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92377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物诗专题教学设计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整理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整理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整理或流露出整理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整理的生活情趣。咏物诗是我国民族传统诗歌中的一枝奇葩。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02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教学目标一、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二、了解咏物诗中寄托的感情类别 三、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思路教学重点方法的把握教学难点物与志的契合 对比鉴赏一. 导入诗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请学生猜猜这首诗是写哪一种花?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回忆接触过的咏物诗如王安石梅花贺知章咏柳.二. 概念(1)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咏物与写景的区别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整理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气氛,从侧面烘托整理的思想感情。 例:12 / 12咏物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菊花的高尚气节 -整理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写景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注:重九之日,岑参正行军在外。时逢安史之乱,诗人一直戍守边关。战乱图-思乡同情百姓渴望休战咏物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断肠,销魂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写景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依依惜别图-对故居的依恋难舍(2)托物言志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二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通过描写,写整理爱菊。 “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三、四句由一、二句的描写转入议论菊花的什么特点触发了元缜的诗情?外在特点: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内在的神韵、品格:历尽风霜而后凋,“卓为霜下杰”的坚贞品质。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整理的什么深意?还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是诗人人格的写照。诗人借咏物以言志,将菊花的自然特点加以拟人化处理,使之成为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练习五)这样“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整理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整理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三. 特点归纳1、以物象为题;咏(题、赠、赞)+物象 。2、用形象语言描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多用拟人、象征等手法;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3、借物抒怀。表达理想、志向、情怀四.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大体:写了什么物有什么特点寄托什么感情1.意象分析欣赏整理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例: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梧桐:凄苦猿啼:悲伤 风急天高猿啸哀 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飘零、伤感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整理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2.把握整理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整理表现的感情类别主要有以下几种:(1)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的 官仓鼠 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体形大、胆子大-对贪官污吏搜刮百姓、统治者坐视不管的谴责(2)抒发愁情幽愤的 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春柳繁盛、秋柳枯凋-自伤迟暮、自叹身世(3)表达志向的 早梅 齐己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徒玄鬓,指蝉高唱、难飞-高洁的品性、政治上不得意(5)表达喜好和兴趣的。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花中最后凋谢-对菊花的喜爱(6)借物事讽喻的 金钱花 罗隐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注:劚,zh,掘、砍形如铜钱,娇美可爱-戳穿了剥削者残酷无情、贪得无厌的本性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由于整理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整理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整理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常用手法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托物言志 对比 拟人菊 花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托物言志 对比 比喻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托物言志 象征咏物诗托物言志,在具体描写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整体构思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咏菊,一反文人笔下菊花孤高绝俗、落落寡合之传统,赋予菊花以顶风傲寒,战天斗地之精神,读来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秋风瑟瑟,万木凋零,满院菊花沐寒挺立,迎风怒放,其香幽冷,其艳生辉。尽管开不逢时,缺蜂少蝶,颇有几分冷落凄清,可是菊花幽香冷艳不减分毫,铮铮傲骨不少分寸。也许百花逢春是大鸣大放,浓香竞发,蜂飞蝶舞,满眼春光,可是菊花却高昂头颅,笑傲风霜,清香劲发,冷艳逼人,表现出一股坚如磐石,硬如钢铁的不屈精神。实际上这是隐喻农民起义军意志坚定,作风顽强,信念不倒,具有一种挑战权贵,敢做敢为的战斗精神。三、四两句是整理的浪漫幻想,颇能见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整理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放,共享春光。这种激情想象集中表达了整理的宏伟抱负。诗中的菊花,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民的化身,整理既赞赏他们迎寒而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环境命运鸣抱不平,立志要战天斗地,改变劳苦大众的悲苦命运,让他们翻身解放,共享美好生活。值得注意的是,“报与桃花一处开”还体现了整理朴素的平等观念。因为在整理看来,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一,桃花可以沐浴春光,吐艳争辉,菊花却独立寒秋,蕊寒香冷,这实在是上天极大的不公平。另外,“他年我若为青帝”尽管是一种假设,一种想象,一种幻想,可是却表现出诗人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甘心当牛做马,发誓要当家作主,主宰自我的豪情;实际上也是农发起义领袖要推翻旧政权,为大众谋幸福的理想写照。当然其间也可看出诗人一往无前,抗争到底,乃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战斗精神。全诗出语豪壮,慷慨激昂总之,步骤简单如下:1、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2、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3、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4、了解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5、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课程安排参考:1.子规详讲,让学生了解什么物言什么志.让学生自己按照鉴赏子规的方法,自行鉴赏葡萄赏牡丹.小松练习解决. 2.柳,拓展两首咏柳(练习八) 让学生学会对比阅读方法. 3.早雁可拓展动物类诗4.鹧鸪天可拓展植物花类咏物诗. 咏物诗四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这个世界真美好!这个世界给我们如此多的美的感动!看着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我时常感叹生命的绚丽,看着那辽远无际的蓝天,我时常感叹宇宙的恒常,看到莲花,我想起了纯洁的爱情,看到杨柳,我感受到惜别的情意,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多少文人墨客借物抒情,借物述志,于咏物中寄情寓兴,赋予所爱之物以深意,于是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咏物诗(课件内容: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咏物诗,一起来感受“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蕴。二感知诗歌1、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四首诗2、由各小组按照自己的方式每个小组朗诵一首诗。三诗歌示范赏析1.师配乐朗诵子规2.提问:诗中所咏“子规”为何物?诗歌中“子规”有什么特点?明确:子规:又叫杜鹃、杜宇、怨鸟。传说为周时蜀国国君,后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明确:诗歌中的“子规”:“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传说周时蜀国国君,被迫逊位,死后魂魄化为鸟,啼声悲哀,蜀人称这种鸟为杜宇,以示对他的纪念。从这句诗中我们知道杜宇虽然死了很久了,但是由他化身的子规却长年啼血哀鸣,使人悲痛扼腕。诗中所寄何情?诗人如何将子规与感情融为一体?明确:此诗开始写杜宇化鸟,题材通俗,但“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以反诘的语气发问,由鸟及人,写出了人世不平,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意,子规与诗人感情融为一体。