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规划文本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2298486 上传时间:2021-10-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规划文本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规划文本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规划文本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世茂外滩新城南京世茂外滩新城项目规划文本设计说明书一、建筑部分1、 概况1.1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所在地,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也是长江流域中心城市之一,处于沿海开放地带和长江流域的交汇部,是中国国土规划中沪宁杭经济核心区的重要城市。南京已有2496年的建城历史,经历了十朝都会,与北京、西安、洛阳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丰富灿烂的历史遗存与南京雄浑秀美的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构成了城市独特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南京东接长江三角洲,南靠宁镇丘陵,西倚皖赣山区,北连江淮平原,长江自西向东横穿市区。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之历代的绿化努力,使南京享有“绿城”之誉。1.2 南京市发展目标是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1.3 南京城市发展布局:1.3.1 最近规划的都市发展区总面积为2947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45%。1.3.2 提出“以长江为主轴,以主城为核心,结构多元,间隔分布,多中心,开敞式的都市发展区空间格局”,除主城外,在三个新市区培育次区域中心,形成多核区域中心格局中;明确提出开敞式的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延续“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空间特色,建设最佳人居环境城市。1.3.3 南京市域城镇形成主城一新市区一新城重点城镇一般城镇五级大中小级配合理的等级结构。调整后的各级城镇有:(a)主城:新市区:包括东山、仙西、江北3个新市区。(b)新城:包括大厂、新尧等个新城,预留玉带、桥林为新城备用发展空间。(c)重点城镇:包括栖霞、八卦洲等13个重点城镇。(d)其他城镇为一般城镇。1.3.4 远景南京全市总人口按1000万预留,规划远景按87%城市化水平和870万左右城镇人口进行规划安排。主城人口2010年控制在300万以内,远景下降到260万。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南京世茂外滩新城(以下简称本项目)基地位于南京市下关区滨江带,滨江大道东侧,东邻惠民大道高架路,北临中山北路,南侧与三汊河为邻,总用地面积约为51.89万平方米,整个地区沿江展开约1.3公里(其中基地西北部部队用地占临江面约630米)。本项目基地为南北长向的不规则形,其中南通路从基地中央通过,西侧隔滨江大道为长江,南侧为三汊河(秦淮河入长江口),三汊河西侧入江口设一水闸控制秦淮河水量。本项目基地较为平整,沿滨江大道展开,本地块北侧中山北路为城市主干道,惠民大道,滨江大道为城市主要道路,地块内南通咱为城市支路。滨江大道作为防御洪水的一道屏障,其道路中心标高约比惠民路高出3-4米。本项目基地隶属于下关行政区。下关区是南京市的六城区之一,地处南京市区西北部,滨江而居,江岸线达10公里,是南京建设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现代化江滨城市的标志性“窗口”区域,素有金陵北大门之称。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铁路南京西站、南京长途汽车总站、南京长江大桥。下关区滨江依城,山、水、城、林浑然一体,景观独特,风光秀丽。人文古迹较多,旅游资源丰。狮子山上巍峨壮观的阅江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江南三大名楼遥相呼应,尽显千秋。区内有省、市文物保持单位14个,著名的江南水是由学堂、渡江胜利纪念碑、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座落于此。