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梳理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51874999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重难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州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梳理胡建军开头:1、 2、看教师用书,下载图片,选择其中我感受较深的地方和大家交流。一, 整学期课时安排:重点是: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三角形,整体是中间大,两头小,其中重中之重是有关小数的内容,占了两个单元,共计20课时,其一个内容就占了整学期新知识的约五分之二。二, 四则运算(一) 表:在老师用书里,每一个单元的教材说明里面,都列了一个表出来,这个表清晰地把第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都用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比如第一单元的就在第16页,对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有很好的作用。(二) 主题图:打开第一单元,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幅“冰天雪地”的主题图,主题图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图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26人,冰雕区有180人。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连贯性很强,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三) 解决问题:通过我班的孩子们考试的情况我发现,他们完成解决问题比较难,一部分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无法在考试时得到高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题 没能很好地完成。从刚才出示的表上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到四课时的内容都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推荐精选(四)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可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思路“先算出每天接待多少人,再计算6天接待多少人”。不要停留在“先用9873,再乘6”的描述方式上。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这种习惯终究会养成。(五) 运算顺序:A、用笔标注:B,用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进行引导三位置与方向(一)确定位置1、向学生介绍物体所在方向的一般表述。学生在交流例1的结果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东偏北30或北偏东60,教师应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例如,本例题中1号检查点的方向,一般说成“东偏北30”。2、“做一做”中,我犯了一个错,那就是没有认真备课,导致引导学生做错了,直到学生提醒我才改过来,我希望老师们不要犯我一样的错。(第二题填了东偏南的方向上,实际应该填东偏南30度,少填了30度) (二)绘制物体位置: 可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插图中,三个孩子说的两句话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是先确定方向,二是,用一厘米表示多少米。推荐精选 (三)相对位置: 教材的要求有的原话:“ 目的是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但在具体的作业中,却不只是要求体会而已,还要说出来,结果孩子们做不出来,这时我想到在前面的教学中,、于是,我就把最大的那个拿出来,把相对的两个物体画在黑板上,要学生两步走,一是把两物体连线,二是把“方向标”以上北下南的方向放在一个物体的位置,确定方向并量出夹角。四、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 加法运算定律:1、整体上把握: 从表中我们看出,本单元分成三部分,一是加法定律,二是乘法定律,三是简便方法。我们从心里知道这个编排意图,更便于我们自己总结,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总结,让孩子们的知识系统化。2、主题图。 本节教材的三道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讲的是王叔叔骑车旅行中的有关数学问题、其中,小精灵说的话:“李叔叔准备骑车旅行一个星期。”对于解答例1无关紧要,但能为后面引出例2、例3埋下伏笔。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连贯的情境,逐步生成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荐精选2、例3时:教材设计的四个加数,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两条加法运算定律,综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中。这里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而是适当留白,并提出: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留白进行引导。(二) 乘法定律2、 在教学例2时,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让学生先根据问题试着从主题图中找到所需的条件,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计算。通常,根据不同的解题思路会有学生列出(255)2与25(52)两种算式,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的异同:计算顺序不同,但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计算结果也相同,所以能用等号把这两个算式连起来。这里,还可让学生通过比较,初步体会到两个算式虽然结果相同,但后一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接着,可以让学生再自己编出几个类似例2这样的算式,以积累更丰富的感性认识。这种方式也可用在其它两个定律的推导过程中。(三) 简便运算推荐精选此节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在运用简便运算时,学生容易错,于是重点就是在要分清出现的题目是哪一种情况,是连减、连除还是乘除,弄清楚后对号入座。