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2509030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及物质运输 2.3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研析考点研析课堂归纳课堂归纳 随堂演练随堂演练 课时规范训练课时规范训练 单元练二单元练二第第3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讲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全国课标卷五年考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频统计2018高考预期高考预期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式2.实验:通过模拟实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验探究膜的透性3.实验:观察植物细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016全国乙,全国乙,T22015课标课标,T32015课标课标,T12014课标课标,T42014课标课标,T4仍为高频考点仍为高频考点考点考点1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细胞的失水和吸水1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答案:答案:半透膜浓度差大于半透膜浓度差大于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答案:答案:细胞膜细胞质原生质层细胞液渗透作用选细胞膜细胞质原生质层细胞液渗透作用选择透过性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择透过性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判断正误判断正误1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有选择透(过过)性。性。()提示:提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2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可观察质壁分离及复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可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原。()3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细胞能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必要条件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壁分离的必要条件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4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相对细菌和植物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压,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养基的渗透压,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感。压更敏感。()5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6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只能单向进行。()热图思考热图思考A、B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渗透达到平衡,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静止不动的。()答案:答案:(1)(2)h不变时,不变时,S1、S2的大小关系为:的大小关系为:S1_S2(填填“”、“(3)在在B图所示的图所示的U形玻璃管内,左右管内分别装入质量分数相形玻璃管内,左右管内分别装入质量分数相等的葡萄糖、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管中液面相平,假设溶等的葡萄糖、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管中液面相平,假设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液面的变化为:左管液面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液面的变化为:左管液面_,右管液面右管液面_。(均填均填“升高升高”、“降低降低”或或“不变不变”)如同时向两管内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两管中液面的变化如同时向两管内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两管中液面的变化分别为:左管液面分别为:左管液面_,右管液面,右管液面_。答案:答案:(3)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先升高,后下降先下降,再升先升高,后下降先下降,再升高,最后稳定在一定高度高,最后稳定在一定高度题型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题型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原理:渗透作用(1)实质:水分子实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是自由是自由扩散的一种扩散的一种)。(2)条件条件2渗透作用的发生渗透作用的发生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如蔗糖如蔗糖)(1)当当S1浓度浓度S2浓度时,由浓度时,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的水分子数,分子数,S1液面上升。液面上升。(2)当当S1浓度浓度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的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的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本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的知识。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断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是因为叶片失水,乙的浓度不变说一定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是因为叶片失水,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与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丙的浓度变大是明乙的浓度与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丙的浓度变大是因为细胞吸水,由此推断,实验前,丙的浓度因为细胞吸水,由此推断,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甲的浓度,的浓度,A、B错误,错误,D正确;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正确;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水分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错误。答案答案D渗透方向及浓度大小的判断渗透方向及浓度大小的判断1判断溶剂渗透的总方向判断溶剂渗透的总方向(1)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根据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根据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判定。(2)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才能体现溶质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扩散。萄糖溶液一侧扩散。2判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大小判断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大小若渗透平衡后,半透膜两侧液面仍存在液面差,则半透膜两若渗透平衡后,半透膜两侧液面仍存在液面差,则半透膜两侧溶液就存在浓度差,液面差越大,浓度差就越大,且液面侧溶液就存在浓度差,液面差越大,浓度差就越大,且液面高的一侧溶液浓度高。高的一侧溶液浓度高。题组精练题组精练1(2017陕西长安质检陕西长安质检)如图表示一种间隔以半透膜如图表示一种间隔以半透膜(只允许水只允许水分子通过分子通过)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的水槽,两侧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液和麦芽糖溶液。然后在半透膜两侧加入等质量的麦芽糖酶,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在加入麦芽糖酶前后a、b两侧液面的变化是两侧液面的变化是()A加酶前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液面侧液面B加酶前加酶前a侧液面上升,加酶后侧液面上升,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等于侧液面上升并等于a侧液面侧液面C加酶前后加酶前后a、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液面不变D加酶前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侧液面液面解析:解析:选选D。