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五)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0011979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五)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五)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五)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化。(二)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了解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主要是“越位”与“缺位”问题仍比较突出。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1)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2)基础性科研和义务教育保障力度不够;(3)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严重短缺;(4)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各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偏少。财政支出“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1)政府没有承担起弥补市场失灵的责任,降低了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2)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3)扰乱了国民收入分配秩序,产生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问题。例题:1、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A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偏低B农村公用设施保障水平较低C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较低D经济建设投入规模偏小E基础性科研投入不足正确案ABCE2、当前财政支出“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A降低了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B削弱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度C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D产生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问题E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正确案ADE(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重点:义务教育;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4.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例题: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财政支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领域。A城市建设B消费品生产C公共服务D通讯设施正确案C2、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的主要方向是()。A大力发展对外贸易B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C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D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E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正确案BCDE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一)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部门为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安排的预算的执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体系的核心,是把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理念融入财政预算支出管理中,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所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指通过评价财政分配资金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目的与原则(掌握)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部门绩效目标的综合考评,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支出结构,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原则:(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2)分类管理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4)科学规范原则。2内容与方法(掌握)主要内容:制定明确、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部门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管理措施;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运用考评结果提高预算制、执行和管理水平。考评方法:(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3指标选择(掌握)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例题:1、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C制定绩效目标D写好考评报告正确案B2、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阶段。A检查B撰写绩效考评报告C准备D实施E提交绩效考评报告正确案BCDE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第一节、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程度。2、财政收入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即“开源”)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如93-0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6%)。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首要任务是直接发展经济;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让企业积极去创造财富,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经济主体的实际负担能力,公平合理的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水平,同时要以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事权的合理划分。既要防止中央财权过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二、财政收入分类国际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一).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中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1)税收收入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财产税是以各种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我国的财产税包括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是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自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收,目前我国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和土地使用税行为税是指对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开征的税收。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2)税收按计量标准划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增值税、营业税。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和体积为计税依据的税收,如消费税中的啤酒、汽油等项目,资源税等(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价内税是指税款构成商品或劳务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如消费税,营业税。价外税是指税款作为商品或劳务价格以外附加的税收。注意: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属于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4)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税负,不发生税负转嫁关系的税收,即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如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本章讲义中例题答案:例题1:C例题2:B(5)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中央税是由中央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消费税、关税。地方税是由地方管辖课征并支配的税种,如契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享有并按照一定比例分成的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二).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不具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三).国债收入国债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信用形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国债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四).收费收入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失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收费收入具体可分为使用费和规费。收费收入具有有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宜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三、财政收入规模变化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大小。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政府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财政收入规模分为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财政收入绝对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绝对额。财政收入相对规模指标常用的有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是与我国财税改革总体策略紧密相关的。