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集体备课记录3月1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6022158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集体备课记录3月1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六年级集体备课记录3月1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六年级集体备课记录3月1日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 体 备 课 记 录(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二0一二年二月八日集体备课方案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个人细备2、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个人初备:钻研教材、学习理论,勾勒教学框架,推敲教学环节,初步设计好导学预案。共同备课:上周授课产生的问题展开研讨。 下周的授课内容共同探讨。个人细备: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班级学生的特点相互借鉴合理取舍,形成有个性特点的教学设计。3、集体备课目标: 实现“四统一” 搞好“四备” 钻透“四点”四统一:课型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时进度统一。四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集体备课制度1、各年级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准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任何人不允许请假或占用集体备课时间,教务处要及时参与并检查,同时在例会上公布出勤情况。2、集体备课时要有明确的目标与内容,在小组内对各种课型共同探讨;备课组长组织同学科教师对相关学科的各类课模式进行探讨,进而明确每种课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同年级组的教师要在集体备课时要将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困惑点进行探讨,对典型题、易错点要逐一列举。4、教师在集体备课前要主动学习课标,认真钻研教材,在集体备课时要统一认识,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教学上的“四统一”,搞好“四备”,钻透“四点”。5、个人在集体研讨基础上所形成的教案要有可行性、实效性,教师授课时要严格按照教案进行,并保证“有教案才上课”。6、教务处在组织听课与查课时,要按照教案进行检查与评课。7、由备课组长安排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并于第二天将文本上交到教务处接受检查。8、期末根据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开展和实施情况评选“优秀备课组”,颁发“优秀备课组”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集体备课记录表组 别六年级组 长陈雪峰地 点一楼报告厅记录人晏丽中心发言人陈雪峰时 间3月1日参加人员周小燕、袁冬艳 、王翠兰、陈雪峰、晏丽、庞淏云、张向阳备课内容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体积周课时划分第一课时:圆柱的体积 第二课时:圆柱的体积的练习 第三课时:圆锥的认识 第四课时:圆锥的体积 第五课时:圆锥的体积的练习周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和演示,使学生认识圆锥体,掌握它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3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4、让学生养成严谨、仔细的良好习惯。 5、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精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周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2、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精备课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2、向学生渗透一定得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精备课教学设计补充发言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师:“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你还记得么?字母公式又怎样表示?”生口答,师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师明确课题:“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他又是怎样推导出来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师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可能和谁的体积有关。、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那种形体的体积有关呢?说出你的猜测理由。生:可能和圆柱的体积有关,因为他们的底面都是圆形。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椎的体积公式。2、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同学们的猜测。老师提供了实验用具,拿出来看看:(有圆柱,有圆椎,有沙子,有水)都有吗?、引导学生观察用来实验的圆锥、圆柱的特点。其实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在你们的小组长手中,看一看,比一比,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发现等底等高)(师板书等底等高)、学生实验:你想怎么实验?(小组可以议一议)(老师指导:倒一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思考三个问题:(大屏幕出示这三个问题)(学生读一读思考题)A: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B: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所给的圆锥、圆柱在体积上有什么关系?C:根据这个关系怎样求出圆锥的体积?(教师指导:为了让实验更准确些,可以用尺子将沙子划平再倒入)、学生汇报,完成计算公式的推导:师:你们实验完了吗?得出结论了吗?得出公式了吗?同学们完全投入到实验中了,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发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选三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汇报。哪个小组同学汇报?哪个小组同学补充?(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教师板书)圆锥的体积= = =1/3 底面积高等底等高V=1/3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反馈:其他小组也是这样实验的吗?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我们小组是用沙子来做实验的,结论一样。师:我发现那个小组用的是大的圆锥和圆柱,也是一样的吗?、(反例子)强调等底等高: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了用来实验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的1/3,老师也想做实验: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一个很小的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吗?(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强调: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让学生说)回头看,谁能回顾一下圆锥体积推导过程?(我们把圆锥体装满沙子,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利用这一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V锥 =1/3V柱 =1/3 Sh)(其他同学练习说一下)找条件: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要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那些条件?3、算一算:运用这个公式就可求圆锥的体积了,请大家看一道题:学习:(大屏幕出示)附: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你能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默读、一生读,思考(不用回答)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你会求吗?试试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做一会儿)(一名学生板演并汇报)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答:这个小麦堆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反馈:计算公式上有无漏洞、计算上的指导(约分)、(怎么算得这么快,有好的方法么?)、单位名称上的指导(立方)。师: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的?(错的同学是公式的问题?计算的问题?)4、完成12页试一试质疑:以上我们学习了圆锥的体积以及运用公式解决了问题,请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巩固练习下面我们来做练习:(一)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 )3、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通过打错的同学解释:2要认真审题(二)完成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是巡视辅导,集体订正。