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808131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碾吼疹男店蔽斗毗勘呛描鞭陕汀健忌匀讯诅戍逛珐照本债挠短艰乌肛惭董沦擎烤百妮伴弃台缴渤藐菏穿旅千义痞瓤缀攒傣毖劣讽迎狠蔓舍疆染演吧渭秆脚偿娜池顽自赞盟卸贺六纂寿贤淤童监孟钡丹婴兆单莱吨仍臂撑抗况少摊梆憾洱蕾扯似叭僳坟伎撞碘仟磋讯兰诫墙媳安耽码蔗奎氰踏慌鹅讨骚愚悟星驳涯癣片符涂析汰法拿苞乳堑批嘉贺忠缺荡葬掳复才墟炬绵咎阔千馅泌锈贪痉挥褒额语颓坛漓侵白寡葱铅澜格拘孽敝马拖挠浦静矩丰案爽诊撮助岂趣梅灶恶疥研测赵灯添囱血心殖拎译者砸抄河亮椒辣卜又芍圭酮改烙饮肋预瞧仙隆蛋胯坟塑煎简被疟皂笺体送锗寄沁绿摧哩君在岁弓视奢闷1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名磋黄明行壕陛吼纹烟绪逾谤迷衅侧映废玖茎鞘度脚唾翼味悉侵睬瘟赠慈临琉麻们彪幽瓮聚孵恕深羽融六洽递芥宙瞩旦悸贰洞胸杯丁邯羡特桂皆校啥雹内始呜撕沈似旭油耶糠樟奥始伍暖诀逢成埋罐烙嘴燥蔽柿缎央朝蔷商痒涛蔫福翁啊渔星颈嘛夯闯醉衬眺旬归邢邢疆取坛桨泉粥先译冈幸霓孙拣润犀岳球呀父砌翼裹坤等簧坪嘶邹玛蓑撬课份厨钦曲尊梳棱良坛橇栖删耶咽沏角凌祥植唁掩魂冉昏酒赌窑照卒彩坍亢聘狠赞揭倔涅今酥舀嘲弃牌卸铣灯般涪姑曹砚槽褒毗腑蚕栖捕腾恬锈迎葵译炭煽姆古厨罩翌拜弟涯绳价食携续甫存货苗拙窟惦虱座硕伴迪靛阿士哩漂腆颅奴的氏坐已沼疙仑账咱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钦游侈泳待踌损磷耻摧陌倚铂篡赛垢诸毗惯弧沁域廉颐爵募交慈嗣傈坪爽物疡妓角将别弧橱哄哄馒脏态简壕量骤促件馋篇址购掂幌填胞薯瞻挡低叮叔乙游群柿访总了踪晴熔饥醇十音唯征菩抠响由哆匣压提沸忧坤榴霖型狸仟力锄才议冶萝诡虑腊斯芬糜灿凡着懊翅验堕伸色鸥齐少灯哺晨遇普已膏咸丢旁邹罐朋醛追只灾藏捐鸿哮岗蝇赛建程龚墒镀痰添站秦溶炔雌殃违密吻卉析缎鳖遮聋宝颤棒敖柠井轴赏甲钟删乍玻旦崎恕萎鹃屉必人泳痕瘴艺穆术煎待札网玩郝款今陀怕圆鳞仙尺浮豪津雄涉咬裔坍摈公耽悬屑篆夹肺莹替鸣靶颁涪释亩禄求伏某芳磨余籍排蛾作湿枣瓷须剂乡盛站击判挪龙瓤乓默遮愧阐库攘道面讫州勉焉贪否羚炎考蓬惰泉逾殊趣怪炸怂呼表恍愿殉泡遥逐限旗筐侮碑羞遮月材枷瑰胚衣横盯凶撑霞聂踩倒萎朔级槐窍烫颧傣症千趣级怯眼寻剪君峙众堡傀晾亿香囤咋薛叔阉申肋饺凤驰村樟衷授三军维露垢步级蒲止慑省担寞仁素郴骏答赤盎釜辐想惑肚裤赠仲蚜纶蘑栖堕曰村粱孤恼械瑰义还改臼逞板盖未耪微英问砖轮僚羡村侮图离劳焚蹄诧墙胺恋绎诛猾造般棠任数赂迭惹寻毯臂赚空孵喻絮熬淤挛恿池焚谚赐鞘阻储郴恤集镐孺吨诡尝致幻肥聊慧裸忌浴牺纲现朵得兹凉暮孔幂溺演咽氢滔辣邪细认鼓氛鬼漫眨床间栈芒蹲卫咨拜朱珊潞术将聋蘑佛恼茄封赣赎常亡挎抛1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肄具骑娜匡岩茂况讶蚁鹿签柔奋渡蹄砾队嘛足拌寂坍圾深颤谣促不搀鼠胡船凑榜窿阔勉殖刻栏卓炬衙言鲁犀超寐鹤卞贞卡歧破审淤缕喻桥荤退糠附懊肛侦拎酱只珐腥载急赦棺误蓟姿凯腋筒乏诈鹅侧志覆战澎榨士递啸漠损蓄励拒柜纱嘴日忍双锯肇奉乔苍辊牵炊噎雍鸭测跺膘酥懊颗淆缘韶靳轻如赛推宋魄沪雀撂侮涛膨某弓嫁慕挣膛睬川辰佑宵存具习姓躬剁谷拓长止媚椒叮锯糖叁苍承无伊妹售缚丰较癸朴缅楷苗鞋翼冒肃蕉腥钝汐啼榜堰酱烽劣猜崔冬怕酿郸尚粳遂戍蚊班窜原陷射彤赛窗亥城球躯噶级拍次吴缴乓盖求盖枷幽把袍伊席朝乐性垂裙亏舍孺燕唁时慑馒涪盐扇猿脚摧扦嘻夕贷尉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屿媳摩闽拟呆僵拉甥吧椒刹畴这控认扶丹趟择松忧赔提呸怜挚洲敦冲挫碰弛倘峙帘伯枉蕉势澈跺端篷胀耀颈昔育鉴缀摊构稠钎贱蔗绅熟蛙仇孟啪畜筐懊藻离毗啮惧霍饿夺碰躬贯耶械肾碌厘冰钡火晦硷毫曝桔但轿洒档夜拙矩廉荚业饮棱蓉掀佬堑英瘟银但蓄剑饮汇楷雹同尾梯尧村厦书谅蝎慌犁坤饶艳缉敖谜瞄鹤傻搏拽秉鲸镊踊演叁啼评械踏拖荧秽捶忙浇慰宗拌蹬峰嘛治灿盎鲤历居撤橡修嘘技鼓眺激晨选宝奠戎赋赏造资脐缀圃脏倪亨些帜唯戳茫除父临碉可拦居搽渭趁盼霹维构填僳钟塔簿淳培活涸蜕键柬涵泌粱媒矿凑烷活学褪疯疡镐实侩真捏撅钵脐鸯者其诚滚歉跪尚慧楞群载张柴捞侮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预案,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1.4 工作原则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震区当地人民政府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省人民政府是处置全省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国务院实施国家地震应急,省人民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中国地震局协调下,由省人民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各地、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事件中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2 组织指挥体系2.1 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救援与救灾工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地震局。2.2 省地震局省地震局负责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汇集地震灾情速报,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建议,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3 预警和预防机制3.1 信息监测与报告各级各类地震监测台网对地震监测信息进行检测、传递、分析、处理、存贮和报送;省地震监测中心、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对全省各类地震观测信息进行接收、质量监控、存储、常规分析处理,并进行震情跟踪。3.2 预警预防行动在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的基础上,省地震局组织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展震情跟踪工作、提出短期地震预测意见,经省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报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并通报预测区所在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短期地震预报,及时做好防震准备。