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18596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及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及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及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内容。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光的照射,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以及球体不断转动三个因素相关。围绕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本课设计以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为主线,安排了“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模拟实验”-“科学报告会”-“巩固小结”-“发现新的问题”几个过程,层层递进,逐步揭开有关地球运动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1. 认识地球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昼夜现象。 2. 初步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 能提出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进行验证。4. 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够提出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不同解释,并且通过模拟实验对昼夜交替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教学难点】通过对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初步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和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教学准备】 为全班准备:多媒体课件,太阳、地球的卡片。为小组准备:太阳、地球的卡片,“昼夜交替现象”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一组白天和晚上的对比图片(重庆解放碑)2.孩子们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重庆解放碑。3.介绍南昌的标志性建筑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和滕王阁(白天和晚上的对比图)。4.出示三组图片的昼夜对比效果图,问:我们看了这些建筑图片,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吗?5.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6.看动画,想一想为什么有白天和晚上的不同。7学生看动画回答问题。8.出示地球的昼夜图。问:在这张图上,哪个面是白天,哪个面是晚上?9.谁使得地球不同地方出现了亮和暗的不同?10.解释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在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白天,叫昼;背对太阳的一面是晚上,也叫夜。正因为如此,地球上才有了昼夜现象。11.看动画,体会昼夜交替现象:现在是什么时候?(昼)昼过去是什么时候?(夜)那夜过去了又是什么时候?(昼)昼过去了有又是什么时候?(夜)昼夜会不停地交替出现,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昼夜交替现象”。二、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1.黑板贴上太阳、地球的卡片,让孩子来贴上地球上的昼夜情况。问:这个时候昼能变成夜,夜能变成昼吗?2.学生回答问题。3.为什么?4.因为它们没有动起来?5.太阳、地球怎样运动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并将你们的猜想记录在实验单上。可以借助太阳、地球的卡片比划比划。6.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记录单的第一部分。(二)建立猜想1.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猜想。2.我们提出了许多种假说,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验证我们的观点呢?3.引导学生认识到需要通过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三)模拟实验1.我们要研究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情况,用什么来模拟太阳?2.学生交流可以用来模拟太阳的材料。3.用什么模拟地球呢?4.学生交流可以用来模拟地球的材料。5.小结模拟实验:这种用模型来模拟的实验我们叫做模拟实验,这是科学家经常用到的一种实验方法。6.明确实验要求:(1)找好重庆作为观察点,在上面贴上红星,做个标记。(2)太阳、地球摆放的高度、距离要恰当。(灯泡跟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3)转动的速度要尽量保持平稳。(4)至少要转一圈。(5)及时指出观察点的昼夜现象。(6)做好实验记录。(7)音乐响起,停止实验,材料员把材料收拾好。7. 因为时间问题,我们选其中四种猜想动手研究,其他几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资料或者自己回去动手做做看。请大家看到实验记录单的第二部分,看看本小组今天要做的实验内容。8.学生明确本组实验的内容。9.请一组同学演示如何操作实验。10.材料员领取材料,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四)科学汇报会1.小组汇报实验情况。2.学生边演示实验,边汇报实验情况。3.我们提出的猜想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4.学生从4种实验过程中找到共同点。(不是太阳在转就是地球在转;至少有一个在转)5.小结:只要太阳、地球在进行相对圆周运动就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三、巩固小结1.这节课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呢?2.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四、发现新的问题1.组织两位同学进行人体模拟地球的小游戏,描述在活动中看到的昼和夜。2.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的是谁在转啊?(地球)太阳有没有围着“地球”转呢?(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在后面的科学课继续学习。下课!【板书设计】昼夜交替现象昼夜提出问题: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有昼夜交替现象?建立猜想:1.地球不动,太阳绕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绕太阳转(地球本身不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转实验现象: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插上猜想之翼 探究宇宙之秘昼夜交替现象说课材料一、教学设计特色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的内容。