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218422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二:课题类别课题编号 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 评 书课 题 名 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 持 人 姓 名 主持人所在单位 南阳市第X小学通 迅 地 址 南阳市第X小学填 表 日 期 2011-12-11南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表说明一、申报表各项内容须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辩。二、申报表需报送一式二份。复印件一律用A4纸复印,左侧装订。三、每项课题主持人限1名,课题组成员不超过3人。四、每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课题(限主持申报一项)。五、凡不能按期完成上个五年规划或上年度立项课题者,不得主持申报本次课题。六、各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工作。 联系电话: 0377-63143687(南阳市教科所) 一、简表课题名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人姓名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9.9行政职务专业职务小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小学语文工作单位南阳市X小联系电话通迅地址南阳市X小邮政编码473000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工作单位男小学高级教师南阳市X小女小学高级教师南阳市X小女小学高级教师南阳市X小课题成果形式研究报告预计完成时间2年二、课题论证提示:研究的缘由或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前人或同行的研究情况);研究内容(主要思路、重要观点、重要概念的界定等);.创新程度,理论或实践意义;.研究基础(研究者就本项研究所做过的相关工作)等。一、课题的提出: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限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判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是难免的,主要有: 1、重教材,轻学生。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最大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模式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当设计的环节完成以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怎样去掌握,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教学缺少活力,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枯燥。2、重结论,轻过程。传统的教学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它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无需动手实践就可以快速地将知识存储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满堂灌”、“填压式”的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北师大版教材的全面实施,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改革旧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探索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经过论证,决定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研究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借助网络系统,在“中国教育网站”、“雅虎”、“搜狐”、“好123”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我们还查阅了几十种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的资料看,有关新理念课堂教学模式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态势: (1)积极探索新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更关注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这些研究基础,对我们课题研究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但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开发研究。 2、本课题与之联系和区别: (1)联系: 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研究的内容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研究的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一致的。都将以人格发展理论及新课程标准理念为科学依据。(2)区别:研究的领域是不同的。他们限定在各科教学范围内,我们研究只限定在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研究的重点是不同的。他们研究的内容界定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原则、方法等。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我们将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评价及教学策略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三、课题界定: 1、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教育思想、原则和方法的总和。 2、 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3、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语文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实施原则和评价体系的指导下,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成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课题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编写目标、任务分析、选择教学策略等。我们将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模式形式新颖、操作性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思想,张扬学生个性。 (1)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2)在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分析,了解和明晰教学模式的过程及要素,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本质联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思想、原则和方法。2、实践意义:(1)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转变,促进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高师生生活素养和人文素养。(3)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开放的教学体系。(4)通过研究,形成全新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将成果向全校推广,有助于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学校文化教育底蕴。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现代教育理论: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2、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从现代社会发展变革和人自身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学校教育。要求教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个性品质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因而陈旧而僵化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课堂教学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对于师生双方无异于精神的劳役。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等认知心理学家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教学应该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积极建构知识的情境,提高多元化的信息源和基于真实情况的学习经验。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是积极的、主动的、合作的,并逐渐达到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4、主体教育理论: 教学是“沟通”和“合作”的活动,未来的教学模式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性学习环境”系统。这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尊重学生个性的参与型的教学环境。六、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学模式研究,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2、构建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长期来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3、本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并将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素质,推进课程改革。 4、在语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分析,了解和明晰教学模式的过程及要素,探索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的本质联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思想、原则和方。(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1、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根据课堂教学的特性,教学模式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的观念、计划和规则等进行事前设计;二是适时的模式,即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设计。课堂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特征,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鲜活的学情进行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设计模式,是预先模式和适时模式的可操作的有形框架,但又不拘泥于模式,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活用模式。基本设想是: 阅读教学模式:初读感知,发现目标精读领悟,尝试目标深读积累,解决目标活读拓展,运用目标。 作文教学模式:启发谈话,激发兴趣阅读例文,领悟写法指导选材,开拓思路创设情境,合作述说交流构思,评议修改尝试写作,评改完善。 作文讲评课:谈话导入重温要求示例评改自评互改练笔提高。 写字教学模式:激趣导入自主感悟指导示范实践练习反馈评析矫正提高。另外,还将对识字课及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探讨研究。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管理研究。研究创设宽松有许、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的途径及开放型管理模式的手段方法。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研究。研究适合儿童的教育及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手段。4、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制定研究。通过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媒体及作业设计等因素的选择和确定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最优化。(三)本课题研究重点、难点:构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七、课题研究的方法: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既要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及过程,又要探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各课型的具体教学模式的原理及步骤。我们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有:(1)文献研究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等系统书刊是我们需要广泛涉猎的理论营养。(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理论学习,教学模式的评析、教学过程的检查、组织教学评价等活动,检验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要不断的进行回溯研究,在反思和总结中,探讨课程理念在教材、学生、教师之间如何有机整合。(4)教育调查法:根据实验需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形式调查分析、找出规律。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2011.12-2012.2)收集有关理论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申报立项。2、实验学习阶段(2012.3-2012.6)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确定实验班级;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3、全面实施操作阶段(2012.7-2013.10)按课题实施计划,展开课题研究;开展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整理保管资料。4、实践总结阶段(2013.11-2014.2)结题,实践总结,推广经验;积累研究资料,进行理论分析,撰写成果报告;召开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成果呈现形式:课题研究成果将以如下形式呈现:(1)课题实验方案、研究报告;(2)阶段总结、教学论文;(3)教学课件、教学教案、教学软件等。(4)经验汇编、论文集。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1、语文教师是我校五年级段最优秀的教师。教师队伍中,平均年龄35岁,有实验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其中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2人为区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人。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 2、课题组负责人张辉同志业务素质强,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数十篇科研论文见诸于市、省级以上报刊或在论文评比中获奖。曾参与构建小学自主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市级课题)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很多曾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他们均耕耘于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在语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人次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过论文,参加过科研培训,参与过有关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验和科研能力。 3、学校确保该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外聘专家、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 4、我校是南阳市名校,市区专家领导经常对我校予以指导。我们将制定有关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四、有关方面意见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盖 章年 月 日立项评审意见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字:年 月 日教育科学规划办审批意见 公 章 主持人签字: 年 月 日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