第二节 税收特征与税收原则一、税收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税收的概念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定标准,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我国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税收),它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国家的存在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理解税收的概念时,应该把握:(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税收体现了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即政府征税的过程就是把一部分社会资源强制的转变为政府所有的过程,这将引起社会成员占有社会资源比例的变化。2.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强制性体现在税收分配关系的建立具有强制性;税收征收过程具有强制性。(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政府向纳税人进行的无须偿还的征收。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它反应的是社会产品所有权、支配权的单方面转移关系,而不是等价交换关系。税收的无偿性是区分税收收入和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重要特征。(3)固定性税收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对象、税基及税率等要素。税收征纳双方必须按税法规定征税和纳税,都无权随意变更征纳标准。三个特征中,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要要求。二、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评价税收制定优劣和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准则。(一).古典税收原则(1)英国威廉配第-最早提出“税收原则”一词赋税四原则-公平、确定、简便、节省(2)英国的亚当斯密-第一个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赋税四原则-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他提出了“廉价政府”“夜警国家”的观点。(3)德国瓦格纳的课税原则四端九项财政政策原则-包括收入充分原则和收入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选择原则和税种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税务行政原则-确实、便利和最少征纳费用原则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二).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和公平是现代财政理论中强调的两大重要的税收原则。1、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提高税务行政的管理效率。税收效率原则包括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两方面的内容。(1)税收经济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征税应尽可能保持税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中性”;政府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政府征税应当避免对市场机制运行发生不良影响,即额外负担要小于额外收益。这个原则要求市场机制不会因政府课税而扭曲,要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化。(2)税收行政效率原则是指政府应该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获得税收收入。2、税收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1)受益原则要求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大小,应根据个人从政府提供的服务中所享受到的利益多少来确定。该原则只能解决税收公平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税收公平的所有问题。(2)能力原则要求根据纳税能力来确定税收总额、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的比例。能力原则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相同的纳税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是指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由于财富的多少通常用收入、财产和消费支出来表示,所以纳税人支付能力的测量可具体分为收入、财产和消费支出三种尺度。第三节 税负转嫁一、税负转嫁的方式1、税负转嫁的含义: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各种途径将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的过程。也就是说最初缴纳税款的法定纳税人不一定是该税收的最后负担者。税收负担转嫁的最后结果形成税负归宿(补:税负归宿表明全部税收负担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2、税负转嫁的方式补:产品或业务链(供应链)供应商 制造商 批发商(代理) 零售商 消费者(最终使用者)在流转过程中还会涉及“运输公司、物流公司”等。(1)前转:又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的价格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前转是税收转嫁最典型和最普遍的形式,多发生在流转税上。(2)后转:又称逆转或向后转嫁。在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3)混转:也称为散转,即纳税人既可以把税负转嫁给供应商,又可以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实际上是前转和后转的混合方式。这种转嫁方式实践中比较常见。(4)消转:纳税人用减低征税物品成本的办法使税负从新增利润中得到抵补,通过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实际上税负并没有转嫁,而是由纳税人自己负担了。消转是一种特殊的税负转嫁形式。(5)旁转:也叫侧转,是指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6)税收资本化:也称为“资本还原”,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税收资本化主要发生在土地和收益来源较具永久性质的政府债券等资本物品的交易中,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例:某房地产公司购买一块1000平方米土地,购买价款800万元,每平方米土地每年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是10元,未来70年的税款共计70万 元,该公司将预期缴纳的70万元税款转嫁给土地出售者,进而实际的购买地款为800-70=730万元,此后该公司每年支付1万元的土地使用税,但实际上 税款是由土地出售者负担的。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与税收后转在转嫁媒介与转嫁方式上存在明显不同。税负后转借助的是一般消费品,而税收资本化借助的是资本品;税负后转是在商品交易时发生的一次性税款的一次性转嫁,税收资本化是在商品交易后发生的预期历次累计税款的一次性转嫁。二、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2.课税商品的性质一般情况下:(1)对生产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一般情况下:(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4.课税范围的大小一般情况下:(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第四节 国债一、国债的基本含义1、国债含义:国债即国家债务,通常是指一国中央政府作为主体,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2、国债的特征: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二、国债的种类(1)按照国债发行地域不同,可将国债分为内债和外债。举借国内债务不会因借债而增加国内资金总量,举借外债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本国可支配的资金总量。(2)按借入债务到偿还债务的时间长短划分:短期国债1年以内的,最典型的短期国债形式是国库券。中期国债110年的长期国债10年以上(3)根据利率的变动情况可将国债分为固定利率国债与浮动利率国债。(4)根据国债能否在证券市场流通,可将国债分为上市(流通)国债与非上市(非流通)国债。一般情况下,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债多为中短期国债,不能上市流通国债多为长期国债。(5)根据国债债务本位的不同,可将国债分为货币国债与实物国债。货币国债是指以货币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政府举借的是货币,归还的也是货币。实物国债以实物作为债务本位发行的国债。可以避免因货币贬值给债权人带来损失,一般是在存在高通货膨胀时采用。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就属于实物国债。三、国债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税收;发行国债方式弥补。(1)向中央银行借款弥补赤字会造成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诱发或加剧通货膨胀。(2)税收是按税法规定征收的,如果通过提高税率或增加新税种弥补赤字,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赤字,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实质是将属于社会支配的资金在一定时期内让渡给国家使用,是社会资金使用权的单方面、暂时性转移;认购国债的资金基本是社会运动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2.筹集建设资金现代社会中,以国债资金来扩大建设规模是发行国债的重要目的之一。3.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无风险或风险较低的投资工具,因此有“金边国债”之称政府发行的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被称为“有利息的钞票”,短期国债的发行及买入和卖出,在不少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国债调节货币供应数量和调节利率。4.调控宏观经济四、国债制度国债制度是国家为了管理国债的发行、偿还和交易,调节经济活动,以法律和政策形式所确立的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1. 国债发行制度国债发行制度是关于国债发行、企业和个人认购事项的原则与安排的规定。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1)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2)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公募招标方式:一种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投标、招标确定发行条件来进行国债推销的一种方式。特点:发行对象是多数投资者。谁是最终投资者事先是不确定的,是一种市场机制发行方式。承购包销方式:通过和一组银行或金融机构签订承销合同所体现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国债销售任务的方式。特点:发行人和承销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通过承销合同确立的;承销人向投资人分销不出去的部分,由承销人自己认购,一旦签订了撤销合同,发行过程就结束了。直接发行方式:国债发行人不委托专门的证券发行机构而是亲自向投资者推销国债。特点:债券发行人直接与发行对象见面,有特定的发行对象,个人投资者不得以此方式认购国债。优点是可以降低举债成本,便于了解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投资意向;缺点是给发行单位带来相当大工作量。