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隧道突水、突泥防治措施(最新修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9846444 上传时间:2021-10-0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隧道突水、突泥防治措施(最新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鞍山隧道突水、突泥防治措施(最新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鞍山隧道突水、突泥防治措施(最新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钟多镇至渤海快速通道工程马鞍山隧道进口防治突水、突泥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文件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5.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6.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FHEC)7.公路工程物探规程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钟渤快速通道工程是酉阳县连接钟多镇与渤海村的城市快速路。公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级。设计车速60km/h。该工程起于钟多镇洞底村下坝,终点位于渤桂公路渤海农场处,项目全长16.642公里。马鞍山隧道进口接拟建酉水河中桥,距离已建319国道120m左右,距离酉阳县城约3km,交通较为便利,出口接拟建本水溪大桥。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为双向4车道分离式特长隧道,隧道净距25米,隧道左线起止里程K0+110K4+946,长4836m;右线起止里程K0+100K4+945,长4845m。隧道左右线均为直线隧道,且为单向纵坡,纵坡均为1.5%。隧道左右线均为直线隧道,且为单向纵坡,纵坡均为1.5%。隧道最大埋深左线约555m,右线约530m。隧道左右线全线均按分离式隧道布设。2.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隧址区位于乌江水系。(2)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隧址沿线除了溶蚀洼地、沟槽内有少量第四系覆盖层外,其他均为裸露基岩。工程区水文地质单元出露基岩均为寒武系地层,为可溶性碳酸盐岩,岩性为灰岩、白云岩以及期间的过渡性岩类,局部夹少量页岩。受地层岩性控制,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另在岩溶洼地或斜坡坡脚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赋存有少量松散岩类孔隙水。按照碳酸盐岩在含水岩组所占的比例,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又划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及可溶砂砾岩裂隙溶洞水三个亚类。由于隧区碳酸盐岩类分布达95%以上,因此隧区内地下水类型应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场区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位置、富水性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位于向斜核部的毛田组、平井组地层中岩溶十分发育,地下水最为丰富。松散岩类孔隙水:隧址区第四系覆盖层分布零星,而且厚度不大。含水层分布不连续,含水能力较差,地下水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并就近向岩溶裂隙及低洼处排泄。其水位和含量受大气降水影响显著。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隧址区为碳酸盐岩类,岩性为灰岩、白云岩以及白云质灰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地表溶蚀漏斗、落水洞、洼地十分发育,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的主要通道。地下水汇集在岩溶管道中,贮存运移,形成岩溶地下水。受构造、岩性组合、地貌条件及水文网切割的影响,岩溶发育程度及深度不均匀,造成岩溶水富集程度的差异性较大。地下水的补、径、排:工程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8.3mm,丰沛的降雨量是地下水运移的源泉。隧址沿线地表岩溶十分发育,数目众多的落水洞、岩溶漏斗、洼地等沿构造线方向呈串珠状排列,广泛的接受大气降水,并及时的补给地下水。汇集在地表岩溶中的地表水大部分沿岩溶垂直管道下渗,部分赋存在岩溶水平管道及溶蚀裂隙中。接受地表水补给后,地下水多沿岩层走向(南北方向)作顺层运动,向横向切割的沟谷沿线集中排泄,该排泄点的位置与沟谷的切割深度关系不大,排泄点往往会高于沟谷底部从而形成悬河。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限制,部分地下水沿层面作横向运动,穿层后就近向地势较低的沟谷排泄。该排泄点受地形及地质构造影响,往往位于地面深切沟谷的侧壁近底部或向斜核部一带地表浅部。隧道起点洞底村沿线的漏斗群以及本水溪东侧暗河出口是地下水沿岩层面向向斜核部横向运动、受地质构造及地形影响后的集中排泄点。3.