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模板)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5291073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机场特别是国际(口岸)机场是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阵地。为强化属地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形成防控合力,全面加强机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堵塞机场防控漏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明确工作原则保持高度警惕,从严从紧防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机场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始终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控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动态完善措施。增强风险意识,深刻汲取有关机场疫情教训,持续完善针对性措施,堵塞防范漏洞,守牢机场防控各个关口。确保迅速反应,高效处置应对。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一旦发生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科学、精准、快速执行应急预案,严防疫情传播扩散。压实各方责任,狠抓措施落实。完善防控领导体系,压实属地责任,加强行业指导和监管,严格监督考核,强化措施落实,形成防控合力。二、突出重点任务(一)强化重点场所区域管控1. 严格落实国际国内服务区物理隔离措施。各地要指导督促国际机场运营方做到入境人员与国内人员活动场所物理隔离。严格航站楼分区管理,按照国际入境旅客闭环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封闭管理的原则,完善国际入境旅客专用通道、机组专用通道、应急隔离场所等基础设施设置,加强航站楼转运通道封闭管理,做到入境人员与国内人员、机组与旅客活动场所的物理隔离,鼓励使用独立的国际航站楼。对航班保障工作场所和人员,实现国际国内作业场所分开、设施设备分开、工作人员分开、活动轨迹分开。国际和国内作业场所工作人员要固定岗位,避免交叉作业。入境保障服务区域的工作人员应避免与旅客(含机组成员,下同)和其他人员同时混用公共设施,尽量固定工作及上下班路线,避免与为国内旅客货物提供服务保障的员工混流。要实行入境保障服务和境内保障服务的全要素分流隔离,合理设计人流、物流线路,釆取必要的物理隔离设施。从事入境客运服务保障的人员不得同时从事境内服务保障工作。2. 严格机场公共区域管理。加强对机场公共区域的商业、餐饮、停车场、城市交通枢纽等的环境消毒,严格落实测温、验码、登记要求。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在机场公共区域原则上不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和日常监督,在出入口、室内等位置设置较为醒目的宣传警示牌,在人流密集场所设立公共卫生监督员。3. 严格机场周边管理。发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作用,严格对机场相邻街道(乡镇)管辖社区(村)、机场工作人员集中居住生活区域以及物流园区、货站等大周边地区的防控措施。加强分级管理,严格落实人、车、货进出要求。实现疫苗应接尽接,加强人员、环境监测,每周对重点环境区域进行核酸检测,每周抽取5%的重点人员进行1次核酸检测。加大对货物、垃圾监管和防控措施监督检查。加强对周边地区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诊所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对有症状和发热患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充分发挥机场周边哨点作用。(二)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定期检测当地政府部门在机场区域内设置相对固定、具备充足检测能力的核酸检测点。机场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每2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应12小时内反馈。合理安排检测顺序,尽量做到错位检测。离岗前,开展1次核酸检测;离岗后,前7天开展居家健康监测,第2天和第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上级主管部门有其他要求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但检测频率不得低于上述要求。对机场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外其他一线工作人员,按照同风险、同标准、同管理要求,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日常管理等措施,落实每周检测2次并保持合理间隔要求。上述人员与入境人员或货物有直接接触,或发生暴露风险后,当日立即进行检测。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要摸清在机场区域作业的人群底数,实行全员健康管理。(三) 严格国际运行航班机组人员隔离管理1.过夜机组隔离要求。(1) 执行国际/地区客运航班任务的机组人员。机组人员入境后执行集中隔高14天,健康监测7天。隔离期间,在入境当日、第3日、第7日和第14日进行核酸检测,其中第14日采集1份鼻咽拭子样本,使用两种核酸检测试剂检测,2次检测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健康监测期间,第2日和第7日进行核酸检测。入境第7日后可继续执行国际/地区航班,健康监测期间可执行航班。(2) 执行国际/地区货运航班任务的机组人员。机组人员入境后执行集中隔离14天,健康监测7天。隔离期间,在入境当日、第3日、第7日和第14日进行核酸检测,其中第14日采集1份鼻咽拭子样本,使用两种核酸检测试剂检测,2次检测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健康监测期间,核酸检测频次为不适随检。隔离期间可继续执行国际/地区货运航班,入境第7日后可执行国际/地区客运航班,健康监测期间可执行航班。2.未过夜机组隔离要求(1)执行国际/地区客运航班任务的客舱机组人员。客舱机组人员入境后执行集中隔离14天,健康监测7天。隔离期间,在入境当日、第3日、第7日和第14日进行核酸检测,其中检测原则上由不同检测机构开展;健康监测期间,核酸检测频次为不适随检。隔离期间可继续执行国际/地区航班,健康监测期间可执行航班。