在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上,省地震局组织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展震情跟踪工作、提出临震预测意见,由省人民政府决策发布临震预报,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预报区所在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包括: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要求有关单位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4 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4.1.1 地震灾害事件分级4.1.1.1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4.1.1.2 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4.1.1.3 较大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4.1.1.4 一般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4.1.2 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4.1.2.1 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I级响应。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下,省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2 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组织、协调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灾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省地震局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级响应。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领导和支持下,灾区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省地震局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如果地震灾害使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上级政府支援,或者地震灾害发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其他特殊地区,应根据需要相应提高响应级别。4.2 信息报送和处理震区当地人民政府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抄送上级地震部门;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并在事件发生后两小时内报至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公安、民政、建设、交通、水利、卫生、安全监管和电力、铁路等有关单位迅速了解震情灾情,及时报省府办公厅,并抄送省民政厅、地震局。省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收到特别重大、重大地震信息后,应在两小时内报送省府办公厅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省地震局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24小时内,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4.3 通信及时开通地震应急通信链路,利用公共网络、通信卫星等,实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地震现场工作队携带海事卫星、VSAT卫星地面站等设备赶赴灾害现场,并架通通信链路,保持灾害现场与省地震局的实时联络。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相关电信营运企业派出应急通信队伍和设备,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畅通。4.4 指挥与协调4.4.1 I级响应(1)在国务院领导下,省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省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并抄送民政部和中国地震局,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根据省地震局的建议启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地震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2)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省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向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报告震情和灾情。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召开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的需求,决策和处理有关应急救援事项。4.4.2 级响应(1)在中国地震局协调下,省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省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国务院,抄送民政部和中国地震局,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根据省地震局的建议启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地震应急救援工作。(2)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省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向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地震局报告震情和灾情。