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英语想到的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7531598 上传时间:2021-11-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学英语想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学英语想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学英语想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学习英语想到的及学英语的体会目录:1.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2. 爸爸、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3. 我觉得学好语文等文科就是4. 作为文科5. 英语的特点6. 英语的起源7. 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可感觉除了可以在考试中考取比较高的分数外,并不能作到象汉语那样流利地作为交际和沟通的工具。爸爸、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经常听他们谈论英语邮件的意思,羡慕外方人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我也饶有兴趣的加入,觉得对我启发挺大。有一次妈妈收到了她公司副总的一封让妈妈跟踪她所做工作的英语邮件,其中有一句:“Please follow up”。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查了金山词霸,美国传统词典解释: Follow up(1)把贯彻(干)到底:完成;继续执行. (2) 使更进一步,使更成功:通过进一步行动增加效果或提高成功性。 我想如果我们用汉语来说这件事,会怎么说呢?可能说“望跟踪”,或“继续行动,加强其效果”,或“继续干下去”, 总之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感叹自己的语文也学的不好。真佩服那些作家、演说家、文学大师、记者们的语言功底,他们是怎么运用语言文字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今后一定多读书,加强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他们是如何组织语言文字的,使自己也能象他们那样自由地、准确地表词达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自己一直为写作文发愁,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力发愁,也是这两方面在语文分数上拉了分,如用口头表达说“外国人英语真好”,“真会用词”,可以随便说,对方都能明白我的意思,用书面语该怎么表达呢?是在上面第一句的具体语境中用“羡慕外方人员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还是如何表达更确切?这一句中,用“羡慕”还是“佩服”更确切?用“外国人”还是“外方人员”更确切?怎么才能确切地表达出我的意思?我写作文时往往不知如何写,不知道用哪个词更合适,就这样写作文时往往好半天也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来。现在模模糊糊认识到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完整地、准确地、能为人们理解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当然文字优美更好,但确切更重要。当然受众不同,所用词也可不同,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所以有“流行”和“古典”。也真正明白了“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开始,有了文字和纸张,使人们的经验可以很快地传播和保存,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使后代人掌握、了解前人的成果,使人类文明更快地得到了发展。学好语文很重要。也理解了曾经有一个教授在面试研究生时为什么要面试语文,语文不合格就不招收。因为语文不好,就无法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也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而有了英语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说的沟通工具,更可以了解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也理解了为什么除了语文和数学,英语在高考中的分数也是150分。尤其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英语一定要学好。因为英语同语文一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际、沟通和吸收知识、传播知识的有力工具。我觉得学好语文等文科就是除了学好课本上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专家们精挑细选的文章,学好基础知识,认真记住每个词意思外,一定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在实际的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更深刻地理解每个词的意思,更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死记硬背。书读多了,自然熟能生巧,见多识广,运用自如,所谓博览群书,博而精。当然也要适当读一些带评论性的如何理解有理解解释的文章,以矫正引导自己的正确思维。其他别无捷径。作为文科,除了象语文那样博览群书外,具体如何学好英语呢?我们都学过Follow 这个词,知道是“跟随”的意思,“让妈妈跟踪其工作”是否会用“follow up” 呢?如果对照字面意思,我可能会用“track it” , 因为”track” 有跟踪之义,也有例句:tracking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daily.(追踪公司每天的业绩),但总有查找秘密的嫌疑,并没有确切表达出“用继续行动来加强其效果”的意思。再如例句:followed up her interview with a telephone call.(用电话进一步完成面试),在这一句中with a telephone call 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是用电话之义,但interview 不会想到是面试之义,follow 也会只简单地理解为“跟随”、“跟着”之义,从而不能正确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如果是在一篇有关面试的文章中去看这个句子,结合具体环境,再结合查金山词霸,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了follow up 和 interview 的意思。因此,学英语的方法:(1) 大量选择英语具体环境,并结合具体环境记,现在的听、读的环境很多,如很多的英文书籍,很多的听力环境,如CCTV-9频道,很多的听力磁带,很多的学习工具,如“好记星” 。一开始最好读中-英对照的书籍,便于矫正自己的思路,使自己思路正确。(2) 查金山词霸。