近年来,下关区坚持以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区为奋斗目标,确立了“市场兴区、开发兴区、科教兴区”四大发展战略,全区上下围绕四大战略,投入巨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滨江城区的道路框架和防洪体系已基本形成,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3、 分析3.1 南京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以长江为南京城镇发展主轴的思路。南京世茂外滩新城的开发建设会对整个沿江地区的开发建设会对整个沿江地区的开发与整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成为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程。3.2 “择水而居”是人类重要的生活传统,国际发展趋势正是将城市滨水区作为最佳的居住和休闲空间,尤其是能够看到水景的住宅更是不可多得。长江孕育了南京的成长,江水的雄浑与壮阔,周围植被与地貌的斑澜以及潜洲、夹心洲分隔江水的戏剧性为这一区域蕴藏着勃勃生机。本项目基地位于长江东岸,紧邻秦淮入江口。被秦淮及长江共同托起的这片基地环境为将来的居住人群提供了最佳、多样的景观角度与景观内容。3.3 迄今为止南京市整个沿江一侧还缺乏能够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及自然景观资源,能够充分发挥长江作为南京市城镇发展主轴的总体规划思路的高品质,高档次建筑。南京世茂外滩新城将能够通过高水准定位,国际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和精心建设,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资源优势,营造出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为南京市的城市形象增添新的光彩,进而提升南京市城市的整体形象定位。3.4.1 中山北路是联系市中心的主要道路,也是市区人流向该地段的主要方向。3.4.2 地块处于下关区,属于城市旧区周围多为民房,周边发展尚薄弱,无大规模楼盘,市民及市场认知差。3.4.3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大规模向长江两岸推进,沿江地区将成为城市建设开发的主要区域,这带来了本楼盘开发的良好契机。3.4.4 长江与淮河交会处有着180。水景的绝好景观。3.5 提出问题:3.5.1 如何有效的改善人们对于该地段的观念,获得人们对于新沿江区的认同,最大限度的提升该地段的价值。3.5.2 能在针对沿江大规模的开发中,使开发商、城市居民、业主均得到相关利益,并使整修城市沿江景观得到极大改善。3.5.3 如何解决较高容积率与景观环境的矛盾,以及满足城市对于沿江城市轮廓的要求。3.5.4 如何解决城市道路与本地块的关系。3.6 市场定位分析:世茂集团在中国地产市场中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强势启动,在起初介入市场时营造势大强劲、规模宏大。在南京市场极具差异性的品质、环境及城市意向,覆盖式的扭转市场对这一区域的认识。世茂集团是在地产界长袖善舞,叱诧风云的开发商,旗下世茂滨江、世茂湖滨等各楼盘享誉业、成为不容业内人士忽视的一个地产现象。我们认为世茂集团是具有以宏大手笔征服力极强的发展商。3.6.1 本项目的定位:3.6.1.1 长江沿岸的标志性建筑群南京市新的形象工程。3.6.1.2 南京有个全江景国际品质高级居住区、酒店及旅游商务区。3.6.1.3 新南京的财富、信息中心。3.6.2 客户群:3.6.2.1 第一类:a) 南京市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私营企业主阶层;b) 南京市部分高端社会管理都阶层;c) 驻南京的外企高级管理人员;d) 旅居海外的侨胞及居住在本地的侨汇族。3.6.2.2 第二类:a) 南京市大型企业经理人员阶层;b) 一般私营企业主阶层;c) 高级知识分子阶层;d) 在南京市工作的外籍人士和有相当财富积累的外省市人士。3.6.2.3 第三类:a) 港澳台、东南亚及少量欧美地区和外省市的专业投资客;b) 以外省市和海归派为主的单身金领阶层;c) SOHO族。4、 构思:针对以上分析后提出的几个问题,我们找出解决的办法4.1 首先,充分利用南京市总体发展沿江地区的有利条件,发挥世茂集团的无人企及的优势,以大投资、强势介入将本项目定位在高水准、高品质、并配以相应的高档酒店、商业等以达到提升地块价值的目的。4.2 在总体规划中强调在保证较高容积率情况下,尽可能让出大片绿地、公共广场等营造怡人优美的环境,同时尽可能多的使住户能有江景,使住宅的价值极大的提升。沿江布置若干高低错落的超高层,形成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前面是层次丰富的商业建筑,使之形成南京沿江的新形象。4.3 为了使本楼盘达到有震撼力的气势,营造一个完整巨大的人工环境,我们将规划中穿越地块的城市道路设计成下沉式。