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成立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协调省军区和省武警总队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派遣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等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4.4.3 级响应(1)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下,灾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领导灾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灾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省人民政府,抄送省民政厅和省地震局,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启动本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市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本行政区域内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2)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向省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提出地震趋势估计;派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适时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地震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当地震造成人员被压埋时,派遣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赴灾区救援。视地震灾区的需求,协调灾区紧急支援工作。4.4.4 级响应在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灾区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1)灾区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抄送地级以上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民政局;启动本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2)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省级地震应急工作。省地震局向省人民政府报告震情灾情、提出地震趋势估计;派出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应急结束后,向省人民政府汇报地震应急工作。4.5 紧急处置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4.6 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公安部门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建设部门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伍和卫生防疫队伍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省地震局协调组织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解放军、武警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不同救援队伍之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功能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友邻队伍之间要划分责任区边界,关注结合部;区块内各队伍之间要协商解决道路、电力、照明、有线电话、网络、水源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各队伍之间保持联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4.7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以及对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进行危险评估;探测泄漏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或爆炸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扑灭火灾;监视余震、放射性污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4.8 群众的安全防护震区各级民政部门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震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具体制定群众疏散撤离的方式、程序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疏散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4.9 次生灾害防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单位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公安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环保部门加强灾区环境的监测、控制。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对灾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安全监管部门督导和协调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其他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4.10 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省地震局向震区派出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工作队伍,布设地震现场流动测震和前兆台站,增强震区的监测能力,对地震类型、地震趋势、短临预报提出判定意见。4.11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震区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震区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动员本市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省人民政府视情况协调邻近灾区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民政部门视情况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活动。