(三)思考题: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口述。导入时,能不能出示一个圆锥实物,提问:“如何求其体积?”直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周小燕)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组的实验动态,及时引导每组成功完成实验。(庞淏云、王翠兰)能否也让学生分组实验,加强理解。(张向阳)应该再增设布置作业这个环节。(晏丽、袁冬艳)第一次试教研讨记录本节课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但是仍然有同学忽略等底等高和三分之一的这点问题。第二次试教研讨记录在学生进行倒沙实验时,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充分的学具,比如,准备一个圆柱,然后做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在做一个等底不等高的圆锥或者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就比较明显的看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三次试教研讨记录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教学效果还不错!第四次试教研讨记录一节好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几个方面都还要加强。第五次试教研讨记录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精备课定案一、出示实物,导入课题师出示一圆锥形实物,提问:“你能想办法求出这个物体的体积吗?”师明确课题:“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他又是怎样推导出来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师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分组合作,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猜测圆锥的体积可能和谁的体积有关。回忆学过的体积计算方法。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那种形体的体积有关呢?说出你的猜测理由。生:可能和圆柱的体积有关,因为他们的底面都是圆形。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椎的体积公式。2、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同学们的猜测。老师提供了实验用具,拿出来看看:(有圆柱,有圆椎,有沙子,有水)都有吗?、引导学生观察用来实验的圆锥、圆柱的特点。其实老师已经准备好了材料,在你们的小组长手中,看一看,比一比,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发现等底等高)(师板书等底等高)、学生实验:你想怎么实验?(小组可以议一议)(老师指导:倒一下)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注意思考三个问题:(大屏幕出示这三个问题)(学生读一读思考题)A:你们小组是怎样进行实验的?B: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所给的圆锥、圆柱在体积上有什么关系?C:根据这个关系怎样求出圆锥的体积?(教师指导:为了让实验更准确些,可以用尺子将沙子划平再倒入)、学生汇报,完成计算公式的推导:师:你们实验完了吗?得出结论了吗?得出公式了吗?同学们完全投入到实验中了,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和发现,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选三四名同学到前面来汇报。哪个小组同学汇报?哪个小组同学补充?(学生实验并讲解,教师纠正:实验总是不十分准确,有可能差点。)一名学生汇报,师板书。生:我们把圆锥装满水,倒入这个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这个圆柱的体积的,因为圆柱的体积v=sh,所以圆锥的体积v =1/3sh(教师板书)圆锥的体积= = =1/3 底面积高等底等高V=1/3Sh(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圆锥的体积怎样求?)、反馈:其他小组也是这样实验的吗?有什么不一样的?生:我们小组是用沙子来做实验的,结论一样。师:我发现那个小组用的是大的圆锥和圆柱,也是一样的吗?、(反例子)强调等底等高:同学们经过实验,发现了用来实验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的1/3,老师也想做实验:出示一个非常大的圆柱,一个很小的圆锥,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吗?(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强调: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让学生说)回头看,谁能回顾一下圆锥体积推导过程?(我们把圆锥体装满沙子,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当中,正好倒了3次倒满,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1/3,利用这一关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V锥 =1/3V柱 =1/3 Sh)(其他同学练习说一下)找条件:根据这个公式就可以求出圆锥的体积,要计算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那些条件?3、算一算:运用这个公式就可求圆锥的体积了,请大家看一道题:学习:(大屏幕出示)附: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米,高为1.5米,你能算出小麦堆的体积吗?默读、一生读,思考(不用回答)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所求问题是什么?。你会求吗?试试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做一会儿)(一名学生板演并汇报)学生板演:学生讲解答:这个小麦堆的体积是6.28立方厘米。反馈:计算公式上有无漏洞、计算上的指导(约分)、(怎么算得这么快,有好的方法么?)、单位名称上的指导(立方)。师: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的?(错的同学是公式的问题?计算的问题?)4、完成12页试一试质疑:以上我们学习了圆锥的体积以及运用公式解决了问题,请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巩固练习下面我们来做练习:(一)判断,并说出判断的理由。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2、一个圆柱,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体积是20立方分米( )3、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二。()通过打错的同学解释:2要认真审题(二)完成1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是巡视辅导,集体订正。(三)思考题:你能想办法算出你手中圆锥体的体积吗?说说测量和计算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口述。(五)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16页。“一课多研”心得与反思在学习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再学习圆锥的体积,学生感到非常简单易懂,因此学起来并不感到困难。但教学过后,仍感到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收获。一、收获:1、在教学新课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直接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的教具,让学生观察倒沙实验,而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实验就兴趣盎然。2、在实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实验,以实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学习,学生学的活,记得牢,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3、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4、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给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自由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一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二、不足之处:1、许多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计算能力不过关,口算也不过关,导致计算失败。2、许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忘记除以3,需要加强练习。3、在学生进行倒沙实验时,应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充分的学具,比如,准备一个圆柱,然后做一个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在做一个等底不等高的圆锥或者等高不等底的,这样学生就比较明显的看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4、一节好课在教学时要层次清楚,步步深入,重点突出。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这几个方面都还要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