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调查报告(共7页)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4706680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宁调查报告(共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宁调查报告(共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宁调查报告(共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7.202010.8.5调查对象:家乡会宁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会宁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报告前言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改革最先从农村试行,使禁锢了中国农民近30年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农业劳动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发展。会宁和全国一样,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认真贯彻落实10个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牧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保障农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会宁在教育、旅游、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让改革开放之花花开遍地。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亲自莅临会宁参加纪念活动,发出了:“将会师圣地会宁建设好”的重要指示,会宁人民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会师精神,在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陇中绿色产业基地”和“西北教育名县”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奋勇向前。一:红色旅游显现生机勃勃 会宁,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南端,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会师之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闻名中外。近年来,长征“会师地”之一的甘肃会宁县精心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吸引众多国内外旅客,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红色旅游”成为了会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走进会宁,便可感受到这里浓浓的红色气息: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红旗招展,以“会师”命名的广场、商场、饭店宾馆比比皆是,就连道路的名字也起作“长征路”、“会师路”、“红军路”位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内的会师楼,雄踞城头、巍峨壮观,真切地见证了73年前红军将士登上城楼、打开城门的情景。一块块青灰色的城墙砖,清楚地记得红军将士们当年的战斗身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科学合理地保护开发红色资源的认识在会宁广大干部群众中逐步形成。他们先后抓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庆典和重要节日、纪念日等时机,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积极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在提高会宁的知名度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开发新的旅游资源,逐步打造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园等多处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会宁县更是斥巨资用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的维修、恢复,新建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该馆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全面反映长征历史的纪念馆。经过多年的发展,会宁的旅游环境得到大幅提升,仅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一处面积就由初建时的1.6万平方米增加到4.3万平方米,14处革命遗迹得到修缮恢复。2004年,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中,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会宁也被列为全国20个重点红色旅游城市之一。作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每年都举行多场主题教育活动。从2006年起,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数以万计的党员从全国各地来到会宁,聆听英烈们的感人故事,感受共和国的巨大变化,向革命前辈敬献花篮、进行入党宣誓或重温入党誓言。红色旅游的发展更是带动了各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会宁能接待百人以上宾馆(饭店)已超过数十家,旅行社、农家乐应运而生,旅游从业人员近千人,餐饮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各种小杂粮特色面馆已成为会宁一大招牌,而会宁的酿皮子更是让“心连心”艺术团的成员们赞不绝口,虽然会宁的特色食品未打出招牌,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宁的“浆水面”会和兰州的“牛肉拉面”一样享誉全国。二:绿色产业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来,会宁县根据全县地域广、南北气候差异大的特点,立足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通过实施良种应用工程、地膜覆盖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等一系列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程,有效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尤其是2006年以来试验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微雨集流、抗旱保墒能力,不但在大旱之年有效减少了农民损失,而且使他们获得了较好收成。粮食丰收了,会宁人们开始思索如何增收,几经探索,终于在发展特色农产品上做起了文章,“把会宁建设成陇中绿色产业基地”是会宁广大人民干部群众喊出的响亮口号。会宁县委书记常守远告诉记者,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会宁抓住被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肉羊之乡”的时机,大力组织实施百万亩马铃薯、百万亩草、百万亩林、百万只羊“四个百万”工程,加快草畜、马铃薯、小杂粮、瓜类和杏“五大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县已形成以马铃薯、草畜为主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小杂粮为主的地方特色产业和以瓜类、仁用杏为主的区域优势产业。会宁既有资源优势又有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项目扶持等方式,吸引了巨额投资和入驻企业,拉动了会宁GDP的增长,形成众多农业产业化企业其中不乏省级龙头企业,值得一提的是甘肃祁连雪淀粉工贸有限公司在会宁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公司几年间已成为会宁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并获得绿色产品认可,两条精淀粉生产线加工能力可达上万吨。杂粮加工企业培育了“西北磨坊”、“发滋瑞”等绿色品牌,生产出三利良谷米、三利杂粮挂面、三利胡油、懿隆荞麦米等绿色产品,其中懿隆公司生产的“发滋瑞牌”小杂粮29个品种荣获“甘肃品牌产品”称号,其产品在获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品牌产品”称号之后,2005年又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农业产业园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被甘肃省中小企业局评定为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内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成为甘肃省四个“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之一。会宁人本着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信念,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种养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在提升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教育大发展托起美好希望“图生存而种百谷,谋富路而兴产业,求发展而重教育”。在会宁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旅游活县、产业富县”之外,“科教兴县”也是他们执著的追求。对于发展教育,会宁底气十足。这里是西北教育名县,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万余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0多人,硕士学位的5000多人。会宁也因此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称誉。