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西#投标文件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977886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西#投标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西#投标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广西#投标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崇左市重一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修改)与崇左市北纬二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修订本),本项目的两条路包含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以及照明工程。其中本项目的重点在于排水工程施工与路面结构层施工,难点在于土石方开挖中的石方开挖、排水深基坑施工、雨水渠施工以及雨季施工。第一节 施工准备一、测量控制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我公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本工程除成立专职测量小组外,还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1、测量工作程序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复测合格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布置水准控制点对加密好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报监手续三方人员对原地面进行联测施工放样。(1)、控制系统的建立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以便于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1).平面控制系统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施工过程中,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布设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50100m,不易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并保护好定位桩。2).高程控制系统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2)、放线控制本标段的放线控制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路中心线(边线)、管道中心线、检查井、工作井及接收井等的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2、放线方法 (1)距离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为距离测量值(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规定。本项目测量工作量大,线形较复杂,测量内容主要有平面坐标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1)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不用在施测过程中移动仪器,从而可加快速度,缩短施测工期。在本工程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采用全站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全站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点的坐标。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精密度等级,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牌,以防止损坏。根据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作。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测量精密度需满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方可使用。3)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并用本桩标定。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50m钉一木桩(里程桩)。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一般每20m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容差为10mm,量灰线标明开挖边界。在测设中线时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每隔20m或30m槽口上设置一个坡度板。作为施工中控制管道中线和位置,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坡度板必须稳定、牢固,其顶面应保持水平,用全站仪将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坡度板上,钉上中心钉,安装管道时,可在中心任务钉上悬挂锤球,确定管中线位置。以中心钉为准,放出砼垫层边线,开挖边线及沟底边线。(2)高程测量高差不大时采用B1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12L ,L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KM)。高差较大时标高的测量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规定,内业计算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到0.1”,高程取值应精确到1mm。(3)内业计算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并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二、清理表土、平整场地及临时排水沟施工根据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的现场复测结果,协助业主单位办理征用土地手续。并根据施工需要提出增加临时用地计划,并对增加部分进行用地测量,绘制用地平面图及用地划界表,送交有关单位办理拆迁及临时占用土地手续。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原有的道路、河沟、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及其它建筑,均应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迁或改造;对于工程用地附近的危险建筑应予以适当加固。