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445823 上传时间:2021-11-0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某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重庆某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重庆某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栋转换层模板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简要说明本工程建筑面积约70000,由C、D、E栋楼构成,C栋为32层,地上建筑总高为96.7米,D栋为31层,地上建筑总高为96.3米,E栋31层,地上建筑总高为95.7米;C栋地下室三层,高度为13.8米,D、E栋地下室为二层高度为9.3米,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居住建筑,消防按一类高层设防,耐火等级为一级;负二层地下室为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隐蔽所,战时用途为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用途为地下车库,地下停车数量机动车为1065辆,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206.000米 。(设计地下室负三层实为小区室外地面以上)转换层面积约570平方米左右。转换层以下为框架结构,经转换后为框剪结构。本工程转换层采用梁式转换层,转换层承担转换132层所有荷载,传递至柱,再传递至独立基础,为本工程关键结构。1.2、转换层相关结构设计1.2.1、结构板根据结构施工19#图纸设计,转换层及其下结构的楼板厚度分别设计为:楼层名称板厚(mm)备注一层(转换层)180本方案考虑的作业层负一层楼板12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首层支撑板负二层楼板12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次层支撑板负三层地下室底板250本方案模板工程考虑的第三层支撑板1.2.2、梁本工程转换层采用常见的梁式转换层,梁的各个工序施工成为了重点,根据已到图纸,本次转换层大梁主要如下:梁尺寸表 表1.2.2梁名称(框支梁)梁截面尺寸 mm梁名称(次梁)梁截面尺寸 mmC-KZL1(4)1100×1600C-KCL1600×1300C-KZL2(2)1200×1800C-KCL2700×1500C-KZL3(2)1200×1500C-KCL3600×1200C-KZL4(2)600×1500C-KCL4600×1400C-KZL5(2)600×1500C-KCL5600×1400C-KZL6(4)1000×1800C-KCL6600×1400C-KZL7(4)1200×1800, 1400×1800C-KCL71500×1400C-KZL8(4)600×1400C-KCL8600×1400C-KZL9(4)700×1500C-KCL9600×1300C-KZL10(1)700×1500C-KCL10400×1400C-KZL11(2)1050×2000C-KCL11800×1500注:最大净跨度6.9m综述:本工程框支梁尺寸:1100×1600、1200×1800、1200×1500、600×1500、1000×1800、1200×1800、1400×1800、600×1400、600×1400、1050×2000框次梁尺寸:400×1200、600×1300、600×1400、600×1500。与下部结构对应的情况:转换层框支梁下兼有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400×700。而转换层框次梁下只有部分有与之对应的下层梁,其梁尺寸基本为:250×600,其中KCL1/2/3/4/8/11/14/15、KCL10部分跨、KCL12部分跨下部无对应的结构梁,其支撑必定直接落在下层楼板上,将成为支撑设计的薄弱部位。1.2.3 砼根据设计图纸:负三层地下室顶板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30P6负二层梁板采用的同等级为:C30负一层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30一层(转换层)梁板采用的砼等级为:C50膨胀砼转换层以下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1.2.4 框架柱根据图纸设计,地下室框支柱尺寸较大,最大尺寸为1400×1000,1300×1300,至基础直至转换层柱子,较大受力是可不考虑变形。1.2.5 转换层结构图二 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GBJ107-96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30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高层建筑施工手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设工程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年版百度文库收集的关于转换层连续支撑相关文献本工程施工图纸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品茗安全计算软件 2.1、转换层结构设计特点主梁跨度主要有8100mm、7500mm、7100mm、6600mm、等。转换大梁主筋规格主要为25的级钢,箍筋有48肢箍、规格有1012级钢,抗扭腰筋为1216级钢,受力主筋排数为24排。 框支柱纵筋为25的级钢沿柱截面周圈均匀布置。筒体剪力墙厚200mm、300mm、400mm;短肢剪力墙厚200mm。板厚180,核心筒体板厚200,配筋为10双层双向。主筋净保护层厚度:柱为30mm;墙为20mm;梁为30mm;板为15mm。转换层结构设计其它要求:、为了减小多个方向梁相交的节点处钢筋高出设计表面标高,要求转换层所有主梁的底标高在原设计基础上降低50mm(即主梁截面加高50mm)。、梁纵筋能穿过中间支座节点通长设置的尽量通长设置,以减少中间支座节点处的钢筋密集程度。