(2)执行国际/地区航班任务的飞行机组人员。在境外期间未下机的飞行机组人员。入境后免于集中隔离,执行健康监测,其中客运航班健康监测14天,货运航班健康监测7天。健康监测期间,每隔1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可继续执行航班。在境外短暂停留的飞行机组人员。入境后执行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7天。隔离期间,每隔1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间,第2日和第7日进行核酸检测。隔离期间可继续执行国际/地区航班,健康监测期间可执行航班。3.隔离期间继续执行航班的隔离要求对于执行集中隔离的国际/地区航班机组人员,隔离期间继续执行航班时,按以下隔离要求执行:(1)若未更换机组成员,如所执行的航班有隔离要求,则按照该次航班的隔离期限重新计算;如所执行的航班无需隔离,则按照上次航班的隔离要求继续执行。(2)若更换/增加机组人员,全组人员的隔离要求则按照该次航班中隔离期最长人员执行。(四)严格落实入境服务保障人员闭环管理对机场区域各类直接接触或服务入境国际机组、旅客、进口货物、行李物品、环境、航空器等直接接触的搬运、保洁、检疫、边检、流调问询、采样、转运、消毒等口岸高风险人员要登记造册,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固定工作岗位、避免交叉作业,釆取封闭管理,对达不到要求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及时调整岗位。科学进行岗位风险分类,各类不同岗位人员设置独立的行进路线和办公场所,不发生交叉接触。采取一定工作周期的轮班制,工作期间集中住宿、封闭管理,工作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点对点转运,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区普通人群接触;工作期结束后,在不接触除本班组人员外的其他人员情况下,集中观察一定期限且核酸检测阴性者方可解除限制。(五)强化“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要求国际机场要严格落实一线从业人员管理的要求,对于国际客运保障人员落实“四指定(指定工作人员、指定服务区域、指定休息区域、指定场内交通车)要求,对于国际货运保障人员落实“四固定(作业人员固定、作业场地固定、生产设备固定、休息区域固定)要求,对于涉高风险航班保障的机场在上述要求基础上还要落实“两集中”(相关工作区域集中,相关作业人员居住集中)要求。(六)严格落实入境服务保障人员个人防护与健康管理机场从事入境服务保障从业人员疫苗接种率要达到100%,未接种人员应调整工作岗位。完善机场运行区内管理措施,改善一线人员作业环境。机场直接服务国际入境旅客一线从业人员在岗时严格釆取二级以上防护措施,根据岗位需要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要加强对所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正确穿脱工作服、隔离衣和防护口罩等,逐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各岗位员工作业过程中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对评估不合格的要进行再培训。建立全体员工健康状况台账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落实登记、测温、消毒、疫苗接种等防控措施。对相关重点人员实行每日健康监测零报告制度,每天上、下午各开展1次健康监测。加大对上述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力度,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疑症状,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诊。加强每日健康监测,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及时共享高风险岗位人员健康信息和防护情况。(七)严格机场进出人员管理机场所有进出人员必须100%佩戴口罩、100%查验健康码、100%接受体温检测。优化入境场所管理流程,缩短入境人员在入境场所聚集停留时间,尽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入境人员执行严格的闭环管控和隔离政策。如遇健康码信息或测温异常,由工作人员引导至医学观察点作进一步检查和信息核验。根据查验情况,需要隔离或送医的,由专人专车送至指定地点。口岸城市要按照平急结合原则酌情建设大型专用集中隔离场所。(八)推广无接触服务推广启用安检自助验证、一体化自助登机等服务,使用人脸识别、自助验证等方式完成“无接触”证件核验检查。扩充自助办票和托运柜台,为旅客提供自行扫描追踪行李所处位置和自助支付超重行李费用等服务。推行购物餐饮环节的在线预定、无接触支付和取货等服务。(九)加强入境货物运输管理按照“人物同防“客货分离的防控要求,实施对国际机场货运区域的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岗位疫情防控要求和人员防护措施。对不同业务区域的工作场所及岗位进行风险划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防疫体系和制度。根据货物始发地疫情形势,对机场货站区入境货物进行风险分级分区管理。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核酸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措施。对入境的其他货物,包括旅客行李、冷链、普货、快件、邮包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出库前完成全面消毒,在货舱、客机腹舱内实施气溶胶喷雾消毒。检出核酸阳性样本后,对涉及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冷链产品等加大抽样检测比例,按要求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分级分类处置工作。(十)加强和完善通风消毒措施1.加强航空器入境消毒。按照入境客运航空器消毒工作方案对入境航空器实施终末消毒,特别是对高风险区域、设施、物品、垃圾等按规定严格消毒处理。在检疫没有结束前,除经卫生检疫机关许可外,任何人不得上下航空器,不准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对机上垃圾、作业中产生的废料按专职队伍、专用标识、专门场所、专业公司的要求清理运送。压实属地政府、行业主管单位、企业、个人“四方责任”,细化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严格质量控制,及时开展效果评价,加强监督检查。2.加强机场环境消毒。