隧址区岩溶的分布与发育规律(1)地表岩溶与隧道关系隧道穿越地层全部为可溶性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以及灰质白云岩。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资料,现将距离隧道较近的岩溶现象、特征以及与隧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统计如下表。隧道沿线岩溶调查统计表岩溶编号地调编号类型地理位置层位洞口(底)标高(m)高宽或直径(m)与隧道距离(m)水流量水平垂直S01D234天窗杨坨3m66715350293l/sS02D235落水洞杨坨3m676368814不明确S03D236落水洞杨坨3m673572311不明确S04D29落水洞简家沟3m73381040391不明确S05D28溶洞简家沟3m74610208459880l/sS06D165溶洞洞底坝3m722819206665l/sS07D161溶洞洞底坝3m785818721363l/sS08D163溶洞洞底坝3m74321.6234940.5l/sS09D215溶洞梁家堡村3m7311427168678不明确S10D214溶蚀漏斗梁家堡村3m6586310216752干S11溶蚀洼地中堡3m6844261228032干S12D35溶蚀漏斗麻地坝3g97230249203530.3l/sS13溶蚀漏斗麻地坝3g9801401407883640.8l/sS14D187溶蚀洼地大木林3g102616042172405干S15溶蚀漏斗黄泥坨3g99436642873772l/sS16D179溶蚀漏斗大木林南300m3g99830600377干S17溶蚀洼地3g103230550414干S18D39溶蚀漏斗满家屋基3g1071455595457干S19D38溶蚀洼地满家屋基3g10584265120446干S20溶蚀洼地满家屋基3g104540650416干S21D180溶蚀漏斗胡家垭口3g992451201103601l/sS22溶蚀漏斗胡家垭口3g97330702863381l/sS23溶蚀漏斗水洞坨3g853601002252221.5l/sS24溶蚀漏斗胡家垭口3g10474040460433干ZK0-1溶洞钻孔揭露3m644.6高3.7m107-10干ZK0-2溶洞钻孔揭露3m636.1高4.2m85-18干ZK0-3溶洞钻孔揭露3m636.9高2.9m65-18干ZK0-6溶洞钻孔揭露3m654.2高2.0m01.0干ZK0-7溶洞钻孔揭露3m670.7高6.107.0干ZK0-8溶洞钻孔揭露3m668.5高19.80-1.0干ZK1-1溶洞钻孔揭露3m688.4高2.6046.7干另外,距离隧道起点2.5km的钟多镇白杨堡一带有多个岩溶漏斗、落水洞分布,洞口高程为650660m,酉阳河及酉阳城区地表汇水基本上都是通过该漏斗群汇入地下暗河。隧道沿线岩溶主要分布在高程650750m和9501050m之间,其他高程段岩溶数量较少。该现象说明岩溶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层性。 (2)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的关系工程区内,影响岩溶发育最主要的因素为岩性,次为构造、地貌和水文。隧址区全部为可溶性碳酸盐岩,穿越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上统毛田组、耿家店组以及寒武系中统平井组、高台组。大型溶洞、漏斗均分布在向斜轴部附近的洞底坝、杨坨以及钟多镇白杨堡一带,发育地层也是岩溶化程度较强的寒武系上统毛田组。该位置为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区。溶蚀洼地、溶蚀漏斗等多分布在向斜翼部、岩溶化相对较差的耿家店组地层中,多以垂直形态为主,是地下水的补给区。(3)岩溶发育与层面的关系隧道区位于酉阳向斜的东翼。沿隧道走向,岩层倾角变陡、地面高程增大,并向轴部倾斜。该条件有利于两翼地表水、地下水向轴部汇集。地下水向核部汇集时主要顺层进行,并集中在可溶岩与相对隔水顶底板附近,只有少部分沿穿层裂隙发育。南津关组底部发育一层厚58m的页岩,在该隔水层作用下,南津关组上部灰岩、白云质灰岩中岩溶十分发育,大型溶洞分布较多。据调查,隧道区西北侧莲花山顶部页岩与灰岩接触带上就有3个大型溶洞发育。南津关组下部毛田组的灰岩属于强岩溶化岩石,因此该层中溶洞也比较发育。综上所述,隧道穿越的毛田组、耿家店组、平井组以及高台组地层分界面附近岩溶较为发育。同一地层中岩溶化程度差异较大的不同岩性之间,如灰岩和白云岩、灰岩与泥质白云岩的接触带处岩溶程度较高,可能有暗河溶洞等形成。4.岩溶水对隧道的影响评价除了进出洞口附近有溪沟发育外,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育。距离隧道进口400m左右有一天窗,可直接看到洞底暗河入口。天窗口标高为667m,天窗底部标高约650m,暗河流量随季节、天气变化较大,勘察期间估计流量为80l/s。另外,隧道入口坡脚底部为酉阳城区排洪沟,常日无水,降雨时有地表水汇集。该排洪沟底板高程为643.0m左右。该排洪沟是隧道进口一带最低侵蚀基准面。319国道沿线的深切沟谷是隧址南侧最低侵蚀基准面,地面高程低于500m,319国道沿线有数条悬河形成,暴雨期间悬河的数量更多。隧道北侧为隧址区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最低侵蚀基准面高于隧道设计底板高程。隧址区岩溶地下水十分丰富,大量的地下水赋存于岩溶管道及部分溶洞中,地下水含量受季节及天气影响十分显著。降雨时,隧道施工出现突发性突水、突泥的可能性极大。(1)隧道涌水量预测隧址区平均日径流量为295903m3/天。考虑到地下水通过暗河、泉等途径排泄至隧区范围之外,对隧道有实际影响的地下水按照总径流量的80%进行考虑,即隧址区地下水总径流量为236722 m3/天。(2)静水压力隧道穿越岩溶水地层,岩溶水赋存于层间错动带和层间溶蚀裂隙带溶洞中,具较高的水压力,静水压力预计2.0MPa。(3)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隧道穿越段岩溶水十分发育,大型溶洞、暗河等较发育,可能出现集中涌水和突水、突泥等灾害,对隧道施工和营运极为不利。