从而保证地面超大公园的连续性。5、 总体规划:5.1 主旨:创造一个有人文内涵的高起点滨江居住环境,提高滨江带在南京市的形象地位是本案的目的。5.2 原则:5.2.1 最大限度的获得江景。5.2.2 创造丰富的市民公共活动交往空间。5.2.3 强化丰富沿江形象。5.2.4 提高居住环境质量。5.3 措施:5.3.1 滨江大道的南北连续形成,观江平台、水天一色,大气磅薄,浩浩荡荡。(滨江自然公园)5.3.2 一条滨江绿化轴线沿江商业轴线绿色住区景观轴线。(南岛、北湖)5.3.3 两个城市广场一南(市民广场)北(文化广场)和三个住区、商业带入口小广场。5.4 创造一岛一湖公园成为本案的明显特征。5.4.1 本规划中地块南端结合秦淮河注入长江这一绝好条件,设置了一片巨大的岛屿,岛屿之上是宽阔的城市广场和超五星酒店,酒店后面是一片宽阔水面,沿一期地块东北侧以一条优美的弧线排列高低起伏的五组住宅楼宇,以最大限度获得江景,同时在沿江岸区域高了一条滨江商业街,高度不超过24M,商业建筑群有层次丰富的空间,使楼盘的沿江形象在令人震撼之余又多了几分亲切怡人,同时商业街引入市中心人流,有效提升本地块的商业价值,商业街由北至南一直连接至广场和酒店,将形成南京又一繁华地段。5.4.2 期地块整体设计一个近九万平方米的水面和绿化环境,沿南北方向两排住宅简洁明确,争取了最好的景观朝向,同时避免了一面墙式影响城市景观的排布方式,显得挺拔而通透,气度不凡。5.5 从平面布置组织上看:动静分明清晰、空间开合得当5.5.1 沿江河一条200M自然、建筑、人文景观带为开放丰富的城市景观带,住区内部由高层超高层居住宅围拢形成的湾和湖内向型自然、休闲居住氛围的景观带。动与静组织5.5.2 沿江带空间变化丰富,广场、商业街、观江平台相互穿插,相辅相成。住区内结合入口与会所等服务设施,形成一系列的大小变化的住区游园空间。点、线、面组织5.6 从空间组织上看(层次分明、收放得当、大气磅薄)5.6.1 沿长江到惠民大道从低到高,兼顾观江看湖的住宅视野。实体与江面形成良好的梯形切面5.6.2 总体布置上,南北向保证通透与开放,结合自然主题园林,使景观与自然风得到良好的统一。围拢与开放6、 交通组织通过人车分流、道路分级组织、商业、酒店等与住宅独立组织的原则来组织交通流线。一期的主要出入口设在南通路,二期的主要出入口分别设在南通路、唐山路及中山北路,由住宅区内的人车分流车辆通过下沉道路及几个附道接驳小区的地下停车与内部交通。地面人行与环境水面结合形成一个巨大的花园,酒店单独设出入口,与城市道路接驳。城市广场为人行、商业结合滨江路形式丰富的步行环境。唐山路与滨江路有3-4M的高差,沿唐山路的办公建筑形成架空层,供泊车。7、 景观环境分析7.1 滨江公共活动区域中,滨江带以恢复自然堤岸为主,商地带与滨江景平台以硬铺面为主,结合小品、绿化点缀,形成开放的、怡人的滨江购物、休闲环境气氛。7.2 住区内结合岛湾与湖的大格局,结合各自空间特性,组织成相映成趣的自然园林。荷塘、竹林、梅林、码头、沙滩、广场共围绕水面而展开,强化水面边界的属性,软化高层住宅所带来的巨型尺度概念。在住区环境组织上,考虑到住宅视野的巨大差异,结合入口门厅的组织,以多种林木与单栋住宅形成半边围的空间格式,主景观面(湖面)以自然草坡为主,开放,点以星星般树木,增加空间的广度,即住宅个体周边细化与层次丰富细碎、开放空间对比强烈、尺度宏大。在软化地面尺度的同时,注意植物表情,性情表达,铺面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结合水景,休闲设施,活动场地(青少年、儿童的组织,形成宜人的生活景象)8、 空间分析:8.1 沿江结合滨江大道以精品商业景观办公休闲娱乐为主的多层建筑,空间丰富的内街,多层次通透空间,尺度亲切,这一层面建筑群为滨江大道提供一个连续的怡人街景,有丰富的形象特点。相对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设一个巨大市民广场,广场与一座五星酒店,形成一个面向江景的空间。广场与滨江大道在空间上形成一个层次丰富的连续沿江立面,沿江空间丰富的商业街以步行道与广场相连,点缀小品、绿化结合沿江绿化走廊,形成一个自然环境与现代都市文明相融的城市生活空间,将成为南京又一最具吸引力、最具活力的地方。8.2 期内高层超高层住宅以一道弧线面向江河交汇处排开,空间上形成低、中、高序列,气势磅薄,酒店与住宅间以一片开阔水面相连,水边设置沙滩与酒店相望,整个空间构成显得华贵、大气。8.3 期内沿唐山路与惠民路两排高层超高层住宅形成一个尺度巨大的内部空间,这个空间又是在视线上极其通透相互流动的一个空间。内部设计了一个九万平方米的巨型人工湖,周围绿树掩映花鸟其间,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花园中。9、 江景及城市形象本项目是南京的新形象工程,本案的建筑形象天际线特别是沿江立面是从南京的整体形象出发,力求作为南京沿长江沿岸的标志性建筑。以气势磅薄而又经典艺术形象展示新南京的形象,超高层、高层住宅楼宇整体上以一个优美的起伏的轮廓线出现在沿江的天际上,沿江的多层、低层商业结合滨江大道,滨江公园又使整个沿江立面得到丰富和层次感。酒店和广场形成的岛屿更成为这一景观的点睛之笔,突出了整个建筑群的豪华之气。10、 关于分期开发根据分期开发计划,本案分两期开发。