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师的情感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6926601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重教师的情感论文语文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注重教师的情感论文语文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注重教师的情感论文语文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重教师的情感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注重教师的情感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语文教材具情感性,那些具有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的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用自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真善美。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搏。可以说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灵魂。一、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教师的情感是学生情感的源头。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给学生讲述那些动人的情感、催人泪下的故事时,教师的感动就与学生的感动产生交汇,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与真善美的情感共鸣中完成完美人格的塑造。在这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师生能在彼此情感的分享中完成知识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在教学中达到师生情感的真正契合。首先,语文教师应是有情人。语文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个活泼、富有情感的群体,他们本身就有一种情感潜能,这种情感潜能只有在外界刺激下才会引发出来。语文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能,使学生为之所动。在教学中,教师渗透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就从中体会出什么样的情感。一个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处处洋溢着热情。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富于情感。教师的语言是传情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的重要手段。有情味的语言才是最有魅力的语言,也是最美的语言。语文教学一旦离开了真诚的情感和丰富的思想,任何语言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情感的麻木和思想的迟钝,必然会导致语言的苍白乃至语言功能的萎缩。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情感教学的媒体。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首先,要根据课文内容,把握感情基调。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涉及面之广、内容之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课本的编写者经过精心策划、筛选、编排,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精品、科学小品于课本之中,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情色彩。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其次,要融入课文之中,要有感情投入。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把语文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和作者、作品交流的过程,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生机与活力。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依据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带着感情,融入课文中,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引导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怒同悲同乐,让学生真正能够身临其境,和课文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三、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新课程认为:“课程要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活生生的生活经验,要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完善和发展。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社会、他人发生联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产生许许多多的问号,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在走进社会的过程中,明白真假、善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与伙伴、成人的交往中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做人、做事。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学校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该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要求教师选择活灵活现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囿于死板教条;深入浅出地创造性地再现讲授内容,而不是照搬或拘泥于讲授内容;旁征博引地举出各种实例,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要求尽量联系教师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要求设法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产生某种奇妙的沟通而不是脱离学生的高谈阔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