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财政与经济运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884517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的财政与经济运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的财政与经济运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前我国的财政与经济运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的改革 2014年04月28日 08:00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6期 作者:蒋丽珍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内容摘要:本文就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实行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具体说明。关键词:财政体制;财政经济;改革;形势;经济发展环境作者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改革的几十年里,我国的财政经济形势和财政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改变了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环境,在新发展形势的影响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也带动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本文就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此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实行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财政经济形势,财政体制,改革财政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由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所确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但是近几年这种发展趋势有所放缓。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与全球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世界的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深刻。面对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我国不得不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我国当前的财政经济发展形势(一)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近些年中小企业的数量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却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资金筹集的难度和运营方面的不成熟,而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而这些困境也使得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是激励了市场竞争。迫使企业改革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最后国家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管理,调整企业在发展困境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将企业引向健康的发展道路。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迫切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将涉及到民生问题,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而在近几年我国民生问题的矛盾日益严重,民生问题实际管理上的缺陷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加深。而民生问题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居民的住房问题,虽然有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的星级出现,但是实际上人们的住房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人们的医疗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人们对我国医疗事业的感受,医疗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迫切需要政府在医疗问题方面的改革。而就业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重要部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作用,但是通过每年的就业信息和失业率就可了解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加重了问题解决的难度,而其迫切性也促使政府改革的进行,当前财政经济的发展形势和民生问题也是离不开的。(三)资源的比价关系和价格机制形成之间的矛盾资源比价关系矛盾最为严重的当属我国的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特别是最近几年电荒问题的出现,更加加剧了两行业之间的矛盾。而长久以来我国都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来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行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两行业的价格机制和比价关系无法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除了电力行业和能源行业的比价关系影响市场经济正常发展外,其他行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而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平衡,长此以往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机制,对我国财政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矛盾的加剧也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必须将此问题重视起来,针对价格机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性调查,势必解决比价关系和价格机制中的矛盾。这不仅是缓解资源紧张,稳定资源市场的重要举措,更重要的是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健康环境,形成有利的财政经济发展形势。(四)商品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形势严峻引起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很多,从自身原因来说是商品本身价值的上涨,这是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说则是比较复杂的,例如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影响等,都有可能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加强与国外经济往来的同时也加深了我国对外贸的来往程度,这对国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对很多商品的价格造成了影响。从我国商品价格的上涨情况来看,从积极方面说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商品价格上涨过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价格上涨趋势和生活水平提高程度上的不一致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在看到我国有利的财政经济发展前景时,也需要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二、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改革(一)控制经济发展的规模政府在财政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作用是进行宏观调控,对财政经济的发展模式实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而调整财政经济的规模是首要任务。政府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财政经济规模的调整,首先需要考虑的税收,税收是我们国家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财政经济规模的调整不能影响税收的基本情况,同样的通过税收国家也能了解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情况,以此作为财政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其次就是我国当前的财政赤字水平,目前我国的财政赤字水平非常低,当国家需要对经济作出调整时就可以运用财政赤字的作用,保证一定的财政赤字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缓解国家财政的部分压力;政府对财政经济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形成有利的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方式,财政经济体制改革在规模上调节的措施也是综合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结果。(二)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的结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也是根据财政经济形势所确立的,而其目的也在于保证财体制的平衡。财政支出结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确定最后方案前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同时要对过去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相应的研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分析对未来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有效的预计。而就我国目前的财政经济发展形势而言,需要加大对失业保险上的财政支出,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矛盾较为集中的问题,国家加大对事业保险方面的投入,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经济稳定的发展是十分有效的,同样也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目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国家在对农村建设上应该加大投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逐渐缩小城乡差距。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三)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收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通过收入可以了解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我国收入分配的矛盾主要在城乡收入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北部地区收入的差距等,而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可以肯定的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乡镇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北部地区。而国家在收入分配上也需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调控,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是调节的方式之一,近些年政府在税收上的调整也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收入差距,但是这不足以解决由于收入分配问题而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国家需要继续根据目前的收入情况在具体的地区、具体的行业来调整税收比重,例如正在处于实行阶段的“西部大开发”,还有提高某些奢侈品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税率等,这些都可以对国家现有的收入问题进行合理的调节,也是稳定经济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财政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方式。三、结束语当前我国财政经济的发展形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旧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中的某些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面临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来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国内外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我国与国外经济往来愈加密切的情况下,更应该及时的解决当前财政经济形势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上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财政机制的改革,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新形势。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财政体制改革的作用不容忽视。财政经济发展形势和财政体制改革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我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财政经济发展形势促进财政体制的改革,而财政体制的改革也影响着财政经济发展形势,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财政体制的改革仍需进行。参考文献:1胡月英.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22宋立根,张智琦.构建财政监督精细化管理模式J.经济研究参考,20103朱元华,傅俏.建立稳固强大制度规范的国家财政J.知识经济,2013 作者: 招远市财政局发挥财政支撑保障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摘 要】财政作为政府参与市场资源配置的手段,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采取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著,总体上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短期财政风险不突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并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推动力量。