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5982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同等学力心理学精心整理必过普通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2、知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后,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及其关系的认识。3、思维: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间接、概括地认识事物,揭露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对事物的概念,进行推理和推断,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4、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它是人的个性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5、动机:就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6、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7、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8、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这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器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9、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后像分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10、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马赫带:是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两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处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11、视觉感受野: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他们收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视网膜上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特征觉察器: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仅对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做出反应。这个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12、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继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种知觉重要特性称为知觉恒常性。13、模式识别: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叫模式识别。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特性的认知。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中,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由此引起的知觉称为似动知觉。错觉: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现象叫错觉。14、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来源于随意注意,从性质上看,它又高于有意注意。15、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遗忘:是指识记过的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情境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种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16、前摄抑制:前面学过的材料可以干扰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倒摄抑制:后学的材料可以干扰前面学过的材料。17、内隐记忆: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这种记忆现象称之为内隐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叫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18、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时间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点。概念:是指某类事物的概括。它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主要通过词语表现出来。概念形成: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人工概念:指认为地在程序上模拟真实概念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推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定势:也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叫酝酿效应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利用跟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贮的信息基础上,进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图式:是知识表征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是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关于当前时事件信息的结合。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权利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和亲密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双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回避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趋避冲突:这种矛盾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这一物体的同时,又故意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在实际生活中,趋避冲突常常表现为一种更复杂的形式,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有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碰钉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色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练习曲线:是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学习效率的变化。有三种形式:一种表示练习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第二种:表示练习次数与错误量的关系;第三种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练习成绩一时性的停顿现象。技能的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影响。迁移是指个体已获得的知识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态度、策略和方法等与新学习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正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负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叫负迁移,或技能的干扰。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智力:专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体有目的、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气质:是人格的一个部分,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受到遗传和生理因素影响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他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性格:是人格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它是人格的主体。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式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固着:对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现象。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所偏爱是哟个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具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普通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系统与脑的出现。(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人的心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3)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其作用。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4)人的心理具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特点。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特征。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2、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答:(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关系。研究问题:脑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等,研究方法: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方法等。(2)行为主义的研究:行为主义的研究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行为主义强调,认识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探索的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可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3)心理分析的研究: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他们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把青年期看成力比多活动的高潮时期。(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研究的方法: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各方年的研究,人本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力挣达到某种积极的社会目标。人本主义还相信,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人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人本主义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主管内部经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3、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理论的特点及意义?答: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理论是关于脑功能的一种重要学说,其特点和意义(1)内容: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技能系统: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边拿觉醒状态,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其基本作用是接收来自外部的各种刺激,并对刺激进行加工和保存。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2)特点:该理论是通过对大量脑损伤病人的深入分析而创立的该理论以功能系统的原则解释心理活动认为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和系统的机能定位将脑分为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时三个技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3)意义:鲁利亚三个机能系统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鲁利亚提出的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的理论对心理与脑的关系做了较全面、完整的神经心理学解释、为探讨意识奥秘予以很大的启迪。4、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答:大脑两半球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化是指两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大脑灵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是由割裂脑的研究,提供在切断 的情况下,分别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而发现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不是绝对分离的。