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11答案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40548284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社会学:11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社会学:11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社会学:11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1年第2学期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CBDBDBCA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拟亲缘”关系:人们通过在称谓上沿用亲属关系的称呼、结拜、认干亲等拟亲缘形式,使自己得到新的身份,与本来不存在亲缘地缘关系的人攀上具有拟亲缘性质的亲属关系,(3分)从而获得亲缘地缘关系所附带的权利和义务(1分)。2、核心家庭:指父母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3分)这种家庭中人口数量少,家庭内部包含的代际层次也少,关系简单。核心家庭是现代农村家庭结构中最普遍的形式。(1分)3、农村社区结构:是指社区内各要素的内部及其互相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构成方式。(3分)农村社区结构包括社区人口结构、社区区位结构、社区经济结构和社区组织结构。(1分)4、农村社会控制:广义的农村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农村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2分)狭义的农村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对农村中越轨行为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2分)5、社会发展: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社会整体性发展。(2分)狭义的社会发展不包括经济发展,是指除经济发展以外的其他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2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计30分)1、农民为什么要社会化?第一,社会化是农民适应农村生活、参与农村生活、在农村社会环境中生存的前提。农民必须学习农村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劳动技能和生活方式,才能在农村社会环境中生存。第二,农民的社会化是形成农民个性和人格的过程。一方面,农民在农村社会环境和农民群体心理的影响下,形成农民阶层特有的共性。另一方面,农民通过选择社会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和个性。第三,农民社会化是农民内化农村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对违背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的人进行制裁和处罚,更多是依靠舆论和“良知”。农民社会化正是一个内化农村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农民个人的价值规范与社会价值规范有效统一起来的过程。第四,农民社会化是农村文化传承的重要前提。农村文化传递常常是口传身授,通过民歌、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来承载。如果新一代的农民不能或不愿接过农村文明的接力棒,许多民间艺术就会中断、消失,农村文化就会后继无人。注意:如果答出要点,则每点1.5分。2、简述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由于农村和城市在社会结构、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农村和城市的社会资本的特征也有所不同。第一,从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来看,农村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是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农村社区中存在的非正式制度(规范),具有明显的乡土性。而城市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是正式制度和关系网络,具有现代特征。(2分)第二,从社会资本的分化程度来看,同一个村庄内不同主体之间社会资本的同质性较强,分化程度相对较低,村与村之间分化程度较高;在城市社会中,不同主体之间社会资本的异质性较强,分化程度较高,而城与城之间分化程度较低。(2分)第三,从社会资本实践的社会风险来看,农村社会资本的实践主要是基于熟人社会和半熟人社会的信任,因而实践的社会风险相对较低。在城市社会,特殊主义的关系逐渐被消解,而普遍性(契约性)的关系又尚未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无法产生有效预期,使得社会资本的运作风险大大增加。(2分)注意:如果答出要点,则每点2分。3、农村社会流动有哪些功能?第一,合理的农村社会流动,改变了农民的职业结构,打破农民传统的、封闭的、固定的身份地位,实现农村社会成员与社会位置的最佳结合。(1分)第二,合理的农村社会流动,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向林、牧、副、渔产业流动,向乡镇企业流动,向手工业和商业流动,使农村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1分)第三,合理的农村社会流动,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市政建设、环境卫生、餐饮服务、农副产品供应等行业的主力军,弥补了城市劳动力的不足,促进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1分)第四,合理的农村社会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流动人口在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所获取的报酬也是非常可观的。(1分)第五,合理的农村社会流动,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现代化程度。社会流动使农民逐渐摆脱传统小农意识的束缚,形成现代的市场观念和商品观念,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开始降低,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寻找致富的机会。(1分)当然,农村社会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不少农村成为以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空壳村,可能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可能引发甚至加剧城市社会问题。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对城市住房、交通、环境等公共资源造成严重影响,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产生挤压,加剧城市人口的失业或就业问题。(1分)注意:如果答出要点,则每点1分。4、如何理解村民自治的含义?村民自治是指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2分)村民自治的定义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治的主体是全体村民,而不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所有村民均享有自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1分)第二,自治的地域范围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农村社区,这是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1分)第三,自治的内容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1分)第四,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效地处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最基层,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1分)注意:如果答出“村民自治”的概念,得2分;其余各点每点1分。5、农村社会控制有哪些特征?第一,从制约机制上看,社会舆论处于核心地位。在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关系是全人格人际关系。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在他人密切注意之下,人们之间的认知、判断、交往是全面的、立体的,包括一个人的家庭背景、特点、经历、习惯等方面。在这种人际关系的背景下,社会成员无法隐瞒自己的行为,一旦不符合风俗和道德要求,就会成为舆论谴责的焦点,这样,社会舆论就成为农村社会控制制约机制的核心。(2分)第二,从控制手段上看,风俗、道德起突出作用。与城市社会控制相比,农村社会控制有重风俗道德、轻法律纪律的特点。法律、纪律带有强制性的作用,而风俗、道德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心理约束。(2分)第三,从社会发展上看,农村社会控制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我国农村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过渡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日益理性化,注重自己的利益,民事纠纷越来越多,从而对法律纪律等强制性社会规范的需求越来越突出。(2分)注意:如果答出要点,则每点2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有人说“流动的农民具有更多的现代性”。请结合农村实际,谈谈如何促进农村社会流动。第一,健全社会流动机制,实现有序流动。社会流动机制是指决定人们获得一定地位和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背景、条件、动力和路径的某种组合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先赋性因素,如出身、家庭关系网络等仍然在社会流动中起着明显的支持或制约作用。二是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不公正因素仍然制约着人们的流动机会的均等分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要健全与完善社会流动机制,就必须拆除社会流动中的制度障碍,尽可能缩小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对社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改革,保证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实现社会的有序流动。第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扩大农民社会网络。现阶段我国劳动力市场还不成熟,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传统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在流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进城务工农民而言,由于工作封闭性和城市的排斥性,其社会交往圈仍然局限在亲缘和地缘关系中,难以建立新的社会网络而融入城市社会,只能依赖原有社会关系维持自身生存与生活。如何扩大农民社会网络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还不高,还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因此,为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更加有序,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包括信息咨询、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避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降低农民外出务工的成本和风险。(2)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的就业适应能力。(3)建立和完善劳动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注意:如果答出要点,并对以上要点展开解释,则每点5分。2、近年来,全国各地都面向社会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你对大学生到村任职的重大意义有何认识?答案要点: 第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第二,是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资源问题的需要。第三,为广大有志青年自觉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接受教育,增强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机遇。第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广开门路。注意:如果能回答以上要点,并能够展开解释,则酌情每点给3-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