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5092702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前 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 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正 文 绪论 【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时与方法】总课时6 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一)精的概念(二)气的概念二、精气学说的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一)阴阳的概念(二)阴阳的属性(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二、阴阳学说的内容(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三)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交感的概念、机理和意义;互藏的概念与意义。(四)阴阳消长:阴阳消长的概念与形式。(五)阴阳转化:阴阳转化的概念、机理与形式。(六)阴阳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的概念及意义;阴阳平衡的概念及维系机制。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确定治疗原则、分析归纳药物性能。第三节 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一) 五行的概念(二)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归类的方法、结果和意义。二、五行学说的内容(一)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生相克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及所胜所不胜关系。(二)五行制化与胜复:制化与胜复的概念、规律和意义。(三)五行相乘与相侮:相乘与相侮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四)五行的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三)指导疾病的诊断(四)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一、注重宏观观察二、注重整体研究三、擅长哲学思维四、强调功能联系【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10 精气学说简述或自学 阴阳学说6 五行学说3 思维方法1授课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二章 藏象【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概念,脏、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熟悉五脏的生理特性、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3.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4.熟悉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5.掌握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6.熟悉藏象学说的形成和特点。7.了解五脏精气阴阳的概念8.了解心包和命门学说的梗概。【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论一、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二、藏象学说的形成三、藏象学说的特点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五脏精气阴阳概述第二节 五脏一、心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二)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附:心包二、 肺(一)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二)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宣发与肃降。(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三、 脾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二)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四、肝 (一)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二)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性升发。(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五、肾(一)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二)生理特性:主蛰守位。(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附:命门第三节 六腑简述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一、胆: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二、胃:主要生理功能: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三、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四、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五、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六、三焦:(一) 六腑之三焦:概念、功能。(二)部位之三焦:1.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2. 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主要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 二、女子胞:(一)主要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二)与脏腑经脉关系:心、肝、脾、肾、(天癸)冲脉、任脉、督脉、带脉、十二经脉。附:精室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心肾、脾肾、肝肾、肺肾、肝脾、心脾、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脾胃讨论【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22 概说2 五脏12 六腑1 奇恒之腑1 脏腑关系4 讨论 2授课方法 讲授法结合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目的要求】1.熟悉人体之精的概念、代谢、功能及分类。2.掌握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运动、功能及分类。3.掌握血的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4.掌握津液的概念、代谢和功能。5.熟悉神的概念、生成和作用。6.掌握气与血的关系。7.了解气与津液、精血津液、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一、人体之精的概念: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三、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四、人体之精的分类: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第二节 气一、人体之气的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一)生成之源: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自然界清气。(二)相关脏腑功能:肺、脾胃、肾。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一)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形式;气运动的意义;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二)气化:气化的概念;气化的形式(三)气机与气化的关系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一)推动与调控作用:激发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推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促进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促进精血津液的循行输布和施泄。 (三)防御作用:防止病邪侵袭与祛邪外出。(四)固摄作用:固摄精、血、津液等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五)中介作用:是生命信息的载体,是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六)营养作用:五、人体之气的分类(一)人身之气(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2.宗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3.营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4.卫气:概念、生成、分布、功能。(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第三节 血一、血的概念二、血的生成:化生之源、相关的脏腑功能。三、血的运行: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相关脏腑功能。四、血的功能:濡养、化神、载气。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概念、津与液的区别。二、津液的代谢: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及相关的脏腑功能。三、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排泄废物、运载诸气。第五节 神一、神的概念:广义之神、狭义之神。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三、神的作用: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二)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津能生气。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精气化神、神驭精气。【课时与方法】总课时8 精1 气3 血、津液、神2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2学时。授课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四章 经络【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3.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生理功能。4.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5.了解十二经脉的大体循行路线。6.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生理功能。7.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和生理功能。8.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9. 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概念二、经络学说的形成三、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 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的名称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六、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二、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生理功能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作用、运输渗灌作用、感应传导作用、调节作用。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6 概述1 十二经脉3 奇经八脉1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1 讲授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第五章 体质【目的要求】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2.了解体质的生理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一、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体质的特点。二、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一、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二、影响体质的因素:先天禀赋、年龄因素、性别差异、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一、体质的分类方法二、常用体质分类及其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一、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二、阐释发病原理 三、解释病理变化 四、指导辨证 五、指导治疗【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2 授课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六章 病因【目的要求】1.熟悉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2.掌握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3.掌握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4.熟悉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的致病规律和特点。5.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的致病概况。