在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应进行表面清理,清理深度应根据种植土厚度决定,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填方地段在清理完地表面后,应整平压实到规定要求,才可进行回填作业。根据规范规定,清理后的地面及其基底压实度、地面横坡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除特殊要求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工程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垃圾均应予清除运走。原地面表土、草皮严格按图纸要求或监理要求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地表清理完毕后再进行基底压实,直至满足规范要求。原地面横坡陡于1:5的填方段,要将原地面及旧路边坡挖成台阶。同时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做好排水工程,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三、施工原材料的试验1、回填料试验:填料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执行。把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如所调查和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2、施工原材料的试验:钢筋、水泥、沥青、砂、石等原材料按试验规程规定取样送检并做配合比试验。试验不和格的原材料不得进场使用。把试验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一、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1、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1)不良土层:包括素填土、耕植土,层厚约0.200.30m。该层土呈松散状,力学性质差,物质成分差异较大,厚度及分布不均匀,对路基稳定性不利。(2)特殊性岩土 红粘土分布于沿线各地,厚度变化较大,变化程度与灰岩起伏有关,厚度不等,该土层呈硬塑坚硬状态,承载力较高,可作为填方路基持力层,但由于其自由膨胀率为44.17%,属中等膨胀性土,未经处理不宜直接作为路基或路堤填料。2、不良地质路基处理(1)、不良土质处理方法素填土、杂填土等软弱土,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得作为路基的持力层。不良地质的素填土、杂填土应进行清除、运至弃土场,换填借土场非膨胀性的合格土石方,并分层压实至设计标高。(2)、膨胀土处理 红粘土作路基持力层,应采用:填方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8米时)换填0.8米,挖方地段路面底基层以下换填0.8米。红粘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3、处理工艺及技术(1)、施工时测放出路基边线,力求放样准确,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测,以保证边线的宽度达到设计要求。土方边挖除边装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以保证周边环境不被泥土污染。挖除表土时及时派人工配合机械做好路基底边的整修工作,直到底面为坚实的土质和平整时为止。(2)、路段内的不良土质,采用机械配合自卸汽车开挖。每段以开挖的整个不良土质面的宽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用机械分为几个不同高度台阶开挖,其深度视土质而定。若深度过深,则应分级进行开挖,每层平台高度为0.5米,无论自两端一次横挖到粘土层标高或分几层开挖,均设单独的运土便道及临时排水沟。在机械开挖的同时,随时进行土质观察,符合设计要求的土质后,以挖掘机或人工修理平整。(3)、当开挖面较长较深,而两端地面坡度又较小的地段开挖时,采用纵挖法。沿开挖面纵向挖掘一便道,然后将便道向两侧拓宽,便道拓宽至边后,再开挖下层便道,如此向纵深开挖至设计认可的土质的标高。(4)当开挖面短而深时,采用横挖法。以开挖的整个横断面的宽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用机械分为几个不同高度台阶开挖,其深度视工作面与安全而定,每层台阶高度为34m,无论自两端一次横挖到层标高或分台阶标高,均设单独的运土便道及临时排水沟。在机械开挖的同时,随时进行控制测量,同时要对边坡进行挖掘机或人工分层修理平整。二、路基 1、一般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是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和交通部颁发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030-2004)的有关规定进行的,一般路基设计原则是认真做好外业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科学、必要的排水、防护手段,经济、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的危害,以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2、路基填方高度控制城市道路路基的填方高度,应符合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以后临街建筑物标高方面的要求,满足防洪标高(内涝)要求,以及沿路控制范围内地表水的及时排水。3、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填方边坡上部08.0m采用1:1.5,8.0m以下采用1:1.75,并在8.0m处设一宽度为1.0米的平台,当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2.0米时,取消8.0米的平台,采用1:1.5一坡到底。挖方路基边坡:根据现场土质的有关数据,确定土质类型,并结合实地情况和以往经验确定挖方边坡坡率,土质边坡一般为1:1.251:1.50,岩石(风化泥质粉砂岩)边坡为1:0.751:1.25.土质挖方边坡08.0米第一级边坡采用1:1.50,在8.0米处设一宽度为2.0米的平台,8米以上采用1:1.50的挖方边坡。当挖方边坡高度小于12米时,取消8米挖方平台,边坡采用1::15一坡到顶。三、边坡防护措施1、路基边坡防护按设计、施工相结合的原则,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及风景路段的景观要求等,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选取合理的防护类型,采用防护措施和选择防护类型,结合道路等级、投资规模、景观要求等因素来考虑确定。填方边坡:为了达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效果,填方边坡采用草皮护坡。过水及水塘的地段采用简单而有效的浆砌片石护坡方式,以保证路基不收常水位的浸泡而引起路基变形。浆砌片石护坡简捷而有效,是目前道路经过普通水面的一种经济边坡防护方式。挖方边坡:土质边坡一般易受雨水冲刷,雨水季节时土质边坡的泥及其他杂质物易冲到雨水口造成堵塞,同时边坡亦不稳定容易崩塌,除风景路段边坡外,其余地段均在开发期内,因而防护作为临时过渡,所以采用草皮防护,以达到保护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满足绿化要求,更主要的是经济实用。