南块先期开发面积约48.3038万M2。一期包括广场及酒店滨江商业街及滨江绿化带,结合城市交通沿江先期开发与江景结合的商业街、绿化带、城市广场形成一处高品质的繁华商业区,同时拥有面向秦淮河入江交汇处的壮观江景的豪华住宅及超级酒店的开发,定会全面提升地段人气,使人感受其中巨大潜能,令人有为之一振的震撼效果,从而起到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动机功能。二期开发是地段北部南通路以北的部分,这部分以住宅为主,同时大面积的人工环境,以创造一个高品质的怡人的居住环境。两部分在功能配套及交通组织、空间设计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均充分加以考虑,能够独立开发,建设,并独立使用。11、 现代都市、建国际化精英住宅南京世茂外滩新城,于该区沿江岸恢弘展开,与南京众多历史悠久的秀山名楼遥相呼应,传承南京千年古都雄浑底蕴,见证南京腾飞的今日与未来。二、强电部分1 供配电1.1 本项目拟设110KV变电站,10KV变电所约需15座,深入到用电负荷中心,并在地下一层设置。变压器分列运行,低压设联络开关。 1.2 本项目总用电量统计如下: 分项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安装容量(KW)备注住宅面积113079056539.58804户酒店627487529.76商业办公8120012992购物广场9150016470社区会所150001350幼儿园400036024班小学840084030班中学160001600辅助设施及社区服务中心450004500合计1454638102181.261.3 具体供电方案,先由甲方向当地供电部门提出用电征询申请,待征询申请答复后,再行对具体供电方案的比较和可行性研究。2. 无功补偿采用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方式,在变配电所设低压补偿屏,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数达0.9以上。3计量电能计量采用高供高计,并设峰谷电表。公用负荷集中装设公用计量子表;住宅每户单独计量,公共走道、楼梯间等公共场所设专表计量。独立运营的商业等场所设表单独计量,电表集中装设。4. 在大酒店地下室设柴油发电机组,以满足酒店重要负荷、消防设备、电梯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5电力、照明系统本工程低压配电采用放射式和链式相结合配电方式。室内干线主要采用密集母线或预分支电缆,室外线路采用排管加井敷设或电缆沟(隧道)的敷设方式。 按规范要求设置事故照明。消防用电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在末级自动切换,线路均采用耐火型电缆NHYJV-1KV , 其它干线采用ZRYJV-1KV型电缆。 6防雷接地系统 建筑物按二类或三类防雷设防。在屋顶敷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利用结构柱钢筋做防雷引下线。利用基础主筋作共用自然接地体。各建筑物均采用总等电位及局部等电位联结,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三、弱电部分1 概述1.1本工程项目设智能网络控制中心,采用适度采用先进的弱电子系统,以期达到能高速、便捷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通、充分的资源共享、安全、环保、便利、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资源优化、高效的智能化系统目标; 1.2智能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集成度。各个子系统能独立运转,并能协调运行。通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达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综合共享和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1.3智能系统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系统的功能完善、具有可扩展性,并留有适当的发展余量,设备性能可靠,性价比高;1.4系统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过程:业主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优化设计、深化设计1.5住宅楼每户设弱电箱,方便住户对电话、电视、电脑网络进行数量扩展。2.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控制中心、火灾探测器及联动控制设备。3.电话系统住宅楼的语音网主干线缆,采用大对数电话电缆,每户设一对电话线至弱电箱。