隧道设计时,双洞涌水量建议按照132352m3/d进行考虑。5.隧道防排水设计 1)防排水设计原则隧道防排水按“防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设计;采用防、排、截、堵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防水可靠,排水通畅,保证运营期隧道内不渗不漏,基本干燥。对可能存在岩溶涌突水等富水段落,应本着“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以确保隧道内无渗漏水现象,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2)洞身防排水隧道洞身防水是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铺设EVA复合防水层(无纺布+EVA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不小于S8,即在二次衬砌中掺抗裂防水剂,以提高衬砌结构的自防水能力;全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设BW96型膨胀止水条、沉降缝设止水带;明洞防水是在明洞衬砌背后涂刷一道沥青,并设EVA复合防水层。隧道衬砌排水是在衬砌拱背,防水层与喷射混凝土层之间设纵环向盲沟。纵向盲沟设在边墙底部,沿隧道两侧,全隧道贯通,环向盲沟沿隧道拱背环向布设,每10m一道。并下伸到边墙脚与纵向盲沟相连,在遇有地下水较大的地段或有集中渗水地段应加设环向排水盲沟,衬砌背后的地下水通过环向排水盲沟、无纺布汇集到纵向盲沟以后,通过横向排水管(每10米一道,地下水量较大时加密设置),将地下水引入中心水沟排出洞外。洞内路缘边沟主要排放消防及清洗水。使地下水和污染水分离排放。 6.结论1)隧址区岩溶水十分发育,地下水含量丰富。地下水主要赋存在毛田组的灰岩、耿家店组白云岩以及平井组白云岩质灰岩中,其余地层含量相对较小。经分析计算,隧道双洞涌水量按132352.5m3/d进行考虑。勘察区所取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2)隧道进口至K1+1500段毛田组灰岩中岩溶和岩溶水十分发育,可能发生涌突水、突泥等,施工时应作好超前钻探、地质雷达、红外线、TSP探测等预测预报。隧道涌水建议以堵为主,并加强衬砌。隧道通过围岩段时,围岩稳定性差,加之易发生突水突泥,建议施工时加强衬砌,采用超前钻探、地质雷达等方法探测前方的松散破碎体,做好预测预报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3)隧道穿越段岩溶水含量丰富、岩溶十分发育。根据隧址沿线地面调查、钻探及物探资料,隧道穿越段可能会遭遇5处以上大型溶洞或暗河,每处影响长度为50m左右,总影响长度250300m。4)马鞍山隧道全长4840m左右,单向坡度为-1.5%,隧道起点高程高于终点约72m。如果发生突水事故,隧道起点段将会出现严重的排水不畅现象,洞身可能会被岩溶水以及泥沙等充填,极不利于施工人员撤退及抢险工作开展。建议采取有效的设计和施工措施,以保证突水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能及时撤离,且后序施工能够顺利开展。三、安全措施1.依据地型特征,在工业广场、生活区、洞顶挖泄洪沟,泄洪沟定期派人清理沟内杂物,保证泄洪沟的畅通。在雨季来临之前对地面防洪设施进行全面的一次排查,洞顶、广场山坡必要时采取喷混凝土加固措施,防止山洪、泥石流、滑坡的暴发;2.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查工作可选用物探、钻探等手段查明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导水性,主要导水层的厚度、岩性、水质、水压以及隔水层岩性和厚度等;3.施工时遇溶洞、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岩柱;必须采取探水措施探水前进,若前方有水,采取超前预注浆封堵加固;4.工作面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撤出所有受威胁地点的人员;5.突水前的征兆:出现雾气,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臭味,裂隙出现渗水,听到水叫声。6.在打探眼、炮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流水现象,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不取出钻杆,立即向项目部汇报,采取相应措施。7.现场值班队长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现场情况,与施工班组同进同出。8.排水泵出现故障应立即通知当班机电人员进行维修,井下无法处理的应及时抬到地面检修房。9.保证库房有足够的水泵备用件。10.发生透水事故时的处理措施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点的人员。最先发现透水的现场工作人员一方面报告矿调度室,另一方面迅速组织抢救。打木垛或用密集柱,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水势猛来不及进行加固时,应立即撤离出洞外安全。11.安全搬离a.撤退行进中,应靠近隧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b.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等待救护人员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c.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作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d.