柱梁主筋接头全部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12及以上的箍筋可采用焊接水平封闭,焊缝长10d(双面焊5d)。、需要收头锚固的框支柱纵筋在距离梁顶100120mm(由于主梁降低50mm,且为了避开梁纵筋的面筋第1排,对锚于梁内的纵筋可再适当降低)处,弯折锚固于梁内或板内(其收头和锚固长度作法详03G101-1图集第67页大样)。、框支柱在上部墙体范围内纵筋应伸入上部墙体内不少于一层。定位不准的纵筋可采用重新插筋方式。、整个转换层砼强度等级未达到70%前不得施工上层。砼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不得拆除梁支撑。2.3、转换层设计及施工特点2.3.1 结构转换层钢筋砼构件截面尺寸大、钢筋安装量大,除了施工荷载外构件自身荷载也重,梁最大线荷载达77.12KN/m,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严格。因此解决好模板支撑体系非常关键。必须采取安全可行的措施,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模板架体的刚度。2.3.2 转换层梁体积相对较大,从梁最大截面尺寸及临空面数量看,还算不上真正的大体积砼,但不管怎么说,有必要按大体积砼范畴在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内外温差控制,减少和控制温度裂缝产生。2.3.3 转换层钢筋密集,特别是梁柱节点处钢筋非常密,大梁主筋的上下层筋各有24排,箍筋有48肢箍,特别是梁、柱节点及梁交叉处,有9层左右钢筋交叉,钢筋排列间距小而紧凑,非常密集,能够排绑出来就已非常不容易。况且在排列梁主筋时还要给上层薄壁柱插筋留出插筋位置(梁上层主筋排列时必须给薄壁柱插筋让道),排列间距还要受到柱纵筋及其它梁纵筋排列的影响,总之钢筋安装排列绑扎非常困难。2.3.4 转换层砼浇筑时,由于钢筋非常密集,其下料和振捣也非常困难,特别是节点处估计振动棒都难以插下去,一旦疏忽,很容易出现“狗洞”等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2.3.5 转换层结构砼量比较大,每次浇筑砼应按规定的浇筑部位和标高一次性完成。因此,各方面必须作好充分的施工准备,特别是材料的准备。2.3.6 转换层大梁高度较大,砼浇筑过程的侧压力非常大,必须对大梁侧模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防止砼浇筑时“爆模”和变形。3、转换层施工方案选择转换层根据其荷载大小和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施工方案有两种:方案一:多层(2层或2层以上)支撑一次性浇筑法,即在负二层和负三层满堂脚手支模不拆,直接将荷载传递到底板,并在负一层支模承重支撑架加强,转换层柱墙梁板一次性浇筑。方案二:利用“叠合梁”原理二次浇筑施工法,即只在-0.45m层和-1.15m层搭设的满堂脚手架钢管排架支模,转换层柱墙梁砼先浇筑至1.15m梁底以下,砼强度达到75%以上增强加架体稳定性,浇筑楼面时,先浇高低跨相联梁,浇平-1.15米板面,待砼初凝前再浇上部分梁砼。砼浇捣过程中振动棒伸入上下部各300,并按要求处理叠合面施工缝。方案一施工的优点是结构整体性好,钢筋安装质量易保证,施工速度快;缺点是支模难度大,支撑材料用量大,对下部楼盖产生的施工荷载大,并需对转换层下两层楼板从设计上采取特殊措施。方案二施工的优点是浇筑第二层砼时的自重可充分利用第一层已达一定强度的砼承担,支撑用量少,对下部楼盖产生的施工荷载小;缺点是大梁分层面施工缝处理较困难,施工速度较慢。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经验,最终按方案二进行实施。即利用“叠合梁”原理采取二次浇筑施工法方案(施工荷载分流方案)。4、转换层施工准备及部署4.1、组织准备分别由重庆腾辉集团工程部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技术骨干牵头,成立结构转换层施工领导小组,项任高级工程师任组长(负责内外协调),工程师任副组长(负责现场总体生产安排和指挥),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负责转换层总体技术把关),组员由施工员(负责具体生产安排、技术执行和组织自检)、质检员(负责模板钢筋绑扎质量专检)、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防护等检查和督促整改)、材料员(负责相关材料采购供应和工器具的准备)、内业技术员(负责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和存档)、试验工(负责原材料抽检和机械联接焊接砼试件取样和送检)、电工(负责水电供应正常)、商品砼公司总工程师(负责转换层砼试配、制作供应)、设备租赁公司现场负责人(负责塔吊设备的维修和运转完好)、水电安装分部负责人(负责水电预留预埋的及时插入)及劳务队长(负责劳动力组织)和各班组组长(负责按要求组织生产,参加自检)组成。形成从上到下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并召开转换层结构施工专题现场会,明确分工和责任,按分工开展工作,为转换层结构顺利施工作好充分准备。4.2、技术准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编制转换层专题施工方案,再从上到下,层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让所有管理人员乃至班组了解和掌握转换层结构从搭架到砼浇筑等施工程序以及各工序的施工要领、重点注意事项。做到人人事前心中有数,为转换层结构顺利施工作好充分的技术保障。4.3、机械设备、劳动力、施工材料等资源准备由生产副经理牵头,劳务队队长、材料员根据转换层施工资源需求量及时提供到场,并确保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材料、劳动力准备充足,安排好管理人员、电工、塔吊司机、砼工等值班人员。4.4、管理准备主要作好如下安排和准备:4.4.1 明确分工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分工及责任具体详4.1条,要求转换层浇筑期间,领导小组所有成员手机必须24h开机。