石质边坡比较稳固,能经得起雨水冲刷,该片区开发后道路边坡会被处理,因而不用防护,以节约投资。(2、拟建道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填方、挖方边坡高度不大,弱膨胀土采用满铺草皮防护;中等膨胀土采用片石骨架草皮防护。根据现场需要,还可以进行如下防护处理:(1)坡顶设置截水沟,坡面、坡底设置排水沟(2)坡面栅格植草防护 (3)坡面浆砌片石防护(4)覆盖土工布以上几种方法宜组合使用。)四、路基填筑及碾压施工技术与工艺1、测量放样(1)、中线复测和固定a.复测并固定施工路线主要控制点,恢复失落的中桩。b.复测并固定为间接测量所布设的控制点,如三角点,导线点等桩。c.当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在施工中有被挖掉或埋掉的可能时,则视当地地形条件和地物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2)、路线高程复测中线恢复后,马上进行纵横断面的水平测量,以复测原水准基点标高和控制点地面标高。(3)、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4)、路基放样:根据设计图表定出各路线中桩的路基边缘具体位置,以便定出路基轮廓,在测量放样时以明显标志标识。(5)、道路中线、边线及标高复测,均用测量复核记录表做好记录,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2、清运土方(1)、土方的运输,严格按照崇左市有关散体物料运输的规定进行,运输车辆符合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规定,沿途不撒漏,在业主指定的地点堆放。(2)、根据路基标高情况,清运土方时,在路基标高上预留10cm土层,作为路基碾压的预留高度。3、路基检查在挖掘机挖走土、石方后,压路机碾压前,根据测量人员放出的路基标高,用人工进行路基检平,检平时预留10cm土层作为碾压时的预沉高度。4、土方换填及路基碾压(1)、 施工要求先用钩机挖除软弱土方,若路槽以下超过换填厚度以下若仍存在杂填土层,应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密实度不少于93%。路基填土不得含有淤泥,腐植土及有机物,经碾压夯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路基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填方路床以下80cm处压实度不小于95%,80cm以下者不小于93%。挖方路床以下080cm处压实度不小于95%。路基填方要求分层压实,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厘米。 (2)路基填方材料路基填方材料CBR值要求如下表:路面底面以及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30)8.010下路床(3080)5.010上路堤(89150)4.015下路堤(150)3.015(3)、土方填筑及碾压1)填筑 自卸汽车从取土场将填筑土料运至工作面,按一定间距卸土。推土机将土堆摊铺,辅于人工配合,清除树根杂物。测量控制铺土厚度。然后对回填的土方进行含水量检测,根据土质的干湿度适当作洒水或翻晒处理,雨后填筑新料时则减薄铺料厚度,同时清除表面浮土。2)碾压压实采用15T重型振动压路机分段分区进行骑缝碾压。分段长度约为100米,按试验后经监理确定的参数执行。碾压路线对于直线段先两侧后中间行走方向平行于渠轴线。在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则采用蛙式夯实机进行夯实,在排水管位置回填时必须配合反滤体的施工。采用机械施工时,必须与人工夯实相配合。分段碾压的相邻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3m,避免搭接点的遗漏。 曲面碾压采用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的方法进行碾压。对于垂直路轴线的渠身接缝碾压时,则采取跨缝搭接碾压,其搭接的宽度取3.0米。3)填筑施工注意事项填筑之前,基础开挖规格、各种杂物、杂草、表层浮土的清理及地基缺陷处理,必须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在整个填筑过程中,严格按招标文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填筑、碾压参数严格按碾压试验后经工程师批准的参数执行。填筑的土料严格按试验后经工程师批准的料场开采选用,在施工过程中亦注意做抽检工作。不合格的土料坚决不使用。土料中的杂质应予清除。在料场开挖时应分层开采,挖除表面腐植土和不合格的土类,并按土质的类别保留边坡,设截、排水沟,防止山体塌方及污水杂物污染土料。对垂直路轴线方向的接缝采用斜面相接,坡度采用1:5。纵向接缝采用平台和斜坡相间形式,铺料前应将旧路坡挖成台阶状,结合面的新老土料应拉毛。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尽量做到作业面均衡上升,减少施工接缝。铺料至路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超填一定余量,人工铺料宜为10cm,机械铺料宜为30cm。填筑中,若发现 “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土。分段、分片碾压,相邻作业的搭接宽度,平行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0.5米,垂直路轴线方向不得小于3米;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路轴线;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 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或含水率过低时,应适当洒水湿润。碾压完成后,由试验员按要求做试验,合格后由质检员报监理人员签证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如不合格,则及时补压,再行试验。5、路基土方压实度控制1)路基填土材料:采用能被压实到规定密实度能形成稳定的填方路基的材料,不准使用沼泽土、淤泥及泥炭的土。同时土中不应含有草皮、树根等易腐朽物质。填土材料的填前试验:通过土的重型击实试验,求出填方用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以便确定各类型土的最大密度和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用于控制填方作业。2)填前压实试验: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正确的压实方法,确保土方工程达到规定的密度。内容有:压实设备选择、压实工序、压实遍数、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以及确定填料的有效厚度。在现场准备试验场地,面积为10m50m。压实试验中,应详细记录各种已定的填筑材料的压实工序、压实设备类型,各种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界线、松方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压实试验必须按规定达到密实度的要求为止。3)软基处理措施:当遇到软弱地基时,应清除淤泥,抛填片石,应用土工布进行处理。以加强路基。 