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不间断地发也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e.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制自已,决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饮用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f.长时间被困,发觉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以防发生意外。四、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地勘成果分析知道,隧道存在的不良地质主要为:隧址区岩溶水十分发育,地下水含量丰富,特别是隧道进口至K1+1500段毛田组灰岩中岩溶和岩溶水十分发育,可能发生涌突水、突泥等;隧道通过围岩段时,围岩稳定性差,也易发生突水突泥;隧道穿越段岩溶十分发育,隧道穿越段可能会遭遇5处以上大型溶洞或暗河;本隧道也将穿越几处断层破碎带。特别注意以下里程处左线K0+390、左线K0+740、右线K0+760、右线K0+820处上方65m左右处有一溶洞、右线K1+320处位于基岩破碎带以及上方140m左右有一溶洞、右线K1+850处地表有残坡积岩面、右线K1+940左右上方150m左右处有溶洞迹象、K2+473基岩破碎带;左线K1+000处隧道上方45m左右有一大型溶洞、左线K1+300处隧道上方130m左右有一大型溶洞、左线K2+473基岩破碎带等几处地方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超前探孔对隧道掌子面进行跟踪检测,及时有效的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基于以上情况,针对存在的岩溶、岩溶水、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隧道开挖过程中全过程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及超前探孔等手段,对可能存在的岩溶、断层破碎带、涌突水现象进行探测,采用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原则进行处治,并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相应工程准备措施,确保施工及运营中的安全。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坚持“科学规范、求真务实、长短结合、贯穿全程”的工作原则。根据设计图纸及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要求,采用长距离预报为主,短距离预报为辅,长短互补的预报原则。长距离预报采用TSP202地质探测仪,中短期预报采用EKK0-IV型(SIR-2000)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探法、加深炮孔探测法的方法,进行综合预报,以便相互补充、验证,提高准确率。1.采用TSP202/203隧道地震探测仪进行远距离(200m)较宏观长期预报;其探测方法采用黄油耦合,定向安置孔中三分量检波器;记录接收器孔、距离接收器最近的炮孔和隧道掌子面的里程桩号,以及各炮孔间的距离;爆破孔药量一般控制在5070克,并且不大于75g,采用计时线炸断的触发方式,在孔中灌满水的条件下激发(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堵塞炮泥),按序依次起爆和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中对测线布置段至隧道掌子面间的隧道围岩进行地质描述,以利于资料解释。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应重叠10m以上,在软弱破碎底层或岩溶发育区,一般每次预报距离应为100m左右,不宜超过150m;在岩体完整的硬质地层每次可预报120180m,但不宜超过200m。2.采用EKK0-IV型(SIR-2000)地质雷达进行近距离(40m)较微观近期预报;地质雷达探测是利用电磁波在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和反射,根据传播速度和反射脉冲波走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物探方法。地质雷达探测主要用于岩溶探测,亦可用于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均匀地质体的探测。地质雷达在完整灰岩地段预报距离宜在30m以内,在岩溶发育地段的有效探测长度则应根据雷达波形判定。连续预报时前后两次重叠长度应在5m以上。地质雷达探测线布置图如下图所示:地质雷达探测原理图 3.根据隧道地震探测仪和地质雷达综合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打探孔,探孔采用Z150液压钻机打孔,探孔位置及数量见下图。 超前钻探分为超前地质钻探和加深炮孔探测两种预报方法。3.1.超前地质钻探超前地质钻探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在本项目的富水软弱断层破碎带、富水岩溶发育区、重大物探异常区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必须采用,特别是“四”中提到的几处特殊情况应加强使用,必须到点到位。超前地质钻探主要采用冲击钻和回转取芯钻,二者应合理搭配使用,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钻探速度,减少占用开挖工作面的时间,钻探记录用表参照下表(1)一般地段采用冲击钻。