4.4.2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建立技术质量应急机构,由生产副经理负责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机构,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4.4.3 落实好夜间值班人员,转换层浇筑肯定需要夜间加班施工,因此施工员、质检员及电工、维修工、塔吊司机指挥和班组长等必须夜间加班,跟班作业。4.4.4 落实机械设备、水电及劳动力、材料的准备情况,在转换层施工期间定期检查各方面的准备,特别是砼浇筑前必须细致检查,确定各方面都已落实到位(包括夜间照明等),准备充分,强调应提前与高新区供电局联系,落实浇筑砼期间是否停电(由于夏季电力供应可能紧张,若遇浇筑砼期间可能停电,则应将转换层砼开始浇筑时间推迟)。以及包括浇筑砼期间的夜间施工许可证办理。4.4.5 落实专人在转换层下检查,通过敲打观察砼是否落底并浇捣密实,以及支撑架是否发生异常变形,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及时采取措施。4.4.6 落实专人养护,确保连续养护14天。4.5 施工部署4.5.1 模板支撑体系:根据采取的“利用叠合梁原理采取二次浇筑施工法”施工方案,转换层支撑采取三层支撑,转换层下负一层负二层和负三层支撑,采取满堂加密加强支撑(负一层架新搭设,负二负三层架在原架体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固,不拆模),转换层下第三层支撑只针对转换梁下为板的情况,采取对板加强支撑(重新搭设钢管架)。4.5.2 砼制作、运输及浇筑:砼制作在商品砼搅拌站集中制作,确保不少于6辆砼运输车,1汽车泵和1台柴油泵泵送(另备用一台),塔吊辅助布料浇筑。4.5.3 砼振捣:砼工不少于25人(分成2班作业),准备4台振动棒和2台振动器(多余备用),同时在梁板下安排34人的专人小组,随时用铁棒敲打梁侧模,观察梁下部砼浆是否渗出,特别要认真观察梁柱节点处,通过敲打听声音来确定砼是否落下来并已振捣密实,同时观察支撑架有无变形,以便及时处理。转换层楼板砼浇筑采用二次碾压收平,对板面砼应在砼初凝时实行二次振捣。4.5.4 砼保温及养护:每次砼浇筑完成后,在砼面覆盖薄膜,保持砼面水份,降低砼表面温度散失时间,另一方面安排专人一天24小时浇水养护,同时确保连续养护14天。5、转换层结构施工顺序定位放线绑扎转换层墙柱钢筋搭设转换层梁板支撑架支梁底板支柱墙模板浇柱墙砼绑扎梁筋和叠合面抗剪钢筋支下部梁侧模及梁柱节点模转换层下第二层架加密加固转换层钢筋隐蔽验收检查第一次浇筑梁砼终凝前第二次梁板砼浇筑(板砼二次匝夯收平)覆盖薄膜、浇水养护14d。6、转换层轴线控制 (1)专职测量组测放出控制轴线,并用墨线标注于-5.4m层板面。建立-5.4m层以上轴线控制网。 (2) 根据控制轴线,依照设计施工图,对转换层柱、墙、主、次梁进行细部尺寸分墨,用墨斗将细部尺寸线弹于-5.4m板面。(3) 钢管架搭设完后,在支承梁底模及钢筋骨架的水平杆上用吊线锤将-5.4m板面的细部尺寸线引测于水平杆上,作为梁底模摆放及钢筋骨架就位的控制线。7、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7.1、支撑体系设计要求(1)根据转换层结构自重荷载和施工过程荷载计算,按“二次浇筑法”方案要求,第一次浇筑的KZL砼一半,梁截面尺寸大,施工荷载较大,因此必须对梁底支撑加固加强,梁下第一层和第二层架体的支撑体系分成两部分:一是由梁两端斜向柱面的多排斜撑杆构成的梁下斜支架体系,由它将梁底的一部分荷载传递送给砼柱;二是由楼面设置的竖向支撑构成的梁下排架体系承受其余的荷载并向下传递。第二次浇筑砼的施工荷载可全部由第一次砼承担。(2)转换层施工荷载及构件荷载能够有效通过钢管支撑体系传递给其下层梁、柱,首先必须保证支撑体系的强度和刚度。(3)根据荷载情况对转换层大梁下的支撑体系进行设计,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立杆),大小横杆的抗弯强度和扰度满足规范要求,连接扣件抗滑满足规范要求。(4)对于转换梁下为板的情况,因下层楼板不能承受每一次浇筑梁的施工荷载。因此下面钢管架尽量增加斜撑,使传到板的荷载向主次梁传递。7.2 钢管排架搭设尺寸确定转换层大梁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8×3.0mm钢管搭设成满堂排架,其架体尺寸与受力方式有关。将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木枋安放于可调支托上的受力方式最为合理,钢管承受的是轴向压力。当水平横杆步距为1.5m时,每根立柱可承受荷载25KN。但由于每根钢管安放可调支托费用较高,直接将50×100mm方木安放在钢管排架的顶部水平钢管上,水平钢管与立杆扣接,水平杆件传给立杆为偏心距达53mm的偏心荷载。经计算对比分析,钢管排架的尺寸主要是由扣件抗滑能力确定的。每个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4060N.m条件下其抗滑设计能力为8KN,双扣件抗滑设计能力为12KN。根据转换大梁1400×1800mm荷载计算为例,本工程转换大梁下钢管排架横向间距400,纵向间距500,水平大横杆步距1000,水平小横杆间距500。1400、1200、1100宽的梁下每排为5根立杆,800及800宽以下的梁下每排为3根立杆。小横杆与立杆均采用双扣件连接。为有效扩散立杆传递的竖向荷载、加强架体底部的稳定,必须纵横向通长设置扫地杆钢管,距地不大于200,并支垫通长方木扩大受力面。7.2.1转换层下第一层支撑架、立杆:梁下立杆间距400×400,板下立杆间距900。、转换层框梁及次梁下横杆:小横杆间距400,梁下第一排大横杆间距400,其余大横杆间距800,梁下剪刀撑(交叉各1根)间距1000,梁侧斜撑杆间距1000,靠框架柱处斜撑3排(每排3根)。、转换层板下横杆:纵横向水平横杆间距900,剪刀撑(6m长钢管4560度角)间距3000(即间隔4根立杆加一片剪刀撑)。7.2.2转换层下第二层支撑架、已搭设框梁及次梁下支撑加密加强:梁下立杆400,梁下大小横杆间距400,剪刀撑杆间距3000,梁侧斜撑杆间距2000,靠框架柱处斜撑3排(每排3根)。、板下:立杆1200,纵横向横杆间距900,纵向横杆间距与立杆、横向横杆相对应,剪刀撑(6m长钢管4560度角)间距2000。7.2.3转换层下第三层支撑架(转换梁位置下为板情况)对转换梁位置下为板的部位需在第三层搭设支撑架。在板下新搭设布置支撑加密加强:板下立杆900,大小横杆间距900,剪刀撑杆间距3000,斜撑杆间距3000。并增大钢管受力支座面积。7.2.4转换层下第一层斜撑体系设置梁高大于1800的转换大梁均在转换层下第一层设斜撑(转换梁下为板的层层设斜撑),由它将大梁一部分施工荷载传递给柱,减少转换层下两层相应部位框梁承受的荷载,斜撑设置在转换层大梁底两端,每端共布置斜撑杆三排,每排三根。