4)填土:将填料土运至现场,用平地机,按上列试验的摊铺厚度整平,在土样最佳含水量附近时,用上列压实试验确定的参数将土样碾压到规定的密实度要求为止。经检查合格,监理批准,才能填筑上一层土。采用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的土料填筑。在填筑之前,对填料进行含水量等指标的试验,控制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填筑。填土高度小于0.8m或不填不挖时,原地表进行清理后,将表面翻松深0.3m,然后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填土高度大于0.8m时,将原地面整平后分层压实,基底80cm以下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3%。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开始填筑。分开两次填土,其第二次填土至设计标高须加沉降高,180天后固结度不小于90%。 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并形成2%4%横坡以利排水,且使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上,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压实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摊铺下一层。尽量采用同一性质的填料进行回填。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回填时,把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厚度不小于0.5m。雨季施工如何保证压实度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紧,如遇雨天,将直接影响到填土的含水量。若土的含水量过大,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增大压实功能就会出现“弹簧”现象。为保证压实度,采取以下几种措施:a施工前制订详细土方施工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力争在非雨天多投入设备和人力,加大工作量。b施工时,保证表面的平整度和横坡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雨天渠底不积水。c压实后的经雨水淋湿,因有横坡将水排至现有排水系统,故雨水的影响深度一般不太深。d如出现“弹簧”现象,则进行换土处理。f下雨天填筑时,采用砂性土填筑。5)质量控制:a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实度等土的力学性质指标。b填土部分采用砂或亚粘土,并清除有机物物质和稀泥等有害物质,然后分层填土压实,分层厚度为30cm。6、沉降观测的控制方法1)测放中线每隔20m测放一根中桩并施测路线主要控制点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起控制作用的标桩。测放间接测量的主要控制点,如三角网点、导线点等。2)在路中线及破侧各设一沉降板,纵向间距为50米,在填土及预压过程中要随时对坡底的沉降进行观测,要求控制路中线日最大沉降量不大于10mm/d。3)在边坡的坡脚及其附近分别设3排边桩,纵向间距为50m,与沉降杆一致。在填土过程中应随时对边桩的位移及边坡以外的地面进行观测。要求边桩的位移量控制每天不超过5mm或其以外的地面没有出现隆起。若边桩的位移量超过规定或地面出现隆起,应立即停止加荷,必要时进行部分卸荷,待地基固结和其它控制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加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五、路面级配碎石施工技术与工艺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考虑到施工质量和加快进度的需要,本工程级配碎石施工拟采用厂拌法施工,材料用装载汽车运至工地,平地机平整,人工修整,压路机碾压成型。(1)施工前准备工作: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路基顶面高程,中边桩位置进行复测,并复核下承层压实度。根据路面工程量,对所需材料采购定货,并与监理工程师共同取样试验,以确定其适用性。(2)铺筑试验路段:使用经监理批准的材料和施工机具在指定的地段修筑面积不小于400800的试验路段,以确定以下施工要素,同时为大面积作业积累必要的经验。1)筑路材料的配合比;2)松铺系数;3)最佳含水量;4)铺筑的标准施工方法,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摊铺方法和机具,合适的拌合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遍数,整平和整型的机具及方法,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密实度的检查方法。5)一次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厚度。(3)材料要求级配碎石底基层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中6.2.7级配的规定,集料压碎值不得大于30%。底基层的压实度应按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要求不小于96%,级配碎石用筛分碎石和石屑组成,也可由筛分出的不同规格碎石混合。碎石的扁平、长条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石屑或其他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门砸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符合要求,具有较好的级配。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基层颗粒组成或塑性指数应该满足下表的规定。同时级配应接近圆滑,某种尺寸的颗粒不应过多或过少。级配碎石混合料的颗粒组成范围见下表:编号12通过右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4010030901001002075908510010507060805305530502153515300.5102010200.07541028液限,%小于28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或9小于6或9注: 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他地区的基层用塑性指数不大于9;对于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在塑性指数偏大的情况下,塑性指数与0.5mm以下细土含量的乘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年降雨量小于600mm的中干和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对土基没有影响时,乘积不应大于120;b)在潮湿多雨地区,乘积不应大于100。对未筛分碎石作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及塑性指数应符合下表规定。