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2988691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教案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戊戌变法教案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戊戌变法教案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资源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年月日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 7 课戊戌变法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经过一年的学习, 2005 级初一学生升到了初二。总的来看,这届学生良莠不齐,虽然思维活跃,但往往不注重阅读书本知识,提取与归纳信息的能力很差。由于小学语文的基础不扎实,导致阅读、分析、理解能力有欠缺,对于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进入初二后,有些同学可能在纪律方面有所松懈,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需要下大力气。初二历史讲述的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内容,相对中国古代史来说,有些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如何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中考改革突出了语、数、英三科的地位,历史学科实际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中考历史实行开卷考后,使一些学生产生错觉,以为可以临时抱佛脚,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没有及时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从参加今年中考改卷的情况来看,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甚至连知识点在课本的哪里都不清楚,影响了他们的答题,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教学思路:通过学习,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培养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善于从不同途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百日维新。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教学流程】【辨认“戊戌戍”三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 32 页导入框的内容。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英雄,谭嗣同在临刑前就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知道清政府为什么要处死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吗?这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戊戌变法”有关。你们知道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是谁吗?答:康有为、梁启超。康有为、梁启超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是通过“公车上书”。(板书)一、公车上书背景经过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相关的内容,将板书补充完整。【公车:汉朝时期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 后来便用 “公车” 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板书)一、公车上书欢下载精品资源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影响:轰动全国,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答: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大大超过了以前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知识分子有忧国忧民的传统。问:为什么康有为、梁启超在反对签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答:因为只有变法图强,才能挽救民族危亡。虽然由于朝中顽固派大臣的扣压,光绪帝未能看到这份上书。但这份上书却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社会上广为流传,造成很大影响。问:假如你是当时联名上书的举人中的一员,在“公车上书”之后会做些什么?答:继续上书;把变法的主张带回家乡广为传播 “公车上书”之后,变法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因此将“公车上书”作为维新变法的开端。“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来改名中外纪闻),并建立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维新派的变法主张,终于被当时的皇帝光绪所接受,在光绪帝的支持下,开始了戊戌变法。问:光绪帝为什么会支持变法?答:当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要变法图强。(板书)二、百日维新内容意义保国会的活动,是维新变法的前奏曲。1898 年 6 月到 9 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变法开始。 1898 年是旧历戊戌年,这次变法史称 “戊戌变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归纳变法的主要内容。答: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就是让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政治、发表政见。经济方面的措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方面的措施,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最终也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培养和成长。此外,维新派在这个时期创办了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军事方面的措施是要建立近代化的军事力量。问:百日维新的内容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可是,变法打击了顽固派的利益,必然引起顽固派的反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了政变,变法失败了。 从 6 月 11日起至 9 月 21 日变法失败止, 变法只经过了103 天,故历史上又把戊戌变法称为“百日维新”。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令,在顽固派的阻挠破坏下根本无法贯彻实行。地方督抚或推诿敷衍,或根本不予理睬,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新政,执行诏令。事实上,维新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从酝酿变法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慈禧太后在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令的第四天,就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逼迫光绪帝一日内连发三道谕旨。第一道谕旨, 免去赞同变法的皇帝的师傅翁同龢的职务, 勒令回原籍。 这就使光绪帝失去了重要助手。第二道谕旨,规定凡授任新职的二品以上的官员,必须到皇太后面前谢恩。这样,归政的慈禧太后重新抓住了用人权。第三道谕旨,任命慈禧太后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帅北洋三军,控制北京和天津。与此同时,慈禧太后还加强了颐和园和北京城内外的警戒,并在皇宫内布置爪牙,密切监视光绪帝。社会上纷纷传说慈禧要废掉光绪。可见百日维新一开始,慈禧太后和顽固派就做好了政变的准备。形势对维新派来说,岌岌可危。光绪帝要康有为、谭嗣同等商量对策。众人情知事危,却无法拿出任何有力的办法,最后只好把希望寄托于袁世凯。维新派认为他应该会同情变法。当维新派寄希望于袁世凯的时候,袁世凯又是怎么做的呢?1898 年 9 月 18 日夜,北京法华寺,面对独自来访的维新志士谭嗣同,袁世凯这只狐狸演了一场骗人的把戏。接到袁世凯的密报,9 月 21 日,慈禧太后从颐和园返回皇宫,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宣布重新“训政”。欢下载精品资源戊戌政变后,慈禧命令废除变法诏令,搜捕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事先得到消息,逃往国外。梁启超临走前劝谭嗣同同去日本避难。谭嗣同果断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清自嗣同始。”他的好朋友大刀王五愿保护他离开北京,也被谢绝。谭嗣同镇定自若,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心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唤醒国民,推动中国的进步。9 月 25 日,谭嗣同被捕于浏阳会馆。杨锐、杨深秀、林旭、刘光第,还有康有为的堂弟康广仁也遭逮捕。 28 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刑场上的谭嗣同,笑对屠刀,铁骨铮铮。面对围观的群众,留下了掷地有声的临终遗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问: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答: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的原因:维新派只依靠一个手无实权的光绪帝,又没有发动群众,当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无力反抗。“死得其所”是指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指导学生讨论课本第34 页“动脑筋”。有人认为: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在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袁世凯告密只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偶然因素,而不是必然因素。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问:戊戌变法为什么会那么快就归于失败?答:维新派势力太小,又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十分强大,又发动政变。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有人认为:戊戌变法中颁布的一系列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余都被废除,因此戊戌变法没有什么进步意义。这种观点正确吗?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戊戌变法的意义: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思想启蒙;培养人才。总的来看,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这次变法时日虽短,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课后反思】本课内容比较枯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部分:相关资料【练习与测验】课本第 22 页“活动与探究”答: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的原因:维新派只依靠一个手无实权的光绪帝,又没有发动群众,当顽固派发动政变时,无力反抗。“死得其所”是指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欢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