为减少斜撑杆的长细比以防失稳破坏,在每排斜撑杆的两端及中部设数道水平横杆,同时将所有的斜撑杆与梁下排架扣接为一体,以形成稳定可靠支撑体系。梁侧斜撑杆按大于或等于45°角设置,斜撑杆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底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柱面根部。斜撑排距按转换层支撑示意图规定布置。转换层大梁下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图1、图2、图3(附后)。转换层梁下斜撑支撑体系示意图,如图4所示。转换层板下模板支撑体系示意图,如图5所示。垫木-9.30-5.40-0.45垫木5-5.40-0.457.3 支撑架搭设施工及注意事项7.3.1 架料扣件材质要求 、钢管采用48×3.0mm钢管,其材质性能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88)的相关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撑的钢管长度宜为46m,小横杆的长度宜为1.82.2m。凡有严重腐蚀、弯曲、压扁或裂纹者,均不准使用。、扣件扣件应按建设部标准JGJ22-85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进行测定,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时才能使用。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凡有裂纹、变形或滑丝等现象,均严禁使用。7.3.2 架子搭设规定搭设支撑架必须按有关操作规程规定认真执行,搭设前由施工员向搭架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使作业班组每个成员掌握搭架顺序和要领。高处搭架时,必须系挂安全绳。周边防护架搭设前,由安全员发布命令,随着主体结构的上升,防护架体也随之升高,要求安全员与施工员搞好配合,在建筑周边,先搭设或升高建筑周边防护架,施工员才能安排搭设楼层周边支撑架的搭设,且支撑架和防护架不准连接在一起。周边防护架架高应高出正施工层1.5m,同时设23道水平栏杆和挂安全网。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同时搭设,如跟不上,也必须保证在大梁钢筋骨架就位前搭设完毕,以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同步受力。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的立杆、横杆相扣接(用转向扣件),以增强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梁下排架的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搭设时应尽量将上、下层立杆对齐,转换层下第二层支撑在14.7m层浇筑后不要拆除,且应对主梁下支撑进行加密加强。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梁支承架水平杆应与已成型的框架柱用钢管抱箍连成一体,在每根柱子位置由底到顶连续设置拉结点,其竖向间距与每个步距相等。斜撑架支设于楼层的边梁上,每边设置2排,为减小斜杆的长细比,防止发生失稳而失去作用,在每排斜杆上设数道水平横杆,与架体的立杆及水平杆相交处用扣件连成一体。所有斜杆按与地面呈45°60°设置。为防止斜杆底部滑移,在砼梁面留设短钢筋,使其插于架管中以固定斜杆。支撑架的立杆和斜杆接长采用对接接长,以保证杆件受力良好。架体搭设完成后,由施工员带领班组自检合格后,再由质检员、安全员组织验收,对验收发现的问题必须无条件整改,验收合格后才准浇筑砼。7.3.3架子搭设顺序立杆安设第一步架的大小横杆铺竹跳板安设第二、三、四步架的大小横杆斜撑或剪刀撑杆,且应分别铺设每步架的竹跳板。7.3.4杆件搭设立杆搭设:立杆安放应垂直,其垂直度应1/300;立杆接头应错开,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相邻两根立杆接头应相互错开50cm以上,并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步架内;立杆接头连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大横杆搭设:大横杆应安平顺,在每一面架体范围内杆水平偏差应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不大于5cm;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分别搭设在立杆内、外侧,紧靠立杆,并与立杆扣牢。支撑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0mm,以防止杆件滑脱。斜撑杆搭设:其下端支撑在下层的边梁上,上端用旋转扣件与悬挑立杆相连,同时在斜撑杆的下步(扫地杆)、中步用大横杆将斜撑杆连接成片。剪刀撑搭设:在立杆外侧设剪刀撑,其中一根撑杆紧靠立杆,并与立杆扣牢,另一根撑杆应与伸出的小横杆扣牢,必要时,应对每步架上的小横杆根据剪刀撑位置进行适当调整。楼板支撑的剪刀撑每隔5根立杆设一道,剪刀撑与楼面夹角为45°60°,每道剪刀撑用旋转扣件连接4根以上立杆。梁下剪刀撑按施工模板图搭设。剪刀撑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应小于200mm,斜杆下端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得大于300m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7.3.5扣件连接要求扣件连接拧紧螺栓时,应将螺栓根部放正,扣件拧紧力则控制在4060N.m范围内,检查螺栓拧紧度时,应采用扭力搬手实测,不得采用手感心估猜判定法;大横杆对接时,扣件开口应水平朝向架子内侧,螺栓应朝上;直角扣件安装时,其中一个必须开口朝上。在浇筑转换大梁砼前对架体所有连接扣件进行全面紧固检查一遍,以确保受力良好。7.4 支撑体系拆除在整个转换层第一次砼浇筑3天后(即转换层第一次砼强度等级达到75%,按目前气温3天砼强度完全能够达到,可通过预留试块试验来实测),可以拆除转换层下第二层支撑架体。