编号12通过右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比(%)5010040851001003065858010020426756871020403060510271846282010330.55185200.075015015液限,%小于28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或9小于6或9注: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他地区的基层用塑性指数不大于9;级配碎石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2、施工方法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的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2)计算材料用量根据路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并按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或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3)运输和摊铺集料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应先洒水,使其表面湿润。将集料装车,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按计算距离堆放,考虑松铺系数1.31.38。级配碎石的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的情况下,向上运送石屑,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未筛分碎石上。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或用石屑撒布机将石屑直接均匀地撒布在碎石层上。采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和石屑时,应将大碎石铺在下面,中碎石铺在大碎石层上,小碎石铺在中碎石层上,洒水使碎石湿润后,再摊铺石屑。(4)拌和及整型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在无稳定土拌和机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进行拌和。用稳定拌和机拌和2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在进行最后一遍拌和之前,必要时先用铧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在没有稳定拌和机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地机进行拌和。用平地机将铺好石屑的碎石料翻拌,使石屑均匀分布到碎石料中。平地机拌和的作业长度,每段宜为300m500m。一般需拌和56遍,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应该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在没有稳定土拌和机械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缺口圆盘耙与多铧犁相配合拌和级配石。用铧犁在前面翻拌,用圆盘耙跟在的面拌和,即采用边翻边耙的方法,共翻耙46遍。圆盘耙的速度应尽量快。应随时检查调整翻耙的深度。用铧犁翻拌时,第一高由路中心开始,将碎石混合料向中间翻,同时机械应慢速成前进。第二遍应是相反,从两边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如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料场已经过混合,可视摊铺后混合料的具体情况(有无粗细颗离析现象),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5)碾压整型后,当混合料中的含水率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5T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碾压;在有超市制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凡含土的级配碎石层,都应进行滚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层土)应予清除干净。(6)接缝和调头的处理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整平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纵缝的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0.3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7)养生和保护底基层施工完成后的第二或第三天开始养生。通常采用洒水养生法。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条件布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或湿润。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养生期结束后立即进行基层施工。六、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与工艺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水稳料2、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级配组成,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中3.2.2中3号的级配,所用材料应满足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有关规定。混合料七天浸水抗压强度上基层不小于4.0Mpa,下基层不小于3.0Mpa。基层的压实度应按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不小于98%。(2)本路段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按:上基层水泥:5:100;下基层水泥:碎石4:100.但在施工时,由于受自然他觉得影响,应对所用材料按强度要求重新试验以确定,应使用终凝时间相对较长的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3、主要施工方法:(1)材料的准备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等质保资料。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不大于40mm。(2)试验段在水泥稳定碎石层正式开工前,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修筑100-150米试验段,试验段应确定施工中诸如压实系数、机械组合、碾压工艺、施工工艺流程、每作业段长度、混和料拌和检验等方式,以备正式施工使用。(3)施工准备施工放样:在结构层施工前,对中心线及水准点高程必须准确放设和复测。培路肩:施工前用人工配合机械回填两侧土路肩,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至少2遍,然后人工切槽,保证结构宽度并避免混和料浪费。