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适用领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276093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窥镜适用领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窥镜适用领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窥镜适用领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窥镜适用领域目视检测可分为直接目视检测和间接目视检测两种检测技术。直接目视检测是指直接用人眼或使用放大倍数为6倍以下的放大镜对试件进行检测。间接目视检测是指对无法直接进行观察的区域,借助各种光学仪器或设备进行直接观察,如使用反光镜、望远镜、工业内窥镜、光导纤维或其他合适的仪器进行检测。1、建筑内窥镜在建筑行业行业的应用时间比较短,但它的使用效果是比较出色的对孔洞,墙壁,门窗节缝以及水管道等肉眼不易查看的 地方进行检查中央空调,TV以及网络线缆的安装与检测,结合管 道内窥镜,表面放大检查电子显微镜,内窥镜使用的变种,适用于电子电路芯片以及皮肤毛孔的观测检查更多用途仍在探索之中 2、油气化工由于油气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和对安全性的极高要求,其行业中的大型管道,不规则容器,细长的无缝钢管等都需要专业特制的工业 检查镜对其内部的管壁进行细致的检查。3、机械检修主要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内部检查,以及一些由于温度过高,有毒或者过于狭小的环境下的机器工作情况观察,以有效避免直接观测对观测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在通过对内窥镜本身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可对观测角度和观测范围做出十分全面的调整操作简单4、安防监控内窥镜可用于安全检测,海关等方面,用于检测行李,包裹等 有包装的物品,无须打开包装及可进行检查,不但保证安检人员的 工作效率也保护了被检测者的物品隐私同时也越来越多的用于军队武警的反恐行动5、汽车检修工业内窥镜用于汽车检查是目前比较新的内窥镜使用方向主要可用于汽车发动机,油箱,制动系统等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地方随着私家车的数量增加以及DIY潮流的兴起,图像清晰度更高的小型便携式电子视频内窥镜将逐步成为家用工具箱中的一分子。对于汽车的的性能的检测,发动机是主要的要检测配件之一。目前对于一些接触发动机的厂商比如发动机制造商会遇到对发动机产品内部 的是否合格或者汽车检修厂对汽车发动机的内部积碳和损坏检修问 题。对这样的问题,用眼睛和经验的听声音来判断都是不足的。汽车 内窥镜可以很方便得解决这个问题。6、电力设施定期检测气轮机和发电机大柱轮芯表面是否有伤痕和应力腐朽裂纹。检测主蒸汽管道、 除氧器、联箱等压力品焊缝内表面焊接质量, 是否有较严重的焊接缺陷。在大修时检测汽轮叶片、护环和应力集中部位是否有微裂缝,电厂中的发电机组以及设备需要长时间的运行和工作,定期通过内窥镜对其内部的运转情况,损坏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7、管道化工 用于检查工艺管道、压力容器、反应釜、热交换器等焊口内表面焊接质量,应力腐蚀裂缝和内壁化学腐蚀等缺陷。8、航空航天内窥镜用于检查涡轮发动机叶片和护环有无损伤比传统的手摸检查更准确、更高效。9、锅炉燃机内窥镜用于检查锅炉、气轮机、柴油发动机管道。一、目视检测目视检测是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仅指用人的眼睛或借助于光学仪器对工业产品表面作观察或测量的一种检测方法,典型的是将目视检测限制在电磁谱的可见光范围之内。二、内窥镜检测目视检测的仪器种类繁多,工业内窥镜是其中之一。内窥镜的检测最早是用于人体的医学检查,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进入工业检测领域,并出现专门的工业内窥镜。国内在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工业内窥镜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产品内部多余物控制及一些零部件的质量检查。近年来,国内内窥镜检测己进入了实用阶段, 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产品生产质量的控制,并发展成为一项专用的检测手段。内窥镜检测是近年来随着内窥镜生产制造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检测技术。内窥镜检测需要使用工业内窥镜(简称内窥镜)作为检测工具,工业内窥镜是为了满足工业复杂使用环境要求而专业设计生产的。根据制造工世特点,我们一般把内窥镜分为直杆镜、光纤镜、视频镜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性能比较见表一:表一:三种类型内窥镜性能比较直杆镜光纤维视频镜结构特点简单简单复杂功能少少多弯曲度不可弯曲可弯曲可弯曲受光纤数量的影响,成像效果好有蜂窝现象好成像原理光学成像光学成像CCD数字成像图像信号光学信号光学信号电子信号图像传递介质玻璃透镜柔性光导纤维电线耐用性好差较好可换镜头不可换可换多种镜头互换可视角度一般在0。