其他场所按要求设电话线或采用综合布线进行语音通讯;4 电视系统:由当地有线电视中心引入一级新型光纤,并加设卫星接收系统。住宅楼每户电缆到户内弱电箱;5 综合布线系统:系统按六类标准设计,支持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多媒体通信以及多种控制信号的通信。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分级管理。主干线路采用光缆,重要场所光缆到桌面。终端带宽设计为100 M,每户设一对双绞线到弱电箱 6 可视对讲系统:每栋住宅楼及重要场所设可视对讲系统,并网至保安中心。实现三方互相通话、楼宇对讲、图像监视、综合报警、 综合管理等功能。7安全技术防范系统7.1住宅楼每户设一套防盗、防煤气泄露、火灾探测装置。所有安全报警信号通过综合布线系统或信号电缆引至保卫中心科。7.2重要场所设一卡通门禁系统;7.3园区内设电子巡更系统;8. 停车库管理系统:在地下车库设停车库管理系统,对进出车辆进行自动统计、记录、显示车位、通禁行管理;9闭路监控系统:在公共场所、地下车库、每栋住宅楼设闭路监控系统装置,住宅楼以电梯厅为核心,每层设半球型摄像机。其他场所及园区内设固定或带云台摄像机;园区周界设远红外对射安防系统;10.三表远程抄送:独立运营结算场所的水、电、气表和住宅楼每户水、电、气采用远程抄表;11.公共场所及室外园区内设背景音乐系统。四、给排水部分1 生活给排水1.1用水量估算:本工程分一期、二期实施,一期最高日用水量约为2245m3/d,二期最高日用水量约为5680 m3/d。1.2由于本小区的高品质,高定位,小区的给排水拟采用以下几种措施:1.2.1市政水直供系统:对于多层住宅、会所、幼儿园、中小学,商场以及其他商业街的小店铺等多层公建由市政水直供。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以达到节能目的。1.2.2水池、水箱、水泵加压系统:对于超高层住宅,在地下室内设生活水池,向楼上的屋顶水箱供水。屋顶水箱再向下供各层用户,竖向采用减压阀分区,保证每区内水压居民生活不超过0.35Mpa。方便居民日常生活。1.2.3变频给水系统:对于高层住宅、五星级酒店,采用变频给水系统,以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住宅群分片设置集中水池,及水泵房。酒店单独设置。1.2.4热水系统:a、住宅考虑居民用燃气热水器。b、五星级酒店、高级会所单独供应生活热水。1.2.5生活饮用水系统: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本小区将设生活饮用水系统,通过专门的饮用水处理装置,将经过处理,但又保留了对人体有益成分的饮用水通过专门的饮用水管道,直接送到本小区的每家每户,使得本小区的居民均能直接饮到纯鲜、健康的饮用水。1.2.6室外水景采用循环给水系统,水源考虑采用小区回收利用的部分雨水及经中水站处理后的中水。1.2.7小区排水室内考虑污废分流,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排到市政污水管。废水集中收集,进入小区中水处理站,经过处理消毒后,回收利用,供小区水景,绿化,道路浇洒用水。节约水资源。本工程最高日排水量约为7130 m3/d。1.2.8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部分回收利用,其余进入市政雨水管。2.消防给水:整个小区消防给水考虑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设水池、水箱、水泵加压系统。分一、二两期单独设置。在最高建筑物顶设消防水箱,提供初期消防水量及水压。在地下车库内设消防水池及泵房。2.1主要建筑消防用水量:分项名称室外消火栓(升/秒)室内消火栓(升/秒)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升/秒)高层住宅2030超高层住宅203030酒店304030商业办公202030地下车库2010302.2火灾延续时间:室内外消火栓系统3h,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h。2.3消防系统:2.3.1消火栓系统:小区内所有高层、超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商场,会所,五星级酒店,办公楼及学校,幼儿园等建筑物均设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并按要求配置灭火器。2.