WT焦;t t秒。(1瓦=1焦/秒。1千 瓦=1000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