90°0°在0。90 °探头最小直径在1mm以下在1mm以下一般在4mm以上一般较短,小于500mm较长,一般在探头长度有些可以采用多杆组12m很长,可达20m接,长度可达 10m耐用性较好差很好可使用测量探头对长度深度测量功能无法进行无法进行直接测量可后装图像采集系可直接进行图像存储处理图像存储处理后装图像采集系统统产品价格低较咼很高三、内窥镜选用内窥镜的种类较多,不同种类内窥镜适用范围不同。除了要考虑内窥镜的类型外,在具体选用时还需要考虑探头直径、长度、可视方向、 焦距等技术指标,同时由于内窥镜的使用环境复杂,需要考虑其防水、防油、耐腐蚀、 耐磨等性能。通常要根据具体的检测对象位置及要求 来确定使用内窥镜的种类,至少要考虑检测的位置、方向、最小分辨 率要求、通路、 测量记录等,复杂产品往往要求使用多种型号配合使 用。通常我们认为:直杆镜使用方便、耐用、成像效果好,多用于不 需要弯曲,检测范围在500mm以内的产品,适用于直孔的检测。视频镜功能多,使用灵活,可靠性高,适用性广,适用于各种内部结构复 杂的产品或需要进行定量检测、对比分析的场合, 但由于制造技术的原因,探头上的CCD芯片不可能造得很小,使探头直径难以小于 4mm 视频镜可取代直杆镜、光纤镜使用。光纤镜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且 清晰度较差,成像效果及弯曲性能远逊于视频镜,但其直径可以制造 的很细,多用于内径 4mm以下,视频内窥镜无法检测的产品四、影响内窥镜检测的主要因素 影响内窥镜检测的主要因素有:1照明条件。内窥镜检测大多使用内窥镜自带光源进行照明。一般 条件下,要求内窥镜检测照明光源色温不低于5600K,照明强度不低于 26001m。2. 探头位置与角度。 通常在距离检测区域 525mm范围内观察图像的 效果最好,因此往往需要内窥镜探头尽量靠近观测点。探头与观察物平面在45° 90°范围内都可以达到较好的观察效果,在实际工作 中是通过反复改变探头与观察点的位置与角度找到合适的观察位置, 并获得最佳的检测效果。3. 通道。选择通道时应尽量靠近需要检测位置,选择进入长度最短的通道,尽量减少探头需要弯曲的次数及程度;首先考虑由上到下, 由高到低的通道;优先选择宽阔的通道;推荐使用工装,保证探头在 产品通道中的正确方向;应采用边观察边通过的方法在通道中行进。4. 图像的畸变。通过透镜观察物体产生的变形现象,随着从透镜中心到边缘距离的增大,图像发生畸变。图像的畸变会对缺陷的判断及测量产生影响。直杆镜、光纤镜观察时图像的畸变较大,视频内窥镜 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较正。5. 分辨率、放大倍数、可检测最小缺陷。这些都是内窥镜自身的技 术指标,可直接影响到探测的结果。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不同的物体表面有不同的反射率,和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系。因此,实际检测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内窥镜照明的强度以便得到清晰有用的结果。五、内窥镜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在QJ2859 1996工业内窥镜操作使用方法与判定规则中给出了工业内窥镜的检测范围:(1) 内腔检查。检查表面裂纹、起皮、拉线、划痕、凹坑、凸起、斑点、腐蚀等缺陷。(2) 焊缝表面缺陷检查。检查焊缝表面裂纹、未焊透及焊漏等。(3) 装配检查。当有要求和需要时, 使用内窥镜对装配质量进行检查; 装配或某一工序完成后, 检查各零、部组件装配位置是否符合图样或 技术条件的要求;是否存在装配缺陷。(4) 状态检查。当某些产品(如蜗轮泵、发动机等)工作后,按技术要求规定的项目进行内窥检测。(5) 多余物检查。检查产品内腔残余内屑,外来物等多余物。(6) 尺寸测量。对需要进行测量的尺寸,可用测量探头进行测量。六、内窥镜检查与判定规则(1) 裂纹。当光束照射被检测物表面,观察到黑色或者亮色线条,且 在一定的放大倍数下,线条有不规则边缘时,判定为裂纹。当裂纹较 宽时,可测量探头的测量影响线会发生弯折。起皮。当光束平行照射时,观察到在凸起部分背后有阴影;改变 光束照射角度,贝0观察到表面凸起部分与周围被检测物有明显分界线,判定为起皮。(2) 拉线和划痕。 在光束照射下, 观察到表面存在较规则的连续长线, 判定为拉线。(3) 凹坑凸起。光束以一定角度照射时,与周围被检物边界连接,无 分界线。离光源近的部分有阴影,离光源远的地方有亮影,为凹坑。光束以一定角度照射时,与周围被检物边界连接,无分界线。凸起部 分有亮影,且背后阴影为凹坑。当凹坑较深或凸起较高时,可测量探 头的测量线会发生弯折。(4) 斑点。在光束照射时,观察到与周围被检物色泽不同的光滑无凹凸表面为斑点。(5) 腐蚀。光束照射下,观察到块状、点状不光滑表面,在一定放大倍数下轻微凹凸不平为腐蚀。(6) 未焊透。观察到熔化金属与母材、焊缝层间有明显的分界线。(7) 焊漏。光束以一定角度照射时,观察到与熔化金属相连,无分界 线的凸起时为焊漏。(8) 多余物。光束以任意角度照射时,存在与周围基本被检物颜色、 亮度有差异的结构以外的物体为多余物。(9) 装配缺陷。检测时观测到不符合图样技术条件的结构现象。(10) 尺寸测量。在有要求时可用测量探头测量形位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