第一次砼浇筑7天后且第二次砼已浇筑(即转换层第一次砼强度等级达到90%,按目前气温7天砼强度完全能够达到,可通过预留试块试验来实测),可以拆除转换层梁下侧模支撑。待转换层第二次砼强度等级达到100%以上,可以拆除转换层梁板下的支撑架体。 已拆除模扳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砼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施工荷载。8、转换层结构模板体系设计8.1模板选型(1)柱子模板体系 矩形柱子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九层胶合板,背楞用50×100mm木枋和100×100mm木枋。每根柱子用四块预拼板,每块板4根背枋。柱模一次性配至梁底。柱模板箍采用48×3.0mm短钢管和12圆钢加工成的对拉螺杆交错对拉,间距400mm。定位箍采用48×3.0mm短钢管,间距上、中、下各一道。(2)筒体墙模板体系 筒体墙砼模板体系面板采用18mm厚九层胶合板。水平横肋采用50×100mm木枋,竖向间距244mm。竖肋采用48×3.0mm钢管,间距1000mm。墙侧模设置12对拉螺栓。水平间距450mm,竖向间距300mm。模板水平接缝必须错缝相接。为了保证模板平整,木背枋与模板接触面作刨光处理。(3)梁、板模板体系 梁侧模、底模均采用成色好的组合钢模,背楞用48×3.0mm钢管,梁侧模设置12对拉螺栓。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400mm。模板水平接缝必须错缝相接,接缝U型卡必须满上。钢模板拼缝全部嵌泡沫条。 板模板采用12mm厚覆膜胶合板,现场拼装。龙骨50×100mm木枋,间距200mm。为保证梁板阴角部位方正、垂直。梁板模板在该处采用刨光的木枋锁口处理。8.2 模板施工要求8.2.1 梁底模起拱按规范规定,当梁净跨大于6m时,梁底应按规定起拱,即铺设梁底模时应向上起一定拱,本工程起拱高度可控制在1525mm。8.2.2 梁侧模拉结加固由于转换层梁截面较高,因此大梁浇筑砼时产生的侧压力比较大,梁侧模板除了用钢管(局部加双钢管)加强夹撑外,还须按一定间距布置对拉螺栓,以抵抗砼侧压力,防止爆模。对拉螺栓根据其承受的拉力N=P·A计算出螺栓截面积,从而选出螺栓规格,本工程转换层对拉螺栓规格经计算为12,但螺栓竖向和水平间距必须调小,钢模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400mm,具体详模板支撑示意图。8.3 其它要求转换层楼板支模按一般楼板底模支模法执行,考虑到楼板180厚,其模板下所铺木枋间距应控制在200mm。模板拼装前须逐块修整板面、边框,砼残渣、水泥浆清洗干净,并涂刷水质脱模剂。模板边沿要求顺直方正,拼缝严密,板缝应不大于1.5mm。模板拆除时间,转换层主梁模板、楼板及次梁模板必须在砼强度等级达到100%后才准拆模。况且木模有保湿保温作用,对砼养护十分有利。9、转换层大梁施工支撑体系计算书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梁段:C-KZL7。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 B(m):1.40;梁截面高度 D(m):1.80;混凝土板厚度(mm):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8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1.00;立杆步距h(m):1.2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3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30;梁两侧立杆间距(m):1.80;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平行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2.荷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kN/m3):24.00;模板自重(kN/m2):0.30;钢筋自重(kN/m3):1.5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4.4;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kN/m2):2.0;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kN/m2):4.0;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长叶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c(N/mm):16.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5;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20.00;面板弹性模量E(N/mm2):8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8.5;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4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85.0;梁底模板支撑的间距(mm):150.0;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mm):500;次楞根数:11;主楞竖向支撑点数量:3;穿梁螺栓直径(mm):M14;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竖向支撑点到梁底距离依次是:300mm,800mm,1300mm;主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主楞合并根数:2;次楞材料:圆钢管;直径(mm):48.00;壁厚(mm):3.00;次楞合并根数:2;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F=0.22t12V1/2 F=H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5.714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60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分别计算得 50.994 kN/m2、14.400 kN/m2,取较小值14.400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次楞的根数为11根。