随买发行方式:是政府债务管理者用来向小投资人发行不可上市国债的一种方式2.国债偿还制度(1)含义:国债偿还制度是国家对国债偿还及与偿还相关的各个方面所作的规定。(2)种类: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抽签分次偿还,是指在国债偿还期内分年度确定一定的偿还比例,由政府按国债券号码抽签对号,如约偿还本息,直至偿还期结束,全部国债券中签偿清为止的一种方式。到期一次偿还法:到期后按票面额一次全部对付本息转期偿还法:以新发行的国债来偿还原有到期国债本息的方法提前偿还法:由政府提前偿还尚未到期的国债市场购销法:政府在市场上按照国债行市,适时购进国债,以此在该债券到期前逐步清偿的一种方式3.国债市场制度国债市场制度是指以国债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1)国债发行市场又称国债一级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作为国债发行者的中央政府、发行中介机构和投资购买者。(2)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指已经发行的国债的交易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为国债投资者提供转让变现的机会。国债流通市场分为以集中交易形式运作的证券交易所、以分散交易形式运作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柜台市场和店头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方式:证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也是国债交易方式中最普通、最常用的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是指国债的持有人在卖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约定一定期限和价格,将同笔国债再购回的交易活动。期货交易方式:以国债期货合约为交易对象的交易方式。国债期货合约是买卖双方就将来某一特定时刻、按照某一特定价格、购买或出售某一特定数量的某一特定国债产品作的承诺。期限、价格、数量和标的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中必不可少的四项基本要素。期权交易方式:交易双方为限制损失或保障利益而订约,同意在约定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买进或卖出契约中指定的债券,也可以放弃买进或卖出这种债券的交易方式。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 政府预算概述一、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1、从技术性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两层含义:(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2、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3、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二、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作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重要文件,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三、政府预算原则-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政策方针。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包含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3.真实性原则-真实可靠,有充分确实的依据。4.年度性原则-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政府预算的起讫时间通常为1年(365天),称为预算年度。世界各国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历年制和跨年制。(1) 历年制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同年的12月31日止为一个预算年度。如中国、德国、法国(2) 跨年制从每年某月某日至下年相应日期的前一日止,中间经历12个月,但要跨两个年份。在预算年度内,预算工作的程序通常包括预算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决算评估等环节。5.公开性原则-预算的内容及其执行情况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众,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制定、执行以及决策的过程也应向公众公开。四、政府预算的分类1.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1)单式预算:含义: 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汇集编入一个总预算之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优缺点:这种形式比较简单,但没有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不利于政府对复杂的财政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管理和监督。(2)复式预算:含义:将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构成: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2.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1)增量预算也成称为基数预算,是指预算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指标在以前预算年度的基础上,按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后确定。增量预算保持了财政收支指标的连续性。是一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2)零基预算是指新预算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不考虑以前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只以新预算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财力可能为依据,重新 评估各项收支的必要性及其所需金额的一种预算形势。注:零基预算并不是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而是对已有项目需要重新审定和安排,起点为零。有利于克服增量预 算下政府财政收支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3.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1)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一年的政府预算。(2)多年预算也称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三年至五年)的政府预算。注意: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4.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1)平衡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基本等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实际工作中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的预算通常也被视为平衡预算。(2)差额预算是指预算收入大于或小于预算支出的预算,包括收大于支的盈余预算和支大于收的赤字预算。5.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类,分为投入预算、绩效预算和规划项目预算。(1)投入预算是指用来控制各项支出用途和金额的预算(2)绩效预算是指先由政府部门确定需要履行的职能以及为履行职能需要消耗的资源,再此基础上制定绩效目标,并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在实施每项计划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完成工作的情况。(3)规划-项目预算制度:基本内容是为政府创造出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决策环境,即设计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能力,用以对政府预算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竞争性方案进行深入的检验,核心是使用成本-效益和成本-有效性分析6.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我国政府预算级次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原则上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与政权结构相适应,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体系由中央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乡预算组成。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第二节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一、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向社会提供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2.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更多的是执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3.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公共财政存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进行以建立部门预算制度、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性和基础性环节。二、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是公共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其总体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公共财政改革的总目标。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公开透明、科学规范、廉洁高效、完整统一。1.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部门预算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基本形式。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一本预算中编制。部门预算收支包括:(1)行政单位预算和事业单位预算(2)一般收支预算和政府基金收支预算(3)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其中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管理;项目预算要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排序,纳入项目库,编制中长期项目安排计划,结合财力状况,在预算中优先安排急需可行的项目。(4)财政部门直接安排的预算、预算分配权部门安排的预算和预算外资金安排的预算收入预算编制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支出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法,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管理。2.