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5、音高听觉理论:一、频率理论(1)电话说:有费尔德提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当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当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超过1000赫兹的声音不相符合的。(2)神经齐射说:当声波频率在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发放冲动的频率和声波频率相对应。当声波频率过高,个别神经纤维就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对应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可以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则难以分析。二、位置理论(1)共鸣理论:基底膜的恒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做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做出反应。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2)行波理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行波说可以正确解释500hz以上的声波引起的基底膜运动,但很难解释500hz以上的声波。6、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分出来,对它们做出清晰的认知(2)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 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7、如何理解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1)形状恒常性: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2)大小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8、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延续性与顺序性的直接认知。(1)时间知觉的依据: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心率、觉醒与睡眠周期)借助计时工具(日历、手表、时钟等)(2)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一定时间内时间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越倾向于时间估计得较短 人的态度和兴趣,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9、睡眠的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10、梦的解释?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生理学观点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一部分进入意识成为梦境。11、注意的特点和功能?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一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注意的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那个某一个对象的时候,它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2)整合功能:在前注意状态下,人们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3)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维持进行。(4)调节和监督功能: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12、不随意注意:也称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等)(2)个体本身的状态(个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绪状态、兴趣、过去经验等)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对兴趣的依从性(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5)对人格的依从性。13、注意的认知理论(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认为:注意受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结构的限制,人不能对作用于自己的所有刺激信息进行注意。关心的问题: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上(1)过滤器理论: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获得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这种机制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也称为“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2)衰减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有机体总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某种过滤器。但过滤器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而是按衰减的方式工作的。过滤器有两种,一种位于语意分析之前,称为外周过滤器,他根据刺激信息的特点而对他们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另一种在语意分析之后,称为中枢过滤器,它是根据语意特征来选择信息的。(3)后期选择理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知觉水平上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衰减作用不是在知觉分析之前发生的;个体用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来检验从外界直接输入的信息,当直接输入的信息与记忆存储的信息相关时,这种相关的外部信息才受到选择,因此,选择作用具有很大的主动性;选择表现在反应阶段,存储的信息不同,做出的反应也不同。(4)多阶段选择理论:认为选择过程在几个不同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二)认知资源理论(1)资源限制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同时,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控制,这样我们可以吧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资源量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的唤起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2)双重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存在两类加工: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控制加工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有可能转化为自动加工。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1)均势说:认为记忆时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一特殊部位的机能。(2)定位说:认为记忆时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对动物进行脑切除术的结果表明,大脑前、后联合区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当动物的海马受损伤后,将难以形成新的短时记忆,不能学习新的技能。(3)SPI理论SPI理论:假定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境记忆系统。这5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该理论还假定: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S、存储是并行的P、提取时独立的I。遗忘:是指识记过的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遗忘规律:艾宾浩斯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得到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引起遗忘的原因:(1)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2)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也称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3)由衰退引起遗忘:这是指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引起的的遗忘。(4)由线索提取引起的遗忘:该理论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回想不起来,是因为他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5)由脑损伤(疾病、外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手术切除等)引起的遗忘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为了避免在大量遗忘后难以补救,做到及时复习很重要(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布复习。(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研究表明:把阅读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其识记结果远高于反复阅读。(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序列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上课记笔记、读书时做卡片。外部记忆手段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内隐记忆: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记忆,也没有意识地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的作业中表现出来。这种记忆现象称之为内隐记忆。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个体有意识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叫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不同之处,具体体现在:(1)加工深度因素的影响不同:实验发现:内隐记忆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了影响。(2)保持时间不同: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时间。(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外显记忆,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而对于内隐记忆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4)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内隐记忆很少受到干扰。思维的概念和特征: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特征:(1)概括性:是指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即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2)比较和分类(3)抽象和概括(4)系统化和具体化表象: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时间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点。想象的功能:(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3)想象具有替代作用(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想象的过程: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联想问题解决的策略:(一)算法式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二)启发式策略: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启发式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2)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3)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的一种解题策略,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4)探试搜索法:利用实现得到的有关达到目标的某种信息和已有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中获得更得信息,以便进一步选择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再进行探索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问题解决受到诸如社会、自然、物质和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1)问题情境: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即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2)动机与情绪:一定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3)定势:也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4)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5)酝酿效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叫酝酿效应(6)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7)个性因素:个体的人格差异也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等消极的人格特点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语言理解:是根据语音或书写文字来确立意义的过程。