但我国财政结构失衡、较高的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上的不足等问题又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当前的环境和发展阶段下,如何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财政的地位、职能和作用,创新财政体制机制,发挥好财政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词】财政 结构调整 经济发展 预算 债务2010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特征是经济复苏与财政风险积聚。欧洲部分国家仍深陷债务危机的泥沼,复杂化了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危机本身发展的进程,但从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来看,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仍是复苏。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态势未变,部分指标增速回落,但这种回落在当前环境下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良性的,既实现了复苏,又平抑了通货膨胀预期,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成为平稳着陆的佼佼者。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支减收的效果明显。一、当前中国经济宏观形势与财政收支状况分析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 .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中国宏观经济总体增长态势未变,增速回落但符合预期;物价水平结构性下降,通货膨胀压力缓解转为温和可控;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力度回稳,房地产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继续稳步提高,就业形势和消费结构均有进一步改善;进出口创月度历史新高,贸易顺差下降,一般贸易增长迅速且出现逆差;货币供应量、信贷增速回落,人民币汇率创新高,汇改尚未出现不利影响;农业生产稳定且夏粮略有减产,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且增幅回落,尤其是一些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回落。应该看到,经济运行中的部分指标回落在当前环境下是良性的,说明我国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平抑了通货膨胀预期,巩固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第二季度,财政各项指标显示,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支减收的效果明显,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保持了反向变动趋势,财政收入逐月减少,财政支出逐月增加,较好地满足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等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要求。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国财政收入累计43349 .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73 .65亿元,增长27.6%。全国财政支出累计3381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08.8亿元,增长17%。财政收支均有大幅提高,说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财政资金充裕,财政能力得以提高,相关改革得以稳步推进。整体来看,我国财政收入仍然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其中营业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车辆购置税等有较快增长。在二季度财政支出逐月增加的大趋势下,5月其同比增幅显著提高,6月月度环比增幅在上升趋势的基础上骤然提高,这和季节性防灾、减灾、抗灾因素相关性较大。二、中国财政政策调整的思路目前,中国的经济政策较好地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对世界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迷雾中的曙光。从这次金融危机来看,中国既没有陷入发达国家的经济低迷和债务危机,也暂时摆脱了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困扰。而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还是来自于内部,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来逐渐解决。应把握时机,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对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对内,除以调整结构为重点外,还须抓住改革的机遇,以改革方向引领财政政策,从提高财政能力的角度,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外,全方位巩固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积极推动财政外交,在国际上尽力争取中国的利益。1、调整结构,防范和治理失衡,着力发挥财政支撑作用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要强化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入手,找准着力点,抓好突破口,既为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又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创造条件。对于产业结构失衡,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税制,将涉农税收纳入系统管理,加快农业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通过税式支出对涉农税收优惠进行规范,同时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资金效率。二是保持财政政策对服务业发展合理的支持力度,推动服务业资源配置优化,包括加大公共产品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税费征收,引导服务业发展中的环境生态保护。三是发挥财政政策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包括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教育投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以税收调节加大高污染、高消耗产品和企业的成本,例如资源税、燃油税等。对于供求结构失衡,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供求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是消费需求不足与部分投资需求过剩并存,外部需求挤压内部需求。财政政策作为需求管理最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应在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之间实现平衡。一是大力刺激消费需求,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拨款,实施财政能力取向的收入政策、均等化取向的支出政策、绩效取向的预算政策、公平效率兼顾的国债政策。二是以财政政策影响投资结构,支持基础领域的投资,抑制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带动并引导民间投资。三是调节外资产业、行业和地区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继续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性和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出口的抑制。2、加快改善社会民生,着力发挥财政保障作用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要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教育、文化、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在改善民生、扩大消费中的重要作用。(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推动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均衡分享的发展模式。一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二是保障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等相关群体的收入水平。三是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不断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单位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四是建立激励导向机制,提高科技等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水平。(2)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注重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和杠杆功能,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重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教育支出,加快人力资本培育。(3)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尤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和覆盖范围普遍性的要求,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支持义务教育改革,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资金支持。3、加快推进自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财政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以良好的财政管理与自身建设为基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举措,推动财税自身发展方式改变,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统筹谋划,科学把握财政收支。一是把握好收支规模。认真研究分析经济发展走势、宏观政策调整和税收政策变化对收入的影响,积极主动研究应对措施,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任务,防止财政收入大起大落,实现持续平稳健康运行。二是优化收支结构。着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在保持现有税收收入比例的情况下,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做实、做优地方财政收入。三是确保收支平衡。遵循“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的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支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在财政状况好的时候守得住,财政状况不理想的时候兜得转,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保障党委、政府重大决策资金需要。(2)深化改革,健全财政运行机制。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治理经济结构的失衡,另一方面也要治理自身的结构失衡。财政结构失衡主要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较高的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加大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对相关国家的破坏性影响巨大,我国必须引以为戒,严格控制债务和赤字。2009年中国累计国债余额占GDP比重20%左右,距离60%的国际警戒线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并没有被计算进去,而这部分债务规模却大得令人咂舌。为此,第一,我国必须调整预算政策,在保证积极财政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降低赤字规模。第二,清查地方债务,规范地方政府借债制度,增强债务透明度,进一步将地方政府债务公开化和显性化。第三,继续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和主体税种,保障地方政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减少直至放弃以融资平台的方式融资。4、把握时机,积极推动财政外交目前,中国经受住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且表现出色,凭借充足的资金、良好的信誉、强劲的国际合作力,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中国,中国应该把握时机,积极推动财政外交。第一,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援助和投资,在国际事务中争取他们的支持。第二,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财金交流与合作,借助国际力量解决中国的困难和问题。第三,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思路和方案,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营造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第四,通过财政外交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加大中国在制定国际经济规则中的分量,积极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第五,通过财政外交宣传中国,使世界了解中国,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这方面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财政投入。总之,中国经济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有出色的表现,宏观经济政策在发挥内动力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在推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复苏方面的努力。尽管中国经济上行的压力依然较大,负面的影响因素仍然不少,但下一阶段仍应立足本国,放眼全球,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中可以且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在发挥政策正的外溢效应的同时,也会为本国经济发展去除瓶颈。参考文献:1苏 明: 财政现实问题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刘邦驰: 中国当代财政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3梁 朋: 公共财政学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4苏 明: 完善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刘邦驰: 中国财政若干热点问题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6邓子基: 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