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500105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5部分攀岩场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352149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2500105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5部分攀岩场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132500105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5部分攀岩场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1325001054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5部分攀岩场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Y 55 DB11北京市 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 55 部分 攀岩场所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Part 55: Sport climbing place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XX/ XXXXXXXXX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评定内容.13.1基础管理要求.13.2场所环境.13.3生产设备设施.23.4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53.5用电.63.6消防.63.7操作人员行为规范.64评定细则.6附录 A(规范性附录)安全生产等级一级否决条款 .8附录 B(规范性附录)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9附录 C(规范性附录)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22附录 D(规范性附录)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 .24附录 E(规范性附录)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 .26附录 F(规范性附录)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 .27附录 G(规范性附录)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 .32附录 H(规范性附录)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 .39DBXX/ XXXXXXXXXII前言DB11/T XXX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第3部分:加油站;第4部分:石油库;第5部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第6部分:食品制造企业;第7部分:饮料制造企业;第8部分:纺织企业;本部分为DB11/T XXX的第55部分。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本部分起草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国体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体育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DBXX/ XXXXXXXXX1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55 部分 攀岩场所1范围DB11/T XXXX的本部分规定了攀岩场所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内容和细则。本部分适用于攀岩场所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079.1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 第4部分:攀岩场所GB/T 23268.1 运动保护装备要求 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DB11 410 体育场所安全管理规范DB11/T .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DB11/T .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3评定内容3.1基础管理要求3.1.1应符合 DB11/T XXXX.2 的规定。3.1.2其他3.1.2.1攀岩场所安全运营管理应符合 GB 19079.4 和 DB11 410 的规定。3.1.2.2攀岩场所及从业人员应证照齐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应悬挂在场所醒目处。3.2场所环境3.2.1人工建造攀岩场所应设置岩壁、岩墙、急救室、更衣室、公共卫生间及库房。3.2.2岩壁和岩墙应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使用的规定。3.2.3岩墙应不高于 5m,并有一定厚度的海绵垫作为保护。3.2.4岩壁应设有顶端保护点,并有海绵垫作为保护。3.2.5应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3.2.6更衣室地面应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DBXX/ XXXXXXXXX23.2.7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3.2.8常年开放的室内攀岩场所宜设有空气调节和换气设备。3.2.9应在接待处或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公示“攀岩人员须知”。3.2.10应在醒目位置公示救护人员、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姓名、照片、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等信息。3.2.11应在攀岩场所周边醒目位置悬应急救援操作规程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3.2.12应建立路线难度警示标识。 3.2.13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要求及警示标识。3.2.14攀岩区域照明应不小于 100lx。3.2.15应有广播、通信设备。3.2.16宜在攀岩区域安装公共安全监控摄像系统。3.2.17攀岩场所及周边、更衣室、卫生间、过道等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3.2.18室内攀岩场所应有符合建筑规范和消防规范的人员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有明显标志。3.2.19开放夜场应有应急照明灯。3.3生产设备设施3.3.1带保护点的人工岩壁的安全要求3.3.1.1独立保护点的布局和设置如果有多个独立保护点,那么第一个保护点的高度应不大于3.1m。设某保护点高度为h,与下一个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x(见图1),则x应按公式(1)确定: (1)且满足: 当h5m时,x应不大于1m; 当h5m时,x应不大于2m。其中: h表示保护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保护点垂直向下测量,单位为m。或者对角度超过5的斜面,最大距离x应始终为1m(见图3)。保护点之间最大距离应从保护点最下面的内点开始测量。如果安装了固定式快挂,最大距离测量的是两个快挂的下方受力末端之间的距离。固定式快挂只能通过工具从攀岩墙上拆卸下来(见图2)。保护点的链接螺栓应确保安全,防止变得松动,如通过螺母紧固。DBXX/ XXXXXXXXX3 图 1 保护点的布局图 2 固定式快挂的设计和布局DBXX/ XXXXXXXXX4 图 3 斜面上的保护点设计和布局3.3.1.2独立顶端保护点的设计独立顶端保护点应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点与结构连接。每个固定点应作为一个保护点进行计算。对于固定点之间的任意连接,抗拉力应不小于其中每个固定点的受力。3.3.1.3规格除独立顶端保护和集体顶端保护系统以外,其他所有的保护点和保护平台所在点的规格应符合图4的要求。不论是在集体顶端保护系统或是在独立顶端保护点中,用于套绳或穿绳的横杠或设备均应按照图5的要求磨圆。 单位:毫米(mm)图 4 独立保护点的设计DBXX/ XXXXXXXXX5 单位:毫米(mm)图 5 磨圆部分3.3.1.4自由空间自由空间应能为攀登者安全着陆提供保障。3.3.1.5攀岩表面所有可接触的攀岩表面不应有锐边或带刺。所有边角应为圆形,特别是可能与绳子发生摩擦的地方。3.3.1.6标记所有人工岩壁应在醒目位置做如下标示:制造商名称或商标;进口商或供应商名称;安装日期;下一次全面检查日期等。