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8646141 上传时间:2022-01-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4章 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题1. 【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重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我保护性能”。 答案:答案:选址提高自保护性能 考题2.【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本题是今年高考客观题中比较容易的一个题目,“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答案:答案:A 考题3.【考题精解考题精解】本题考查结合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A项,梳理主干,等于“综合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显然是错误的。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D项,“声衰减”不是弊端。答案:答案:C 湖南实行新高考后,科学类文章不再作为必考内容,而是将其一分为二,让“论述类文本”更多地涵盖“社会科学类文章”,而把“自然科学类文章”归为“实用类文本”,作为“轮考”内容,名字也更换为“科普文章”。“科普文章”与“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含义存在略微差异,但两者之间没有特别明确的分水岭和区分标准。如果高考“轮”到科普文章阅读,相信也会是以相对有趣味性的科学小品文之类居多,而传统的科技文出现频率应该会减少,但不能完全排除。复习时,我们要通过适量的训练来体验,熟习阅读解题的技巧。 在短暂的考场时间内,要做到迅速地阅读科普文章,准确解答问题,我们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分清类别,读懂文本。拿到文章,要立即分清类别,注意各自的特点。介绍性的科普文章在于让人开阔眼界,增广见闻;记叙性的科普文章在于科学地、精确地记录研究对象的变化;文艺性科普文章即科普小品,寓科学性、知识性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阐释性的科普文章旨在阐述事理、事因、物因,使人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还有的主要是介绍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见解等。要做好阅读题,就必须真正读懂文本,这是答题的必要前提。 2审清题意,把握要求。许多考生轻视审清题目这一关,从而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因漏读或错读题目而失分,这是一种过失性的失分,只要细心读题,完全可以避免。有的考生忽略题目中的修饰语而失分,还有的是因为没有真正把握题目的要求,答非所问而失分。仔细审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得分率,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或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更需要认真审题。 有些所谓的难题,只要仔细阅读,捕捉到题目所给的信息,就能发现其内在含义,进而攻下难关。捕捉到的“信息”只是一个“毛坯子”,还需要根据题意作比较后进行精加工。加工的前提是始终围绕文章的整体意思比较答案与文中提供的信息的异同,比较答案的内涵、外延和关系是否与题目的要求相一致等。 3弄清陷阱,运用技巧。科普文章或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或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命题者命制选择题时,有一些设置陷阱的技巧,明了这些技巧,有助于我们准确判断。选择题中,常见的设题陷阱主要有以下方面。(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2)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3)先期与后期。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4)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5)选择与兼备。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6)原因与结果。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7)言此与言彼。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的“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8)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9)客观与夸大。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10)有据与凭空。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错误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4准确表述,灵活回答。如能做好前三点,就已胜利在望,但如果在表述上略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表述要准确,就是将通过阅读确定的答案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做到准确、简洁、灵活。准确是答题最重要的要求,语言再漂亮,不准确也绝不会得分。在准确的前提下,还需要简洁。答题的语言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准确和简洁。所谓灵活,就是在答题时不能死板地套用平时的练习或检测,考试中有许多题目会让我们有似曾相识之感,即使这个题目与平时做过的某道题差不多,也要细致分析,灵活回答。 5掌握方法,避免失误。考查的知识点不同,阅读解答的方法也不同。解题方法不是绝对的,但要绝对避免容易给解题造成错误的方法。不少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先看题,然后在文中寻找与题意有关的语句,以此来判断答案正确与否。这种方法表面上节约时间,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因为答案的正确选择是建立在对文章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就有可能成了瞎子摸大象,答题片面而不完整。 6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1)阅读材料,切忌浅尝辄止。做科普文章阅读题时,由于时间紧、试题难度较其他类型题目大,阅读的思维强度必然加大,这就会给考生带来很大的压力,极易产生焦虑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有的考生不免要“另辟蹊径”对材料大致浏览,对测试内容胡乱猜测,这样得分率必然很低。因此,我们平时要进行适当的适应性练习,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和恒心,调整好应试状态。(2)理解文意,切忌一叶障目。阅读题中,对文中词语、概念或句子的分析理解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此类题目,应立足全段全篇,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去分析归纳,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词解词,就句说句。(3)辨析推断,切忌有悖逻辑。在做信息辨析整合或分析归纳等试题时,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准确筛选出相关的信息,还要明白命题意图,且在“文本”与“选项”的比照上,更需要精确的逻辑思维,尤其需要思维的缜密度和敏锐的识别力。要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从而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我们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要通过到位的指导和严实的训练,练就一双“火眼金睛”。(4)归纳组合,切忌要点不全。一般说来,科普文章阅读简答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因此,准确解答简答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即在原文中找答案。但有的考生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往往或者仅从题干所涉语句上去寻求答案,或者只找到文中比较明显的部分答案而不能“抠”出较为隐蔽的答案,在组合过程中也常会遗漏要点或取次弃主。 因此,我们应把握全篇的主旨,理清文章的脉络,再解答后面的问题,这样就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在根据材料加工答案时,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都要做到切合设问的角度。答案要按照题目的分值设置、考虑字数的限制来切分要点,由主而次地排列。(5)落笔书写,切忌卷面不整。很多考生在做简答题时不似作文那样注意文面,以为书写差一点没什么,其实这是个误解。阅卷者对主观题的评判不可能不具有主观意识,整洁美观的卷面、条理清晰的叙述,会使评卷老师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即使不加分,也会减少评分失误的可能。因此,我们答题时应注意:一要字迹清晰,卷面整洁,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二要将答案按切分要点排序,标上等序数号,这样可使答案条理清晰,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