冲击钻不能取芯,但可通过冲击器的响声、钻速及其变化、岩粉、卡钻情况、钻杆震动情况、冲洗液的颜色及流量变化等粗略探明岩性、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溶洞、暗河及地下水发育情况等。(2)复杂地质地段采用回转取芯钻。回转取芯钻岩芯鉴定准确可靠,地层变化里程可准确确定,一般只在特殊地层、特殊目的地段、需要精确判定的情况下使用。比如煤层取芯及试验、溶洞及断层破碎带物质成分的鉴定、岩土强度试验取芯等。一般每循环可钻3050m,本隧道取30m,必要时也可钻100m以上的深孔,连续预报时前后两循环钻孔应重叠58m。3.2.加深炮孔探测(1)加深炮孔探测是利用风钻或凿岩台车等在隧道开挖工作面钻小孔径浅孔获取地质信息的一种方法。(2)加深炮孔探测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探测,尤其适用于岩溶发育区。(3)按下列要求加深炮孔探测:孔深应较爆破孔(或循环进尺)深3m以上;孔径宜与爆破孔相同; 孔数、孔位应根据开挖断面大小和地质复杂程度确定;在富水岩溶发育区每循环必须按设计认真实施,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信息,严禁盲目装药放炮;钻到溶洞和岩溶水时,应视情况采用超前地质钻探和其他探测手段,查明情况,确保施工安全,为变更设计提供依据;加深炮孔探测严禁在爆破残眼中实施;揭示异常情况的钻孔资料作为技术资料保存。五、不良地质处理1. 岩溶及岩溶水隧道通过岩溶、溶蚀现象的集中分布区,隧道通过时往往会与地下发育、分布的各种规模的岩溶、洞穴、溶蚀现象不期而遇,其发育程度也不同。(1)岩溶水对于隧道灰岩段,采用地质雷达、TSP等超前预报技术,结合超前钻孔探测,确定岩溶水地质情况,防止岩溶涌水、突泥,并预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对于超前探水孔中单孔流量2L/s,或总流量10L/s的岩溶段,应预留(510)m岩盘进行注浆堵水。 对于超前探水孔中单孔流量2L/s,或总流量2m3/h,总流量10m3 /h,采用全断面周边预注浆。(2)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线以外6m,注浆段长度为30m,分三段实施,第一段长12m,第二段长20m,第三段长30m,全断面共布孔100个。一个注浆段完成后留6m不开挖作为下一注浆段的止浆岩盘。(3)注浆孔自掌子面沿开挖方向,以隧道中轴为中心呈伞状布置。浆液扩散半径为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开孔直径底间距不大于3m,开孔直径115,终孔直径75。(4)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浓度应据地质及水文条件进行调整。(5)注浆结束标准: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可结束本孔注浆,单孔注浆量与设计注浆量基本相同,结束时的进浆量在2020L/min以下时可结束本孔注浆。(6)堵水注浆效果检查:一个注浆段的全部注浆孔注浆完成后,在主要出水点附近设置至少5个检查孔,测孔内涌水量,要求全断面小于1.0m3/d.m;或进行压水试验,在0.75Mpa的压力下,吸水量小于2L/min。否则应补孔注浆。3、安全与环保措施1安全措施a.制定详细的地质预报方案,建立超前预报预警系统,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技术处理措施。b.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c.TSP超前地质预报现场采集数据使用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人领用,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工操做。非专业人员严禁从事爆破作业;d.TSP探测时,爆破孔尽量不布置在电缆线的一侧,24个炮眼应依次进行微弱爆破。e.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种类干扰源对地质雷达探测的影响,避免识图时造成错误的解释。f.超前地质预报人员应认真学习、执行隧道施工安全规程,超前钻探人员还应认真学习、执行钻探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参加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具有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并应在工班长或技术熟练人员的指导下工作; g.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过程中应积极识别各种安全危险源,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h.进入隧道工作必须穿戴合体的工作服、防护靴、安全帽和防尘(防毒)口罩等防护用品; i.严禁上班前和工作中饮酒; j.地质预报工作必须在现场找顶作业结束(必要时初期支护)后进行,开始工作前应观察操作空间上方、周围有无安全隐患,确保预报人员的安全; k.TSP超前地质预报现场采集数据使用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人领用,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业爆破工操做。非专业人员严禁从事爆破作业; l .钻机使用的高压风、高压水的各连接部件均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高压配件,管路应连接安设牢固,并应经常检查,防止管接头脱落、管路爆裂高压风、水伤人;高压电路接线应由专业电工操作; m.钻孔时,钻机前方应安设挡板,严禁在钻孔的轴向后方站人,以防钻具和高压冲处的岩屑、泥沙等伤人;n. 为便于控制超前钻孔揭露大量地下水时的水流及时采取措施,孔口应安设孔口管和闸阀,且孔口管必须安设牢固,防止水压将孔口管冲出伤人。