3.3.1.7使用手册全部标记信息;人工岩壁保护点的位置及其类型;人工岩壁可同时使用的保护线路最大数量;特殊使用、维护和检查的要求。3.4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3.4.1室内攀岩场所应有通风设施。DBXX/ XXXXXXXXX63.4.2室内攀岩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出口应有标识并保持畅通。3.5用电用电安全应符合DB11/T XXXX.2的规定,并由主管部门负责评定。3.6消防消防安全应符合DB11/T XXXX.2的规定,并由主管部门负责评定。3.7操作人员行为规范3.7.1攀岩保护员行为规范3.7.1.1攀岩保护员应按一对一,对攀岩人员进行保护,严格执行轮岗制度,定时换岗和休息。3.7.1.2攀岩保护员应按规定做好保护工作日志。3.7.1.3每场营业前保护员应至少提前 10 分钟到岗,严格一人一岗。3.7.1.4攀岩保护员上岗应佩戴明显标识。3.7.1.5攀岩保护员上岗前不得饮酒、闲聊。3.7.1.6攀岩保护员上岗时应保持关注攀岩者动态,发现攀岩者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做好防护,并通知医务人员做好救生准备。3.7.1.7应礼貌劝阻攀岩者,佩戴安全带、头盔等保护装置攀岩。3.7.1.8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3.7.2攀岩技术指导员行为规范3.7.2.1攀岩培训期间,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保证学员安全的第一责任人。3.7.2.2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应佩戴明显标识。3.7.2.3应对学员的问题进行解答。3.7.2.4如果更换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替课,应报主管领导批准,并提前向学员解释。3.7.2.5上课期间如出现学员意外受伤等特殊情况,应在最短时间内请求急救人员进行处理。4评定细则4.1安全生产等级划分应符合 DB11/T XXXX.1 的规定4.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见附录 A4.3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B4.4场所环境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C4.5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DDBXX/ XXXXXXXXX74.6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E4.7用电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F4.8消防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G4.9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评定细则详见附录 HDBXX/ XXXXXXXXX8A A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生产等级一级否决条款A.1表A.1 规定了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一级否决条款。表 A.1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序号评定内容评分标准对应条款编号1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制定安全事故处理制度的,即为否决。3.12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从业人员超过 100 人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 人的,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失职机构或配备人员,即为否决。3.1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使用不符要求的特种设备,即为否决。3.14攀岩场所及从业人员应证照齐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生产许可证应悬挂在场所醒目处。未按要求公示人员证件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生产许可证的,即为否决。3.1DBXX/ XXXXXXXXX9B B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B.1表B.1 给出了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表 B.1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基础管理要求2003.11.1安全生产责任制203.11.1.1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如安保、场地服务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攀岩)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c)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及奖惩;5安全生产责任制包括:1)缺少安保扣 0.5 分、场地服务人员扣 0.5 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扣 1 分;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缺少扣 2 分;3)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及奖惩,缺少扣1分。3.11.1.2单位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5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扣5分。3.11.1.3安全生产职责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5未审核安全生产职责,并保存记录,扣5分。3.11.1.4单位应每年考核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5未对安全生产职责的旅行情况进行考核,扣5分。3.11.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53.1DBXX/ XXXXXXXXX10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2.1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目的、计划、形式、内容、学时及培训档案等要求;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周期,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验收各环节过程管理及档案等要求;c)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劳动保护用品选择、采购、发放、使用、维护、更换、报废及台账记录等要求;d)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考核方法、内容及奖惩档案等要求;e)事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及职责分工,事件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内容,调查处理流程及档案等要求;f)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取证、复审、证书保管及档案等要求;g)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档案等要求;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目的、计划、形式、内容、学时及培训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周期,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告、监控、治理、验收各环节过程管理及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分;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劳动保护用品选择、采购、发放、使用、维护、更换、报废及台账记录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4)事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及职责分工,事件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内容,调查处理流程及档案等要求,缺少扣0.2分;5)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取证、复审、证书保管及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6)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3.1DBXX/ XXXXXXXXX11DBXX/ XXXXXXXXX12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2.1h)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设备设施验收、检查检测、维护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i)相关方(供应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准入条件、监督指导、评价考核等要求;j)安全投入保障: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经费提取标准、用途、使用状况审查及档案等要求;k)应急管理: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演练,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配置和使用等要求;l)滑雪场治安管理:应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滑雪场所治安管理条款,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m)滑雪场人数控制:合理控制滑雪场内人数,人流量大时应控制分流,不符合扣 x 分;n)滑雪场所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管理;o)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设备设施验收、检查检测、维护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8)相关方(供应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准入条件、监督指导、评价考核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9)安全投入保障: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经费提取标准、用途、使用状况审查及档案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10)应急管理: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演练,应急设施、装备、物资的配置和使用等要求,缺少扣 0.2 分;11)滑雪场治安管理:应按照相关要求制定滑雪场所治安管理条款,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缺少扣 0.25分;12)滑雪场人数控制:合理控制滑雪场内人数,人流量大时应控制分流,不符合扣 0.25 分;13)滑雪场所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管理:未定期检查和维修扣 0.25 分;14)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缺少扣0.25分。3.11.2.2单位应及时跟踪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定期更新,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3单位未应及时跟踪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定期更新,缺少扣3分。3.1DBXX/ XXXXXXXXX13DBXX/ XXXXXXXXX14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2.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3未将现行有效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扣3分。3.11.2.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按时更新,扣3分。3.11.2.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有执行记录,相关资料应归档且至少保存 3 年。3没有执行记录等相关资料,扣3分。3.11.3安全操作规程203.11.3.1单位应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攀岩场所安全操作规程如下:a)攀岩道和保护用具安全检查操作规程;b)攀岩者意外伤害抢救操作规程。5未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滑雪场所安全操作规程如下:1)攀岩道和保护用具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缺少扣 3分;2)攀岩者意外伤害抢救操作规程,缺少扣2分。3.11.3.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a)适用范围;b)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c)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d)个体防护要求;e)严禁事项;f)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5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1)适用范围,缺少扣 0.5 分;2)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缺少扣 0.5分;3)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缺少扣 0.5 分;4)个体防护要求,缺少扣 0.5 分;5)严禁事项,缺少扣 1 分;6)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缺少扣2分。3.11.3.3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5未将现行有效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扣5分。3.11.3.4工艺、设备发生变化后应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关记录。5工艺、设备发生变化后未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扣5分。3.11.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53.11.4.1单位应建立涵盖各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2.5未建立应涵盖层级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扣2.5分。3.11.4.2攀岩技术指导人员配备人数应不少于 1 名。2.5滑雪技术指导人员配备人数不足1名,扣2.5分3.1DBXX/ XXXXXXXXX15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5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53.11.5.1单位应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3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的,扣3分。3.11.5.2单位应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本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安全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措施,典型事故案例等。3单位未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培训内容缺少以下内容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本行业危险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安全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应对措施,典型事故案例等,扣3分。3.11.5.3从业人员在本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接受部门(车间)和基层(班组)的安全培训。3业人员在本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未重新接受部门(车间)和基层(班组)的安全培训,扣3分。3.11.5.4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从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应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职业卫生培训。