五、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概念重要: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得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2、主题图简要地呈现了 “小数产生”的过程: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还需要把一个单位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等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不过,根据实际情况,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米尺,于是我是让学生量课本,看看有多少厘米,得不到整数时,同样能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 。3、数位顺序表: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可以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小数读写”“比较小数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而且关于计数单位及数位的区别,常会出现在试题中,所以很重要。第一步 认识小数的组成也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二步,根据数位明确计数单位,第三步明确从小数点向右数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从而推出数位顺序表。推荐精选4、小数基本性质:也就是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书上的方法是让学生去量0.1米 0.10米 0.100米的纸条,我改了一下,前一天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去后,裁0.1米 0.10米 0.100米的纸条,写上数据。第二天上课时,就说要检查家庭作业,当孩子们拿出这些纸条时,有几个大胆一点的孩子不但炫耀自己的纸条,还大声说:老师,这些纸条是一样长的。我说不可能吧,大家比一比,孩子们一比后,确实是一样的,我问怎么回事,孩子们说: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再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书上有的,我问哪里,于是大家打开书找,找到后,我表扬了他们,然后大家齐声朗读并进行巩固练习。我没有去给学生分析为什么,因为我怕讲不清楚,让孩子们云里雾里的,反而搞不混淆。5、比较大小:学生在初学小数时,往往会用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误认为小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于是,我总结出两句话六个字让孩子记住,用这样的方法来进行 ,那就是:对数位,高位起。6、小数点移动: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的关系,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想如果从以下三方面去着手,可能效果不错。一,一边叙述故事一边把推荐精选书上四个等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的这一个过程。二,如书上所提示,先从上往下观察,然后从下往上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说感受。三,集体完成下面的真空题。7,例6和例7是配合例5对小数点的移动的巩固和拓展,为了让孩子简单轻松地记住,我让孩子们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记:小数乘以或除以整十整百的时乘数有几个0,就向右移几位除数有几个0,就向左移几位六、三角形(一)高:关于三角形的高,书上是这样定义的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1、关于钝角三角形的高,教师用书是这样说的:“要注意的是在钝角三角形两条短边上做的高在三角形外,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不作要求。”可在实际题时,还得知道,不然一些题,尤其是五年级上期的求图形面积时就要用到,建议老师们挤个时间专门讲一讲。2、三角形有三条高,学生易把对应的高与底搞混淆,我们可强调高与对应的底一定是垂直的。(二)稳定性 除了让学生看书上的三张图片感受以外,还可让学生站起来看学校周围建房时所搭的架子,学生亲眼看到的,比我们说给他们听有效果。推荐精选(三)三角形的分类教材的基本思路是把这一节内容分成按角分和按边分,按角分类容易做到,但按边分就困难,所以教师用书上这样强调:“为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不强调分成了几类,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四) 三角形的内角和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我觉得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上公开课时所采用的方法就非常的好,一个是把三个角用量角器量出来后边,另一种是把角形的三个拼起来。在我教学中,遇到学生说三个角加起来不是180度,我告诉他们是在量的时候有点误差,不知这种解释对不对。为了让学生有三角形拼,可在前一天布置回去的家庭作业之一是用一张纸剪一个三角形,第二天在检查作业后让学生把这个三角形有三个角撕下来拼拼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让学生撕而不是剪,是因为以避免刀具入教室)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在本单元有这样几处要重视:1、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小数点要对齐。2、一般情况下,运算结果的末位有0要去掉。3、在算减法时要注意退位,学生很容易错。4、课程标准里面对学生的要求以三步以内的计算为主。第七单元:统计推荐精选强调在完成统计图时先描点再连线。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一) 本单元是植树问题,明白间隔的意义是学好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为了让孩子们懂得间隔的意思,我、(二) 是本单元共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两端栽树的情况,第二课时为两端不栽的情况,第三课时是封闭方阵的中栽树的算法。为了讲解方便,我拓展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只有一端栽的情况,这就带领学生总结出:两端栽:棵数间隔数+1 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只一端栽:棵数间隔数(三)数学广角的内容,那是以前我们当学生时没有接触到的,它具有更广阔的发散思维,其规律性更隐蔽些。但因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更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