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 8和94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926687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 8和94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 8和94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课时 8和94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时 8和9(4)【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二的第1、2、3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8、9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巩固复习9以内各数的认识,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1.进一步提高口算8、9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口算卡片等。【情景导入】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数的组成。两人一组,如学生甲:“我说1,”学生乙:“我说8”,齐说:“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1和8”2.数数。两人一组从0数到9,再从9数到0。3.比较大小。4.口算。【进行新课】1.练习十二的第1题(1)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要我们求什么?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列式:6+3=9师:为什么用加法?“6”、“3”、“9”分别表示什么?(2)仔细观察第2幅图,8只表示什么?(总数)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还剩几只小鸡,该怎样列式?列式:8-4=4。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2.练习十二的第2题把第2题的算式制成口算卡片,开火车回答,看哪组说得又快又对。3.练习十二的第3题(1)仔细观察第3题图,看看,同学们在干什么?看看这幅图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同桌讨论。(3)集体交流。【课堂作业】1. 我会算。2. 从2、4、5、9中先选出三个数字,再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3.看图列式。(1)(2)(3)老师可观察学生做题情况,可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全班交流,集体订正。【答案】1.5 9 6 9 2 9 4 9 9 1 4 83.(1)7+1=8(2)8-4=4(3)9-4=5【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结:通过练习,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希望同学们还要继续努力。【课后作业】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第7课时 8和9(4)6+3=9 8-4=41使学生掌握8和9的加减法及其应用,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叙述情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合作交流与想象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2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前面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加减法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师应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励学生不用借助学具,直接看着算式写得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数和数字一样吗?我们学数学,整天和数及数字打交道,那么数和数字是一回事吗?你知道吗,小兰和小华还为这事吵起来了呢。事情是这样的。数学兴趣小组的张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讨论题: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是相同的?小兰不假思索地说:“当然相同。”张老师说:“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小兰很快地说:“1、2、3可以说它是数字,也可以说它是数。”小华不服气地问:“那么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吗?”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小兰说:“69是一个数也是一个数字。”小华说:“你说的不对,69是一个数,是由6和9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和数字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小兰和小华互不服气。这时有的同学同意小兰的意见,有的赞成小华的说法。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意见一直统一不起来。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张老师看着大家的认真劲,笑了,她说:“数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排列顺序;数字是写数用的符号,也叫数码。我们用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按一定数位顺序排列来表示数,用它们可以写出任意一个数。”听了张老师的话,小兰点了点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