切槽时要特别注意预留排水口。(4)混和料拌和混和料采用厂拌混和料,操作时将水泥与一定比例级配碎石分别用皮带运输机送进强制式拌和机中,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下拌和均匀,然后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卸至储料场(或仓)待运。在装运混合料时,如粗细料有离析现象时,应用铲车翻堆拌匀后再运至工地摊铺。在干燥地区或干热天气,由于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和摊铺时蒸发失水,故拌和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2%-5%。宜掌握混合料随拌和、随运送、随摊铺、随碾压,存放时间应根据不同温度和混合料硬结时间而定,一般不超过7h。(5)运输:确定每车运输混和料数量的吨数,对运输车队编号运输,装料时保证每车混和料数量基本一致,及时运至施工现场,按已打好的石灰方格进行分散卸料。(6)整平成型水泥稳定碎石进入现场后,用推土机立即进行摊铺,摊铺时应无明显的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即可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初平”后必须用平地机将找平段全部排压一遍。在直线段,找平工作用平地机先自路中下铲进行“初平”工作;在平曲线超高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初平”工作。在找平工作中为使横坡符合要求,应采用每隔20m于路中和路边插杆的办法,帮助平地机司机掌握中线及边线位置,避免出现偏拱现象。应每隔20m给出每一个断面的各点高程(路面宽15m的7个点)并撤石灰做出标志。并应将高程及横坡告知司机,指示司机进行找平工作。找平工作应在路拱不偏、横坡适宜的基础上进行,在全宽范围内应只刮不垫。正在施工的与已完成的两段水泥稳定碎石衔接处,找平时易出凸包,要多铲几遍达到平顺。桥头路面施工中,必须注意水泥稳定基层的高程与平整度。在找平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7)碾压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位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通常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找平后,当混合料含水量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两侧路边外30cm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超高段,由内侧路边外30cm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的轮宽,并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进行到要求的压实度为止。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档(1.5-1.7km/h)为宜,以后用2挡(2.0-2.5km/h),碾压后测试压实度,应于当天一次碾压合格交验。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不受损坏。在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分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对井周围及建筑物附近碾压不到的地方,应用振动夯板等机具夯打密实。(8)养护完工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至少养护一星期,在养护期的全部时间内,应使它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之下(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常温季节,洒水车养护每日不应少于4次。养护期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除洒水车外,不准其他车辆行驶,养护后仅允许为施工需要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开放交通,但必须加强管理,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严禁履带车通行。洒透层油以前,必须将表面松动的混合料及泥土彻底清除。养护期结束,应立即铺筑沥青面层。4、雨季施工措施(1)、水泥要做好防潮措施,粒料要积堆堆存高处,以免雨水浸泡和便于雨后运输,材料堆周围要有排水沟以便排水。(2)、预拌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要边拌和,边摊铺,边碾压,分段突击成活,对已摊铺好的混合料,要在雨前或冒雨进行初压,雨停后再碾压密实;如已摊铺尚未碾压好的混合料遇雨,雨后应封闭交通,晾晒至含水量适当后再进行拌和压实。六、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及沥青粘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上底基层摊铺完成后,沥青面层摊铺开始前喷洒改性乳化沥青透层及封层,沥青面层之间喷洒改性乳化沥青粘层。1、准备工作将准备浇沥青的工作面清扫干净至整洁而无尘埃。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喷洒沥青材料。2、气候条件 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大于10,风速适度。大风、有雾气或下雨天气不施工。 3、喷洒温度液体石油沥青和乳化沥青在正常温度下洒布,如气温较低,稠度较大的适当加热。4、洒油量 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修建试验路段,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透层、粘层所用的沥青品种和用量,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5、喷洒 (1)透层油、粘层油在喷洒工作开始前2天通知工程师。(2)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地洒布。洒油量、温度条件及洒布面积均在洒布前获得认可,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有关要求和方法检验洒布量,每次检测不少于3处。(3)沥青洒布设备包括独立操作的油泵、速率计、压力表、计量器、读取油罐内材料温度的温度计、气泡水准仪和软管以及适合于沥青喷洒布机喷不到的部位的手喷附属装置。洒布机还配备有沥青材料循环搅拌装置。(4)在喷洒交接处洒布沥青时精心控制,使之不超过批准的洒油量。喷洒超量或漏洒或少洒的地方予以纠正。(5)对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和树木表面加以保护,以免溅上沥青受到污染。当其受到污染时,立即对其进行清除。(6)喷洒48小时后或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局部尚有透层油仍未被完全吸收时,将未渗入基层的多余沥青清除。(7)粘层沥青在铺筑覆盖层前的24小时洒布或涂刷。6、养护(1)施工时对洒好透层、粘层的基层和面层保持良好状态。