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8781166 上传时间:2021-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金版学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结提升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内涵:由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构成。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侧重中央),主要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一切受控于中央。简而言之,这种制度主要体现为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中央服从皇帝(专制主义)、皇权至高无上(核心)。2产生根源:小农经济是经济根源;改革变法和封建制度的形成是社会根源;法家思想是思想根源。3经历四次重大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和确立时期。时间上是从战国到秦朝。表现在分封制为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君主与贵族的分权被君主专制所取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第二次转型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与成熟时期。时间上是隋唐时期。表现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中央的分权与制衡,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的创立,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第三次转型是中央与地方分权矛盾基本解决时期。时间上是北宋。表现在从“兵”“权”“钱”入手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尤其是“制钱谷”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使地方无力对抗中央。第四次转型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基本解决时期。时间上是明朝。明朝废丞相,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贯穿两组矛盾:一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一组是相权与皇权之争。历朝通过地方机构的调整限制地方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分割相权和转移中枢决策机构以加强皇权。到宋代中央与地方之争以中央取得绝对上风而基本解决。之后皇权与相权矛盾更为突出,明朝废丞相,基本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到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达到顶峰。5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1)加强君主权力。如:皇帝制度。(2)加强思想控制。如: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八股取士。(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4)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在地方设立刺史、宋代设通判。6多维评价(1)从发展进程看:适应小农经济的需要而长期存在,是中国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重要原因;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了社会发展。(2)从层面角度看:中央集权以肯定为主,专制主义以否定为主。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革、特点及影响1演革:(1)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2)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王朝沿用。(3)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4)行省制度:元朝创立,该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特点:(1)在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2)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3影响: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1政治领域追求公平与公正: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推进政治制度的完善。 (1)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战国到汉初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度;汉武帝实行以孝廉为标准的察举制;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可见,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出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这均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2)古代雅典: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有利于打破氏族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民主政治的主体;抽签选举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给公民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伯利克里时期实行工资津贴制度,有利于保证下层公民参政的权利;公民资格明显带有性别歧视和阶级性。(3)古代罗马: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争取司法平等的成果;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自由民与公民的不公正性逐步改变。(4)西方民主的演进:选举资格的逐步扩大反映了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的参议员名额每州两名,体现了州权平等,但印第安人、黑人、妇女长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5)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法德无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6)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给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城乡同票同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2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公正问题(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下的私人工商业受到长期压制,官营工商业垄断特权,不利于工商业良性发展。(2)苏联(苏俄)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3)西方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公正的追求:自由主义思想和自由放任政策。(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主导,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与风险的不均衡性;世贸组织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抑制经济霸权主义。1(2014广东七校第二次联考)著名史学家张荫麟等著中国史纲认为“周代社会组织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此处的“社会组织”应该是() A分封制 B礼乐制度C宗法制 D世袭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强调的是周代出现的社会组织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周朝的宗法制形成了重视血缘、重视亲情的传统,对中国历史影响久远,故C项符合题意。D项在夏代已经出现;A项在秦朝以后就不再大规模实行;同理,故B项也不正确。答案:C2(2013湛江测试二)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解读能力。“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权威的挑战,故选B项。A项是关于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C、D两项反映的是宗法制。答案:B3(2014江西适应性考试)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西周政治是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典型代表的贵族政治,而秦朝则是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特征的官僚政治,故选D项。A项的分封现象秦以后仍然存在,B项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C项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始终存在。答案:D4(2013潍坊一模)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项说法错误;分封制实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答案:B5如图,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右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宿国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室壁卫虚危齐宿州角亢兖州氐房心豫州尾箕幽州室壁并州虚危青州A“天人感应”的思想B中国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成就C“君权神授”的思想D中央集权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迁移运用能力。由“国”到“州”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6(2014洛阳模拟)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知识理解能力。材料强调不经过中书省、门下省的审核所发布的天子命令不是正规的诏命,这体现了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故选C项。材料信息体现了分权而非“民主”,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故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C7(2013淄博一模)“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分析,说明财政匮乏而枢密院所管辖的兵很多,人民困乏而管理财权的三司确有较多的财富。因此反映出各个部门效率低下。答案:C8(2014广东百校联考)“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和所学可知:科举制下平民通过考试也可以步入仕途,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9(2014大庆质检)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趋势。这种趋势表明()A外朝是中央权力中心 B内外朝相互制衡C宰相成为权力中枢 D君主专制的强化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指皇帝把自己身边的侍从等近官不断地外派来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控制,从而加强皇权专制,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3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为我国古代某王朝都城内的主要中央官署分布图,该都城是()A唐长安 B元大都C明北京 D清京师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从图中的“长安左门、锦衣卫、大明门”等信息即可判定,特别是锦衣卫是明代特务机构,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3中山期末统考)“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再认再现能力。材料信息“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表明君主还是有实权的,而中国古代则是君主专制。故选A项。答案:A12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皇帝指令亲近大臣刺探政治动向、经济状况,从而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故选B项。答案:B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速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朱子语录材料三元统一,疆域辽阔,为了适应全国辽阔疆域管理,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元行省辖区广褒,权力空前,元史百官志七云:“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行省“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摘编自宋濂元史等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做“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旨在考查材料解读、知识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结合材料中西周的“贵族”、地方分权制即可知是宗法制、分封制;秦朝的“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比较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可从官员产生、地方管理体制、最高统治者权力几个方面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提示“兵”、“财”、“赏罚刑政”,从军事、财政、行政三方面列举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弊端,对朱熹论断给予肯定。第(3)问可从三则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利弊分析得出认识。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措施:军事上:收回主要将领的兵权;地方军队精锐抽调中央禁军;行政上:文官知州,通判牵制;财政上:转运使理财,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部分上交中央。认识:朱熹的论断有道理。宋朝以分化、并置的方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结果导致地方缺乏自主性,削弱了行政效率,致使地方陷入困弱境地。(3)处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在加强中央集权过程中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应该实现相互制约下的动态平衡;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稳定与效率的兼顾。(其他言之成理,符合题目主旨的回答均可)14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汉书公孙弘传材料二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三崔湜,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入朝,累转左补阙。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野佥载材料四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公孙弘“为博士”、傅畅“至于上品”和崔湜“入朝”的原因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二到材料三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何意义?(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材料信息获取、比较归纳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基础知识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征以贤良”、“时清定九品”、“擢进士第”可判断出当时的选官制度依次为征召、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第(2)问抓住限定词“社会政治”,结合书本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分析考试内容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实质。答案:(1)原因:贤良、才学;出身门第;科举考试。(2)意义: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3)差异:英国:以实用知识为主,强调文化综合素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强调思想政治内容。实质: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异(或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