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部在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中运作,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各执收单位所有收入通过代理银行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由财政部门根据不同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分别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方式,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或者授权各部门支付到个人、用款单位或者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将公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中的大宗大型的设备购置,以及财政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实行政府集中统一采购。政府采购运行机制是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公开招标与非公开招标相结合;委托采购与自行采购相结合。4.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1)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建立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三位一体的新型政府预算收支分类体系(2)提高政府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财政部门全面建设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为核心的“金财工程”(3)改进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第三节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和类型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含义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规定了各级政府间的财力,规定了预算资金使用范围、方向和权限。因此通常人们所使用的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指的就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二、财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五级。2.财政管理权责的划分:就是确定各级财政以及同级财政各管理部门之间在财政分配和管理上拥有哪些权限,应负责哪些事务,承担什么责任。3.财政收支的划分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 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也就是说在年度财政收支总量中,划归中央政府掌握的收入大于其实质性职权范围的一定比例,而地方 政府所承担的职权则往往要超过其直接收入划分所拥有的财力。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类型 特点 注意统收统支型 全国财力绝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各项财政制度上,都由中央统一规定,地方只能执行 建国初期最为典型。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收支挂钩型 把地方负责组织的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的总支出挂钩,按收支总额确定一个分成比例。 会导致地方对支出的关心程度重于对收入的关心程度,具有“鞭打快牛”的负面效应收入分成型 央对地方财政收入或者其超收部分另行确定分成比例,目的是鼓励地方超收。 分成比例确定缺乏合理、科学依据包干型 1980-1984:“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5-1987:“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8-1993:包干财政体制 了解其积极作用。分税制型 1994年实行分税制 表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由放权让利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第四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4.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中央税、共享税和地方税的立法权集中在中央。税收实行五级征管,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5.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1.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按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的事权,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2)依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中央税: 为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中央地方共享税: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地方税: 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项目 内容中央固定收入 关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地方固定收入 营业税(不含各银行总行、铁道、各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 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属于中央城市维护建设税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地方各50%。(3)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为了保持地方既得利益格局,逐步达到改革的目标,中央政府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基期年核定。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1994年以后,税收返还额在1993年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本地区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即本地区两税每年增长1%,对地方的返还则增长0.3%。如果1994年后上划中央的收入如果达不到1993年基数,相应扣减税收返还额。(4)妥善处理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5)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2.近年来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完善(1)在收入划分方面证券交易(印花)税: 中央分享97%;地方分享3%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现在是5%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将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打破隶属关系,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 企业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施增量分成,2003年以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 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改革出口退税负担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的出口退税机制。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自2005年1月1日起,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中央、地方负担比例为92.5:7.5。(2)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方面:完善了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财力性转移支付是指为了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均等化,由上级政府安排给下级政府的补助支出。资金接受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资金用途。目前,我国财力性转移支付体系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从2009年开始,国家将原“财力性转移性支出”改称为“一般转移支付”,将原“一般转移支付”改称为“均衡性转移性支付”。建立财政专项转移支付体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按照特定目的将其财政收入转作下级财政收入来源的补助形式。主要目的是针对下级政府难以承担的或对周边地区有利的,符合中 央政府产业政策的项目所给予的支持。特点是在于它是有条件限制的,所以又可以称为“有条件的转移支付”或者“可选择的转移性支付”。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四、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调整财政供给范围(1)财政必须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充分的财力保障。这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责(2)财政要不断增加对代表社会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共性的开支。如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3)财政要重视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保证地区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均衡发展。(4)强化财政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财政要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项目投资领域退出,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其他政策性支出的投入力度。(5)规范财政补贴范围。补贴主要用于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承担政府赋予某些特殊责任的企业以及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2.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界定各级财政支出范围根据市场基础原则、效率原则、分级管理原则等要求,中央政府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大致可分为三类:(1)体现国家整体利益的公共支出项目,由中央政府直接负责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包括中央政府的各类行政机构和少数由中央政府负责的社会公共事业支出;(2)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经费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如一些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统计等公共福利事业;(3)中央负有间接责任,但应通过地方政府具体负责实施的社会事务,如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等。3.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1)要进一步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降低专项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重(2)建立专项转移支付立项、审批、分配和管理监督的规范制度(3)中央财政将转移支付资金尽早下达地方,编入地方预算(4)要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