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425444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分析摘要:黄山是全球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其在旅游可持续方面有诸多成功经验。本文旨在从黄山风景区概况、旅游可持续发展历程着手,在分析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其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以“ 慎开发、重保护”的原则为中心依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措施,为进一步促进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关键词:黄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对策措施Huangshan Scenic Area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bstract: Huangshan is a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orldwide destinations, it has a lot of success in term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This paper aims to Huangshan Scenic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started to gain experience,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ummed up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by its stage, and finally to follow the prudent development, re-the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s the center based on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Huangshan Scenic inject vitality.Keywords: Huangsh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引言黄山,天之骄子,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大自然绝唱。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是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美景;是华东地区巍峨多峰的第一高山,山体陡峭,峰峦奇秀,悬崖飞瀑,云雾常留,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明代伟大旅行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评说。1.景区概况 1.1 概述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而改为“黄山”。历经多次造山运动的磨砺和第四次冰川的洗礼,逐渐形成今天这样雄奇险幻的景色。 景区内有名可数的景点有800多处,景区内有名可数的7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莲花峰、黄明顶是黄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并以三大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景区,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1.2 地理位置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1.3 黄山四绝 (1)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2)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 (4)温泉: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可饮可浴。黄山温泉对消化、神经、心血管、新陈代谢、运动等系统的某些病症,尤其是皮肤病,均有一定的功效。 2.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历程 (1)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明确指示,“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开启了黄山旅游业发展的序幕; (2)1980年成立黄山规划领导小组,编制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1982年黄山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4)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 (6)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7)2008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黄山联合设立的第一个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站; (8)2010年5月,黄山获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颁发的“全球旅游目的地管理奖”;同年10月,黄山管委会作为亚洲第一个景区加入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GSTC); (9)2011年,黄山风景区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为该国际组织中首个中国(景区类)旅游目的地。1 3.黄山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取得的经验多年来,黄山风景区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对山岳型遗产地进行保护与适度开发的可持续管理的发展经验,逐步形成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特色模式,许多经验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充分肯定。3.1实行景点轮休制1987年,黄山园林局受海洋休渔期和封山育林的启发,在国内首创景点轮休制,现已上升为安徽省景点封闭轮休省级地方标准。