2单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从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时,未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职业卫生培训,扣2分。3.11.5.5单位应对相关方作业人员(短期临时作业人员、实习学生、学习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1单位未对相关方作业人员(短期临时作业人员、实习学生、学习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扣1分。3.1DBXX/ XXXXXXXXX16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5.6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记录表、培训签到表、培训试卷等有关书面材料和图片资料。5单位未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档案应包括培训记录表、培训签到表、培训试卷等有关书面材料和图片资料,“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素不得分。3.11.6应急救援353.11.6.1应急救援组织或人员103.11.6.1.1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未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扣5分。3.11.6.1.2单位应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5单位未按规定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扣5分。3.11.6.2应急预案203.11.6.2.1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预案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a)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b)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5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风险因素单一的小微型生产经营单位可只编写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应急预案体系未符合下列要求的:1)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3.1DBXX/ XXXXXXXXX17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6.2.1c)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3)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岗位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不符以上三条,“应急预案”要素不得分。3.11.6.2.2应急预案应经评审或论证,并经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2应急预案未经评审或论证,并经批准实施,无有效版本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扣2分。3.11.6.2.3应急预案应至少每三年修订 1 次,并保存修订记录。应急预案中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信息应与实际相符。31)应急预案应至少每三年修订1次,并保存修订记录。未按要求修订,扣1分;2)应急预案中应急管理机构、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信息与实际不符,扣2分。3.11.6.2.4重点岗位应设置岗位应急处置卡,并张贴在附近显著部位。2重点岗位未设置岗位应急处置卡,并未张贴在附近显著部位,扣2分。3.11.6.2.5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 1 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 1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三年应实现对本单位所有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的全覆盖。应急演练内容应包括预警与报告、指挥与协调、应急通讯、事故监测、警戒与管制、疏散与安置、医疗卫生、现场处置、社会沟通、后期处置和其他应急功能。31)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 1 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 1 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每三年应实现对本单位所有专项应急预案演练的全覆盖,未按要求完成,扣 1 分。2)应急演练内容应包括预警与报告、指挥与协调、应急通讯、事故监测、警戒与管制、疏散与安置、医疗卫生、现场处置、社会沟通、后期处置和其他应急功能,缺少内容扣 1 分。3.1DBXX/ XXXXXXXXX18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6.2.6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演练评估内容通常包括:演练基本情况:演练的组织及承办单位、演练形式、演练模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等;演练评估过程: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演练情况分析:依据演练评估表格的评估结果,从演练的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参演人员表现等方面具体分析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成本效益分析等;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演练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评估结论:对演练组织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并给出优(无差错地完成了所有应急演练内容) 、良(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标,差错较少) 、中(存在明显缺陷,但没有影响实现预期的演练目标) 、差(出现了重大错误,演练预期目标受到严重影响,演练被迫中止,造成应急行动延误或资源浪费)等评估结论。5单位应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演练评估内容通常包括:1)演练基本情况:演练的组织及承办单位、演练形式、演练模拟的事故名称、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过程的情景描述、主要应急行动等,缺少扣 1 分;2)演练评估过程:演练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和主要工作安排,缺少扣 1 分;3)演练情况分析:依据演练评估表格的评估结果,从演练的准备及组织实施情况、参演人员表现等方面具体分析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演练目标的实现、演练成本效益分析等,缺少扣 1 分;4)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对演练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缺少扣 1 分;5)评估结论:对演练组织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并给出优(无差错地完成了所有应急演练内容) 、良(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标,差错较少) 、中(存在明显缺陷,但没有影响实现预期的演练目标) 、差(出现了重大错误,演练预期目标受到严重影响,演练被迫中止,造成应急行动延误或资源浪费)等评估结论,缺少扣1分。3.11.6.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33.11.6.3.1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应急设施和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使用状况台账,定期检测和维护。3单位未根据实际需求,配备应急设施和装备,储备应急物资,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使用状况台账,定期检测和维护,扣3分。