小结:景物特征:啼血物象内在品质:积冤、不平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蒙冤屈死之人多,社会黑暗。借咏子规抒发了对历代蒙冤屈死之人的同情和对社会黑暗的不满。拓展子规是诗歌中常用的意象,除了顾况的子规外,你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吗?材料:子规与冤屈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顾况子规)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杜牧杜鹃)传闻望帝冤,底处最堪怜?(宋祁子规)子规与时节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陈陶子规)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罗邺闻杜鹃)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李中子规)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洪炎山中闻杜鹃)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韦应物闻子规)子规与啼叫“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王建夜闻子规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规啼一声。(韦应物闻子规)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吴融子规)楚天空阔月沉沦,蜀魄声声似告人。(杜荀鹤闻子规)春山杜鹃来几日,夜啼南家复北家。(陈陶子规)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叫杜鹃。(罗邺闻杜鹃)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李中子规)蜀月初残夜,巴山欲曙天。(宋祁子规)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洪炎山中闻子规)子规与啼血栖霞山中子规鸟,口中血出啼不了。(顾况听子规)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杜荀鹤闻子规)子规与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宣城见杜鹃花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杜鹃啼时花扑扑,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贾岛子规)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杜牧杜鹃)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红压叠繁。(吴融秋闻子规)蜀魄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向花枝。(罗邺闻子规)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李山甫闻子规)子规与“不如归去”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范仲淹子归)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南北东西春总好,杜鹃何苦劝人归。(王庭珪暮春感怀)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陈瓘满庭芳)自出锦江归不得,至今犹劝别人归。(杨万里闻子规3总结子规意象在古诗中的常用寓意:凄凉、哀伤、哀怨、思归、乡思。4背诵子规5.由子规这首诗歌的赏析,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咏物诗鉴赏的步骤和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了解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拓展积累参考材料: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整理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了解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整理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2.通过所咏之物的特点,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为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整理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解,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悟的。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国十三首)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已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培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了解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被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3.、咏物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拟人等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鉴赏咏物诗歌的方法。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随意选择剩下的任一首咏物诗进行鉴赏。提示:四人小组中选一位同学朗读诗歌。根据刚才学习的咏物诗歌的鉴赏步骤对诗歌提出问题并合作解决结合你们所找的材料,拓展延伸形成板书,派一位同学上台投影出板书并介绍对诗歌的鉴赏情况。五、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人咏物,意在寄情言志,相信大千世界会有一些事物让你有所触动的.现在,大家回去创作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吧.注意托物抒情言志,让诗歌神情兼具。拓展练习(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性训练)练习一 2007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东风袅袅泛崇光, 惆怅阶前红牡丹,香雾空蒙月转廊。 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明朝风起应吹尽,故烧高烛照红妆。 夜惜衰红把火看。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这二首诗都写到了“把烛赏花”的情景,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苏诗先写东风微微地吹拂,海棠花透出高洁美丽的光泽,散发阵阵幽香,使人有空蒙迷茫之感。这时,月亮已转过曲折的走廊,照不到海棠花了。诗人只怕那花儿在深夜里也会睡去,自己更加寂寞,所以点燃起明亮的灯烛,照看着那一簇簇红艳艳的海棠,表达了整理对盛开的海棠花的喜爱之情。而白诗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练习二.(1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答案(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练习三、7.【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练习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王安石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托物言志。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练习五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此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移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 ,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或诗人托物言志,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 练习六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注】留侯:汉代名将张良,功高位重,但却摒弃人间富贵。传说他有大丈夫的胸怀,又有美如少女的外貌。 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 答:傲然独立的风姿。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了严冬群芳纷谢,独有梅花凌寒开放的景象,歌咏了不怕困难、倔强不屈的傲然风骨。陈焕的“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写出在深山僻野、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突然发现了傲然特立、寂寞开放的一树梅花,感到意外、惊喜练习七 小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山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整理:晚唐诗人,有才华,但屡试不中,一生潦倒。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1.抓哪些词语、炼字,分析小松特点?“刺”,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出” 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描写)2.三、四句的“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是指 未长成的小松 ,后者指 长成后的松树 。3.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即整理借小松言何情,托何志?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整理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练习八咏柳 贺之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 喜悦、赞赏的态度,后者表现了 贬斥、嘲讽 的态度。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整理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练习九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株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1同是写梅,但两位整理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不同的,陆词运用的是,范词运用的是的方法。2同是运用环境烘托的写法,两首词也是各有差异的,陆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形象:范词突出环境的,塑造了梅花的形象。3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陆词抒写梅花的品格,范词,抒写梅花的 品格。练习十 马 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练习十一白 鹭 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