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酶和ATP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9581214 上传时间:2022-01-1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酶和ATP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酶和ATP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 酶和ATP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纲解读考纲解读(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酶的本质、特性和影响因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与影响因素。(2)题型上重视以图表形式出现的信息提取与分析的能力题。(3)联系时事热点,重视运用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1)从考查的力度来看, 本单元历年都是考查重点,所占分值约1520分。(2)从考查的内容来看, 高考试题注重对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知识的考查;尤其重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性命题。(3)从题型上看,酶与ATP及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光合作用则是各类题型都出现较多理论理论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6细胞呼吸实验实习实验实习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2014年备考建议年备考建议三年考情总结三年考情总结权威解读权威解读考纲传真考纲传真第第1课时课时 酶和酶和ATP课前落实课前落实知识点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判一判(1)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酶在生物体内有催化和调节作用。(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4)活细胞都能产生酶,有些酶中含有核糖。( )(5)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进行。( )(6)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7)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知识点二 酶的特性1._: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化学反应。3.酶的作用条件较_:在_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_。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_,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_,但_。知识点三 ATP在代谢中的作用1.结构简式:_化学组成:一个腺苷两个_三个_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关系式:_。(2)能量来源:动、植物和微生物:_分解有机物所释放能量。绿色植物:除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外,还包括光合用吸收、固定的光能。(3)能量去向:用于生物体的_。(4)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的共性。教材解读1.教材7879页实验及控制变量:14号试管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呢?实验组和对照组是?【提示】 自变量:“加热”、“Fe3+”和“H2O2酶”;因变量:产生气泡的数量及速度;无关变量:H2O2的量及浓度、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实验组为2、3、4号试管,对照组为1号试管。2.根据教材81页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完成82页基础题第1题。(生物史方面的考查)3.教材85页中间小字部分不同生物酶的最适pH、温度及酶失活问题。4.教材86页中二拓展题。5.教材87页酶的实践应用。6.参考教材88页左下角ATP分子的结构图解,辨析其与RNA的关系。【提示】 ATP水解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腺苷(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7.参考教材90页图5-7,掌握消耗ATP的生理过程:细胞的主动运输、胞吞(吐)、生物发电及神经传导、发光、肌肉收缩及吸能反应。自我校对知识点一 (1) (2) (3) (4) (5) (6) (7)知识点二 1.高效性 2.一种或一类3.温和 最适宜 降低 变性失活 降低 不会失活知识点三 1.(1)APPP (2)高能磷酸键 磷酸基团2.(1)ADP+Pi+能量酶1酶2ATP (2)细胞呼吸(3)各项生命活动考点透析考点透析考点一 酶的本质及特性核心突破 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作用原理催化作用(生物催化剂)生理功能细胞核(真核生物)核糖体合成场所少数酶是RN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来源及化学本质 2.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3.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验证对照组:H2O2溶液在常温下几乎不分解。上述实验中的(2)和(3)对比,还可说明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针对训练1.(2011天津)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答案 C解析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故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不能为反应物供能,通过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NA连接酶可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使DNA片段连接;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故C正确。2.(2013四川市摸底考试)下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多为蛋白质B.此反应为分解反应C.此反应中甲、乙为反应物,丙、丁为产物D.甲与乙之间有专一性答案 C解析 图中甲为酶,其化学本质多为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该反应是在酶的作用下将乙分解成丙和丁,且酶与底物之间具有专一性。考点二 酶的相关曲线解读核心突破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2.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3.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4.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1)分析图A、B可知,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2)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去活性;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未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其活性。(3)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如图C所示。5.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如图)。6.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易错必明1.正确理解酶的作用:酶只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结果(即不能使反应的产物增加)。2.酶促反应速率不同于酶活性(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针对训练3.(2012南京模拟)下图为不同条件下同种酶促反应速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B.影响BC段反应速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是酶量C.温度导致酶促反应和的速度不同D.曲线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答案 D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AB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断增加,限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浓度;在BC段,随着底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不再增加,限制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底物的浓度,而是酶量;曲线和的反应温度不一样,曲线的差异是由温度的差异引起的。只根据37 、25 时酶促反应速度的比较无法确定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2012福建)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的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1)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 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 之间。他们设置15 、16 、17 、18 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探究试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可用_试剂鉴定。