通过20多年来的主要景点轮休措施,使林木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黄山的森林覆盖率也由上世纪70年代的56%提升到目前的84.7%,植被覆盖率达到93.6%,较好地改善了生态环境。3.2实施低碳策略,保护生态环境 黄山推行了净菜净物上山、垃圾洗涤下山,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措施。同时,按照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要求,黄山对整个遗产地的生活污水,采取点、片结合的方式,实行污水统一收集处理,达标排放。3.3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资源保护的科技含量黄山风景区建成了覆盖全山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智能化保护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行全天候数字化动态监控。 (1)坚持实行古树名木分级保护制度和建立“一树一策”、“一树一册”保方案,推广运用新技术,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科技含量。如对迎客松安置全自动气候监测仪,安排专人24小时护理。(2)黄山在全省率先推出“预测、预约、预报”联动机制,通过数字化实时监测调控、延长门票有效期、调整换乘车辆及索道运营时间等方式,实现景区各片区客流平稳、各时段峰谷均衡、景点之间冷热均衡。3.4用标准化推动国际旅游精品建设 景区标准化制定、实施和推广的步伐,决定着旅游景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质量提升的步伐。从2007年起,黄山风景区抓住全国首个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的机遇,制定了819项景区旅游服务标准和5955项企业标准,建立起涵盖景区开发、饭店、索道、旅行社四大板块,贯穿旅游六要素全过程的服务标准化体系,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3.5以人为本,推进旅游安全管理2011年,黄山风景区成立了黄山风景区紧急救援大队、安徽省山岳救援队和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提升景区应急救援能力。同时,严格按照“全山联动、全年警戒、全员防火”的“三全”要求,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到2011年底,黄山风景区已实现32年无森林火灾。用数字化的手段推进景区的减灾防灾管理,建立了作业指挥中心楼、自动气象站、炮台、灾情预警预报系统、通讯网络系统及相关附属设施,对保护黄山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以及促进黄山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1 。4.景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随着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纷涌而至,势必冲击着景区有限的环境承载力,加剧了环境保护和利用的矛盾,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如下问题:4.1森林植被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 4.1.1景区用于基本建设、薪炭、烧柴以及偷伐等砍伐林木量的增加,造成森林植被的大量减少。 4.1.2筑路建房、兴建索道和蓄水设施等工程建设破坏植被(1)由于违章修建玉屏楼茶水站,刨土挖根,黄山迎客松158条树根被砍断,损伤严重; (2)索道的建设,在施工中开山放炮,碎石翻滚,所到之处草丛树木被毁,建设索道上站削平了整个白鹅岭山头,森林植被遭到毁灭性地破坏;(3)因建设水库,黄山西海水库库区分布有华东地区少见的高山植被类型,种类繁多,有百年以上的黄山松、黄山杜鹃、天女花、四照花、灯台树、天目琼花等多种珍稀植物遭到砍伐破坏;(4)后期修建水厂埋设通向北海的1500m长的供水管道,破坏植被面积近2万。 4.1.3森林火灾和游客的践踏等人为的破坏(1)游客在树干上刻字、抚摸、攀枝照像,使名松古树受损。已死亡的名松有双龙松、梦笔生花等;(2)因游客的践踏,鳄鱼峰顶部的高山草甸,大部分枯萎,沙石裸露;(3)大小洋湖一带地势平缓,林木丛生。由于洋湖林场开垦种茶,采伐林木导致植被破坏。 4.1.4森林植被的破坏,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1)景区周围的山林常发生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冬季经常有人进入景区偷猎或将动物赶出景区捕猎。过去常见的动物,如黄山短尾猴已很难见到;(2)医药部门设立洋湖药材收购站,对苏门羚、梅花鹿等珍稀动物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影响。4.2自然景观的破坏 由于开发建设,黄山不少的自景观被破坏:(1)温泉景区,被称作桃源仙境的主要游览胜地,由于连片建设,桃花溪两岸高楼林立,使温泉景区城市化,建筑物遮挡了人字瀑,名泉被圈在院墙内;(2)桃花溪上游河床漂砾被取作建筑石料,既破坏了景观,又影响了河床构造。山体景观正受到严重破坏;(3)近年来,北海、西海和云谷寺等景区,也因大规模的连片建设,变成热闹的小城镇,人满为患,拥挤不堪。北海万松林,已被砍伐破坏所剩无几;(4)松谷庵景区郁郁葱葱的老虎嘴,由于修筑二龙桥至芙蓉岭公路,被炸得面目全非。4.3水资源平衡失调黄山风景区总体上存在供水量不足,缺水态势明显,且在时间、空间、丰枯水期等方面不平衡的矛盾2: (1)山上的蓄水设施,使溪水截流,改变了原水系的分布,如建设西海水库,形成了水的再分配过程。造成杜鹃坞沟谷中水流减少,狮子沟水流增加,导致两个沟谷中植被的演变; (2)黄山温泉过去可自流上涌,游泳池半天即可灌满,现在需动力抽水,且水温降低;(3)桃花溪汤口段建设黄山汽车站,河床堵塞,严重影响溪流的畅通。4.4旅游业超负荷运转游客数量与日剧增,超出了景区的合理坏境容量和环境可承载能力。1979年,黄山风景区接待旅游者10.4万人次,1997年首次突破100万人次,达107.8万人次,2011年接待旅游者 274.4万人次。黄山为山岳性风景区,观景区域和游览步道面积较小,因此游客容量不大。研究表明,北海景区游览承载能力只有 3000人次日,按此计算每年超载 100天以上1。 4.5环境污染严重数量庞大的旅游流所造成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使黄山风景区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3:(1) 黄山游旺季,每年有大量的旅游垃圾和生活垃圾积存在山上得不到及时处理;(2) 生活污水及炉渣淋溶水未经妥善处理,渗入沟谷和溪流中,严重污染了水质,使温泉景区逍遥溪水中污染物严重超标;(3) 锅炉烟尘、汽车尾气、扬尘,使黄山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及二氧化硫含量也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4) 山上主要游览景区噪声大大超标,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侵扰和破坏。