7.了解中医病因学说的源流。【教学内容】第一节 外感病因一、六淫(一)六淫的概念(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善行数变;主动;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阴邪,易伤阳气;凝滞;收引。 (三)湿邪: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重浊;黏滞;趋下。 (四)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易伤肺。 (五)热(火)邪:阳邪,炎热趋上;易扰心神;易伤津耗气;易生风动血;易致疮痈。(六)暑邪:阳邪,炎热;升散,扰神伤津耗气;多挟湿。二、疠气(一)疠气的概念(二)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疠气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预防隔离。第二节 内伤病因一、七情内伤(一)七情内伤的概念(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损伤相应内脏 首先影响心神 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易损伤潜病之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乱。3.多发为情志病证;4.影响疾病转归。 二、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食类偏嗜、偏嗜饮酒。 三、劳逸失度 (一)过劳:劳力过度,伤气;劳神过度,伤心脾;房劳过度,耗伤肾精肾气。 (二)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一、痰饮 (一)痰饮的概念: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二)痰饮的形成: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引致肺脾肾肝三焦功能失常。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舌苔滑腻脉多弦滑。 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 (二)瘀血的形成:外伤致瘀;气滞致瘀;因虚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 (三)瘀血的致病特点:刺痛;肿块;出血;青紫;舌脉改变。 三、结石 (一)结石的概念 (二)结石的形成:饮食不当、情志内伤、服药不当、体质差异。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胆、肾、膀胱、胃等脏腑;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 二、诸虫: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 三、药邪:药邪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四、医过:医过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五、先天因素:胎弱,胎毒。【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14 外感病因 6 内伤病因 2 病理性病因 3 其他病因 1 讨论2。 授课方法 案例法、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 第七章 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 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的类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发病原理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的概念,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的概念,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决定发病与否,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 二、徐发 三、伏而后发 四、继发 五、合病与并病六、复发:复发的特点、类型、诱因。【课时与方法】总课时4 发病原理2 发病类型2授课方法 启发式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第八章 病机 【目的要求】 1.了解病机的概念及层次结构。 2.掌握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和发展转归的关系。 3.掌握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转化的病机。 4.熟悉精虚、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和精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5.掌握内生“五邪”的病机。6.熟悉津液不足、津液代谢障碍的病机。 7.了解疾病传变的概念和病位传变、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具体规律。【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一)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2.虚实变化: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胜正衰、邪正相持。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 (二)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三)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四)阴阳格拒: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五)阴阳亡失:亡阳;亡阴。(六)阴阳转化三、精气血的失常(一)精的失常:精虚、精瘀。 (二)气的失常1.气虚2.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三)血的失常:血虚、血运失常(血瘀、出血、血寒)。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精与气血关系失调;气与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五、内生五邪(一)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二)寒从中生(三)湿浊内生(四)津伤化燥(五)火热内生:阳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病位传变: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 (二)病性转化:寒热转化、虚实转化。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生活因素。【课时与方法】总课时10 邪正盛衰2 阴阳失调1 精气血失常1 津液代谢失常1内生五邪1 疾病传变2 讨论 2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预防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掌握治则的概念、治病求本的概念。3.掌握正治反治、治标治本、扶正祛邪等治疗原则。4.熟悉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的治则。5.了解调理精气血津液等治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预防一、未病先防:养生以增强正气、防止病邪侵害。二、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第二节 治则一、正治与反治(一)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二)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治标与治本:缓则治本、急则治标、标本兼治三、扶正与祛邪(一)扶正祛邪的概念(二)扶正祛邪的运用:单独运用、同时运用、先后运用。四、调整阴阳(一)损其有余:泻其阳盛,损其阴盛。(二)补其不足: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并补、回阳救阴。五、调理精气血津液(一)调精(二)调气(三)调血(四)调津液(五)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六、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二)因地制宜(三)因人制宜【课时与方法】总课时 6 预防2 治则4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启发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总复习 2邪正盛衰2 阴阳失调1 精气血失常1 津液代谢失常1内生五邪1 疾病传变2 讨论 2 附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课时分配简表 教 学 内 容 学时 总学时绪论 6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4 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0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 6 五行学说 3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1 2.藏象 22 藏象学说概论 2 五脏 12 六腑 2 奇恒之腑 脏腑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2 3.精气血津液神 8 精 1 气 3 血 2 津液 神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2 4.经络 6 经络学说概述 1 十二经脉 3 奇经八脉 1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1 5.体质 2 6.病因 14 外感病因 6 内伤病因 2 病理性病因 3 其他病因 1 讨论 2 7.发病 4 发病原理 2 发病类型 2 8.病机 10 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1精气血失常 1津液代谢失常 1内生五邪 1 疾病传变 2讨论 2 9.防治原则 6 预防 2 治则 410.总复习 2 附2 主要参考书目(近几年出版的)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五版统编).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 2.印会河、张伯讷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教参).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六版规划).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4.吴敦序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指导.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5.童瑶主编.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6.王新华主编.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张珍玉主编.中医学基础(统编专科教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 8.孙广仁主编.中国传统医学丛书中医基础理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9.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10.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1.李德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2.孙广仁主编.中医藏象生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孙广仁,迟华基,韩成仁等.中医基础理论研讨(硕士研究生试用教材).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教材,1997 14.金志甲主编.中医基础理论.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15.王新华执笔.中医基础理论.南京中医学院内部教材,1986 16.何裕民主编.中医学导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17.雷顺群主编.内经多学科研究.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8.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19.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附3 主要参考古籍书目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本)二十二子(缩印清代浙江书局汇刻本)国语(左丘明)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难经伤寒论(东汉张机)金匮要略(东汉张机)肘后备急方(晋葛洪)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千金要方(唐孙思邈)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圣济总录(宋赵佶敕编)济生方(宋严用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扁鹊心书(宋窦材)素问玄机原病式(金刘完素)儒门事亲(金张从正)脾胃论(元李杲)格致余论(元朱震亨)医学正传(明虞抟)慎斋遗书(明周之干)图书编(明章潢)医学入门(明李梴)薛氏医案(明薛己)证治准绳(明王肯堂)类经(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明张介宾)医贯(明赵献可)理虚元鉴(明汪绮石)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医旨绪余(明孙一奎)温疫论(明吴有性)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医门法律(清喻昌)寓意草(清喻昌)张氏医通(清张璐)证治汇补(清李用粹)锦囊秘录(清冯兆张)临证指南医案(清叶桂)温热论(清叶桂)温病条辨(清吴瑭)医学源流论(清徐大椿)医学真传(清高士宗)医碥(清何梦瑶)杂病源流犀烛(清沈金鳌)医林改错(清王清任)类证治裁(清林珮琴)吴医汇讲(清唐大烈辑)医醇义(清费伯雄)医原(清石寿棠)读医随笔(清周学海)血证论(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唐宗海)医学求是(清吴达)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秦伯未辑)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