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47235596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摘要:“异化”一词本来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才成为哲学概念。文中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异化思想的高峰,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发端、根源以及原始推动力。同时,也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一、“异化”成为哲学范畴要研究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异化”这个概念的历史。“异化”这个词, 英文翻译为alienation,其意主要有两点,即“离间、使不和、使疏远”和“转移(财产的)所有权、让渡”。“异化”一词先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意义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异化”这个范畴,马克思并不是最先使用的人。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 早在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卢梭等都论及过异化问题。包括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都曾运用这个范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霍布斯在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利维坦”时,是在权昨转让的意义上使用异化的。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内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费希特,费希特认为,“自我”规定“非我”,而“非我”又反作用于“自我”,二者正是一种异化关系:“自我”创造“非我”,“非我”是自我”的异化。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精选文档“绝对观念”自身。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显然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把费希特的能动性的原则和卢梭的否定性思想结合起来,把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当作绝对精神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的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来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学说,成为批判宗教神学的锐利武器。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否认上帝时,使用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理性迷误的产物。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却让上帝支配、统治自己。因此,必须批判和否定宗教,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也就是人道主义的实现。但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赫斯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把异化理论从宗教和哲学的范围推广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他认为资本主义罪恶之源就在于异化,而要消灭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他看到了从天国到尘世的道路,但他没有找到通往这条道路的途径,而是像费尔巴哈一样求助于空泛的“爱”,因而再次陷入唯心史观。可见,异化范畴的发展演化中,其意义和用法也随着发生一定的变化。在霍布斯和卢梭那里,异化是一个政治学概念。霍布斯是在本义上使用异化这个概念。异化的客体并不与主体对立,更不是束缚、压制、敌视主体。相反,它是为主体服务,为主体效劳,是主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而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内涵,因此这一转变意义十分重大。异化概念在费希特哲学中已经具有较浓的哲学意味,但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哲学范畴。只有到了黑格尔那里,异化概念才获得完全哲学意义上的呈现。黑格尔用异化范畴来建立和推演他的全部哲学体系。费尔巴哈和赫斯则把异化概念运用到了宗教批判和社会历史领域。综观异化范畴演化史,可以看出,从使用领域上,有从经济学、政治学向哲学的转变;从语义的流变上,有从基本义“让渡、转让”向“否定、反对”的转变;从其使用功能上,有从说明具体事实、现象到试图说明世界、人类社会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转变;在哲学内部,则有唯心主义的使用到唯物主义的使用这样的转变。这一概念用于社会历史的批判,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而达到顶峰。精选文档马克思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其早期著作手稿中使用了异化概念,但却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汲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合理成分,赋予了异化完全崭新的内容。马克思在领悟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前提下,对于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思辨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扬弃。同时也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所讲的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当时的经济事实的分析,将异化理论的研究与当时的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在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实现了从异化到异化劳动的转折,创造性地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孕育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天才萌芽。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这一概念。” 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总的批判,为他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定了出发点,从这一意义上说,“异化劳动”在这里起着经济范畴的作用;马克思运用这一范畴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首先,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个规定。马克思从上述展示的工人的生活现实出发揭示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而且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的东西就越少。其次,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二个规定。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理论的双重思维向度阐发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这种异化劳动是一种使自己外在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人便沦为动物。精选文档再次,从人的类本质看,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三个规定。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人的自己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最后,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最后一个规定。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一种站在劳动之外的劳动关系,即生产出资本家同这种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必然结果。马克思进而指出,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而且在工资中,劳动本身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使是强制提高工资无非是给奴隶较多的报酬,但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也就是说,仍然不会改变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三、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以及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世界观时期的一部关键性作品,是马克思哲学的起源,是哲学中革命变革思想的起源。“在手稿里,马克思以分析异化劳动的方式集中全面地论述了异化问题。由于马克思试图通过分析异化劳动这一经济事实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奥妙,因而马克思在手稿里无论是对经济学、哲学,还是对共产主义的研究,都同他的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异化劳动理论是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可以说,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概念,是他全部论述的出发点。” 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它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经济学史上都是一个转折,它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纯思辨和抽象性的枷锁,逐步转到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上来,在理论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一,手稿对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形成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界定的重要环节。手稿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劳动,将异化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界定不仅超越了将自我意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人本论,而且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将感性、自然作为人的本质的人本主义。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生成的基础,社会关系不过是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相关要素的连接方式和衍生物,因此,人的本质是“劳动”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也因此,一年后马克思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这就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其二,异化劳动与劳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范畴提出的概念母体。手稿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 用劳动去揭示精选文档历史,将历史置于物质活动的基础之上;再用异化劳动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飞跃,他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范畴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生产力概念一方面从质上把劳动规定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指出它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从量上使生产发展的水平、状况得以表达,反映了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变化性,显示了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与水平。而生产关系概念则显示了劳动中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揭示了生产劳动得以展开的内在结构方式。正是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连接和辩证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揭示了“历史之谜”。因此,劳动思想可以说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发源地,是其形成中的一个重大飞跃和决定性环节。最后,在异化劳动思想中已经包含了资本主义产生与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思想。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逐渐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灭亡与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形成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手稿明确指出:“从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的产生出资本家及发达的私有财产对不发达的不彻底的私有财产,即土地所有者的胜利”,企图阻止“地产的资本化”是完全白费力气。但由于异化劳动的不合理性,“劳动与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四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首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异化劳动,阐述他的异化观,并由此而探究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倡导人性全面复归,最后提出崭新的共产主义观,无处不折射出马克思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因此全面而准确地解读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和人本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深入地研究、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精选文档其次,马克思的现代性异化批判理论是我们重新审视新的社会现象的重要理论武器。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强调了人的本质的实践生成性,把人纳入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对现实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之上,揭示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对象化活动和自我生产、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来解决和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性矛盾,生长出新的现代性。最后,在当下,我们应对异化弊端或负面的东西保持清醒认识的同时保持崇高的理想,对那些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东西努力弘扬,最终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扬弃异化。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这样一段话值得注意:“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也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刘晨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思想新读J.社会科学辑刊,2004(4):410.-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的物质、文化、生态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过程其实是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过程,人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达到“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200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人民出版社,1979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197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C.人民出版社,197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人民出版社,1979年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20012张一兵.回到马克思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C.人民出版社,1979精选文档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197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C.人民出版社,197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人民出版社,1979年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精选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