面板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 M/W < f其中,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2×2×2/6=33.33cm3; M - 面板的最大弯矩(N-mm); - 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M = 0.1q1l2+0.117q2l2其中 ,q -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2×0.5×14.4=8.64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 q2= 1.4×0.5×4=2.8kN/m;计算跨度: l = (1800-180)/(11-1)= 162mm;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1×8.64×(1800-180)/(11-1)2 + 0.117×2.8×(1800-180)/(11-1)2= 3.13×104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 N=1.1q1l+1.2q2l=1.1×8.640×(1800-180)/(11-1)/1000+1.2×2.800×(1800-180)/(11-1)/1000=2.084 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3.13×104 / 3.33×104=0.9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8.5N/mm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0.9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8.5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0.677ql4/(100EI)=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 q = q1= 8.64N/mm; l-计算跨度: l = (1800-180)/(11-1)=162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8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50×2×2×2/12=33.33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8.64×(1800-180)/(11-1)4/(100×8000×3.33×105) = 0.015 mm;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l/250 =(1800-180)/(11-1)/250 = 0.648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15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0.648mm,满足要求!四、梁侧模板支撑的计算1.次楞计算次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楞均布荷载按照面板最大支座力除以面板计算宽度得到:q = 2.084/0.500= 4.168kN/m本工程中,次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2×4.493=8.99cm3;I = 2×10.783=21.57cm4;E = 206000.00 N/mm2; 计算简图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 0.104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2.292 kN,最大变形 = 0.040 mm(1)次楞强度验算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 M/W<f经计算得到,次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04×105/8.99×103 = 11.6 N/mm2;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次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 = 11.6 N/mm2 小于 次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次楞的挠度验算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400=1.25mm;次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4mm 小于 次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25mm,满足要求!2.主楞计算主楞承受次楞传递的集中力,取次楞的最大支座力2.292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主楞采用圆钢管,直径48mm,壁厚3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2×4.493=8.99cm3;I = 2×10.783=21.57cm4;E = 206000.00 N/mm2; 主楞计算简图 主楞弯矩图(kN-m) 主楞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729 kN-m,最大支座反力 R= 9.404 kN,最大变形 = 0.881 mm(1)主楞抗弯强度验算 = M/W<f经计算得到,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 7.29×105/8.99×103 = 81.1 N/mm2;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 = 205N/mm2;主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 =81.1N/mm2 小于 主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N/mm2,满足要求!