(2)除工程师书面批准较短的养生时间外,洒过透层油的表面至少养生5天,方进行下一层施工。(3)从养生期间到后一层铺筑完之前,洒过透层油的表面,采用路帚拖扫的办法养护,并防止产生车辙。(4)当出现泛油或工程师有指示时,按指定用量撒铺吸油材料。(5)如果透层油被尘土或泥土完全吸收,在摊铺沥青路面之前在透层上补洒一次粘层油,以使覆盖的面层与透层粘结。 (6)养生期间,一般不在已洒好透层油的路面上开放交通。如不能立即铺筑沥青的面层,而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立即撒布(23)m3/1000m2-的石屑和粗砂,并用轻型压路机滚压一遍。(7)除运送沥青混合料的卡车外,任何车辆均不允许在完成的粘层上通行。七、下面层(中粒式、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1、施工准备本路段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阳光充足,高温多雨且湿度较大(1)材料1)沥青:本项目路面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分别采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和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其中中粒式采用采用AC-20C沥青混凝土,粗粒式采用AC-25C沥青混凝土。所采用沥青必须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2)碎石选择适宜的石料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运距、价格能否满足施工需要,石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各项技术指标是否合格。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为合适的石料厂。石料应由坚硬、耐磨、干净的无风经砾石或岩石轧制而成,颗粒形状具有棱角,接近立方体,不得含有软质集料和其他杂质,如果使用轧碎砾石应有90%以上的破碎颗粒碎石的技术要求以及按结构图中级配要求、公路沥青面施工技术规范执行。上面层石料磨光值47。3)细集料:采用天然砂,砂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含泥少于5%,并具有适当的级配。4)矿粉:本工程采用石灰岩石料磨制的矿粉,矿粉应干燥疏松,不含泥土杂质,含水量不大于1%。(2)、沥青技术指标以及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指标改性沥青技术要求(JTG F-2004)I-AI-BI-CI-D针入度(0.1mm)25C10080-10060-8030-60针入度指数PI-1.2-0.8-0.40延度(5C,5cm/min(cm)50403020软化点(TRB)(C)45505560闪点(C)230溶解度(%)99弹性恢复(25C)(%)55606575密度(25C)(g/m)实测记录旋转薄膜加热试验163C,85min质量损失(%)1%针入度比(25C)(%)50556065延度(5C)30252015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项目质量标准(JTG F40-2004)130号110号90号70号50号适用气候分区2-1/2-2/3-21-21-41-4针入度(25C,5s,100g)(0,01mm)1201401001208010060804060延度(15C,5mm/min)(cm)不小于100100100100100软化点(环球法)(C)40(39)43(42)45(43)46(44)49(46)闪点(开口)(C)不小于230230145160260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3)密度(25C)(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9.5旋转薄膜加热试验163C,85min质量损失(%)不大于0.8针入度(%)不小于54(50)55(52)57(54)61(58)63(60)延度(15C)(cm)不小于353020151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JTG F40-2004)筛孔尺寸(mm)AC-13C通过率(%)AC-20C通过率(%)AC-25C通过率31.510010026.510090-1001990-10075-901610078-9265-8313.290-10062-8057-769.568-8550-7245-654.7538-6826-5624-522.3624-5016-4416-421.1815-3812-3312-330.610-288-248-240.37-205-175-170.155-154-134-130.0754-83-73-7注:AC-13C中2.36的通过率应小于40%,AC-20C中4.75的通过率应小于45%,AC-25C中4.75的通过率应小于4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设计指标技术要求孔隙率(%)3-6饱和度(%)65-75流值(0.1mm)15-40(20-50改性沥青)马歇尔稳定度(KN)8浸水马歇尔残余稳定度(%)8(85改性沥青)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4级(表面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次/mm)改性沥青混合料2800普通沥青混合料10002)取样进行原材料试验在石料厂选取有代表性的石料,在试验室首先进行原材料筛分试验,然后进行其它技术指标试验。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主要有:压碎值、视密度、吸水率、对沥表的粘附性、坚固性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主要有:视密度和砂当量;矿粉应检测:视密度、颗粒范围、含水量和亲水系数;沥青应检测3大指标:延度、针入度和软化点。3)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根据原材料的筛分结果,在计算机上进行配合比设计,计算机对于手工图解法来说,更加准确、方便和快捷。可以根据筛分结果,利用计算机,设计出向种不同的配合比方案供参考,混合料的粗细在级配曲线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并通过对比优化,找出最为理想的、经济适用的配合比方案。4)进行室内马歇尔试验成型马歇尔试件:根据电算法所采用的最佳配合比方案,室内成型马歇尔试件。a.将各种规格的集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于46h)。根据需要,粗集料可先用水冲冼干净后烘干。b.按规定试验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粒径,粗细集料及填料的各种密度,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中的T0603测定沥青的密度。c.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成分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烘干,置烘箱中预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石油沥青通常为163)备用,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46个)备用,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一个个分别备料,当采用替代法时,对粗集料中粒径大于26.5mm(圆孔筛30mm)的部分,以13.226.5mm(圆孔筛1530mm)粗集料等量代替。