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莉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5697372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玛莉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玛莉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玛莉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新授教 师周玛莉单 位济源市黄河路小学课题名称怀念母亲学情分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者表达的深厚的感情缺乏体验,在感受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 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知识与技能: 准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 过程与方法: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你们会发现作者心中有一个深深的痛,永久的悔,他曾说: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悔、这恨就从失去母亲开始-二、细读课文 ,理解失母之痛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不懂的词。2、同学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3、分小组再来读读这一段,这次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4、同学们自己读了,也听别人读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从内心走近了季羡林,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5、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有的同学说是“悔”,有的同学说是“痛”,课文中是一“恨”字,这是怎样的恨?他恨什么?6、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你看到了这个“恨”字?学生任意谈自己的理解与感受:重点理解: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课件补充资料再次理解。课件出示赋得永久的悔片段:“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两个“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所不知道的,一定是同学们想知道的,请你读读下面的几则日记,相信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一些答案。三、品读日记,理解思母之情(一)品“糊”字1、夜静极了,没有一丝风,更没有一丝声响,我的心是否也跟着这夜晚静了下来?2、作者的心活动起来,他的心会怎样活动呢?他的心都会回到哪里,都会看到什么呢?3、为什么作者说这是凄凉的但又是甜蜜的?凄凉是因为什么?(远离故土、缺少朋友、衣食住行)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仿佛就在身边,心中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4、一个“糊”字你读出了什么?根据学生的理解,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书。(二)写“哭”字1、读这一段,房东太太高兴得不得了,你能想象是怎样的不得了吗?他会做些什么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看到房东太太的表现,你会怎样理解这三个 “真想哭”?2、房东太太让我想起了什么?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等待的,而自己却八年没回家看上母亲一眼,哪怕是一眼。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3、学生读文,深化思母之情。串读几篇日记,体会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过渡:此时,再读三个自然段相信同学们一定对两个“不知道为什么”有所了解,但老师读到此却突然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后文偏偏却又要寻梦,梦境已经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寻梦的段落,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四、梦中寻母,抒发情感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让我们纵情读一读(课件出示寻梦的开头与结尾)。1读着读着,你仿佛听到了什么?2 读着读着,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生母怎样的面影?你又见到了祖国母亲怎样的面影?3 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你从这“开头”“结尾”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4 从文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好吗?小结:季羡林在苦苦地追寻,只为得到一个清晰的面影,只为得到母亲的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可是一次又一次追寻的结果,只是让眼泪不停地流淌,只是让自己的夜晚无数次地失眠,难怪他要大声地疾呼。学生读寻梦的结尾。同学们想一想,季羡林只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更有浓浓的怀念祖国之心)再来齐读寻梦的结尾,感受游子的爱国之心。五、总结升华男女生对读首尾两个自然段。总结全文:是母亲养育了作者,作者也与母亲的命运息息相连。这样一个时刻将母亲装在心中的让人起敬的学者、作家,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内,取得了崇高的地位,为祖国母亲赢得了巨大的荣誉。祖国母亲怎么能不称之为“宝”呢?板书设计 生身母亲崇高的敬意怀念母亲真挚的爱慕 祖国母亲作业或预习一、课前预习:预习课文并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2、 课后作业:1、出示阅读链接我的中国心,学生先齐读歌词,然后跟着音乐唱。2、读写结合,季羡林先生独在异国他乡,在凄冷的黑夜里,望着满天的繁星,他会想些什么呢?请你课下写下来。自我评价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在教学中 “解读”课文,更应该引导学生“创读”,以读促讲,以读悟情,以读激情。通过重点句教学,学生深入体会到了作者对生母和祖国的思念、爱慕之情。再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与过去的课堂教学相比,我觉得这一节可更加充满亲情,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们一定会与自己的母亲更加亲近,也一定会更加懂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1、徐红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李老师让学生紧密联系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课堂上,学生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积极主动,交流时气氛活跃。2、卫素梅:在课堂上,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让学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他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感受作者对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3、李静: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这节语文课上,欣喜地发现,李老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这节阅读课的一道风景线。 评议一单位: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姓名:徐红梅 卫素梅 李 静 日期:2013年11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