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41432713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部分第六章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一、选择题(2008 ·四川高考 )下图表示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下图,回答1 3 题。1.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解析: 1982 年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分别是20 000 万人和 80 000 万人,总人口为 100 000 万人,故城市化水平约为20% 。答案: B2.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 年代初期B.70 年代中期C.80 年代中期D.90 年代后期解析: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该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而乡村人口数量不断下降,说明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长迅速。答案: D3.1961 2007 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 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解析: 由图可知90 年代后期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该国城市化水平不到 50% ,还未进入郊区化阶段。答案: C读某城市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 图和 “ 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 图,回答 4 5 题。14.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 E 反映的现象是()A. 城市化过程B.郊区城市化C. 逆城市化D. 城乡差别拉大解析: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答案: A5.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A. 甲 AB.乙 BC. 甲 BD. 乙 F解析: 甲第三产业比重非常高,乙第一产业比重非常高,A 阶段、 B 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低,因此乙 B 组合正确。答案: B(2010 ·长沙模拟 )图中, 为 “ 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 为 “ 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6 7 题。6.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 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2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C. 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 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7.图反映了该市()A.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 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 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解析: 图中地价升高,一般是交通通达度提高的结果,不可能是城市规模变小的结果。 图反映城乡过渡带快速扩大,而城市核心区增长很慢;证明城市发展很快,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郊区城市化过程。答案: 6.A7.C读 “ 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 89 题。8.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 B.C.D.解析: 读图可知,在阶段I 和阶段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增长。在阶段 ,城市化水平仍在提高,但工业化水平却在下降。阶段 城市化曲线斜率大于阶段 ,说明阶段 城市化速度快于阶段 。该国工业化、 城市化迅速发展起于1800 年,之后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至1970 年,城市化水平已达74% ,可能属发达国家。阶段 ,工3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答案: C9.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A.B.C. D. 解析:二战后, 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产业主要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这些产业新增了大量就业机会,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地位下降,新增就业机会很少。答案: C10.下图为“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符合该城市工业分布和规模变化规律的是()A.T1 T5 阶段,市区环境逐渐恶化,交通压力增大B.T1 T3 阶段,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C.T1 T5 阶段,市中心工业规模持续扩大D.T3 T5 阶段,郊区工业规模逐渐大于市中心解析: 由图可知, T4 、T5 阶段工业迁往郊区,市中心工业规模缩小,郊区工业规模已大于市区,有利于市区环境和交通压力的缓解。答案: D阅读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北京市 ),完成 11 12题。降水量径流总地表径地下径蒸发量(mm)量 (mm)流 (mm)流 (mm)(mm)城市中675.040533768270心区郊外平644.5267961713774原区11.北京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A.地下水位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解析: 从表中数据看,北京城市建设导致市中心径流量增加,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增加。答案: C12.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将市中心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渗水砖解析:要减少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就要增加下渗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减少不透水的硬化地表比重,推广使用渗水砖。答案: D13.(2009 广·东文基 )郊区城市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观现象。近年来, 北京市住宅郊区化现象日益明显,下列选项不能解释其原因的是()A.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B.市区住宅不能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C.城市内部功能区调整的需要D.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的需要解析:郊区城市化的原因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环境问题以及郊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很大关系,北京住宅郊区化原因也是如此,并不是加强城市社会各阶层密切联系。答案: D读下图, 回答 14 15 题。514.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解析: 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图中被问的小鸟从城里来,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答案: B15.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A. 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弱城市热岛效应C. 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 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解析: 注意题干要求 “ 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 。答案: D二、综合题16.(2009 上·海高考 )分析有关城市化及产业结构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各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1) 读图 1 中 A 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6约为% 和% 。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2) 图 1、图 2 可以显示, 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始终居高的是。20 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3) 从图 3 可以获得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哪些地理 信息?比较图 4 与图 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 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哪个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图表信息解读能力。第(1)题,数字可以直接从图1 中获取。第 (2) 题,要明确多条曲线的含义及其变化特点,对比其差异,最终出结论。第(3) 题,图 3 中的二、三产业在不同时期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不同,要分时段讨论;图4 中的二、三产业贡献度也有不同,其变化的趋势也有差异。第 (4) 题,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定时期后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答案: (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我国(3)图 3 显示, 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大致相当,此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贡献度持续加大,而第二产业的贡献度开始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有扩大趋势。比较图 4 与图 3 可以看出,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 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1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回答问题。7(1)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2) 与 F 城相比, 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 图 2 的、两线中,反映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 世纪 80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存在、等社会经济问题。(4)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对生物:;对气温:;对降水:;对地下水:。(5) 多选 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A.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解析: 第 (1)题,具体考查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及重要标志,属于对基础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第(2)题,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E 城紧靠公路,地处交通枢纽,是该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第(3)题,具体考查现代城市化的新特点及其原因,由图可知,G 城在 1950 年人口就达100 万以上,曲线 符合题意。 G 为特大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大城市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社会经济原因致使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第(4)题,该题对 “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个知识点从对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细化。第(5)题的 C 选项中 “ 扩大城乡8差别 ” ,与题干中 “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的要求相悖。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 或出现城市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2) 公路(3)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 (或交通拥挤 )地价上涨 (或经济效益下降)(4)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效应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5)ABD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