按照单元化操作的原则,强化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对旅客进出动线和密集接触点实施高频次、常态化消毒全覆盖。加大对保障国际入境旅客的候机楼内环境、廊桥、设施设备等预防性消毒力度,确保每个国际航班保障后均有消毒。加强对国际航班保障人员活动轨迹高风险区域的消杀力度,发现感染者的应及时对感染者停留过的环境进行专业终末消毒。对境外人员行李重点消杀,加密大厅、安检区等重点公共区域以及电梯按钮、手推车、行李转盘等旅客和行李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频次。对入境交通工具产生的固液废弃物要全程从严管控处置。提倡使用自动化消毒装置,对国际到达区域不间断自动循环雾化消毒。指导督促餐饮商户加大消毒频次,为旅客做好大空间预防性消毒。空调系统均加装紫外线消毒灯,更换启用全新风模式。对空调箱、末端回风口、过滤网等实施每日多频次消毒。每周评估消毒效果,持续提升消毒质量。严格规范做好废弃物处置,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机场国际客货运航班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按照医疗垃圾处理。设置一次性口罩、卫生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购买点,值机大厅、安检等公共区域放置免费消毒液。(十一)定期开展环境检测每次境外航班返回后需立即开展内环境包括座椅、扶手、门把手、行李柜(架)、托运仓等高频接触部位以及机(船)内物品、行李外壁抽样检测。对国际机场口岸的入境人员通道、人员等候区等重点场所环境,每7天进行1次抽样检测。对国际机场口岸等可能存在风险的环境,每2周至少进行1次高频接触环境抽样检测。加强机场公共区域门把手、公共座椅、电梯开关、摆渡车辆、卫生间、洗手池表面等环境核酸检测。(十二)加强防控形势预警依托属地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和信息通报,密切跟踪病毒毒株变异和传播特性,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评估机场各类从业人员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护要求的有效性,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控方案,做到早预警、早指导、早防范。按“一班一策”原则,结合入境航班始发地疫情形势以及前期输入病例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十三)强化机场常态化防控1.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结合机场相关疫情的流调溯源,系统梳理分析和编制相关经验、警示案例材料,组织全覆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将疫情防控作为从业人员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作风治理措施,大力整顿缺乏敬畏、不严不细不实等问题,确保机场全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持之以恒做好防控各项工作。2.严格落实联防联控要求。根据国内疫情形势和机场所在地风险等级,及时调整进出航站楼、安检通道等验码、查证及相关管控措施,动态调整机场高风险岗位人员防护要求,防止疫情向机场回流倒灌,坚决阻止疫情通过航空渠道传播扩散。加强机场内防护知识宣传引导,提高旅客的自我防护意识,提升机场区域人员群防群控水平。(十四)强化培训演练针对机场特别是大型机场运营管理专业性强、协同性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持续提高管理团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管理与疫情防控统筹水平。要加强机场区域现场培训指导,对所有机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防控常识、防控流程、防控手段等疫情防控业务培训,提高精准防控能力。组织编写容易理解操作的宣传导引,对包括保洁员、搬运工在内的机场全体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持续强化一线员工疫情防控的主动性、自觉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定期组织入境航班疫情防控工作演练,从制定预案、操作流程、突发情况处置、工作衔接等方面进行全要素全流程综合演练,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切实堵塞入境航班船舶的疫情防控工作漏洞。(十五)强化应急处置能力1. 完善应急处置体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以“防扩散”为首要目标,持续完善包括预警决策、协同处置、信息发布等在内的应急处置方案预案,纳入当地政府防控应急预案体系。重点细化病例转运救治、全员核酸检测、人员隔离疏散、区域封控消杀、客货航班调减等应急处置程序,做好核酸检测场所力量、转运车辆、隔离场所等资源统筹调配。定期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熟练掌握防控指南、流程和标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2. 实现快速精准处置。当机场一旦发生高风险岗位人员或其他中低风险人员感染时,应立即开展快速流行病学调查,并在6小时内完成。对密接、次密接、潜在密接者和可能暴露的重点人员实施快速隔离管控。当机场发生3例(含)以下高风险岗位人员感染时,应在24小时内完成机场全员核酸检测,及时开展感染人员工作休息场所的终末消毒。如隔离管控人员超出已釆取封闭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人员范围,应立即釆取进出机场管控措施,开展大规模消杀,并视情调减航班量。当机场发生3例(不含)以上高风险岗位人员感染、或其他中低风险人员偶发感染时,应在12小时内完成当天到岗人员核酸检测,其他轮岗休息人员就地自我隔离,在24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立即实施严格的进出场管控措施,对机场区域全面消毒,及时将航班量调减到最低。3. 加强信息通报协查。建立扁平化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及时高效通报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有效支撑。第一时间上报机场高风险岗位人员感染信息,将感染者前5日内参加航班保障或旅客服务的全部有效信息同步推送至相关机场、航空公司,协同完成重点人员反馈、排查、处置,避免漏管失控。(十六)全面提升疫情防控水平1. 改进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适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系统提高防控能力。