根据生活的经验,我们知道同一个地方,会经历白天和晚上,我们知道这是昼夜现象;同样的,白天过了就是晚上,晚上过了又是白天,昼夜在不断的交替着出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昼夜交替现象。五年级的孩子们基本知道这个现象与地球和太阳有关,但是它们之间因为怎样的关系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呢?这个问题孩子们就有些说不清了。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本课教学和孩子们共同猜想并探究探究这个问题。如果生硬的按照教材组织教学,这堂课将非常的生涩难懂,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处理,深入浅出,和孩子们一同探究宇宙的奥秘。下面就说一说我在教学设计中几点特色:1.突出探究活动,过程清晰明了。这一课的推理性很强,如果只是凭空让孩子们去猜想、推测,难免生涩,效果也不好。因此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为主线,安排了“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模拟实验”-“科学报告会”-“巩固小结”-“发现新的问题”几个过程,层层递进,逐步揭开有关地球运动的神秘面纱。大胆猜想,是这堂课刺激孩子们继续往下学习的前提,但又不能盲目的瞎猜,因此,在孩子们对昼夜交替现象建立猜想之前,首先是向孩子们提出“昼夜交替现象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正是因为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才引起了昼夜交替现象,因此,问题直接指向“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接下来围绕这个问题才能提出合乎逻辑的、有探究意义的猜想内容。2.实验创新再设计,操作简单,更易观察。实验,是科学探究永恒的主题,它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科学课。我们无法真正使用地球和太阳做实验,但却能够通过有相似特点的模型来进行模拟实验,将“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方式搬到课堂中来,能够将孩子们猜想的内容直观表现出来。对这个实验的设计与创新,是我这堂课的亮点之一,能够更好的实现将“太阳和地球”搬到课堂中来的目的。在模拟太阳时,我们一般会选择手电筒或者蜡烛作为实验材料。他们也能和太阳一样发光,但是在亮度和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形象的相似性上,它们还是有一定的缺陷。在我的设计中,太阳是一个球泡,可用开关控制是否发光,它的亮度足够,而且是个球体,并且能够和太阳一样360度的发光。3.实验记录单显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过程。我设计的实验记录单,是按照科学探究的流程设计,不需要孩子一次性完成,而是探究到哪一步就填写到哪一步。除了猜想的部分需要孩子自己填写外,其他的实验环节已经有所规划,最后的实验现象只要简单的打上一个“”,避免了大篇幅的填写实验报告而浪费了每个人动手实验的时间。二、授课效果科学课讲究“探究”,只要设计好探究的内容、方式和切入点,课就能水到渠成。这堂昼夜交替现象我在五年级几个班进行了试教,效果还是不错的。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寻答案,解决问题。1.课堂条理清晰,内容环环相扣,实验有趣易操作。孩子们能够按照我教学设计的思路一步步往下走,层层深入。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大胆想象,碰擦出思维的火花。能够自己动手,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了,实验的设计完全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操作简单易行,在成员分工之后,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其中。2.探究知识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的过程。这堂课我并没有得出“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转这一结论,而是让孩子们亲历探究的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模拟实验”-“科学报告会”-“巩固小结”-“发现新的问题”一系列的环节,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去,留下空间给孩子继续思考。同时,这个探究的流程作为实验记录单,留在了孩子手中,更是转换成了一种学习的方法,烙印在孩子的心里。在本单元的第1课使用的这种方法,将成为孩子们在这个单元中探究其他关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一种主要方法。三、课后反思这堂课在我的设计下,成为了一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无论是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方式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不仅仅让孩子们在这堂课中收获知识,更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通过几次的试教,我发现这堂课的设计有以下优点: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优化处理教材。五年级的孩子对于昼夜情况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地球上的昼夜现象与太阳的照射有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是昼,它的另一面就是夜。但是太阳和地球之间要怎样才能产生昼和夜的交替呢?这个问题学生就不甚了解了,因此会出现多种猜测,让他们把自己的猜想大胆的说出来,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抠住这个重点,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动手做一做实验,模拟太阳和地球的运动方式,看看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是这堂课的难点所在。在科学课中,五年级的孩子对于地球与空间范畴接触的比较少,一般比较缺乏相关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处理本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优化设计,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主线展开教学,包括“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模拟实验”-“科学报告会”-“巩固小结”-“发现新的问题”六个步骤,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和探究。2.根据教学的需要,优化实验材料。太阳和地球的运动,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他们并不能直接看到它们的运动。单纯的知识讲授就变得非常的枯燥乏味。而我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模拟实验,将太阳和地球的运动从宇宙中直接“搬”到了教室,“搬”了孩子的眼前,他们能够自己动手让“太阳”、“地球”动起来,别提有开心了。在选择光源模拟太阳时,我没有单纯的使用电筒或者是蜡烛,而是设计了一个球泡,既能像蜡烛一样,使得光线向四周发散,又比蜡烛亮,而且也和太阳一样是一个球体。实验通过这样的优化设计,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学生的观察也更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