“状元村”、“状元户”比比皆是,甚至目不识丁的农民家庭还出现了“双博士”、“三博士”,还有的穷山沟里走出了漂洋过海的“洋博士”每年,从周边县市甚至千里之外慕名前来会宁求学的学生不计其数,会宁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通过高考,会宁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除了各大高校中有会宁学子的身影,部分毕业的会宁人还在知名高校中执教,如清华大学的博导曹树良、北京大学的博导柴彦威、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导崔胜等。在省城兰州,无论是政府机关单位,还是厂矿企业,几乎到处都有会宁人忙碌的身影。现在,很多人怀着建设家乡的梦想回到这一方热土,为会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自古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红军会师精神的感召下,当地教育部门提出了“三苦两乐”的精神,即: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改革开放以来,会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千方百计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不约而同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会宁人更是常说“手里有一分钱,也要用到教育上”,也正是这种精神开创出一条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育的路子。会宁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少年来,教育脱贫一直是这里的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正是有了这种渴盼,才形成了会宁特有的经济贫县与教育强县共存的巨大反差。多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人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慷慨解囊,为会宁的教育事业发展尽心尽力,重教精神引导全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向教育聚集,为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会宁教育在艰苦环境中崛起和发展。“宏志班”又成教育亮点,2002年起,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委、教育部联合实施的“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将会宁一中作为高中“宏志班”的承办学校。,2005年,会宁第一届宏志班的50名考生,全班平均成绩604分,有3人考入清华大学,2人考入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各考入1名,这是当年全国42个“宏志班”中高考成绩最好的一个班级。2006年,会宁县第二届“宏志班”学生参加高考,以50人本科上线100%,重点上线99%的优异成绩,再次创造了会宁教育的神话。会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07年6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办563期专报信息“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突出”一文上做出了中国银监会“要帮助会宁县解决助学贷款问题”的重要批示。7月12日,温家宝总理再次就会宁县因教返贫”问题做出重要批示,中国银监会落实温总理的重要批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最终决定会宁县作为甘肃省第一批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试点县。有了国务院和生源地贷款的支持,保证了我县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有效解决了会宁因教返贫的问题。会师旧址旁的文庙门口,有这样一副对联:一代文王滋兰育蕙华夏地,至圣先师点石成金祖厉城(会宁的古称)。这副历经百年岁月磨砺但迄今保存完整的对联,正是会宁教育精神的展现,会宁人坚定信念,发展传统,在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会宁教育托起了美好的希望。四:农牧业发展势头喜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业生产重中之重来抓,在生产实践中始终坚持农艺农机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的农牧业发展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靠科技、增加单产、提高总产”的发展思路,围绕“压夏扩秋、压低扩高、压单扩复”开展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在旱山塬区总结推广了“修梯田、压砂田、铺地膜、打水窖、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在引黄灌区推广和建设了一批“吨粮田”、“双千田”及优质高产高效模式规范化种植,使农作物的产量成倍增长,庄稼丰收了,农民的腰包鼓了,劳动的劲头就更足了。为了发展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引进马铃薯、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百余个,选育出红农1号、会宁10号、会宁18号等多个小麦品种,在选育种植良种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地膜覆盖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推广了具有较强微雨集流,抗旱保摘能力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有效的保障了生产能力。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围绕建设“草业大县、畜牧强县”的目标,按照“建基地、带农户,联市场,兴产业”和“坡地抓种草,全县抓养殖”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百万亩草、百万只羊工程,全力推广舍饲养殖、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经营,转变养殖观念,发展健康养殖,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稳定发展,成为全省肉羊十强县之一。养殖户们注重畜禽品种改良,通过引进种畜禽,建立冻配点等方式,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同时,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加快标准化养殖步伐,保障动物和肉品安全。在提高畜牧生产力的同时保证大家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五:水利工程和交通运输业造福一方会宁县是甘肃省中部地区的干旱贫困县之一,曾有“会宁水似金”的说法。过去,会宁人拉驴到很远的地方取水,一旦遇到天旱少雨,连最起码的生活用水都很难保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会宁县在国家的帮助下,下大力气解决水的问题,先后建设了靖会渠电力提灌项目、“121”雨水集流工程、集雨补灌工程、农村人饮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等多个工程项目,解决了农村的饮用灌溉用水问题。以前,会宁人饮用的自来水多为地下水,不仅资源有限水质更是差,盐碱度很高,口感极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花巨资引来黄河、滔河水,水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真可谓造福一方。会宁是全国经济相对落后和欠发达地区之一,行路难一直是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年来,会宁县历届政府都将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头工作来抓,争项目、争资金,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为了铺就条条致富大道,都在不遗余力地开拓着、奋斗着。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个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连接城乡、辐射周边、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前,会宁境内公路仅有几条且多为土路面或砂砾路面,等级低、质量差,改革开放后,会宁的公路交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东河桥加宽,会师大桥建成,公路变多了,加宽了,整平了,尤其是平定高速公路的建成更是体现了会宁的交通现状,它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在甘肃省东部地区的重要路段,会宁段全长公里,于年开工建设,是会宁公路建设史上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公路项目.看着宽阔平坦的公路,看着如长龙般位于县西南的高速公路,每个会宁人都会由衷地感叹: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会宁的道路交通建设,交通人自强图存,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凭着这种精神动力,会宁的交通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走向辉煌的30多年,会宁更是日新月异的30多年,30多年来会宁人秉承会师精神,坚持不懈努力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红色旅游,绿色产业成了会宁的经济龙头,教育富县走上了庄康大道,农牧业发展势头喜人,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更是让会宁人喜上眉梢,但是,我们不能自满,不能骄傲,会宁经济落后是一个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是明显的。因此,我们要继续拼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抓经济建设,打造会宁人自己的品牌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统筹兼顾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0多年风雨历程,30多年成果辉煌,展望未来,前景广阔,任重道远。注:出自甘肃日报 出自懿隆公司简介 出自兰州晨报 出自新华网 出自新华网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