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八大句式

上传人:Wo****B 文档编号:43747249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八大句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八大句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八大句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八大句式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一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者”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陈胜者,阳城人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斯用兵之效也。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梁父即楚将项燕。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死,则徙尔。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4、语义上主谓直接判断:刘备天下枭雄。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举例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臣诚恐见欺于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予群从所得。恐为操所先。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倒装句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1.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2.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3.介宾短语后置 (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标志词:于、以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举例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德何如,则可以王矣?何由知吾可也?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举例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二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梁将即楚将项燕。臣本布衣。且相如素贱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有时它们表句中停顿或舒缓语气。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一)“为所”1“为所”(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2“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3“为所”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二)“见于”1“见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2“见”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3“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例如: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三、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记)(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四、倒装句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一)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二)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沛公安在?(鸿门宴)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三)定语后置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现象。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四)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高中文言文句式总结三古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5.固定格式。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一、 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5.否定判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二.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一) 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1.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受制于人。2.“见”,“见于”式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3.“为”“为所”“为所”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二) 意念被动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一) 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太不聪明了,孩子!(二) 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子将安之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何为其然也赤壁赋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5.用“之”“是”来提宾。如:何陋之有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其斯之谓与!无乃尔是过欤!(三) 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2.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石之铿然有声者。第 22 页 共 2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