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对超高层住宅,地下车库,商场,会所,五星级酒店,办公楼等公建均按规范要求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3.3对于部分特殊用房如燃气锅炉房,变配电间,自备发电间等,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五、暖通、动力部分1 设计依据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2001版)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1.3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1版)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01版) 2 设计参数2.1室外设计参数2.1.1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通风 2夏季通风 32冬季空调 -3夏季空调 352.1.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32.1.3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最冷月平均 73%最热月平均 81%2.1.4室外风速冬季平均 2.6m/s夏季平均 2.6m/s2.1.5大气压力 冬季 1025.2hpa 夏季 1004.0hpa2.2室内设计参数功能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允许噪声标准新风量冬()夏()(%)dB(A)M3/h人商场182026284065%5025卧室182224284065%4040起居室182224264065%4530会所182024264065%4530客房202224264065%4050宴会厅、餐厅202223254065%45303.设计范围3.1空调系统设计:3.1.1住宅部分:住宅每户设独立的小型变频中央空调系统,空调室外机的位置配合建筑设计考虑。空调的凝结水排入专用的凝水管道,集中排放。3.1.2酒店部分:星级酒店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总冷负荷约为13250KW(3900RT),总热负荷约为6600KW。空调冷热源分别接自地下室的制冷机房及锅炉房。冷水机组采用三台1200RT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和一台300RT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7-12的空调冷冻水。锅炉采用燃气热水锅炉三台,提供95-70的热水,经热交换器向空调水系统提供60-50的空调热水。四台冷却塔设于裙房屋顶。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同程式。标准客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公共部分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有特殊要求的房间采用分体式空调器。空调系统考虑自控。3.1.3会所、商业、办公等根据使用情况,分别设计中央空调系统,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夏季提供7-12的空调冷冻水,冬季提供55-45的热水。热泵机组放在屋顶等合理位置3.2 通风及防、排烟系统:3.2.1按照规范要求设防排烟系统。3.2.2地下车库等按建筑划分的防火分区设计机械排烟系统,同时设计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烟量50。排烟系统兼排风系统。3.2.3变、配电间的排风系统兼做排灭火气体系统。当灭火气体灭火时,排风系统自动关闭,火灾后自动或手动开启排风系统,排除剩余的灭火气体。3.2.4设备用房、卫生间、会所、商场等设计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3.2.5住宅部分卫生间设计机械排风系统,厨房设计抽油烟机通过土建变压风道自屋面排出。3.2.6空调风管穿过空调机房和防火墙处均设防火阀。排烟系统排烟风机前和排烟支管均安装280排烟防火阀。3.3 燃气系统设计住宅及餐饮等的厨房设计燃气供应系统,住宅一户一表其它根据使用情况设表,厨房内设置燃气泄露报警联动装置。3.4自动控制:3.4.1设备、风口、阀门均由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和监视。当某一区域发生火灾时,烟、温感报警发出信号,经消防控制中心确认后,自动或手动开启该区的排烟口及正压送风口,排烟风机和加压送风机自动投入运转,同时该区的非消防用空调通风设备断电自动停止运转。3.4.2达到分房间、系统控制、调节室内温度。3.5消声减振、节能、环保3.5.1通风设备均采用节能高效、低噪声产品。3.5.2、通风设备与管道连接处安装软接头。3.5.3振台座,冷水机组、空调器、风机与基础间垫橡胶减振垫,吊装设备和管道采用弹性支吊架。3.5.4备进出口设计消声静压箱或消声弯头,以满足室内噪声要求。3.5.5冷媒采用环保冷媒。3.5.6虑热回收。3.5.7测器,按CO2浓度调整排风机转速,以保持最少的通风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