(2)主楞的挠度验算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主楞的最大挠度为 0.881 mm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 500/400=1.25mm;主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881mm 小于 主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 =1.25mm,满足要求!五、穿梁螺栓的计算验算公式如下:N<N= f譇其中 N - 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 -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 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 N/mm2; 穿梁螺栓型号: M14 ;查表得: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 11.5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 A = 105 mm2;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 =9.404 kN。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 = 170×105/1000 = 17.85 kN;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 N=9.404kN 小于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 N=17.85kN,满足要求!六、梁底模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400×20×20/6 = 9.33×104mm3; I = 1400×20×20×20/12 = 9.33×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 M/W<f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q1: 1.2×(24.00+1.50)×1.40×1.80=77.112kN/m;模板结构自重荷载设计值:q2:1.2×0.30×1.40=0.504kN/m;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q3: 1.4×(2.00+1.00)×1.40=5.880kN/m;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ax=0.1(q1+ q2)l2+0.117q3l2= 0.1×(77.112+0.504)×1502+0.117×5.88×1502=1.90×105N.mm; =Mmax/W=1.90×105/9.33×104=2N/mm2;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 =2 N/mm2 小于 梁底模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8.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0.677ql4/(100EI)=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q =q1+q2=77.112+0.504=77.616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 l =15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8000.0N/mm2;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150.00/250 = 0.600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77.616×1504/(100×8000×9.33×105)=0.036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036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0.6mm,满足要求!七、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和模板自重设计值(kN/m): q1 = 1.2×(24+1.5)×1.8×0.15+0.3×0.15×(2×1.62+1.4)/ 1.4=8.441 kN/m;(2)施工荷载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kN/m): q2 = 1.4×(1+2)×0.15=0.63 kN/m;均布荷载设计值 q = 8.441+0.630 = 9.071 kN/m;梁两侧楼板荷载以集中荷载的形式传递,其设计值: p=0.15×1.2×0.18×24.00+1.4×(1.00+2.00)×(1.80-1.40)/4=0.141kN2.