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

上传人:gfy****yf 文档编号:39847845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调研】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调研】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3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2013银川一中模拟题)某老师在一堂历史课上强调:宋人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就内容而言反映了宋代学者的远大抱负。请问老师判断的依据主要是( )A.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B.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C.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D.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答案 A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宋代的理学强调的是关心社会、关心民生、关心国家社稷等,故选A项。2.(2013长沙市一中模拟题)“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这副对联所赞誉的学者是( )A.周敦颐 B.韩愈C.王阳明D.朱熹答案 D解析 “穷理致知”“传二程”(即:二程的传人)都点明了对象朱熹。故选D项。3.(2013金考卷系列)“误人才,败天下事”“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毫无功于疆场天地”“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是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对古代中国某思想的评价。颜元评价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答案 C解析 “谈心性”符合宋明理学崇尚空谈“义理”“心性”等特点,“临危一死报君王”符合理学讲究气节的特点。故选C项。4.(2013河北五校联盟模拟题)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答案 A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这与A项中的“格物致知”观点基本一致。B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要含义是指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C项强调自我修养和反省,D项突出立志,都与材料中的主要观点不相符。故选A项。5.(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有学者研究南京风俗时发现,南宋以后秦淮河畔很少有人姓秦,多数人都羞于与秦桧同姓。从思想发展演变的角度看,以上的研究结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 )A.道学与佛学B.佛教与基督教C.程朱理学D.民族主义答案 C解析 南宋以后,多数人羞于与秦桧同姓是因为具有忠君思想,符合程朱理学的主张。故选C项。6.(2013山西省模拟题)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答案 A解析 考查王阳明心学,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就是“致良知”,认为是非善恶是人本身固有的本性。故选A项。7.(2013琼海市模拟题)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答案 B解析 材料否定了孔孟思想的至上性,实质也就是主张人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唯圣人之言论是从。故选B项。8.(2013高考密码原创卷)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载:“李贽的著作不容于当时而屡被官方禁止,但是仰慕他的人则不顾禁令而不断加以重印。”“李贽的著作不容于当时”主要是因为他( )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正统儒学权威答案 D解析 李贽“离经叛道”,挑战正统儒学权威,他的著作“屡被官方禁止”,A、B、C项与史实不符。9.(2013浙江嘉兴市模拟题)“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指( )A.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主张D.“发明本心”,心学的成熟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明清儒家思想的变化。A、B项讲的是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的心学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异质”,排除D项。依据所学可知,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具有民主进步色彩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10.(2013安溪一中模拟题)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 B解析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都还是属于儒学思想家,对于君主制,提出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限制君主的权力,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因此B项错误,故选B项。11.(2013山西省模拟题)清代学术概论序中说,“东原(清代学者)理欲之说震古铄今,此真文艺复兴时代之个人享乐主义之精神也”。可见“东原理欲之说”是( )A.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B.解放“人性”的人文主义C.传统理学的继承发扬D.自然科学蕴涵的理性主义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思想,从材料认为东原思想是文艺复兴时代之个人享乐主义之精神即可知东原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故选B项。12.(2013金考卷模拟题)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新的价值观,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A.经世致用,实事求是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C.民主科学,人文启蒙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答案 A解析 明朝中后期,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故选A项。二、材料分析题13.(2013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模拟题)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少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竞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产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答案 (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的礼数,是任何一家都不能更改的。(2)理想:治国、平天下。原因: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平等。(写出一点即可)经济发展观: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写出一点即可)特点: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批判性的继承。14.(2013长沙市一中模拟题)古典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特殊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文嫂方说道“县门前西门大老爹家中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缎子铺、生药铺、绸绢铺、绒线铺,外边江湖上又走标船,扬州兴贩盐引,东平府上纳香蜡,伙计主管约有数十家中田连阡陌、米烂陈仓、赤的是金,白的是银,圆的是珠,光的是宝”林氏被文嫂这篇话说的心中迷留摸乱,情窦已开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材料二 金有余了解周进痛哭的原因。向众人解释:“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这也不难,我这几个弟兄都是商人,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给周先生,让他捐个监生,不就能参加乡试了吗?”清吴敬梓儒林外史材料三 李贽还同样以不留情面的态度解剖自己,指责自己缺乏诚信:“志在温饱,而自谓伯夷叔齐;质本齐人,而自谓饱道饶德。”如果李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言行的一致,那么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他在追求个性与行动的自由,而不是叛离他衷心皈依的儒家宗旨。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小说中所描述的经济发展现象及其带来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简要评析材料三所述观点。答案 (1)经济现象:商品经济发达,物资流通繁荣;商人阶层生活富裕。影响:社会出现拜金主义的风气;冲击传统道德和儒家义利观。(2)社会现象: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传统的科举仕途依然有强大吸引力。或狭隘的人才观念阻碍着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3)评述:李贽的矛盾心理折射出的是转型期的社会病态。明朝中后期专制体制不断加强,个体无法彰显个性自由;八股取士埋没自身才能与价值。这表明传统社会正在走向没落;李贽一方面高喊反对权威、追求思想解放的口号;另一方面又困惑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欲求努力维护儒家的社会理想。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