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1)

上传人:非****1 文档编号:48229428 上传时间:2022-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该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 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学习科学猜想、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表格、分析论证、感悟科学方法。因此这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 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经历此次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外,为 下一节顺理成章得得出欧姆定律,并继续学习电学更深入的知识做好 铺垫。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 的电流;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习 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实验、分析和探索的过程,提高根据实验数据归纳物理规 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揭示物理规律,使学生获得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重视学生对物流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 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三、教学重点、难点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经历过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因此本节 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流程学生不会感到陌生。 本实验中要同时应用到 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并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或稳定部分 电路两端的电压,对学生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还要应用到控 制变量法和图像法等研究方法,综合性强。教学重点:通过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 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 结论。【教材教法】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们提出“提出问题一一实验探究一一交流评价”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 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 提 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 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教材虽只要求学生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但实际上却包含两个内容: 一是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一是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对这两方面可以只开展电力跟电压关系的研究, 但要使用不同的电阻多次测量, 在对数据更深入地分析后,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这样可以降低实验探究的难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 可将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以及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通过课件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实验。【教学程序】一、复习提问: (约 4 分钟)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电流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电阻?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这部分问题是学生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新课引入: (约 4 分钟)1 同学们都使用过台灯,当我们调节台灯旋钮的时候,台灯的亮度会发生改变,这是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使学生感觉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演示:出示调光台灯开开关,并转动旋钮,让学生观察台灯 亮度的变化。3 提出问题:灯泡逐渐变亮(或变暗) ,说明了通过灯泡的电流是怎样变化?学生回答:电流逐渐变大(或变小)4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实验:( 1)把 2 5V 小灯泡和演示用电流表串联,分别跟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组成电路。 闭合开关, 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示数及小灯泡的亮度。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学生动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 猜想: 串联干电池时, 灯泡较亮, 电流较大。由此可猜想:所加电压越高,电流会越大。( 2)分别把 2 5V 和 6 3V 小灯泡跟两节干电池和演示电流表组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先后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猜想电流的变化可能跟什么有关?学生动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猜想: 6 3V 小灯泡较暗,电流较小。灯泡不同,其电阻值一般不同。由此可猜想:导体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对于同学们的猜想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 符合逻辑进行猜想。所以在这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 )实验告诉我们: 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流与电压、 电阻之间的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板书: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三、实验探究(约 25 分钟)1 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2猜想与假设:分析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猜测电流可能与电压成正比;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就越大,猜测电流可能与电阻成反比。3设计实验:猜想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1)电流可能受电压和电流两个因素的影响,如果两个因素同时变化(如在改变电压的同时,也改变电阻) ,能否判断流变化是谁引起的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探究?(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控制变量法。 )( 2)这个实验应如何设计呢?与我们之前学习的哪个实验和相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先让电阻保持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情况: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观察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情况。与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很相似。(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自我发现( 3)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A 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画出电路图。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所需的实验器材及它们的作用,画出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B 教师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的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和实验电路, 提出的异议, 引导学生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 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 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方法。 )4进行实验教师活动: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课件展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阻值位置。注意认清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电压表量程选V ,电流表量程选A 。闭合开关前,应 电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中,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 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1V 、 2V 、 3V ) ,读出每次加在R 上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填入下列表格中。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5)改变定值电阻阻值,按照上述步骤再测一组数据。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用多个定值电阻实验)5分析和论证方案一:选取阻值相同却有不同电压的数据集中展示, 便于横向比较, 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选取阻值不同却有相同电压的数据集中展示,便于纵向比较,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分析表一 (或表二) , 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电阻不变时, 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的同一列,可得出什么结论?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这个结论是建立在控制哪个物理量不变的基础上得出的?电流与电阻这两个物理量,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电压不变时,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这种说法正确吗?(通过分析上述问题,使学生明确物理量之间客观的因果关系,并学会概括、表述这种因果关系;深刻理解正、反比的实际含义;明确物理规律成立的条件。 )结论: 在电阻不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方案二: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处理。要求各组同学在得到实验数据之后,以电压为纵坐标、电流为横坐标,画出同一定值电阻的 U I 关系图象。以电流为纵坐标、电阻为横坐标,画出同一电压下的 I R 关系图象。 选取不同定值电阻和不同固定电压的几组图像集中展示, 从图 像的相似性上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出问题:经过描点、连线后,分别得到的是一条什么线?这两条线分别与数学上所学习的哪种函数图像相同?函数中的y 、 x 分别对应图像中的哪个物理量?你能利用所学习的函数知识, 分别得出图像中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吗?(学生将数学工具应用到物理中得出两个关系式,难度较大,教师要做好指导。特别是两式中的常数项 k 值大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结论: 在电阻不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6评估: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回顾、 反思, 思考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你采用的实验方案,能方便地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吗?你得到的实验数据都严格符合我们得出的结论吗?不符合的 原因是什么?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都有哪些?如何尽量减小误差?你都弄懂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通过学生交流和教师的点拨,使学生明确使用仪表中存在这一定的误差,导线自身存在一定的电阻。但是,从实验数据整体上看,还是能得出实验结论的。 )7交流:生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贯穿于整个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包括个人想法的交流、实验方案的交流、实验结果的交流、设计方案的合作、实验操作的合作等。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实验结束后, 也可以相互交换探究报告, 交流时不应只是探究结论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探究过程的交流。【板书】板书将教学内容系统化、 条理化, 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 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易于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