支撑方木验算本工程梁底支撑采用方木,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截面抵抗矩W和弹性模量E分别为:W=4×8.5×8.5/6 = 4.82×101 cm3;I=4×8.5×8.5×8.5/12 = 2.05×102 cm4;E= 10000 N/mm2;计算简图及内力、变形图如下: 简图(kN-m) 剪力图(kN) 弯矩图(kN-m) 变形图(mm)方木的支座力:N1=N6=0.521 kN;N2=N5=3.798 kN;N3=N4=2.172 kN;最大弯矩:M= 0.145kN-m最大剪力:V= 2.160 kN方木最大正应力计算值 : =M/W=0.145×106 /4.82×104=3 N/mm2;方木最大剪应力计算值 : =3V/(2bh0)=3×2.16×1000/(2×40×85)=0.953N/mm2;方木的最大挠度: =0.189 mm;方木的允许挠度:= 0.48×103/250=1.92m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 3.011 N/mm2 小于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500 N/mm2,满足要求!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0.953 N/mm2 小于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700 N/mm2,满足要求!方木的最大挠度 =0.189 mm 小于 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1.920 mm,满足要求!八、梁跨度方向托梁的计算作用于托梁的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通过方木的集中荷载传递。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 :48×3;W=8.98 cm3;I=21.56 cm4;1.梁两侧托梁的强度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0.521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穖)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0.223 kN-m ;最大变形 max = 0.215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3.046 kN ;最大应力 =M/W= 0.223×106 /(8.98×103 )=24.8 N/mm2;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4.8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max=0.215mm小于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2.梁底托梁的强度计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力P= 3.798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最大弯矩 Mmax = 1.627 kN-m ;最大变形 max = 1.571 mm ;最大支座力 Rmax = 22.208 kN ;最大应力 =M/W= 1.627×106 /(8.98×103 )=181.1 N/mm2;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181.1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挠度max=1.571mm小于8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九、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f1.梁内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22.208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73?3.3-1.8)=0.312 kN; N =22.208+0.687=22.895 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1.2 = 2.356 m;lo/i = 2356.2 / 15.9 = 148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 0.316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 =22894.84/(0.316?24) = 170.9 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算 = 170.9 N/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的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2.梁外侧立杆稳定性验算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3.046/Sin80o = 3.093 kN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2×0.173×(3.3-1.8)/Sin80o = 0.317 kN; N = 3.093+ 0.317 = 3.41 kN; -边梁外侧立杆与楼地面的夹角:= 80 o;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9;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24;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4.49; - 钢管立杆轴心受压应力计算值 (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o -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按下式计算 lo = k1uh/Sin (1)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1.7;上式的计算结果: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S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