3.1DBXX/ XXXXXXXXX19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6.4应急响应23.11.6.4.1单位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2单位发生事故后,未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扣 2 分。3.11.7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303.11.7.1危险源辨识53.11.7.1.1单位应组织从业人员针对所从事的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源清单;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3单位未组织从业人员针对所从事的作业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危险源清单;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扣 3 分。3.11.7.1.2单位应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对其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和更新,并保存记录。2单位未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对其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和更新,并保存记录,扣 2 分。3.11.7.2事故隐患排查103.11.7.2.1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危险源情况,制定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事故隐患排查应覆盖其所有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1)单位未结合本单位危险源情况,制定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扣 1 分。2)事故隐患排查未覆盖其所有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和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扣 1 分。3.11.7.2.2单位应采用综合排查、专业排查、定期排查(含季节性排查、节假日排查) 、日常排查等方式,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逐项检查,并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1单位未采用综合排查、专业排查、定期排查(含季节性排查、节假日排查) 、日常排查等方式,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逐项检查,并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扣 1 分。3.11.7.2.3事故隐患排查的形式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a)综合排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单位综合排查每半年不少于 1 次,部门级综合排查每季度不少于 1 次;b)专业排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主要是对设备设施、重点场所、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特种设备等进行专业排查。专业排查每半年不少于 1 次;3事故隐患排查的形式和内容未符合下列要求:1)综合排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单位综合排查每半年不少于 1 次,部门级综合排查每季度不少于1 次,不符合扣 1 分;3.1DBXX/ XXXXXXXXX20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7.2.3c)定期排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根据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排查;对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消防等方面进行排查;d)日常排查分为岗位操作人员排查和管理人员日常排查。设备操作者、班组长、车间安全员及其他人员每日应对本岗位设备设施、作业行为、作业环境等进行排查;各级管理人员应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排查。2)专业排查分别由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主要是对设备设施、重点场所、危险化学品、电气装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特种设备等进行专业排查。专业排查每半年不少于 1 次,不符合扣 1 分;3)定期排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根据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排查;对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安全、消防等方面进行排查,不符合扣1分;3.11.7.2.4当发生下列情形,单位应及时更新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并开展排查工作:a)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b)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c)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变更;d)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4当发生下列情形,单位未及时更新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并开展排查工作: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扣 1 分;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扣 1 分;3)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变更,扣 1 分;4)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扣1分。3.11.7.3事故隐患治理103.11.7.3.1单位应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针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应制定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以及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期限。41)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扣2分。2)针对不能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未制定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以及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期限,扣2分。3.11.7.3.2单位应对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核查,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按计划和规定的要求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41)单位未对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核查,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应按计划和规定的要求在限定期限内完成,扣2分。2)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未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扣2分。3.1DBXX/ XXXXXXXXX21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7.3.3单位应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和效果评估。2单位未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和效果评估,扣2分。3.11.7.4事故隐患公示及过程管理53.11.7.4.1a)单位应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b)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单位应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所在位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等信息。