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高低。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理由是:_。(3)研究还发现大菱鲆消化道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少、活性低,所以人工养殖投放的饲料成分中要注意降低_的比例,以减少对海洋的污染。答案 (1)幽门盲囊蛋白酶(2)蛋白质 双缩脲 2和8 恒温箱 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 不能 据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3)淀粉、脂肪解析 (1)从图1可知,三种蛋白酶在各自最适pH值下,幽门盲囊蛋白酶对应的酶活性值最大,所以催化效率最高。(2)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干酪素为蛋白质类化合物,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由题目中的实验目的可知,此实验温度为自变量,pH值等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pH值应为对应蛋白酶的最适值,由图1可知,胃蛋白酶最适pH值为2,幽门盲囊蛋白酶最适pH值为8;为了控制温度保持不变,底物和酶都应放在恒温箱中保温,酶的催化效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由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从15 18 梯度变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在增强,酶活性峰值未出现,不能确定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 到18 之间;(3)大菱鲆消化道内淀粉酶和脂肪酶少,对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存在障碍,所以在人工投放饲料时要减少淀粉和脂肪的比例。考点三 ATP的结构与功能核心突破 1.ATP分子的结构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少,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3)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4)ATP初步水解只能断裂远离腺苷(A)的高能磷酸键;若进一步水解则两个高能磷酸键全断裂。3.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2)随O2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O2供应量达到一定值后,ATP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有机物、ADP、磷酸等。易错必明 1.不同物质中“A”代表的含义2.ATP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PPP,高能磷酸键断裂时能够释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针对训练5.(2012杭州模拟)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分子中的“A”指腺嘌呤B.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答案 A解析 ATP分子中的A指腺苷,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三个磷酸基团。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产生ATP。ATP转化成ADP是ATP的水解过程,要消耗水。6.(2013南京检测)下列ADP含量增加的过程是( )A.K+进入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B.O2进入生物细胞C.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D.甘油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答案 A解析 由于ATP水解才能产生ADP,所以如果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则说明发生了耗能反应,因为耗能反应过程中需要消耗ATP;K+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O2、甘油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线粒体中的氢与氧结合则属于放能反应,要合成ATP。u方法技能方法技能实验变量及其控制实验中的变量,指的是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对照实验中的变量有4种,分别为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1.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 )、高温(沸水浴)就是自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因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自变量)与酶的活性(因变量)的因果关系。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因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自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3.单一变量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仅仅改变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典例】 (2011江苏)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0.130.101.71实验组0.120.081.09对照组淀粉酶活性( U/mg)脂肪酶活性( U/mg)蛋白酶活性( U/m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_;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_。(2)步骤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_,其原因是_。(3)步骤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_。 【课堂笔记】 _【解析】 (1)因该实验的观察指标是鱼体的增重量,而成体鱼增重较慢,实验结果不明显。实验前,将鲈鱼放在网箱中驯养是为了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从而减小环境对鲈鱼的影响。(2)植酸酶为蛋白质,高温会使其失去活性,因此烘干处理时需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3)除植酸酶外,影响鲈鱼增重的外界环境因子还有水体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这些无关变量。(4)因实验组的平均增重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增重,可初步得出添加植酸酶的饲料可促进鱼体生长的结论。(5)因动物蛋白质含量多,肉食性动物的消化酶中的蛋白酶活性应比脂肪酶或淀粉酶活性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鲈鱼的蛋白酶的活性高于其他两种消化酶的活性,因此鲈鱼应为肉食性动物。【答案】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实验精讲实验精讲实验7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及酶的专一性理论指导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原理解读: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2)实验设计思路:不变蓝变蓝变蓝观察结果62滴2滴2滴滴入碘液55 min5 min5 min完成反应41 mL1 mL1 mL加入新配置的-淀粉酶溶液360 100 0 放置在不同温度环境22 mL2 mL2 mL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1试管3试管2试管1项目步骤(3)实验注意问题:实验室使用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60 。由于H2O2不稳定,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不选择H2O2作反应物。本实验不宜选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是干扰条件。本实验中步骤2、步骤3一定不能颠倒顺序,否则会使实验失败,即先控制条件再混合。2.pH对酶活性的影响(1)原理解读:pH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O2的生成量,可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情况来检验O2生成量的多少。(2)实验设计思路:H2O2过氧化氢酶H2O+O2无气泡产生无气泡产生有大量气泡产生观察现象42 mL2 mL2 mL注入等量的H2O2溶液31 mL NaOH溶液1 mL盐酸1 mL蒸馏水注入不同pH的溶液22滴2滴2滴注入等量过氧化氢酶溶液1试管3试管2试管1实验操作内容步骤(3)实验注意问题:实验程序中2、3步一定不能颠倒,否则实验失败。本实验中也可将过氧化氢酶和H2O2分别调至同一pH,再混合,以保证反应一开始便达到预设pH。本实验不宜选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3.酶的高效性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原理解读:比较H2O2在常温、高温、过氧化氢酶、Fe3+等条件下,气泡产生的数量多少或卫生香燃烧的剧烈程度,了解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效率。2H2O2过氧化氢酶或Fe3+2H2O+O2 (2)实验设计:(3)实验注意问题:实验时必须用新鲜的、刚从活的动物体中取出的肝脏作实验材料。肝脏如果不新鲜,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等有机物就会在腐生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使组织中酶分子的数量减少且活性降低。