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渗粒的数目。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渗透压相等,即加酶前透压相等,即加酶前a、b两侧液面不变;但加入麦芽糖酶后,两侧液面不变;但加入麦芽糖酶后,麦芽糖分解,使得麦芽糖分解,使得b侧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水分由侧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水分由a侧向侧向b侧转侧转移,移,b侧液面上升并高于侧液面上升并高于a侧。侧。2.(2017广东东莞中学期末广东东莞中学期末)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解析:解析:选选B。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仔细观察图示,长颈漏斗内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将上升,由于实验初始阶段半透膜内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随着液面高度外溶液浓度差较大,所以液面上升速率较大。随着液面高度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的增大,液柱抑制水分渗入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当与浓度差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促进水分渗入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渗入与渗出达到平衡。题型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题型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1某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散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高解析:解析:选选D。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只与膜两侧的。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只与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同时液面高度差溶液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同时液面高度差越小扩散速率越快,所以刚开始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速率越小扩散速率越快,所以刚开始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速率最快,之后逐渐降低,最快,之后逐渐降低,A错误;水分子扩散的方向表现为由清错误;水分子扩散的方向表现为由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且扩散速率随着漏斗内液面的升高而逐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且扩散速率随着漏斗内液面的升高而逐渐减慢,渐减慢,B错误;因为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蔗糖错误;因为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故半透膜两侧始终存在浓度差,两侧溶液浓度不分子通过,故半透膜两侧始终存在浓度差,两侧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可能相等,C错误;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升高其实是半透膜两侧错误;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升高其实是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不相等的结果,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水分子进出速率不相等的结果,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的进出速率相等,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的进出速率相等,D正确。正确。2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为研究甲地某植物能不能移植到乙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表:浓度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况质壁分离状况不分离不分离刚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他们又测定了乙地土壤溶液浓度,发现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适合该植物生长,则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最可能是()A0.2B0.2C0.2 D0.15土壤溶液土壤溶液S2溶液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溶液浓度时,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的水分子数多于分子数多于S1S2的水分子数,总结果:的水分子数,总结果:水由水由S2溶液流向溶液流向S1溶液,故溶液,故S1液面上升,然而当液面上升,然而当h停止上升,停止上升,S1与与S2达到渗透平衡时,达到渗透平衡时,S1浓度仍大于浓度仍大于S2浓度,如浓度,如S1为蔗糖溶为蔗糖溶液,液,S2为清水时,即使达到渗透平衡,被稀释后的为清水时,即使达到渗透平衡,被稀释后的S1中仍存在中仍存在原有的蔗糖分子,其浓度绝不会与清水原有的蔗糖分子,其浓度绝不会与清水(S2)相等。相等。易错点易错点3混淆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混淆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提示提示(1)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原生质层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两部分,且仅存在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2)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以后所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原生质体是去除了植物细胞壁以后所剩下的植物细胞结构。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可以认为原生质体包括原生质层、细胞液和细胞核三部分。易错点易错点4误认为同种物质跨膜方式应一致误认为同种物质跨膜方式应一致提示提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非固定一种。如葡萄糖进入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非固定一种。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而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方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而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再如静息电位形成时式为主动运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再如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与动作电位形成时外流与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但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但K、Na在其他细胞中跨膜运输一般为主动运输;上图所示也可看出在其他细胞中跨膜运输一般为主动运输;上图所示也可看出氨基酸和氨基酸和Na由肾小管管腔进入上皮细胞和由上皮细胞进入组由肾小管管腔进入上皮细胞和由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不尽相同织液的方式不尽相同图中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图中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逆浓度梯度逆浓度梯度”,应属主动运输,但氨基酸由细胞进入肾小,应属主动运输,但氨基酸由细胞进入肾小管周围组织液则为协助扩散;管周围组织液则为协助扩散;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协助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但扩散,但Na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却为逆浓度方向的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却为逆浓度方向的主动运输,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未必相主动运输,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未必相同。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