2.环境保护措施a.超前钻探采用湿式钻孔,钻孔产生的废水应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b.对超前地质预报存在的探测死角所出现的个别钻孔突水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c.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的结果,对可能出现不良地质的施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专门设计,确保施工安全,减少环境破坏。-38-六、应急预案为了有效防御灾害性洪水,规范防汛抗洪程序,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规定,结合我单位防汛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水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本应急预案的应急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集团公司和公司总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设置应急计划实施的二级应急组织机构,服从一级应急组织机构指挥。2.二级应急组织机构总指挥:江润林(同为公司任命的现场副总指挥)副总指挥:潘铮荣、邓章兵、杜明东成 员:钱 勇、谢光蓉、巫正超、张长青、廖小龙、蒋孝生、刘健,贺喜强、何 龙、杨仁斌(1)伤员营救组:由邓章兵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2)物资抢救组由张长青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3)消防灭火组由钱勇担任组长,施工场区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4)保卫疏导组由刘健担任组长,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5)抢险物资供应组由巫正超担任组长,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6)后勤供给组由谢光蓉担任组长,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7)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3.职能和职责1)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b、现场事故评估;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d、控制紧急情况;e、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f、 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4)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b、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5)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6)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7)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二)调度值班项目部成立相应的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汛期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发现水灾事故,及时组织抢险。值班人员在险情发生第一时间及时上报本单位的领导并逐级上报到集团公司领导。(三)应急准备1.项目部工程部负责做好天气预报信息的收集、跟踪和传递工作,督促各落实汛期的值班人员,并做好记录。2.接到发布的有关紧急警报通知后,项目部作好抗灾准备工作,督促做好各项应急措施,项目经理部应加强巡逻检查,配备好抢险器材和物资。3.项目经理部按防汛区域做好应急措施,使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畅通,停电并加固临时用电线路,保证通讯畅通。4.危险品存放应有明显的位置标明、防止洪水将其搅乱、混杂、流失、造成事故,需要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5.项目部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检查,工程管理部部督促各部门做好检查并记录。6.应急物资序号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1双液注浆机2台2风泵Q 70-50山东10台3排砂潜水泵BSQ120-50上海庆武2台4离心泵IS125-100-250重庆水泵厂2台5管棚钻机湖北黄石4台6钢管159重庆2000米7连接软管159重庆30米8振动波探测仪TP203专业外委1台9地质雷达EKK0-IV专业外委1台(四)应急响应1.当发生严重意外灾害事故时,公司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以求得援助和指导,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同时应组织全体抢险人员根据灾害事故情况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应急措施,争取短时间内,努力将损失、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或消除。