21)单位未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扣1分。2)重大事故隐患消除前,单位未向从业人员公示事故隐患所在位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应急措施等信息,扣1分。3.11.7.4.2单位应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排查时间、所属类型、所在位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治理措施及整改情况等内容。3单位未按照要求使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如实记录事故隐患的排查时间、所属类型、所在位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治理措施及整改情况等内容,“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要素不得分。3.11.8相关方安全303.11.8.1单位应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单位、承包(承租)单位,对供应单位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对承包(承租)单位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6单位未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供应单位、承包(承租)单位,对供应单位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对承包(承租)单位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扣6分。3.11.8.2单位应与供应单位、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合同应在有效期内。6单位未与供应单位、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合同应在有效期内,扣6分。3.1DBXX/ XXXXXXXXX22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8.3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到本单位现场服务或作业的相关单位: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管理、消防器材配置、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事故隐患排查等职责和管理要求;b)对房屋租赁单位:应明确房屋日常消防管理、房屋结构、用途变更等事项的各自职责和要求。6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未符合下列要求:1)对到本单位现场服务或作业的相关单位:应明确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包括现场管理、消防器材配置、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事故隐患排查等职责和管理要求,扣 3 分;2)对房屋租赁单位:应明确房屋日常消防管理、房屋结构、用途变更等事项的各自职责和要求,扣 3 分。3.11.8.4单位应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6单位未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扣 6 分。3.11.8.5单位应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单位应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61)单位未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扣 x 分。2)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单位未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扣 6 分。3.11.9劳动防护用品203.11.9.1单位应通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的评估,确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或发放标准。5单位未通过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的评估,确定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计划或发放标准,扣 x 分。3.11.9.2单位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5单位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不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扣 5 分。3.11.9.3单位应按照工作环境中主要危险特征及工作条件特点,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单位未按照工作环境中主要危险特征及工作条件特点,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确保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扣 5 分。3.11.9.4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产品标志规定的出厂使用年限。5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产品说明书、产品标志规定的出厂使用年限,扣 5 分。3.1DBXX/ XXXXXXXXX23 表 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1.11职业卫生103.11.11.1职业病危害申报23.11.11.1.1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如实申报,并及时更新信息。2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未按要求及时、如实申报,并及时更新信息,“职业卫生”要素不得分。3.11.11.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43.11.11.2.1a)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应至少进行 1 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b)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 1 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41)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应至少进行 1 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扣 2 分;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三年至少进行 1 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不符要求,扣 2 分。3.11.11.3职业健康监护43.11.11.3.1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周期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b)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应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2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和周期不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扣 2 分;2)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人员未及时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扣2分。3.11.11.3.2a)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保存档案。b)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21)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未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保存档案,扣2分。