一般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和使用阶段感知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分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他们所代表的意义使用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即语言理解的使用阶段。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1)语境(2)推理(3)图式和脚本(4)策略动机的含义和功能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个体的行为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级,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急;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动机的认知理论:(1)期望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2)归因理论: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自觉和推断,称之为归因。(3)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4)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时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5)成就目标理论: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什么是挫折和挫折反应?影响挫折的因素有哪些?(1)挫折的含义:挫折是指人体的一致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噶绕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包含着三层含义: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一致行为情境 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 挫折行为,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2)挫折反应的含义挫折反应是人们在遭受挫折后做出的反应,表现在三个方面: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个体的变化。(3)影响挫折的因素生理条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陷的人更能抵制挫折。挫折经验: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的人更能抵制挫折。个性特点:开朗豁达、已知坚定的人更能适应挫折。抱负水平:希望值过高的人容易遭受挫折打击。心理准备:预先想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有准备,当挫折来时,更能承受。主观判断:能对挫折做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恰当地应对挫折。增强挫折承受能力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普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挫折又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改善挫折情景:挫折发生之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影响的程度,另一个方面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总结经验教训:一方面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积极态度冷静地分析操守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进;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有点和长处,从而振作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调节抱负水平:要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什么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人的情绪、情感并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刺激情景引起的。但是,刺激情景本身并不能直接引发人类的情绪和情感,重要的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环境进行解释或评估,当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否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情感称为感情,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情绪是较低级的感情,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是较高级的感情,通常只用于人类。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例如饮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能引起愉快或不愉快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很小。情绪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情感比较内隐和深沉,往往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区别,但是在个体身上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事实上,情绪、情感总是彼此依存、相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感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深含着情感。情绪、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心理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适度的情绪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适应作用:情绪、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法则的一种重要工具。例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害怕的情绪从而发出信号,以警告或求救。人们通过各种情绪和情感表达和宣泄自身的感情体验,了解他人的处境和情况,适应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信号作用:情绪、情感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语调以及姿态来实现的。?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2)、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4)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5)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P381能力的理论:能力的因素说(1)【独立因素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强调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的区别,把他们绝对对立起来,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3)【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能力由七种因素组成。如: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能力的结构理论(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2)【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英国心理学家卓南继承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能力层次结构理论。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这种理论把人的能力和智力看成一个过程,他由不同的阶段组成,并且是由某些更高的决策过程组织起来的。(1)【智力三元论】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力由三个方面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2)【智力PASS模型】PASS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影响能力形成发展的因素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一定的活动而发展起来的。(1)先天素质: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素质。素质对能力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具有某些先天素质的人比不具有这种素质的人更容易发展相应的能力。素质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显示,还需要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才能实现。(2)环境和教育:环境对人的能力的影响是指每个人一生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发挥作用的,实验证明受过教育比没有受过教育者能力形成得快且早。(3)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不是机械地被动地为人所接受,外部条件对人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本身的实践。实践活动越多样,劳动分工越精细,能力的个别差异也就越明显。人格理论:(一)人格理论特质论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B,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C,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3)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现代人格特质理论主要有:三因素模型、五因素模型、七因素模型。三因素模型。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法提出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顷性、神经质、精神质。外顷性表现内外顷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五因素模型。塔佩斯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开放性、责任心、外顷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七因素模型。特里根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七个因素。正情绪性、负效价、正效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二)人格理论类型理论类型论是群体间人格差异的描述指标。可通过人的行为直接观察到。单一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的T型人格就是单一型人格理论。对立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纬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主要有:AB型人格和内外型人格。多元类型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由几种不同质的人格特性构成的。有:气质类型学说、性格类型学说、阴阳五行说。气质类型学说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类型学说分为: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宗教型。人格成因:(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个人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其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家庭教养方式不同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人格特质。(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于发展。(5)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弃恶扬善”的作用(6)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不同物理环境中,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特点。(7)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普通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系统与脑的出现。(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人的心理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3)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里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其作用。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地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4)人的心理具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特点。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一个特征。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2、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答:(1)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生理心理学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心理学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