2.当发生一般意外事件时,各部门按应急措施进行事件的处置,及时撤离人员和重要物资,控制和防止事件扩大,努力将损失或不利因素降至最小程度。应急联系人及电话姓 名救援指挥部职务联系电话江润林指挥长13638314096潘铮荣副指挥长13594044898杜明东副指挥长13896892437邓章兵副指挥长13896432755谢光蓉成员15023692099钱 勇成员15923590980蒋孝生成员13452112384何 龙成 员13896805666巫正超成 员15023265690王刚公司安全部部长68869637石磊管理公司调度室主任13996785753刘洪波城建公司急救电话对外求助部门120(五)安全撤离 当确认发生水灾事故时,由现场负责人下令,立即电话通知值班室,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由班组长带队全部撤离。被困施工人员来不及撤离的,应选择地势较高地方躲避洪水,进行自我保护,等待公司组织救援。(详见本文“三、安全技术措施”)(六)组织抢险1.项目部组织各施工队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2.项目部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安装堆砌砂袋,规范水流方向;3.在配备充分照明、救生设备时,由项目部决定组织身体素质好、水性高的工人执行搜索救援活动;4.在发生水灾时,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使设备处于动力关闭、加固和适当防护状态,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5.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汛情提前与酉阳县人民医院联系。(七)供电和照明1.在洪水可能危及到现场变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2.启动专用照明线路,保障现场必要的照明需要。(八)保安措施1.在发生水灾时,保安应加强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地方老百姓进入施工现场;2.加强现场看护,未经现场负责人同意不得放入任何人员。(九)预防措施1.在现场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救生器具,如救生圈、安全绳、长竹竿等;2.手机、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3.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4.现场预备沙袋等物,利于堵水和引导水流方向。(十)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十一)交通管制机制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 1.警戒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2.交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十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本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期为每一年/次。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2.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13.隧址区岩溶的分布与发育规律34.岩溶水地隧道的影响评价65.隧道防排水设计76.结论8三、安全措施8四、超前地质预报10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11五、不良地质处理 1.岩溶及岩溶水17 2.隧道突水突泥18 3.安全与环保措19六、安全措施(一)水灾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28(二)调度值班30(三)应急应急准备30(四)应急响应32(五)安全撤离32(六)组织抢险33(七)供电及照明33(八)保安措施33(九)预防措施33(十)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34(十一)交通管制机制34(十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34渝市政竣-6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审批表单位工程名称钟多镇至渤海快速通道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名称马鞍山隧道进口防治突水、突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主要内容: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安全措施四、超前地质预报五、不良地质处理六、应急预案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说明图表 8 份 28 页/份。施工单位(盖章)技术负责人:年 月 日监理单位审查意见:监理单位(盖章)总监理工程师:年 月 日建设单位审核意见:建设单位(盖单)项目负责人:年 月 日重庆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重庆市建设工程监督总站监制施工方案会签栏方案名称:马鞍山隧道进口防治突水、突泥安全技术措施会审意见:同意按此方案实施编制:工程部:安全部: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