d.在马歇尔标准击实仪上成型马歇尔试件,沥青用量按规范推荐用量,成型5组马歇尔试件。e.冷却到室温后,脱模,每一组试件按沥青用量编号,备用。f.用蜡封法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并根据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及沥青用量计算理论密度、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满和度和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5) 本工程沥青混凝土料配合比:具体由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取样后通过试验提供。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和厂: 拌和厂的设置在场地外,拌和厂的设置除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a.拌和厂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的地方。b.沥青应分品种分标号密闭储存。各种矿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矿粉等填料不得受潮。集料宜设置防雨顶棚。c.在拌和厂周围设置良好的排水设施。d.拌和厂配备试验室,并配置足够的仪器设备。(2)设备沥青混合料在现现场设沥青拌和厂采用间歇式拌LB-3000型沥青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生产能力每小180240吨。该拌和机设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拌和过程中具有逐盘打印沥青及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的功能。(3)拌制沥青混合料a.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规范的要求。当混俣料出厂温度过高,已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已铺筑的沥青路面应予铲除。 b.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裹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拌和时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c.间歇式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d.拌和厂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分离现象,不符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e.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储料时间应以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72h。f.出厂的沥青混合料逐车用地磅称重,并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沥青混合料采用SH361型15吨自卸汽车运输,车厢应清扫干净。为防止沥青与车厢板粘结,车厢侧板和底板涂一薄层油水(柴油与水的比例为1:3)混合液,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2)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3)运料车用篷布覆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夏季运输时间短于0.5h时,可不加覆盖。(4)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5)连续摊铺过程中,运输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6)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规范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铺筑沥青混合料前,应检查确认下层的质量。当下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未按规定洒布粘层时,不得铺筑沥青面层。(2)沥青混合料采用德国ABG423型自动整平摊铺机摊铺。主路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为1030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慢车道采用一台摊铺一次摊铺完成。(3)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4)摊铺机自动找平时,中、下面层宜采用一侧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表面层采用摊铺层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雪撬式摊铺厚度控制方式。经摊铺机初步压实的摊铺层应符合平整度、横坡的规定要求。(5)摊铺时提前30分钟,把整平板加热到80100。用柴油喷雾器喷洒料斗、括板送料器、夯锤、整平板及螺旋输送器。安装自动找平装置、超声波控料器。检查各操作系统的机械性能是否正常。(6)联结层和面层按摊铺宽度在起点处先用人工摊铺1m长基准面,其高程按设计标高乘以松铺系数,并按摊铺厚度调整标尺。摊铺机后退到基准面位置,把整平板降至基准面上。(7)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边卸料边摊铺。连续摊铺过程中,准备卸料的运料车在摊铺机前约0.51.5m处停下,防止撞击摊铺机。(8)摊铺时按纵向直线行走。摊铺过程中,不改变运行速度或停机,以防止厚度发生变生而影响面层平整,出现波浪,甚至断裂。摊铺速度保持12.9m/min。(9)如混合料溢出储料斗外,落在轮前面,则迅速清除。每摊铺1m左右,用量具测检是否符合摊铺标高。如因摊铺机的错误操作而产生摊铺表面不平整或坡度变化时,迅速调整找平装置,并对不平整部分及时修补。(10)弯道交叉口,由于弯道路口路面横坡不是定值,施工人员每5m测设一次横坡度值,操作手按要求调节横坡,以符合横坡设计要求。(11)分三层摊铺混合料,联结层和面层尽量在同一天铺筑,否则在铺筑下一层前必须先将上一层的杂物、散体清扫干净。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在160170之间。(12)铺筑时尽可能减少纵、横接缝的数量,大部分可全幅施工,可不留纵缝,少部分须两幅施工时纵向接缝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且在横坡变坡线附近15cm范围以内,与下层接缝错开15cm以上。横缝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与相连层次和相邻行程的横缝间至少错开1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