在确保安全生产基础上开展管理制度再造,将疫情防控措施要求纳入机场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与疫情防控相适合。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充分识别入境航班保障、设施设备运行、人员作业操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点,不断调整完善业务流程,确保风险得到及时管控。开展保障方式创新,充分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机器替代率,减少高风险环节和岗位人员,提高可持续防控能力。2. 确保疫情防控投入到位。有关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机场的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必要设施改建和相关资源投入。支持机场对国际入境旅客、机组、货物专用通道以及航站楼空调组件、应急隔离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必要建设改造,将防控要求纳入机场新建或改扩建工程项目内容。加大对机场工作人员集中居住和隔离管控场所、设施建设、改造的支持力度。(十七)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督导检查1. 压实地方属地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落实对机场区域疫情防控的属地责任,落实对机场疫情防控组织机构的领导责任,督促机场管理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方案、落实防控措施。协调当地海关、边检、民航等各类驻场、运行保障单位防控工作,筑牢防控链条。完善机场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由机场所在地政府牵头负责,地方卫生健康、疾控、公安、交通、外事、口岸等部门,海关、边检、民航等驻场、运行保障单位参加的机场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实体化运行、常态化运转,指导机场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领导与组织实施机制,统筹组织领导机场区域疫情防控措施制定、信息沟通、流程管控、会商决策、资源调配、监督检查和应急处置等工作,明确负责日常工作的地方部门,必要时成立负责现场协调的前方指挥部或工作组。做到制度完善、职责明确、流程清晰,实现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同共防、联动群防。各地要至少每两周组织指导民航、边检、海关、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疾控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对辖区内疫情防控各环节逐一排查风险,特别是入境交通工具检疫消杀和垃圾处置、国际货物消杀、直接服务保障人员个人防护等的属地工作机制建立及工作落实情况,加强规范防护和作业情况监督检查,检查频次很多于1周2次,检查内容全覆盖,及时发现潜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相关单位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达不到防控要求的,可按规定暂停其口岸功能。2. 落实机场主体责任。要加强各流程各环节特别是航空器、人、货、物交接转运等重点环节的管控,将机场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货品和设施全部纳入疫情防控管理范围,各驻场单位要切实落实对本单位各区域各岗位各类人员的疫情防控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外包单位、各类代理和关联机构的的疫情防控管理,确保监管到位。包括保洁人员在内的民航、边检、海关等相关人员定期核酸检测,纳入当地应检尽检的免费检测范围。加强对机场周边区域以及机场工作人员集中居住区的疫情防控,确保防控区域全覆盖、防控对象无遗漏。3. 落实外包外协人员管理要求。对保障国际业务的保洁、搬运等高风险岗位应建立专门团队,纳入机场、航空公司员工管理体系,由机场、航空公司直接管理,并建立与职责相匹配的薪酬保障制度。对其他外包单位按照“工作能够外包、责任不能外包”的原则,履行防控管理责任,签订防控责任协议,建立准入评估机制,落实资质管理要求,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4. 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机场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应采用现场检查、远程检查、交叉检查和联合督查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机场防控风险排查和措施检查。至少每2周开展1次国际机场防控综合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国际客货航班多、境外输入病例多、外包外协单位多、发生疫情问题多的机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对达不到防控要求、存在明显漏洞、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规定暂停其航空口岸功能。5. 严格考核强化激励约束。有关地方要引导机场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要位置,及时调整机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疫情防控工作考核机制,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对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按规定标准给予奖励;对不胜任现职、难以有效履行职责的及时调整;对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对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按规定进行问责。6. 统筹指导强化防控合力。各行业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依法依规加强对机场防控工作的指导,把机场防控作为有关预案和技术方案制定修订的重要内容,在疫情监测预警、核酸检测、消毒工作等方面提供及时有力指导。强化远端防控,加强入境航班机上防控和机组人员防疫管理,指导支持地方对航班量、入境点等进行及时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