它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在上面练听力,练发音,可以知道一个单词怎么读,并且上面有许多例句。但不要死记金山词霸上的解释,还是要结合具体环境记。如:light n.光, 日光, 发光体, 灯adj.轻的, 发光的, 明亮的, 浅的vt.点燃, 照亮adv.轻地vi.点着, 变亮对应的中文有这么多意思,这些意思可对应中文的许多场合。但具体到如何使用英文light 这个单词 ,如果死记硬背,如记意思之一“浅”的意思,这个“浅”在中文中可以用在“浅颜色”,“脸上浅浅的酒窝”,“浅水”,“浅河”上面,但在英文中是否可以说“ light water”,“light river”, 恐怕是中式英语。但见到具体环境中light blue, 就知道 light 可以用在“浅颜色”上面。所以没有必要死记硬背,结合具体环境记,不仅容易记而且记得牢。(3)学好课本知识,跟上教学节奏。(4)以一本为基础,看几本适合初中生水平的语法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地说地道英语。推荐几本好书:李春华编的初中英语-解题决策,总主编/薛金星的中学教材全解,主编/刘锐诚 的学生实用(初中)英语语法指南与实践。如我们学习名词复数,知道有的名词作定语时只能用复数,如 a sports car 中的sports,a savings bank 中的 savings。(5)先练好的听力和阅读力,先大量的接受知识模仿后,自然地再练创造性的写作和说的能力。(6)记英语单词一定要会读和能听懂,这样才能记得牢和真正学会了这个单词。 (7)不要只记英语单词的一个意思,要了解但不必背过所有意思,也不可能全部背过,作到在不同环境中能听懂、理解、会用为目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付出努力,英语是不难学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学英语体会,从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1.英语的特点英语是国际通用的主要语种,今天说英语的人数仅次于说汉语的人数,达到了三亿二千万以上。此外,世界上大约还有六亿人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 但是,谁想得到在九百多年前,当时世界上说英语的人口仅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即使在“莎士比亚时代”,说英语的也只有五百万人左右,而其使用范围则不超出不列颠岛。 英语在短短的数百年中,逐步发展为世界上主要的语种,把几百年前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拉丁语、法语、意大利语远远抛在后面,这是有种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的,而英语本身的特点,无疑也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1.1巨大的“可塑性”英语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几乎吸取了全世界所有主要语种的有用之处,化为自己不断更新的成分,在五世纪和六世纪时,当时的英语几乎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而目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是世界上成分最杂的“混合语”。正因为它的这种“可塑性”,使其在世界各地比其他语种具有更大的适应性,而且也易于为其他民族所接受。1.2简明性 英语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摒弃了绝大部分的性、数、格、位的变化,与其他的欧洲语言相比,它已把词形变化减少到最低限度了,例如,拉丁语的动词有120种形式,大多数的欧洲语言(如意大利语和德语)动词的变化都远远超过英语,英语动词,除了be以外,最多不超过五种形式,如:take, takes, taking, took, taken, 有的则只有三种形式,如:put, puts, putting。英语名词除了属格外,只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而拉丁语的名词通常有七种或八种,拉丁语的语法书中甚至规定了十二种不同的形式的名词变化。拉丁语的形容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之分,所以它有36种变化形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只有14种。英语的形容词则根本没有这种复杂变化。1.3相对固定的词序 由于大部分词形变化的简化或消失,英语的词序越来越固定,于是,就由综合性语言逐渐演变为今天基本上是分析性的语言。具有高度词形变化的其他欧洲语言,例如拉丁语和俄语,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自由,一般不受词序的约束,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由词尾来表示。不言而喻,没有词尾变化或缺乏词尾变化的语言,就得依赖词序了,相对固定的词序是一切分析性语言的重要标志。 现代英语中,“主-谓-宾”这一基本词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近年来,以位定格的倾向日益明显,例如“Its me” 是可以接受的,“who,whom”多年之争,也基本解决了,Who would you name as the greatest poet of our time?。 在最发达的分析性语言-汉语中,修饰语在一般情况下都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这是固定词序所要求的。英语尽管还没有象汉语那么彻底,但现代英语却越来越向这个方向发展。例如,用-S 属格取代of 形式,用短语或分句做前置修饰语等等。1.4广泛使用助动词和介词 由于词尾变化的逐渐消失,英语就得借助于助动词以构成复合时式、语气、语态、疑问句和否定句,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依靠词序外,还广泛应用介词来表示。 然而,应该指出,现代英语结构的简化趋势有增无已,省略助动词和介词的现象已逐渐增多,不容忽视。在疑问句中省略助动词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了:Why you want to go? 这里显然省去了助动词do。又如,在时间状语前介词的省略也很多:Ill see you (on) Saturday。1.5微妙的语调 英语的简化趋势,相应也带来了表达上的不够精确,有时单凭英语的词法和句法,并不能完全表达句子的内在含义。这也是分析性语言的通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语设计了比较繁复的语调,例如: Good morning . Good / morning. 早上好,您好。 再见(分别时说) - All right. All / right. 你好哇(威胁) 行。 /Thank you 谢谢(对别人在其业务范围内给予的帮助表示谢意)。 Thank you / Thank you. 谢谢(对别人给予的意外帮助表示谢意)。1.6缺乏精确性和明晰性 英语的可塑性,使其拥有的词汇量在各主要的世界性的语言中首屈一指。词汇的丰富和庞杂,固然使其成为最富于表达力的语言之一,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语言大师,但也正因为它对各种词汇尽可能的兼收并蓄,于是一词多解,同义词繁多,往往使表达晦涩含糊,摸棱两可。 词尾变化的简化或消失,词序的逐步固定,虽为英语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内在的可接受性,但却在另一方面造成了歧义从生的现象。