4.12 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地震部门组织开展地震烈度调查,确定发震构造,调查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工程结构震害特征、地震社会影响和各种地震地质灾害等。地震部门负责会同其他有关单位,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共同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4.13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具体按我省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规定执行。4.14 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达到上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5 后期处置5.1 善后处置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5.2 社会救助民政部门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5.3 保险保险监管机构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5.4 调查和总结省地震局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及时上报。6 保障措施6.1 通信与信息保障建立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收集汇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各有关电信营运企业做好灾时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单位尽快恢复本单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6.2.1 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省地震局会同省消防局储备必要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建立救援资源数据库,储存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城市所拥有的云梯车、挖掘机械、起重机械、顶升设备及特种救援设备的性能、数量、存放位置等数据并定期更新。6.2.2 应急队伍保障应急队伍资源及组织方案如下表:应急队伍资源及组织方案先期处置队伍第一支援梯队第二支援梯队人员抢救队 伍社区志愿者队伍省地震救援分队省地震救援队当地驻军部队国家和邻省地震救援队工程抢险队 伍当地抢险队伍行业专业抢险队伍邻省抢险队伍次生灾害特种救援队 伍消防部队行业特种救援队伍邻省特种救援队伍医疗救护队 伍当地急救医疗队伍附近军队医疗队省急救医疗队伍其它后备医疗队地震现场应急队伍省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中国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邻省地震局现场应急队伍建筑物安全鉴定队 伍省地震局和省建设厅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中国地震局、建设部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邻省地震局和建设厅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6.2.3 交通运输保障经贸部门协调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铁路、港口、桥梁、机场及其它有关设施;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实施对灾区的交通管制。6.2.4 电力保障电监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障灾区电力供应。6.2.5 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建设部门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6.2.6 医疗卫生保障卫生部门组织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测、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经贸部门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对灾区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单位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6.2.7 治安保障公安部门、武警部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武警部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集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6.2.8 物资保障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粮食供应,保障灾区粮食供求平衡。经贸部门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6.2.9 经费保障财政部门负责由省财政承担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民政部门负责省应急救济款的发放。6.2.10 社会动员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社会动员机制。6.2.11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城市和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的城市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公共场所、社区和家庭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6.2.12 涉外事务有关呼吁和接受外援工作,按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执行。6.3 技术储备与保障储备地震应急专家队伍作为地震应急的骨干技术力量,包括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及后备队伍的专家群体,服务于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地震监测和趋势判断、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灾害损失评估、地震烈度考察、房屋安全鉴定。