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时不能共用一支滴管,因为酶的催化效率具有高效性,少量酶带入FeCl3溶液中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使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的判断。H2O2分解过程有气泡冒出,若反应一段时间,不再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结束;若在不增加H2O2量的前提下,使气泡(O2)的生成量增加,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H2O2浓度。4.酶的专一性该实验探究中的自变量可以是不同反应物,也可以是不同酶溶液,因变量是反应物是否被分解。(1)方案一:用同一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物质解读:用淀粉酶分别作用于淀粉和蔗糖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2)方案二:用两种不同酶催化同一种物质再用斐林试剂鉴定,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淀粉(非还原糖)淀粉酶麦芽糖(还原糖)淀粉(非还原糖)蔗糖酶淀粉实战演练【例】 根据以下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回答问题。.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唾液1 mL。加完唾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 mL。使各试管中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淀粉液2 mL,然后放入37 温水中恒温水浴。反应过程中,每隔1 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如下表:注:“+”表示蓝色程度。 橙黄色 颜色 8.00 7.40 6.80 6.20 5.00 pH 5 4 3 2 1 项目 (1)实验设计中,因变量是_。实验过程中选择37 恒温的理由是_。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_。 (3)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当对唾液进行怎样的处理?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与结果:(1)取两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和2。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的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 恒温水浴5分钟。将2号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 恒温水浴5分钟,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_ _,_。【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过程中,pH是唯一的自变量,其他的条件都是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从实验结果分析,第三组是对照组,选择37 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二是37 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颜色变化为因变量,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淀粉的分解情况。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应适当地稀释酶溶液,降低反应速率;根据实验目的,从反应的结果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由于过氧化氢具有热不稳定性,实验过程中高温可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从而观察不到气泡产生;也可能是因为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答案】 .(1)颜色变化 保证温度恒定,排除温度对实验过程的干扰;37 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催化温度(2)淀粉已经完全分解(3)适当稀释唾液(4)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pH是6.80,高于或低于此值,酶的活性都会降低.(2)高温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去活性 高温使底物过氧化氢全部分解(或既有过氧化氢酶变性,又有底物被全部分解)u高考随堂考向一 酶相关知识的理解考查1.判断正误(1)(2010山东高考理综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2)(2010江苏卷D)某种蛋白酶是由129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蛋白质,用含该蛋白酶的洗衣粉去除油渍,效果比其他类型加酶洗衣粉好。( )(3)(2009上海生命科学D)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答案 (1) (2) (3)解析 (1)水解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2)因酶具有专一性,油渍为脂肪,故利用蛋白酶去污比用含脂肪酶的效果差,所以错误。(3)甜玉米有“甜味”是因为可溶性糖的大量存在。在常温和酶的催化作用下,随着所采摘甜玉米的存放,其中的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不甜)。沸水(高温)能够使酶失去活性。2.(2012海南)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 )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答案 C解析 温度、pH都会影响酶活性,A、D不正确;淀粉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酶会将其水解,从而使其活性发生改变,B不正确;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后,淀粉被水解,但是淀粉酶在反应前后结构和活性不变,C正确;综上,本题选C。考向二 与酶相关的曲线考查3.(2011新课标全国)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答案 B解析 考查酶的本质。首先需要了解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量的酶是RNA,用蛋白酶处理后,乙酶活性降低,说明乙酶的成分是蛋白质,被蛋白酶处理后被分解,而甲酶不变,则说明甲酶可能成分是RNA或者能够抗这种蛋白酶的降解。4.(2009宁夏)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答案 B解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达到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减弱;温度过高,酶将失去活性。考向三 与酶相关的实验考查5.(2009大纲全国改编)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试管、37 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请用这些符号完成下表实验设计。 丁 丙 乙甲唾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溶液蔗糖溶液 溶液试管(2)实验步骤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_。_。_。(3)结果预测:_。(4)结论:_。(5)在上述实验中,如果仅将37 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 时的浅,其原因是_。答案 (1)丁丙乙甲唾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淀粉溶液蔗糖溶液 溶液试管(2)混匀,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5065 水浴一段时间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20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唾液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的还原糖,但不能分解蔗糖;蔗糖酶可将蔗糖分解为可溶性还原糖,但不能分解淀粉。可溶性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5065 水浴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要通过实验验证蔗糖酶和唾液淀粉酶的专一性,在实验中要体现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时可设置四支试管,甲和丙试管中添加等量的蔗糖溶液,乙和丁试管中添加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再向甲和丁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溶液,向乙和丙中加入等量的唾液淀粉酶溶液。混合均匀后37 恒温水浴一段时间,然后用斐林试剂来鉴定是否出现可溶性还原糖。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当将水浴锅的温度由37 降至20 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分解速率减慢,产生的还原糖少,从而使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浅。考向四 ATP相关知识的考查6.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自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 B解析 无氧条件下,通过无氧呼吸可以产生ATP;在有氧的条件下,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可以合成ATP,在有光的条件下,叶绿体内在光反应阶段可以合成ATP;叶绿体内合成ATP不需要氧;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