例如: John found the boy studying in the library . 约翰究竟是“找到那个在图书馆里学习的男孩”呢,还是“在图书馆里找到那个在学习的男孩”,恐怕一时难以辨别。因此,有人说英语易于入门,但最难于精通,这话有一定的道理。2.英语的起源2.1凯尔特语的影响英语并非是一种纯粹的、单一的、土生土长的语言,而是公元前700年开始入侵不列颠岛的第一批凯尔特人(Celts)以及其后的一系列欧洲大陆的部落不断向不列颠岛迁移和征战的历史产物。凯尔特人最初用武力征服不列颠全境,以凯尔特语为不列颠岛的通用语言,所以现代英语中还保留了极少的凯尔特语成分,一些英国的地名、山脉、河川的名称还留有凯尔特语的古老印记;还有一些凯尔特词已经成了通用的常用词汇了:budget (预算),career(职业,生涯),tunnel(地洞,地道)等。2.2盎格鲁-撒克逊语真正的早期英语不是凯尔特语,而是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也就是“古英语”(Od English)。五世纪中叶(449年)至六世纪这一百年间,来自德国西北部低地的条顿人(Teutons)中的三个部落-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不断入侵不列颠岛,终于用武力统一不列颠岛。他们带来的低地德语(Low German),就成了岛上的统一语言英语。现代英语就是这一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3.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 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 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 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 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3.1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 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do you do? (您好!) 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3.2 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 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Smith、Miss Alice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 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名 )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3.3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 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 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 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 Hello who are you please? 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 8403229 B:Hello, this is Tom. Could I speak to Jim, please? 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3.4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 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 you!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3.5 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 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 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Come 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 其实, 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 So long , Take 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3.6 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 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 (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 (黄色电影)、the blue-eye boy(红人)、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 (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不欠债)、grey mare(母老虎)、white 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3.7 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 的帮助时,才说:谢谢, 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 Thank you 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 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 you。 如果回答Thank you,中国人往往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 my 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 my 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 a pleasure(我很乐意), Dont mentien it(没什么)或Youre welcome(不用谢)。 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 请不宜用英语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都说 After 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而不用please。如果生病,到医院看病应说Go to see the doctor(看病 )。 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 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任务书类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