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史、职3.1DBXX/ XXXXXXXXX24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扣2分。DBXX/ XXXXXXXXX25C C附录C(规范性附录)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C.1表C.1 给出了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表 C.1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2场所环境3003.22.1人工建造攀岩场所应设置岩壁、岩墙、急救室、更衣室、公共卫生间及库房。15人工建造攀岩场所未设置岩壁、岩墙、急救室、更衣室、公共卫生间及库房,扣 15 分。3.22.2岩壁和岩墙应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适当,符合安全使用的规定。15岩壁和岩墙未合理布局,相互间的比例不适当,不符合安全使用的规定,扣 15 分。3.22.3岩墙应不高于 5m,并有一定厚度的海绵垫作为保护。20岩墙高于 5m,并没有一定厚度的海绵垫作为保护,扣15 分。3.22.4岩壁应设有顶端保护点,并有海绵垫作为保护。15岩壁未设有顶端保护点,并没有海绵垫作为保护,扣15 分。3.22.5应配有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15未配备氧气袋、救护床、急救药品和器材,救护器材应摆放于明显位置,方便取用,扣 15 分。3.22.6更衣室地面应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15更衣室地面未使用防滑、防渗水、易于清洗的材料建造,扣 15 分。3.22.7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15更衣室通道宽敞,保持空气流通,不符合扣 15 分。3.22.8常年开放的室内攀岩场所宜设有空气调节和换气设备。15常年开放的室内攀岩场所未设有空气调节和换气设备,扣 15 分。3.2DBXX/ XXXXXXXXX26表 C.1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2.9应在接待处或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公示“攀岩人员须知” 。20未在接待处或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公示“攀岩人员须知”,扣 20 分。3.22.10应在醒目位置公示救护人员、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姓名、照片、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等信息。20未在醒目位置公示救护人员、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姓名、照片、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等信息,扣 20 分。3.22.11应在攀岩场所周边醒目位置悬应急救援操作规程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20未在攀岩场所周边醒目位置悬应急救援操作规程和安全事故处理制度,扣 20 分。3.22.12应建立路线难度警示标识。 15未建立路线难度警示标识,扣 15 分。 3.22.13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要求及警示标识。15未设置醒目的安全要求及警示标识,扣 15 分。3.22.14攀岩区域照明应不小于 100lx。15攀岩区域照明小于 100lx,扣 15 分。3.22.15应有广播、通信设备。10没有广播、通信设备,扣 10 分。3.22.16宜在攀岩区域安装公共安全监控摄像系统。5在攀岩区域未安装公共安全监控摄像系统,扣 5 分。3.22.17攀岩场所及周边、更衣室、卫生间、过道等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15攀岩场所及周边、更衣室、卫生间、过道等公共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扣 15 分。3.22.18室内攀岩场所应有符合建筑规范和消防规范的人员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有明显标志。20室内攀岩场所没有符合建筑规范和消防规范的人员出入口和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有明显标志,扣 20 分。3.22.19开放夜场应有应急照明灯。20开放夜场没有应急照明灯,扣 20 分。3.2DBXX/ XXXXXXXXX27D D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评定细则D.1表D.1 给出了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表 D.1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3生产设备设施3003.33.1带保护点的人工岩壁的安全要求3003.33.1.1独立保护点的布局和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如果有多个独立保护点,那么第一个保护点的高度应不大于 3.1m;b)设某保护点高度为 h,与下一个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x,则 x应按公式(1)确定: (1)且满足: 当h5m时,x应不大于1m; 当h5m时,x应不大于2m。其中:h表示保护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保护点垂直向下测量,单位为m。c)或者对角度超过5的斜面,最大距离x应始终为1m。90独立保护点的布局和设置不符合以下要求:1)如果有多个独立保护点,那么第一个保护点的高度应不大于 3.1m,扣 30 分;2)设某保护点高度为 h,与下一个保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x,则 x 应按公式(1)确定: (1)且满足: 当h5m时,x应不大于1m; 当h5m时,x应不大于2m。其中:h表示保护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保护点垂直向下测量,单位为m,扣30分。3)或者对角度超过5的斜面,最大距离x应始终为1m,扣30分。3.33.1.2独立顶端保护点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独立顶端保护点应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点与结构连接。30独立顶端保护点的设计不符合以下要求:1)独立顶端保护点应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点与结构连接,扣10分。3.3DBXX/ XXXXXXXXX28表 D.1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序号评定内容评定要素分值评定细项分值评定条款分值评分标准评定得分扣分说明对应条款编号3.1.2b)每个固定点应作为一个保护点进行计算。c)对于固定点之间的任意连接,抗拉力应不小于其中每个固定点的受力。2)每个固定点应作为一个保护点进行计算,扣10分。3)对于固定点之间的任意连接,抗拉力应不小于其中每个固定点的受力,扣10分。3.33.1.3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a)除独立顶端保护和集体顶端保护系统以外,其他所有的保护点和保护平台所在点的规格应符合图4的要求。b)不论是在集体顶端保护系统或是在独立顶端保护点中,用于套绳或穿绳的横杠或设备均应按照图5的要求磨圆。30规格不符合下列要求:1)除独立顶端保护和集体顶端保护系统以外,其他所有的保护点和保护平台所在点的规格应符合图4的要求,扣15分。2)不论是在集体顶端保护系统或是在独立顶端保护点中,用于套绳或穿绳的横杠或设备均应按照图5的要求磨圆,扣15分。3.33.1.4自由空间应能为攀登者安全着陆提供保障。20自由空间未能为攀登者安全着陆提供保障,扣20分。3.33.1.5攀岩表面应符合下列要求:a)所有可接触的攀岩表面不应有锐边或带刺。b)所有边角应为圆形,特别是可能与绳子发生摩擦的地方。30攀岩表面不符合下列要求:1)所有可接触的攀岩表面不应有锐边或带刺,扣 15分。2)所有边角应为圆形,特别是可能与绳子发生摩擦的地方,扣15分。3.33.1.6所有人工岩壁应在醒目位置做如下标示:a)制造商名称或商标;b)进口商或供应商名称;c)安装日期;d)下一次全面检查日期等。50所有人工岩壁未在醒目位置做如下标示:1)制造商名称或商标,扣 10 分;2)进口商或供应商名称,扣 10 分;3)安装日期,扣 10 分;4)下一次全面检查日期等,扣20分。3.33.1.7使用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a)全部标记信息;b)人工岩壁保护点的位置及其类型;c)人工岩壁可同时使用的保护线路最大数量;d)特殊使用、维护和检查的要求。50使用手册未包括以下内容:1)全部标记信息,扣 20 分;2)人工岩壁保护点的位置及其类型,扣 10 分;3)人工岩壁可同时使用的保护线路最大数量,扣 10分;4)特殊使用、维护和检查的要求,扣 10 分。3.3DBXX/ XXXXXXXXX29DBXX/ XXXXX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