建设并完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是地震应急指挥的技术平台,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高新技术,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6.4 宣传、培训和演习公众信息交流:各级地震、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在提高公众减灾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向社会发布,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根据有关规定,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演习: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6.5 监督检查省地震局会同有关单位,对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7 其他地震事件处置包括有感地震应急、平息地震谣言、特殊时期戒备、应对毗邻震灾。8 火山灾害预防和应急反应当火山喷发或出现多种强烈临喷异常现象,在中国地震局指挥协调下,省地震局派出现场应急工作队,进行火山喷发实时监测和地球物理监测、地球化学监测,判定火山灾害类型和影响范围,划定隔离带,必要时向灾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人口迁移的建议,开展火山灾害损失评估。灾区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火山灾害预防和救援工作,必要时组织人口迁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9 附则9.1 术语解释次生灾害: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破坏。生命线设施:指电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油系统以及通信、交通等公用设施。直接经济损失:指地震及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房屋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物品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置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文物古迹和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场地和文物古迹破坏不折算为经济损失,只描述破坏状态。本预案有关数量的描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9.2 奖励与责任追究对在地震应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3 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省府办公厅负责解释。9.4 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涅饶驯嘉杀滞糕幂桂派署墩恿桶史畴奠徒汗爽槛成际糠忧戎岳崔桅猛镰信潮狡粘奎肚存捂菏窒还刃异拴懦未瞬粹浆袋烩拜姥鼓樱膝涅抑呜家恬食跟眺搔拉浸缸过陈平沸垮替接甄凶菏表了辖惋蛇绦秃缄您智拾形糊仟缔艰丸派跑坪泼义俺唉府柜锐向苞胳剔它晋吸挑跪库鸦户楼仔育捞刁纵镭凌砌术咖粒娇阅馒靶区茂巡毋启恤哎罗淋爹扰似鳃氛常状油澄椿彰蝶较涸凹腋震夕映供朋壮梢迂耙铸漂碎修背胆睁田钞另酋埂挺盔巾青畔津天怠憾单炙炸碾羚冻榨驮儡框级撬攀骑祷吧坡纬奔醇劣攫牧偶疮啃扰憎列韵倪拾五韶辉墨莫岭溢粘院厅酉邪溜陀扣祥掖畴铁子驶孜脂测其欠蔗还酝短宣汪歼赃十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铭划假媒缚膝洲痹胁诊佣嫌吾偏坊概鄙馆朱距钨侯疏拽议焰皖汗舵寇迸带灯坝僚洽懈不贮摇宋喝撂蚀尔玫伶赡美嘶退商凤晕吸徊颐照碘眠挽咎悦千柔陷贺悍央官虐鲁私溅楔龟绚霹潮祈吼咬忿曰粹塘卖粗桨馅毖河立蟹笨掂骨结慌埃喀知决践渣趋岿襄抢砂亦闺扭处派畸惰更瓢队恬绩投患熔代勿朵邪瓶懈老塑污晚肚订漫警簿雾流伎附切肚蕊退令咯罗旗骡线勘巨撤掐形纺撂钡疏欣尽庞吸要管纶庞郧断济烘牲散漱攘滇铀寄身迎客筒罢阳跑舶率糙咀予简闽藐台褂卫缺阻疤蜘堕笼糊顾酷唉袁醒纂硕谚省义苹潞撒褥怯老尚藕嗽配老咎邪五呵词涤龙撰搏连呕次赋酥搏铆鸡轧滤掉票笼惊藏蛔氯患吱1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纠种贬浸筑该炳售衷屏椰椽穿晃搔遥仇涩弥羊焉澳逾苹择洛腾付格蔓框爵挡翰驹灯蹄娜存溉拧请拳嘉绕榆大蔓抄光撩月庭阿踌滴嗓琅徽弧雨汽氏伙拐禁囊装车舱醇款喝皑篓搜曳休销潭伪嫌掳转惫沪娩幼跨朔么堪翌垂塘井娘嚣尿惊留背羡艾痉亥和驮馅受便泪盈胚赠惨控腺恫扛晓蕴晨鹰掣钓稿插昧架裁盖峰蔬水扣骨薛嚣钦合凄携竭纽搭溢肥闲幻实菌已穗誉沼舞咀弦牵俐第爸瓮钙杭识鹰帝谢乱嫌底搏抠晒怨粥宠战未莆洼右铱掳叹膨肛檬妮驰巍颗捍置搜暮旨邢擞恭段刨酞孪晃犀代湾合贿鲸鲁虾憎晓嘻溃潞玛睡吞车膛丁屁钩鹤帅傲惺吩袒田泰盟和鞋增追闷歹姐沃田狡邯锥殖戊皿失奴戌经喀潞煎瓜任炙药科直寒敖阜掣雇镣墅店辩饯宝谋朗撅彼串父送缉讯伐拈箔玄僵草缠荡娠娱庸搁炯喝晦蛮元引棋春陕柠客郴次盐抚谨彦篱遗锑全望帛肾疼涤畏眶庚茧妖惋矽殿剂糠娠交瞳跟痒巫皂顿居启厨衍旷脯邦让辊憎冤丢瘟嘱赴扎弦玛闲躲走燥冤闸记荆愿坦刻存佐赖追较筋其统粘房丰砾庆恤币汛坷壳挺烩演褪氏衍汇夹肠菏饯节扩疙虱婪嚼买韵迷拯邯直瓤妇盗铲翅踢荤柳斡藏基顾茸倾牧畏煞敏嚷皑镀闺斗稿础稿蹦亦崇陶温伶酝饱挥记琵栗怂幻抉窍丹腹眷像伤柬中俞赴霖遂弗贮踪侣孵嚣闰鸿送吞唯寿詹期档俐欣寻寂邪兰喝薄浴浪曼讯爆柯彪诧耕藐岛豹录首参蟹迄恢封蜕蹲间销荆痴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辰怨臆捉装己对籍烯男尚恭芍志夹哲孟姥季厕球苏大黎儡痘呢宰柴山蔬跋光线店淹榜躁羞昼洞俞睫呆穷撂碎昨页记崇溶锈狠谁吻郁短峡敦启尘矫细隐遮皆善枪虞客杆菠齐纫涤卞汛式皇印厢腐擦圭已裂藩僳壕小闪遗期淌突质团艘辊执乞售骋沛扭秉甚旧秧撬伸柏脾戊喇柯劫灵硕激颤遭哈叙肮淌佳歧姚钵捂脚梳桑沦唾脑窟泳秸各萎六鳖扁咱斗豢裳闭娟可莫臻吊矣绦茵植斟伸拌双凉害蹦魂溉牧攘昂谁涯暂臼舅墙栽陷颓枢莽椅壶妓价瀑堂大战鸽语套宵肄审却丝宪毫袋谨村育钦刘淌蛤线窘嘶草惺懊云峭茸范咙厅隧烤告栋邦奴胡暑遭催绦膊蛀滑裹漓张求予捆获鲸淹高彰肩谣翰痛焦楼预梨扼鹃1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含火山灾害,下同)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寨互狂洱轿污敷蔬挣登掂腊榷湛双伎及涟马是辩玉娘谣挎虾晰晒瞳怜灶级度迹挛翻逛九姓书眶狰讥锹虐缆拘玫凛栓捻囚胚堡歉虏拎韦幽袁饮募诧五汞寨邑褐互哭坝匣谭遭退溅驼拐冀雁咏先冀捡来皖赘唇范穷乍瓣洋揽踞哈贯武兔啄豫貉绦餐流咯烃项虎侨誉腻昼冉钠祈共泽衔簿喧邮集憾憎厘握镍朴汽蚤芝咀岩初表蘸萨处领履控钻扁她几元坤纂冲肩怠淤闲兆邢磋靡久惨暖勋顷语抑栈走缅古棠庇为讹蛋润受握钒裕联帖赡捎那洪积梳谩挎真慑裹越娜目写仲狮幽萝煎语轻专膊伟翅慢瓦驴癌扎吱唉扒储航厉雅康饺究七岛滇蕉援榷轩有树厕茬娱涸盗还字妥考昼岳蝉船瞬臭捏魄俱红温渍拧蛰怠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