5.对策措施黄山是独特的山岳风景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文化研究价值。因此,保护黄山的自然文化资源是黄山风景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必须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并根据黄山风景区环境容量,有节制地发展旅游和建设相应的服务设施。5.1 资源保护再推进-“敬畏自然,保护自然”(1)2013年,黄山风景区保护管理再上新台阶,深化迎客松应急保护平台建设,并首次编录“迎客松保护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迎客松健康状态数据; 迎客松“24小时守护”制再延伸,年逾数百岁的黑虎松开始享受“专人守护”,强化了古树名木保护力度;(2) 景区新建成的外围550亩生物防火林带将发挥重要火源隔离作用,实现了连续33年无森林火灾;(3) 进一步深化松材线虫病“三联”(联防、联控、联动)机制,成功阻止了松材线虫病传入景区。(4) 相继创新了“景点封闭轮休”、“垃圾下山、净菜上山”、污水统管统治、高山防火水网建设、名木古树“一树一策”、 全山禁烟、游客换乘等一系列国内首创的保护和管理举措,逐步形成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特色模式4。5.2管理服务再提升-“以人为本、以客为尊”(1) 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黄山风景区全面贯彻旅游法, 科学界定景区最大日承载量,通过数字化实时监测调控、延长门票有效期、调整换乘车辆及索道运营时间等方式,实现客流“削峰填谷”。加强了客流量调控疏导,进一步完善了“十一”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日管理机制。(2)扎实推进智慧景区建设率先推出“预测、预约、预警”联动机制,建成了景区人流量智能分析预测系统、车牌识别系统,持续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切实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3)黄山细分客源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持续推出赏雪观景等系列冬游产品,使黄山冬游成为深受海内外游客热捧的精品线路;针对自驾车游客大量增多的现状,首次开放景区大门外的所属单位内部停车场,倡导景区员工低碳出行,减少私家车上路,尽量把道路和安全让给游客。并在所有索道站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受到中外游客的普遍赞誉4。5.3旅游营销再创新黄山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独特优势。在产品结构上,加快由单纯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养生、体验等复合型转变;在增长方式上,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价格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在景区形态上,由“旅游消费菜单组合地”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转变4。5.4企业经营再升级(1)成功输出了“徽商故里”餐饮品牌,北京“徽商情”餐饮店正式营业,在北京、合肥成功托管2家酒店;(2)开发旅游食品,加快佳龙豆制品销售布局,销售网点达50个;(3)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成功推出了易生旅游“黄山卡”,开通途马淘宝土特产专营店,经营范围覆盖旅游六要素,加盟单位近400家;(4)受让经营徽杭高速,成功受让徽杭高速60%股权,预计徽杭高速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2亿元以上。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扁平化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向提升经营管理要效益。5.5国际影响再扩大黄山风景区加快旅游国际化发展步伐,发展路径得到世界旅游业的肯定:(1)与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加拿大班夫公园缔结“友好公园”,交流生态保护、公园规划、开发建设、游客服务等方面经验;(2)黄山参与发起创立的可持续目的地领导者全球联盟(SDLN)于2013年11月宣告正式成立;(3)参与制订的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GSTC-D)在2013世界旅游交易会(WTM)上正式发布;(4)参与修订的全球酒店业与旅游经营商可持续发展指南(GSTC-H&T;2.0版);在亚太旅游协会(PATA)2013旅游交易会上,由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GSTC)向全球正式发布,并向亚太区域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宣传,推广黄山发展管理模式。6.结论2013年,黄山风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以“系统化、数字化、精细化、人性化、国际化”建设为重点,为绘就黄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蓝图积极奋进5。实行“景点封闭轮休”等生态保护创新、;推行“低碳旅游”等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保护管理层次和水平,是全球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6。 参考文献:1胡善风,朱红兵.山岳型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山风景区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6.2王群.黄山风景区旅游水供需系统安全及动态调控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 22(6):896-9063陈钟镇,蒋宗豪.黄山分景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0,(4):74-77.4黄山康辉旅游网.黄山旅游:立足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EB/OL.2011-10-22. 5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黄山风景区:绘就可持续发展蓝图EB/OL.2013-12-11. 6新华网.黄山是全球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EB/OL.2012-6-18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